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描写共鸣的诗句

1.关于共鸣的诗句

漉豉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曹植(192-232),字子建,曹操第三子。他是建安时期最负盛名的文学家。从他流传下来的文学作品来看,其成就确在建安时期一般作家之上。

这首诗始见于《世说新语·文学》:“文帝(曹丕)尝令东阿王(曹植)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植)应声便为诗曰……”曹植与曹丕为同母弟兄。植少年时即以才华特异为父曹操所赏爱,几被立为太子。及丕继操位建立魏朝,植虽居侯王之位,而备遭忌迫。本诗即是其一次遭受威迫时情思的反映。《世说新语》首句作“煮豆持作羹”,“本是”作“本自”,此据丁晏《曹集铨诗》本选录。

诗的首二句以叙事提起,意谓煮豆而燃起豆茎,漉滤起熟豆来作豆汁。三四两句形容豆在锅中被煮时的景况,把无生命的东西赋予生命的感情,以豆和萁比喻兄弟间迫害与被迫害的情况。“豆在釜中泣”句,以豆在锅中被煮得鼓起水泡作响,而着以“泣”字描述,极切合诗人此时被压迫的心情,在形象生动的比喻中,抒发了自己沉痛的心情。末二句是由上二句所写情景产生的反思,以萁对豆之相煎熬,控诉兄弟相迫之乖违情理。兄弟之同正如萁豆之同根,燃萁煮豆,事属自然,世所常见。诗人此时满怀被胁迫的激愤心情,矢口而出,说来如此自然贴切,乃使阴狠冷酷如曹丕,闻此亦不免“深有惭色”。而“萁豆相煎”亦遂成为兄弟间互相鱼肉之名喻。

据《诗纪》,此诗亦有仅作四句者:“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辞意颇简切。旧评对二者各有短长。陈祚明评此诗云: “窘急中至性语,自然流出,繁简二本并佳。多二语,便觉淋漓似乐府;少二语,简切似古诗。”(《采菽堂古诗选》卷六)可谓持平中肯之论。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他在长安的时候写的。“少府”,是唐代对县尉的通称。这位姓杜的少府将到四川去上任,王勃在长安相送,临别时赠给他这首诗。这位姓杜的朋友在京城得到县尉这样一个小官,长途跋涉到蜀州去上任,恐怕是一个很不得志的知识分子。王勃自己游宦在外,也不怎么得意。当他们走出都城,远望五津的时候,彼此的感情很自然地会沟通在一起。“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这两句诗把两人之间感情的共鸣写了出来。这两句的大意是:我和你都是离乡远游以求仕宦的人,你去蜀州,我留长安,去和留虽有不同,但此刻的惜别之意却是一样的啊!这两句表现的感情很真挚,态度很诚恳,一种体贴关注的语气,从字里行间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是很动人的。

五六句忽然将笔锋一转,转而去宽慰那即将远行的友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意思是说:我们分手之后,虽然天各一方,但是不必悲伤。海内有知心的朋友,即使远隔天涯,也像是近邻一样。最后两句就此再推进一层说:“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意思是,不要在分手的岐路上因离别而悲伤,就像那些青年男女一样地别泪沾巾。以上四句是从曹植的《赠白马王彪》脱化出来的。曹植在和他的弟弟曹彪分离时写道:“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又说:“忧思成疾 ,无乃儿女仁!”但王勃的诗更凝练、更鲜明。

侯门似海:

崔郊,唐朝元和年间的秀才。曾寄居姑母家中,并与姑母家的一名丫环相爱,两人的感情甚笃。但后来他的姑母以四十万钱的高价将这个婢女卖给了当时任襄阳司空的于颐。这一年的寒食节,此女子随于颐到郊外游春,巧遇崔郊在一片柳荫下徘徊,崔郊趁人不注意,偷偷作了一首诗赠予她:

公子王孙逐后尘,绿珠垂泪滴罗巾。

侯门一入深如海,从此萧郎是路人。

后来,一个记恨崔郊的人把这首诗作为罪证,抄下来给于颐看。 于颐派人将崔郊请入府中,拿出他的那首诗问道:“这首诗是你做的吗?” 崔郊十分坦率的告诉了于颐他和那个婢女的夙因。 于颐非常感慨。他对崔郊说:“这个女子虽是我用四十万钱买来的, 但四十万钱算不得什么,你该早就对我讲才是!”于是,于颐亲自作主,将那女子嫁给了崔郊。

2.关于用心灵去倾听的诗句

1,善意的谎言是美丽的。

2、人是要有帮助的。荷花虽好,也要绿叶扶持。一个篱笆打三个桩,一个好汉要有三个帮。

3、感谢是爱心的第一步 --西谚

4、爱是美德的种子。----但丁

5、爱是理解的别名。---泰戈尔

6、人生是花,而爱是花蜜。----雨果

7、爱是生命的火焰, 没有它, 一切变成黑夜。——罗曼. 罗兰

8、慈悲不是出于勉强,它是像甘露一样从天上降下尘世;它不但给幸福于受施的人,也同样给幸福于施与的人。(英·莎士比亚)

9、对于我来说,生命的意义在于设身处地替人着想,忧他人之忧,乐他人之乐。(美·爱因斯坦)

10、几十年的经验使我懂得,多想到别人,少想到自己,便可以少犯错误。(巴金)

3.形容共鸣的成语有哪些

同声相应、意气相投、志同道合、气味相投、息息相通 1、同声相应 读音:tóng shēng xiāng yìng 释义:同类的事物相互感应。

指志趣、意见相同的人互相响应,自然地结合在一起。 造句: 小明和小力常在一起讨论文艺理论的各种问题,真是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则各从其类也。

同类相从,同声相应,固天理也。2、意气相投 读音:yì qì xiāng tóu 释义:指志趣和性格相同的人,彼此投合。

造句: 他们二人意气相投,无话不谈。星期天,我们几个意气相投的同学,准备到五台山去旅游。

你我肝胆相照,分一缕清凉的晚风与你共享;你我意气相投,送一弯皎洁的圆月与你共赏。夜别怕凉,昼莫嫌长,愿幸福快乐永伴你身旁!3、志同道合 读音:zhì tóng dào hé 释义:志趣相同,意见一致。

造句: 我与他们志同道合,便加入了火车迷队伍。李明、王刚是一对志同道合的朋友。

一个人总需要趣味相投、志同道合的朋友互相鼓励。4、气味相投 读音:qì wèi xiāng tóu 释义: 指人思想作风相同,彼此很合得来。

造句: 这可是年龄相仿而又是气味相投的一对人儿,谁也别想把他们分离开。他俩有共同的经历又气味相投,他们便成了一对形影不离的好朋友。

他们几个都喜欢侃大山,气味相投,所以有空常在一起聊天。5、息息相通 读音:xī xī xiāng tōng 释义:呼吸也相互关联。

形容彼此的关系非常密切。 造句: 最好的朋友是那种不喜欢多说,能与你默默相对而又息息相通的人。

他二人心心相印,息息相通。达的城市通讯系统让锦州与全国、与世界息息相通。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