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有关太山的诗句

1.有关泰山的古诗比叫熟悉的古诗来回吧~

比较熟悉的就是杜甫的《望岳》,其次如元好问、张养浩等望 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俯首无齐鲁,东瞻海似杯.斗然一峰上,不信万山开.日抱扶桑跃,天横碣石来.君看秦始后,仍有汉皇台.和元遗山呈泰山天倪布山张真人 [元]王奕 江右书生枉白头,杖藜始得此山游.手摩红日登三观,袖佛黄埃看九州. 赠灵岩西堂坚公禅师 [元]康渊 萦回绿水遶春山,蝶舞莺啼白昼闲.谁似西堂知解脱,不教忧色到朱颜.巡按谒灵岩名刹 礼佛焚香漫继严韵 [元]王珩钟山英秀草堂灵,林下相逢话愈清.闻道谋身官勇退,得闲何必待功成.呈灵岩方丈 [元]张士明清亭忝民牧,倏尔两月余.恳侧理辞讼,仓皇行简书.深秋访农事,东驰岱宗途.有山忽北转,宛然梵王居.云萝隔烟树,经阁参浮图.林峦类拱抱,涧壑如交趋.松风振岩谷,石泉溜疱厨.峭壁龙蛇窟,悬崖虎豹区.野猿啼町疃,海鹤舞庭除.僧闲看贝叶,客至翦新蔬.胜景跻寿域,禅房列周庐.山前回首望,一梦恍相符.登泰山 [元]贾鲁岱宗何崔嵬,群山无与比.使者久尘嚣,望之不胜喜.无缘凌绝顶,诣祠聊致讄.夫何一殿存,千间暴遗圮.人言遭劫火,金源乱兵里.感此废昔年,伤今未能理.飞奏入彤庭,经营良在迩.奈何齐鲁饥,百姓食糟秕.神兮愿效灵,穰穰多乐祀.行当复故宫,金碧荡瞻视. 西溪 [元]王旭我爱西溪好,披云屡往来.一川烟景合,三面画屏开.薄俗无高隐,清时有逸才.近岩多隙地,松竹更须栽. 游竹林寺 [元]王旭石径俯云壑,竹林开幽境.寺古僧徒稀,山深岚气冷.待游未终兴,红日忽倒影.曳杖披螟烟,长歌下前岭. 酆都峪 「元」李简石洞荒凉树影孤,洲人相语是酆都.古碑犹说韩擒虎,为问于今尚有无. 朝觐坛 「元」李简朝觐当年筑此坛,旌旗影里簇仙班.只今惟有青山在,日暮孤云自往还. 登岳 「元」李简三峰突兀与天齐,天门未到劳攀跻.层层石磴出林杪,萦回百折青云梯.盘石暂憩舒清眺,洞壑风来号万窍.水声俄在树梢头,疑有於菟天外啸.向晓才登日观峰,手披云雾开鸿蒙.火轮欲上海波赤,金霞翻动苍龙宫.黄河一线几千里,吴越山川真地底.为数齐洲九点青,更将伏槛窥东溟.李白不遇安期生,安得羽翼飞蓬瀛,登岳 [元]张养浩风云一举到天关,快意平生有此观.万古齐州烟九点,五更沧海日三竿.向来井处方知隘,今后巢居亦觉宽.笑拍洪崖咏新句,满空笙鹤下高寒.天门铭 [元]杜仁杰泰山天门,无室宇尚矣,布山张炼师为之经构;累岁乃成,可谓破天荒者也.