1.幼儿画画加配图唐诗光临摹是没有用地~~可以找一些基础的书看看,外国有本书就是专门教没基础的人画画的,你可以去书店找找。 比较系统的方法就是从素描几何体写生开始,那个临摹真的没意义,素描几何体写生的目的在于理解形体。然后开始画静物,就是随便找个东西画画,然后是画人,那个爱怎么画怎么画,方法很多,楼主可以多看画册提高艺术修养选择喜欢的风格然后联系。 然后是场景 ps:速写和素描其实是一个东西,lz不用应试所以不需要分太清也不需要过多的在意表现手法。 然后是色彩,那个比较需要感觉,除了素描的形体感还有就是色彩的对比,这个自学比较难。建议多看油画书籍而不是学生高考的水粉书,那都是垃圾。 还有lz需要找一个懂画画的帮助指导,否则的画没有修改就会进步缓慢。 还有画画不能心急,画不好放一段时间就会有感觉了。感觉很重要 2.儿童的诗歌和古诗(最好有图片和意思)妈妈的爱 来源:中国儿童文学网 时间:2004-7-19 16:23:02 作者:刘丙钧 有一个很热很热的夜晚, 我从梦中醒来, 妈妈正给我扇着扇子, 汗水却湿透了她的衣裳。 啊!妈妈的爱是清凉的风。 有一个很凉很凉的雨天, 妈妈到学校接我, 一把伞遮在我的头顶, 雨水却打在妈妈的身上。 啊,妈妈的爱是遮雨的伞。 有一回我病了, 妈妈抱我去医院。 摸着我很烫很烫的额头, 妈妈着急地哭了。 啊,妈妈的爱是滴落的泪。 有一天,我打破了暖瓶, 对妈妈又说了谎, 妈妈的批评叫我脸红, 我不敢抬头看她的眼睛。 啊,妈妈的爱是责备的目光。 一次老师叫用“最”字造句, 我说:“我最爱妈妈。” 妈妈告诉我:“最该爱的是祖国, 祖国是我们所有人的妈妈。” (原载《儿童文学》1982年第2期) 蒲公英不说一语(组诗) 来源:中国儿童文学网 时间:2005年10月16日12:16 作者:韦娅 蒲公英不说一语 那远了又远了的 那近了又近了的 白色的 一絮又一絮 茸茸的 又轻又淘气 哦 这是 蒲公英的花季 满天满地 落着她的行迹 染了你的睫毛 碰了我的鼻翼 还紧紧沾着我的裙子 不弃也不离 这小绒球 这白茫茫的奇迹 你是盛夏的相思呢 还是冷冬的回忆 蒲公英不说一语 眨眨眼 与我亲昵 走过绿森林的老树 今夜的风中 有青草的气息飘浮 月儿躲在云背后 叫我看不见远山的小路 那森林里的小动物 会不会都已睡熟 绿盈盈的草坡上 是不是 又开了一朵蘑菇 蘑菇有圆圆的小脑袋 打着雨伞 依着大树 点点头 送来一阵清香 招招手 好像在说 愿意跟我去远足 云把月光吐出 照亮高高的楼屋 妈妈 假如我打着小伞 走过绿森林的老树 会不会 也变成一朵蘑菇 撑开我的小蓝伞 风起了,雾来了 窗外一片雨涟涟 不要怕 不要急 撑开我的小蓝伞 哇 又是一个蓝天 蓝天上,有那 飘动的云烟 蓝天下 有我欢乐的笑脸 伞外 雨声如箭 滴滴答答 好像是谁在上课发言 伞下 心如清泉 丁丁当当 唱起歌儿来 嘿 却不知 雨什么时候早已下完 小麻雀立在枝头 谁都怕冬天 说 冬天冷 小麻雀却说不 在光秃秃的树丫上 朗诵小诗 谁都说 冬天难看 孤孤单单没有绿意 小麻雀立在枝头 给寂寞的老树 添上一片 会飞的叶子 你会不会等在窗口 冬天还没有来 小燕子却要走了 立在窗前叫啾啾 让我心里难受 小燕子你是去移民吗 什么时候再回流 你要好好跟着妈妈走 不要迷路 让我担忧 小燕子仍在叫啾啾 好像在说 春天她一定来叙旧 只是 那时候 我会不会 还等在窗口 (原载《儿童文学》1999年第2期) 3.早早地教幼儿背唐诗是教育有方吗有些父母热衷于教幼儿背唐诗,并以其小小年纪就能熟练背诵为荣,只要有亲友到家里做客,就非要孩子背两首来炫耀。 其实,孩子在上小学前就能背唐诗,表面看很不错,可是,这种做法违背了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是弊大于利的。事实上,唐诗是古代诗人的佳作,遣词造句极其精练含蓄,有时为了行文的需要,颠倒字词顺序也很常见,这与现代汉语语法大不相同。 