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描写木工的句子【第1句】在中华民族灿烂的民族艺术中,有一朵绚丽奇葩--雕刻艺术,而其中的木器雕刻,又以浙江东阳为最佳。北京故宫、明清皇陵、杭州灵隐寺及名庙豪门等处精美的木雕,大都出自东阳木雕艺人之手。因此,东阳被誉为中国“木雕之乡”。 【第2句】木雕工艺品木质坚韧、纹理细密、具有雕刻的全部优点,是雕刻的上等材料,在制作过程中和保存时不易断裂受损,木雕工艺品有很高的收藏价值.工艺品的造型起伏越大,木纹的变化越丰富,也就越有味;造型的形状动态越婉转、流畅,木纹走向的效果也就越是理想,以至出乎意料的好看,极富装饰性。木雕工艺品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好的工艺品能体现出雕刻师的聪明才智和精湛的雕刻技术。对于收藏工艺品的人来说,收藏自己喜欢的工艺品,能陶冶情操,能给自己繁忙的空间注入无限的活力,同时给自己创造出丰富的想象空间。 【第3句】雕花的门窗,雕花的床面,雕花的桌椅,乃至雕花的箱柜……千家万户东阳人无不讲究精彩。未经雕琢的,木头还是木头,一经雕琢了,木头不再是木头;就像一个人成为一个人,少不了几番风雨,几度春秋。谁在创造奇迹?就问东阳人的一双妙手。该留下的留下,该屏弃的屏弃,只因为生活不能全盘照收。雕琢的是一个个日子,精彩的是长长的岁月。 2.关于古代木匠的古诗词有哪些1,《偈颂一百零二首》 年代: 宋 作者: 释慧远 一心不生,万法无咎。 木匠带枷,自作自受。 有心无法,受报好丑。 有法无心,天长地久。 心生法生,乌飞兔走。 心灭起灭,倒翻筋斗。 口似鼓椎,眉如扫箒。 2,《偈颂十四首》 年代: 宋 作者: 释印肃 木匠休愁无酒肉,大家免得落群魔。 但管来年了,应教不动波。 随心做个殿,别事莫多罗。 更有一般好,只个阿弥陀。 3,《关木匠传 》 年代: 明 作者: 袁中道 关木匠,名廷福,少与诸匠伍,无所知名。予族有佣,病死。 佣亦豪族也,啖注佣儿为证,以诉于官。廷福方持斧凿为人架屋回,闻之,夜入城。 至旦,私呼佣儿饮,携出城可四五里,复与饮。佣儿醉,夜乃卧之破庙中。 是日晡,县官讯两家狱,佣家仓促失其儿。 县官曰:“若状言有子可证者,今安在?”佣家无以应。 县官以为欺己,反得罪。明日佣儿还,事已定,无所用之。 知为关廷福所为,予族大德之。里中乃始知有关廷福也。 4,《木匠》 年代: 现代 作者朱向民 斧锯去朽边,独目看斜偏。 巧手随心动,方正墨线牵。 5,《木匠》 年代: 现代 作者朱向民 技艺赛鲁班,独眼看直弯。 斧锯去枝杈,方正墨斗担。 3.有关做木工的顺口溜,尺寸谚语(1) 人干了木匠,驴进了磨房 (2)木匠来,不缺柴 (3)木匠打孩子有尺有寸 (4)千日斧子百日锛,大锯只用一早晨(过去学木匠的颜语) (5)长木匠·短铁匠;不长不短干瓦匠(各行业的尺寸特点) (6) 一凿一跟;越打越深(打卯的学问) (7) 闭一眼干木匠;越瞅越正当 (8)四大难听:老婆哭﹑野驴叫﹑刷锅铲子锉锯条 (9)木不钻不透,话不说不明 (10)板上钉钉_有板有眼 (11)轻锯重刨子) (在锯和刨子的制作方面;锯的重量劲量轻些、刨子重些、更便于操作) (12)上梁不正下梁歪 (13)行见行没处藏 (14)做到老学到老 (15)木匠怕摸,瓦匠怕看。(检测手艺的高低) 16、木匠做家具---有尺寸 17、关羽做木匠--大刀阔斧 请采纳,谢谢 4.鲁班说木工的名言名句有哪些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 倘只看书,便变成书橱。我好象是一只牛,吃的是草,挤出的是牛奶。 不满是向上的车轮,能够载着不自满的人前进。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的话。 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了工作上了。 唯有民族魂是值得宝贵的,唯有它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 小的时候,不把他当人,大了以后也做不了人。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 愈艰难,就愈要做。改革,是向来没有一帆风顺的。 凡事总须研究,才会明白。我们目下的当务之急是:一要生存,二要温饱,三要发展。 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做、敢当。勇者愤怒,抽刃向更强者;怯者愤怒,却抽刃向更弱者。 不可救药的民族中,一定有许多英雄,专向孩子们瞪眼。这些孱头们。 中国一向就少有失败的英雄,少有韧性的反抗,少有敢单身鏖战的武人, 少有敢抚哭叛徒的吊客;见胜兆则纷纷聚集,见败兆则纷纷逃亡。我每看运动会时,常常这样想:优胜者固然可敬,但那虽然落后而仍非 跑至终点的竞技者,和见了这样的竞技者而肃然不笑的看客,乃正是中国将 来之脊梁。 我们中国人对于不是自己的东西,或者将不为自己所有的东西,总要破坏 了才快活的。中国的有一些士大夫,总爱无中生有,移花接木地造出故事来,他们不但 歌颂生平,还粉饰黑暗。 说过的话不算数,是中国人的大毛病。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 有舍身求法的人……曾经阔气的要复古,正在阔气的要保持现状,未曾阔气的要革新,大抵如此,大抵!人类总不会寂寞,以为生命是进步的,是天生的。 只要从来如此,便是宝贝……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搞鬼有术,也有效,然而有限,所以以此成大事者,古来无有。敌人是不足惧的,最可怕的是自己营垒里的蛀虫,许多事情都败在他们手里。 简介: 鲁班,姓公输,名般。又称公输子、公输盘、班输、鲁般。 鲁国人(都城山东曲阜,故里山东滕州),“般”和“班”同音,古时通用,故人们常称他为鲁班。 大约生于周敬王十三年(公元前507年),卒于周贞定王二十五年(公元前444年),生活在春秋末期到战国初期,出身于世代工匠的家庭,从小就跟随家里人参加过许多土木建筑工程劳动,逐渐掌握了生产劳动的技能,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鲁班是我国古代的一位出色的发明家,两千多年以来,他的名字和有关他的故事,一直在广大人民群众中流传。我国的土木工匠们都尊称他为祖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