齐人杜仁杰,于是乎铭之:元气裂,两仪具.五岳峙,真形露.惟岱宗,俨箕锯.仰弥高,屹天柱.浩千劫,空来去.谁为凿,起天虑.匪斤斧,乃祝祖.一窍开,达底处.十八盘,盘千步.荠初吐,抱围树.日车昃,惨曦驭.六龙颓,莽回顾.躇此往,嘉无数.无怀下,兵刑措.七十君,接銮辂.圣道熄,彝伦斁.揖让歇,篡夺屡.忽焉阖,梗无路.象纬森,敕诃护.朝百灵,由兹户.金璀璨,朱间布.九龙蹲,万无怖.我欲叩,阍者怒.辟何时,坦如故.对冕旒,获控槊.豁蒙蔽,泄尘雾.刮政疵,剔民蠹.上得情,下安作.额血殚,帝聪悟.崖不磨,苍壁竖.刻我铭,期孔固.垂万世,正王度. 纪梦 [元]徐世隆我梦天倪子,同登日观峰.骨强清似鹤,步健老犹龙.方外无官府,堂中有岱宗.仙闾真福地,杖屦会相从. 送天倪子还泰山 [元]徐世隆九十行年发未华,道人风骨饱烟霞.洞天府地三千里,神府仙闾第一家.牛膝药灵斟美酝,兔毫盏净啜芳芽.隐居自爱陶宏景,莫作山中宰相夸. 泰山喜雨 [元]张志纯岱宗天下秀,霖雨遍人间.高卧今何在,东山似此山. 题桃花峪 [元]张志纯流水来天洞,人间一脉通.桃源知不远,浮出落花红. 游灵岩题壁 [元]赵文昌路人藤阴石径凉,马头遥认赞公房.兜罗天近云烟湿,婆律风清草木香.红鹤飞来山隐隐,玄猿啼罢月苍苍.穷探自是平生病,拄杖真须到上方. 登岱 [元]元好问泰山天壤间,屹如郁萧台.厥初造化手,劈此何雄哉.天门一何高,天险若可阶.积苏与垒块,分明见九垓.扶摇九万里,未可诬齐谐.秦皇憺威灵,茂陵亦雄才.翠华行不归,石坛满苍苔.古今一俯仰,感极今人哀.奇控忘登顿,意惬自迟回.夜宿玉女祠,崩奔涌去雷.鸡鸣登日观,四望无氛霾.六龙出扶桑,翻动青霞堆.平生华嵩游,兹山未忘怀.十年望齐鲁,孤云指层崖.青壁落落云间开.眼前有句道不得,但觉胸次高崔嵬.徂徕山头唤李白,吾欲从此观蓬莱. 送天倪子归布山 [元]元好问太白诗笔布山头,布袜青鞋欠一游.拟欲高人参药镜,却嫌凡肯比丹丘.云间茅屋鸡犬静,物外烟霞风露秋.后日天门重登览,蜕仙岩下幸迟留. 诗呈堂头云禅师 [元]任瀛放开尘眼顿超凡,便觉栖真悟泐潭.碧嶂排空千仞矗,清泉漱颊十分甘.五花殿里师因果,百法堂中问指南.若道为官太拘束,三年三得到精蓝. 山居吟 [元]释·惠才山僧乐道无拘束,破衣坏衲临溪谷.或歌或咏任情足,僻爱山泉伴麋鹿.水泠泠兮漱寒玉,风清清兮动疏竹.闲身悦唱无生曲,石鼎微烟香馥郁.幽居免被繁华逐,赢得萧条兴林麓.大道无涯光溢目,大用无私鬼神伏.知音与我同相续,兔落尘寰受荣辱.浮生梦觉黄梁熟,何得驱妪重名禄. 送天倪子归布山 [元]元好问太白诗笔布山头,布袜青鞋欠一游.拟欲高人参药镜,却嫌凡肯比丹丘.云间茅屋鸡犬静,物外烟霞。