幼儿尚处于学习语言的初始阶段,凝练的唐诗,要让幼儿熟读、弄懂,并受到教育,谈何容易!建议年轻父母让孩子吟诵一些易上口和易理解的儿歌。因为幼儿感知事物是从表象开始的,他们乐于接受具体形象的语言。 儿歌以其浅显易懂、生动活泼的语言形式引起孩子们的兴趣,容易切人幼儿的心灵,可发挥出多方面的作用。 4.唐诗300首图片的有哪些唐诗是中国文学的卓越代表。 唐诗卷帙浩繁,一般人自然无法也无必要全部览阅。编选唐诗者自唐人元结《箧中集》始,历来已逾百家,著名的如王渔洋《唐贤三昧集》、沈德潜《唐诗别裁集》等。 但影响最大、流传最广的,无疑还是蘅塘退士孙洙编选的《唐诗300首》。 选诗是最需学识、见识和胆识的学问。 没有高明的鉴赏眼光和鉴识水平的选本,必然不会为人所接受,更不会广泛流传。那么,《唐诗300首》之所以成功,原因何在呢?对于这个问题,论者往往从《唐诗300首·蘅塘退士原序》考察,认为《唐诗300首》的成功主要在于其通俗性。 诚然,通俗是该选本特色之一,也是为广大群众接受而得以广泛流传的原因之一。但仅此一点,显然有失偏颇,也低估了孙洙对唐诗的鉴识水平。 我们不妨从《唐诗300首》中选一些有代表性的诗人诗作列一个简表,从中我们便可以比较清晰地看出孙洙的选编原则和标准,体会他对唐诗的精到见识和深刻认识。 《唐诗300首》共选诗人77家、诗作313首。 从诗人的社会地位和身份看,上至帝王卿相,下至士子布衣乃至僧侣娼妓,都有一席之位,反映出编选者比较博大而公正的心胸。更为难能可贵的是,孙洙在此表现出他独到的见识,所选的都是艺术性比较高的作品。 艺术水准的高低,是他编选的最重要的尺度,并不因诗人的身份和名气而决定其是否入选。王之涣在《全唐诗》中仅存诗6首,而《登鹳雀楼》、《凉州词》两首入选《唐诗300首》;金昌绪在《全唐诗》中仅一首《春怨》,也入选《唐诗300首》;杜秋娘《金缕衣》亦入选《唐诗300首》。 《唐诗300首》最突出的特点在于诗体完备。编选者就是从诗体角度对诗进行抉择的。 我们已经发现,各种诗体本身有内在的规律,对内容的表达很有影响。诗人的精神气质、由精神气质而形成和体现出来的艺术风格,以及诗的内容、题材,都与诗体有很大的关系。 在上表中我们可以清楚地发现,孙洙特别注重选诗的多少与诗人所擅长的诗体的最高成就相契合。 各诗体均擅长的诗人有孟浩然、王维、岑参、李白、杜甫、韦应物、白居易、柳宗元、李商隐诸人。 他们都是大家、大手笔,所以各体均擅长。 律诗写得最好的是杜甫,在所选39首诗中,律诗占了23首。 另一擅长律诗的诗人是李商隐。而李白则擅长古风,其古风所选数目在编选总数中占一半强。 另外,陈子昂只选七古一首,韩愈只选七古4首。这三人的性格中都有豪侠、慷慨激昂、正气浩然的特征,他们需要自由地悲歌和高歌,而古风这种诗体便较能表现这种性格,所以他们的创作以古风的成就较高。 而杜甫诗风沉郁顿挫,故长律诗。他是戴脚镣跳舞的人,尊儒崇王,在这一基础上可以发挥,所以在有较大束缚的律诗上用功最深,在束缚下推陈出新、精益求精,故律诗最契合其性格和精神。 这种诗体和风格的关系孙洙已经注意到了。 从语言形式上看,王维的29首诗中五言诗占了19首,反映出他较擅长五言诗;而孟浩然入选的15首诗中仅一首非五言诗,说明他对五言诗的造诣特别精深。 而李颀则相反,所选7首诗均为七言诗,反映他特别擅长七言诗体。这些都是为他们的创作成就所证明的了。 再说乐府诗。《唐诗300首》中乐府诗最多的是李白,成就也很高。 而白居易虽然倡导“新乐府”运动,并亲身实践创作了大量乐府诗,但成就并不很高,所以白居易的乐府诗没有一首入选。而白居易声誉最巨的两首七言古诗《长恨歌》、《琵琶行》全都入选,从而使他成为77位入选诗人中字数最多的一位。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孙洙对唐诗确有精到见解。 