2.描写泰山的诗句

杜甫的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泰山吟 [晋] 陆机 泰山一何高,迢迢造天庭。

峻极周一远,层云郁冥冥。 梁父亦有馆,蒿里亦有亭。

幽岑延万鬼,神房集百灵。 长吟泰山侧,慷慨激楚声。

[唐]李 白 四月上泰山,石平御道开。六龙过万壑,涧谷随萦回。

马迹绕碧峰,于今满青苔。飞流洒绝?t,水急松声哀。

北眺?制妫阊孪蚨´荨6疵疟帐龋氐仔巳ダ住? 登高望蓬瀛,想象金银台。 天门一长啸,万里清风来。

玉女四五人,飘摇下九核。含笑引素手,遗我流霞杯。

稽首再拜之,自愧非仙才。旷然小宇宙,弃世何悠哉。

清晓骑白鹿,直上天门山。山际逢羽人,方瞳好容颜。

扪萝欲就语,却掩青去关。遗我鸟迹书,飘然落岩间。

其字乃上古,读之了不闲。 感此三叹息,从师方未还。

平明登日观,举首开去关,精神四飞扬,如出天地间。 黄河从西来,窈窕入远山。

凭崖望八极,目尽长空闲。 偶然值青童,绿发双去鬟。

叹我晚学仙,蹉跎凋朱颜。 踌躇忽不见,浩荡难追攀。

清斋三千日,裂素写道经。 吟诵有所得,众神卫我形。

云行信长风,疯若羽翼生。攀崖上日观,伏槛窥东溟。

海色动远山,天鸡已先鸣。银台出倒景,白浪翻长鲸。

安得不死药,高飞向蓬瀛。 日观东北倾,两崖夹双石。

海水落眼前,天光摇空碧。 千峰争攒聚,万壑绝凌厉。

缅彼鹤上仙,去无云中迹。 长松入云汉,远望不盈尺。

山花异人间,五月雪中白。 终当遇安期,于此炼玉液。

朝饮王母池,暝投天门阙。独把绿绮琴,夜行青山月。

山明日露白,夜静松风歇。仙人游碧峰,处处笙歌发。

寂听娱清晖,玉真连翠微。 想象鸾凤舞,飘摇龙门衣。

扪天摘匏瓜,恍惚不忆归。举手弄清浅,误攀织女机。

明晨坐相失,但见五去飞。 泰山吟 [晋]谢道韫 峨峨东岳高,秀极冲青天。

岩中间虚字,寂寞幽以玄。 非工复非匠,云构岁自然。

器象尔何物?遂令我屡迁。 逝将宕斯字,可以尽天年。

泰山吟 [晋] 陆机 泰山一何高,迢迢造天庭。 峻极周一远,层云郁冥冥。

梁父亦有馆,蒿里亦有亭。 幽岑延万鬼,神房集百灵。

长吟泰山侧,慷慨激楚声。 泰山吟 [南朝] 谢灵运 泰宗秀维岳,崔??刺云天。

?????t,触石辄迁绵。 登封瘗崇坛,降禅藏肃然。

石闻何吨蔼,明堂秘灵篇。 。

3.求有关泰山的成语,句子,名言,俗语,歇后语等.多多益善.如:重如

笃定泰山 像泰山那样稳定.比喻有绝对把握,无须忧虑 安如泰山 形容象泰山一样稳固,不可动摇. 不识泰山 不认识泰山.比喻见闻太窄,认不出地位高或本领大的人. 恩重泰山 恩情深厚,比泰山还重. 鸿毛泰山 比喻轻重相差极大. 人心齐,泰山移 只要大家一心,就能发挥出极大的力量. 泰山鸿毛 比喻轻重相差极大. 泰山压顶 比喻遭遇到极大的压力和打击. 泰山其颓 旧时用于哀悼大家敬仰的人. 泰山压卵 泰山压在蛋上.比喻力量相差极大,强大的一方必然压倒弱小的一方. 泰山北斗 泰山:东岳,在山东省泰安市;北斗:北斗星.比喻道德高、名望重或有卓越成就为众人所敬仰的人. 泰山不让土壤 泰山不排除细小的土石,所以能那么高.比喻人度量大,能包容不同的事物. 泰山梁木 象泰山崩塌,梁木毁坏一样.比喻伟人死亡. 稳如泰山 形容象泰山一样稳固,不可动摇. 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蔽:遮.一片树叶挡住了眼睛,连面前高大的泰山都看不见.比喻为局部现象所迷惑,看不到全局或整体. 重于泰山 比泰山还要重.形容意义重大. 泰山盘石 比喻安定稳固. 有眼不识泰山 泰山:山名,在今山东.比喻见闻太窄,认不出眼前地位高或本领大的人. 安若泰山 〖解释〗形容极其平安稳固.同“安如泰山”. 泰山磐石 〖解释〗比喻安定稳固. 死重泰山 〖解释〗比喻死得光荣. 泰山泰水 岳父岳母旧时称妻父为泰山,称妻母为泰水.唐段成式《酉阳杂俎》:“(唐)明皇封禅泰山,张说为封禅使.说女婿郑镒,本九品官.旧例,封禅后自三公以下皆迁转一级,惟郑镒因说骤迁五品,兼赐绯服.因大酺次,玄宗见镒官位腾跃,怪而问之,镒无词以对.黄幡绰曰:‘此泰山之力也’.”宋晁说之《晁氏客语》:“呼妻父为泰山……今人乃呼岳翁.又有呼妻母为泰水,呼叔伯丈人为列岳.”也有人说,因为泰山上有块巨石叫“丈人峰”,而妻父俗称“丈人”,因此又称泰山.又因泰山古称东岳,故妻父又称岳父,妻母则称岳母.欧阳修《归田录》:“今人呼妻父为岳公,以泰山有丈人峰.” 泰山北斗 古代认为泰山在五岳中最高,北斗星在众星中最明,因此常用以比喻因德高望重或有卓越成就而为众人所崇仰的人.又称泰斗. 泰山梁木 《礼·檀弓上》:“孔子蚤作,负手曳杖,消摇於门,歌曰:‘泰山其颓乎!梁木其坏乎!哲人其萎乎!’”本来是孔子死前所作歌,后来用以比喻为人敬仰的人去世.又作泰山颓或泰山其颓. 泰山鸿毛 比喻轻重悬殊,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在《为人民服务》中曾引用此典故. 泰山压卵 比喻以极强对极弱,弱者必无幸免.又称泰山压顶. 挟山超海 “挟太山以超北海”的缩写语,比喻非常困难或根本不可能办到的事.语出《孟子·梁惠王上》“挟太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太山”即泰山) 一叶蔽(障)目,不见泰山 比喻被小的东西所蒙蔽,看不到全部或整体.语出《鶡冠子·天则》“夫耳之主聪,目之主明.一叶蔽目,不见太山;两豆塞耳,不闻雷霆.”(太山即泰山) 登泰山而小天下 登上泰山之巅放眼远眺,天下的事物都变得很渺小了.比喻登高望远可以使眼界开阔.语出《孟子·尽心上》:“孟子曰:'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太山而小天下.'”(太山即泰山,东山即峄山) 泰山不让土壤 李斯《谏逐客令》:“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正因为泰山能够不拒绝任何细小的土石颗粒,它才能那么高大.比喻为人处世要谦虚好学、团结、宽容.又称泰山不让砾石或泰山不让(太山即泰山). 安(稳)如泰山形容安稳牢固,像泰山一样不可动摇. 有眼不识泰山 比喻只看表面现象而没认清对方的社会地位高或低估了对方的能力、本领.常用作冒犯或得罪人后向对方赔礼道歉的客气话. 蚂蚁搬泰山 俗语,比喻人多力量大,只要齐心合力,就可以成就伟大的事业. 泰山石敢当 一说“泰山石,敢当(挡)”任何妖邪,意即泰山石能镇妖避邪;一说“泰山,石敢当”(人名)能捉妖辟邪.民间传说,石敢是泰山一樵夫,有一身好武艺和浩然正气,侠肝义胆,见义勇为,能助民众捉妖辟邪,老百姓非常敬慕他,尊为“石敢当”.后人将“泰山石敢当”刻在石头上,再将刻石垒在房墙上,以求镇妖避邪. 泰山北斗 稳如泰山 重如泰山 人心齐,泰山移 有眼不识泰山 一叶幛目,不见泰山。

4.关于泰山的古诗

望 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和元遗山呈泰山天倪布山张真人 [元]王奕 江右书生枉白头, 杖藜始得此山游。 手摩红日登三观, 袖佛黄埃看九州。