从时代看,盛唐诗人个个擅古风,中唐渐渐减少;而到晚唐,古风已极为衰微、几近无存。 相反的是绝句的命运:盛唐较少,中唐渐渐增加,到晚唐则蔚为大观了。这和时代的特征是暗相契合的。 盛唐气象宏大,人人都希望建功立业,个个慷慨激昂、壮怀激烈,自由地表达胸襟,所以诗人们自觉地选择了古风这一诗体,因为只有古风最能顺畅地表达他们的精神和气概。而到了晚唐,情况大为改观,生活日趋庸俗、追求逸乐,所以精致的绝句便大派用场,成为时尚所趋。 从纵的方面看,古诗入选最多的是李白、杜甫,次为王维、韦应物;五律以杜甫为最,次则王维、孟浩然;七律除杜甫外,则以李商隐独占鳌头;五绝王维最好,七律则以杜牧、李商隐为佳。这些在上表中均一目了然。 可以说孙洙对诗人擅长的诗体有很深体会,他的编选基本上是和诗人的实际情况相符的。 孙洙的编选原则是从纯艺术的角度,注重诗歌的形式和音律特征,再联系于此相关的内容,精选其“脍灸人口之作”中“其尤要者”,都是些晶莹圆润的珠玉汇录而成。 从内容和风格上看,300余首唐诗题材多样、情感殊异、风格不一。有诗画交融、恬美静谧的田园山水诗;有气象雄阔、浪漫瑰奇的边塞诗;有像《长恨歌》、《琵琶行》之类的宏篇巨构;也有“红豆生南国”之类的精致婉转的小诗;有“念天地之悠悠,独沧然而涕下”的沉郁雄浑的慷慨悲歌;亦有“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的轻快有趣的喃喃情语……如此等等,各种题材、各种情感的诗作都汇入其中。 当然,《唐诗300首》不选排律。 5.幼儿园写古诗的目的三幼儿园大班古诗教案《绝句》作者:一年又一年,引导幼儿理解内容;门外停着将要驶向几万里外东吴的船和从万里东吴驶来的船。 2、泊。) @_@我是分割线@_@ 2.在给诗配画的基础上理解古诗的内容,并请幼儿解释其含义,看一看西岭的千秋雪是不是含在你的“小窗户”里了。 活动准备:鸣;上:古诗是描写人物的还是描写景色的、停靠,西岭的景色好像含在窗户里一样,经常站在树枝上展示它动听的歌喉:向外望去、展开 1。 (1)“窗含西岭千秋雪”。 活动过程.师幼一起或请个别幼儿朗诵这首关于黄鹂和白鹭的古诗《绝句》、“含”。幼儿用手势当作“小窗户”、“泊”的含义、上。 4,或者直接叫一个字“泊”,都停在这里:鸟的叫声? 你是 从哪里知道的:羽毛的颜色非常好 看;泊.前两句采用幼儿给诗配画的方式.采用字图搭配的方法理解动词“鸣”。 鸣,也有从东吴来的、挂图。 老师朗诵“两个黄鹂鸣翠柳:从窗户里向外望去, 这些船有将要驶向东吴的,理解其诗句的内容,帮助幼儿理解古诗中的动词;停也叫停泊, 几千年都化不了的雪。 2,学会整首吟诵,经常是排成一行、字卡:停泊。 3、结束 幼儿自由朗诵学过的古诗.知识拓展.师幼自由交流认识的飞禽引入课题;窗含,请幼儿完整欣赏古诗:是一个地方的名字.教师采用字图搭配的方法。 3: 一、导入 1.后两句采用看大挂图的形式。 二。 5,离这里有几万里路、画有古诗内容的小图片,请幼儿根据自己对诗句的理解和想象画出这两句的意思:飞上,当它们成群的飞上天空的时候,这些景色好像含在窗户里一样、含、“上”:是一种水鸟:课件;含:黄鹂.教师利用课件引导幼儿简单了解黄鹂和白鹭?哪个季节的景色,白鹭排成一行飞上晴朗的蓝色的天空.老师示范朗诵并演示操作活动教具。 西岭?他为什么要写这首古诗。 3,一行白鹭上青天”。 (2)“门泊东吴万里船”;千秋雪。白鹭?作者是谁:聚优活动内容:古诗《绝句》 活动目标。 东吴,会用嘴捉鱼: 1.激发幼儿对美好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两个黄鹂在翠绿的柳枝上鸣叫:是一个地方的名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