赠灵岩西堂坚公禅师 [元]康渊 萦回绿水遶春山, 蝶舞莺啼白昼闲。 谁似西堂知解脱, 不教忧色到朱颜。

巡按谒灵岩名刹 礼佛焚香漫继严韵 [元]王珩 钟山英秀草堂灵, 林下相逢话愈清。 闻道谋身官勇退, 得闲何必待功成。

呈灵岩方丈 [元]张士明 清亭忝民牧,倏尔两月余。 恳侧理辞讼,仓皇行简书。

深秋访农事,东驰岱宗途。 有山忽北转,宛然梵王居。

云萝隔烟树,经阁参浮图。 林峦类拱抱,涧壑如交趋。

松风振岩谷,石泉溜疱厨。 峭壁龙蛇窟,悬崖虎豹区。

野猿啼町疃,海鹤舞庭除。 僧闲看贝叶,客至翦新蔬。

胜景跻寿域,禅房列周庐。 山前回首望,一梦恍相符。

登泰山 [元]贾鲁 岱宗何崔嵬,群山无与比。 使者久尘嚣,望之不胜喜。

无缘凌绝顶,诣祠聊致讄。 夫何一殿存,千间暴遗圮。

人言遭劫火,金源乱兵里。 感此废昔年,伤今未能理。

飞奏入彤庭,经营良在迩。 奈何齐鲁饥,百姓食糟秕。

神兮愿效灵,穰穰多乐祀。 行当复故宫,金碧荡瞻视。

西溪 [元]王旭 我爱西溪好,披云屡往来。 一川烟景合,三面画屏开。

薄俗无高隐,清时有逸才。 近岩多隙地,松竹更须栽。

游竹林寺 [元]王旭 石径俯云壑,竹林开幽境。 寺古僧徒稀,山深岚气冷。

待游未终兴,红日忽倒影。 曳杖披螟烟,长歌下前岭。

酆都峪 「元」李简 石洞荒凉树影孤, 洲人相语是酆都。 古碑犹说韩擒虎, 为问于今尚有无。

朝觐坛 「元」李简 朝觐当年筑此坛, 旌旗影里簇仙班。 只今惟有青山在, 日暮孤云自往还。

登岳 「元」李简 三峰突兀与天齐,天门未到劳攀跻。 层层石磴出林杪,萦回百折青云梯。

盘石暂憩舒清眺,洞壑风来号万窍。 水声俄在树梢头,疑有於菟天外啸。

向晓才登日观峰,手披云雾开鸿蒙。 火轮欲上海波赤,金霞翻动苍龙宫。

黄河一线几千里,吴越山川真地底。 为数齐洲九点青,更将伏槛窥东溟。

李白不遇安期生,安得羽翼飞蓬瀛, 登岳 [元]张养浩 风云一举到天关,快意平生有此观。 万古齐州烟九点,五更沧海日三竿。

向来井处方知隘,今后巢居亦觉宽。 笑拍洪崖咏新句,满空笙鹤下高寒。

天门铭 [元]杜仁杰 泰山天门,无室宇尚矣,布山张炼师为之经构;累岁乃成,可谓破天荒者也。齐人杜仁杰,于是乎铭之: 元气裂,两仪具。

五岳峙,真形露。 惟岱宗,俨箕锯。

仰弥高,屹天柱。 浩千劫,空来去。

谁为凿,起天虑。 匪斤斧,乃祝祖。

一窍开,达底处。 十八盘,盘千步。

荠初吐,抱围树。 日车昃,惨曦驭。

六龙颓,莽回顾。 躇此往,嘉无数。

无怀下,兵刑措。 七十君,接銮辂。

圣道熄,彝伦?尽? 揖让歇,篡夺屡。忽焉阖,梗无路。

象纬森,敕诃护。朝百灵,由兹户。

金璀璨,朱间布。九龙蹲,万无怖。

我欲叩,阍者怒。辟何时,坦如故。

对冕旒,获控槊。豁蒙蔽,泄尘雾。

刮政疵,剔民蠹。 上得情,下安作。

额血殚,帝聪悟。崖不磨,苍壁竖。

刻我铭,期孔固。垂万世,正王度。

纪梦 [元]徐世隆 我梦天倪子,同登日观峰。 骨强清似鹤,步健老犹龙。

方外无官府,堂中有岱宗。 仙闾真福地,杖屦会相从。

送天倪子还泰山 [元]徐世隆 九十行年发未华,道人风骨饱烟霞。 洞天府地三千里,神府仙闾第一家。

牛膝药灵斟美酝,兔毫盏净啜芳芽。 隐居自爱陶宏景,莫作山中宰相夸。

泰山喜雨 [元]张志纯 岱宗天下秀,霖雨遍人间。 高卧今何在,东山似此山。

题桃花峪 [元]张志纯 流水来天洞,人间一脉通。 桃源知不远,浮出落花红。

游灵岩题壁 [元]赵文昌 路人藤阴石径凉,马头遥认赞公房。 兜罗天近云烟湿,婆律风清草木香。

红鹤飞来山隐隐,玄猿啼罢月苍苍。 穷探自是平生病,拄杖真须到上方。

登岱 [元]元好问 泰山天壤间,屹如郁萧台。 厥初造化手,劈此何雄哉。

天门一何高,天险若可阶。积苏与垒块,分明见九垓。

扶摇九万里,未可诬齐谐。秦皇??威灵,茂陵亦雄才。

翠华行不归,石坛满苍苔。古今一俯仰,感极今人哀。

奇控忘登顿,意惬自迟回。夜宿玉女祠,崩奔涌去雷。

鸡鸣登日观,四望无氛霾。六龙出扶桑,翻动青霞堆。

平生华嵩游,兹山未忘怀。十年望齐鲁,孤云指层崖。

青壁落落云间开。眼前有句道不得,但觉胸次高崔嵬。

徂徕山头唤李白,吾欲从此观蓬莱。 送天倪子归布山 [元]元好问 太白诗笔布山头, 布袜青鞋欠一游。

拟欲高人参药镜, 却嫌凡肯比丹丘。 云间茅屋鸡犬静, 物外烟霞风露秋。

后日天门重登览, 蜕仙岩下幸迟留。 诗呈堂头云禅师 [元]任瀛 放开尘眼顿超凡, 便觉栖真悟泐潭。

碧嶂排空千仞矗, 清泉漱颊十分甘。 五花殿里师因果, 百法堂中问指南。

若道为官太拘束, 三年三得到精蓝。 山居吟 [元]释·惠才 山僧乐道无拘束,破衣坏衲临溪谷。

或歌或咏任情足,僻爱山泉伴麋鹿。 水泠泠兮漱寒玉,风清清兮动疏竹。

闲身悦唱无生曲,石鼎微烟香馥郁。 幽居免被繁华逐,赢得萧条兴林麓。

大道无涯光溢目,大用无私鬼神伏。 知音与我同相续,兔落尘寰受荣辱。

浮生。

5.关于泰山封禅的诗句

唐玄宗于开元十三年东封泰山,到达泰山时正值冬季,有雪,故写了一首五言古诗《登封喜雪》,以表达此时的心情: 日观卜先征,时巡顺物情. 风行未备礼,云密遽飘英. 委树寒花开,萦空落絮空. 朝如玉已会,庭似月犹明. 既睹肤先合,还欣尺有盈. 登封何以报,因此谢成功. 这首诗主要写了雪景,从“云密”到“飘英”;从“肤先合”到“尺有盈”,写的景色如画,美妙动人,最后归结到雪是丰年的征兆,同时也是自己封泰山的结果. 到了清朝,到泰山封禅的皇帝较多,其中康熙、雍正、乾隆均有封禅诗传世. 康熙曾写有《登岱》一诗,表明了自己对封禅之事的不屑: 岩岩岱岳高无极,攀陟遥登最上头. 路转天门青霭合,峰回日观白云浮. 振衣嶻嶭凌千仞,骋目苍茫辨九州. 欲与臣邻崇实政,金泥玉检不须留. 雍正则写了《岱顶》: 芙蓉万仞插丹梯,海上群峰莫与齐. 九点青烟看野马,五更红日候天鸡. 云封峭壁松多古,藓积残碑字未迷. 冉冉岭头笙鹤下,仙坛曾此降金泥. 写出了雍正陶醉于封禅之事的内在心态. 乾隆一生曾十次来泰山游历、祭神,所到之处,辄题诗刻石.其中写有《题封禅事》,表明了 他对封禅故事持否定的态度: 登封降禅古来传,总属夸为可鄙旃. 造极至今凡六次,无他祗谢愧心虔. 封禅,这是古代中国的传统,本身具有“中国特色”,并与泰山息息相关,因而使泰山具有了很浓厚的文化意味.我们从不同朝代的皇帝写的封禅诗可以看出,他们对封禅本身并不太感兴趣,而真正让他们感兴趣的是统治的合法性与稳定性,恰恰泰山为他们提供了一个成就其合法性与稳定的神秘载体,所以很多的皇帝竞相来参拜泰山,从而使泰山具有了至高无上的权威与其它山无法比拟的地位.。

6.关于泰山的诗句古诗词

描写泰山的古诗

1、《望岳》

唐·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泰山吟》

南朝·谢灵运

泰宗秀维岳,崔崒刺云天。

岞崿既崄巘,触石辄迁绵。

登封瘗崇坛,降禅藏肃然。

石闻何吨蔼,明堂秘灵篇。

3、《泰山梁父行》

三国·曹植

八方各异气,千里殊风雨。

剧哉边海民,寄身于草野。

妻子象禽兽,行止依林阻。

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

4、《泰山吟》

晋·陆机

泰山一何高,迢迢造天庭。

峻极周一远,层云郁冥冥。

梁父亦有馆,蒿里亦有亭。

幽岑延万鬼,神房集百灵。

长吟泰山侧,慷慨激楚声。

5、《泰山吟》

晋·谢道韫

峨峨东岳高,秀极冲青天。

岩中间虚字,寂寞幽以玄。

非工复非匠,云构岁自然。

器象尔何物?遂令我屡迁。

逝将宕斯字,可以尽天年。

6、《四愁诗》

汉·张衡

我所思兮在泰山,欲往从之梁父艰。

侧身东望涕沾翰。美人赠我金错刀,何以报之英琼摇。

路远莫致倚逍遥,何为怀忧心烦劳。

我所思兮在桂林,欲往从之湘水深。

侧身南望涕沾襟。美人赠我金琅玕,何以报之双玉盘。

路远莫致倚惆怅,何为怀忧心烦怏。

我所思兮在汉阳,欲往从之陇阪长。

侧身西望涕沾裳。美人赠我貂襜褕,何以报之明月珠。

路远莫致倚踟蹰,何为怀忧心烦纡。

我所思兮在雁门,欲往从之雪雰雰。侧身北望涕沾巾。

美人赠我锦绣段,何以报之青玉案。

路远莫致倚增叹,何为怀忧心烦惋。

7、《游泰山》

唐·李白

笑我晚学仙,蹉跎凋朱颜。

踌躇忽不见,浩荡难追攀。

8、《泰山》

明·李梦阳

俯首元齐鲁,东瞻海似杯。

斗然一峰上,不信万山开。

日抱扶桑跃,天横碣石来。

君看秦始后,仍有汉皇台。

9、《雪中望岱宗》

清·施闰章

碧海烟归尽,晴峰雪半残。

冰泉悬众壑,云路郁千盘。

10、《泰山石》

唐·李德裕

鸡鸣日观望,远与扶桑树。

沧海似镕金,众山如点黛。

遥知碧峰首,独立烟岚内。

此石依五松,苍苍几千载。

11、《题灵岩寺泉池》

唐·李白

客来花雨际,秋水落金池。

片石含清锦,疏松挂绿丝。

高僧拂玉柄,童子献双梨。

惜去爱佳景,烟萝欲暝时。

7.关于泰山的诗

关于泰山的诗: 泰山--张岱 正气苍茫在,敢为山水观? 阳明无洞壑,深厚去峰峦。

牛喘四十里,蟹行十八盘。 危襟坐舆笋,知怖不知欢。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游泰山 李白 其一 四月上泰山 石屏御道开 六龙过万壑 涧谷随萦回 马迹绕碧峰 于今满青苔 飞流洒绝巘 水急松声哀 北眺崿嶂奇 倾崖向东摧 洞门闭石扇 地底兴云雷 登高望蓬瀛 想象金银台 天门一长啸 万里清风来 玉女四五人 飘摇下九垓 含笑引素手 遗我流霞杯 稽首再拜之 自愧非仙才 旷然小宇宙 弃世何悠哉 其二 清晓骑白鹿 直上天门山 山际逢羽人 方瞳好容颜 扪萝欲就语 却掩青云关 遗我鸟迹书 飘然落岩间 其字乃上古 读之了不闲 感此三叹息 从师方未还 其三 平明登日观 举手开云关 精神四飞扬 如出天地间 黄河从西来 窈窕入远山 凭崖览八极 目尽长空闲 偶然值青童 绿发双云鬟 笑我晚学仙 蹉跎凋朱颜 踌躇忽不见 浩荡难追攀 其四 清斋三千日 裂素写道经 吟诵有所得 众神卫我形 云行信长风 飒若羽翼生 攀崖上日观 伏槛窥东溟 海色动远山 天鸡已先鸣 银台出倒景 白浪翻长鲸 安得不死药 高飞向蓬瀛 其五 日观东北倾 两崖夹双石 海水落眼前 天光遥空碧 千峰争攒聚 万壑绝凌历 缅彼鹤上仙 去无云中迹 长松入云汉 远望不盈尺 山花异人间 五月雪中白 终当遇安期 于此炼玉液 其六 朝饮王母池 暝投天门关 独抱绿绮琴 夜行青山间 山明月露白 夜静松风歇 仙人游碧峰 处处笙歌发 寂静娱清晖 玉真连翠微 想象鸾凤舞 飘摇龙虎衣 扪天摘匏瓜 恍惚不忆归 举手弄清浅 误攀织女机 明晨坐相失 但见五云飞。

8.描写泰山的诗句

关于泰山的诗:

泰山--张岱

正气苍茫在,敢为山水观?

阳明无洞壑,深厚去峰峦。

牛喘四十里,蟹行十八盘。

危襟坐舆笋,知怖不知欢。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游泰山

李白

其一

四月上泰山 石屏御道开

六龙过万壑 涧谷随萦回

马迹绕碧峰 于今满青苔

飞流洒绝巘 水急松声哀

北眺崿嶂奇 倾崖向东摧

洞门闭石扇 地底兴云雷

登高望蓬瀛 想象金银台

天门一长啸 万里清风来

玉女四五人 飘摇下九垓

含笑引素手 遗我流霞杯

稽首再拜之 自愧非仙才

旷然小宇宙 弃世何悠哉

其二

清晓骑白鹿 直上天门山

山际逢羽人 方瞳好容颜

扪萝欲就语 却掩青云关

遗我鸟迹书 飘然落岩间

其字乃上古 读之了不闲

感此三叹息 从师方未还

其三

平明登日观 举手开云关

精神四飞扬 如出天地间

黄河从西来 窈窕入远山

凭崖览八极 目尽长空闲

偶然值青童 绿发双云鬟

笑我晚学仙 蹉跎凋朱颜

踌躇忽不见 浩荡难追攀

其四

清斋三千日 裂素写道经

吟诵有所得 众神卫我形

云行信长风 飒若羽翼生

攀崖上日观 伏槛窥东溟

海色动远山 天鸡已先鸣

银台出倒景 白浪翻长鲸

安得不死药 高飞向蓬瀛

其五

日观东北倾 两崖夹双石

海水落眼前 天光遥空碧

千峰争攒聚 万壑绝凌历

缅彼鹤上仙 去无云中迹

长松入云汉 远望不盈尺

山花异人间 五月雪中白

终当遇安期 于此炼玉液

其六

朝饮王母池 暝投天门关

独抱绿绮琴 夜行青山间

山明月露白 夜静松风歇

仙人游碧峰 处处笙歌发

寂静娱清晖 玉真连翠微

想象鸾凤舞 飘摇龙虎衣

扪天摘匏瓜 恍惚不忆归

举手弄清浅 误攀织女机

明晨坐相失 但见五云飞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