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诗歌有几种类别一. 从诗歌的形式可分为: 1 古体诗,包括古诗(唐以前的诗歌)、楚辞、乐府诗。古体诗的诗体可分为乐府、杂言、四言、五言、七言等。 注意“歌”、“歌行”、“引”、“曲”、“呤”等古诗体裁的诗歌也属古体诗。古体诗不讲对仗,押韵较自由。古体诗的发展轨迹:《诗经》→楚辞→汉赋→汉乐府→魏晋南北朝民歌→建安诗歌→陶诗等文人五言诗→唐代的古风、新乐府。 2 近体诗,包括律诗和绝句。诗体分为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五言律诗、七言律诗等。 3 词,又称为诗余、长短句、曲子、曲子词、乐府等。其特点: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字数不同可分为长调(91字以上)、中调(59-90字)、小令(58字以内)。词有单调和双调之分,双调就是分两大段,两段的平仄、字数是相等或大致相等的,单调只有一段。词的一段叫一阙或一片,第一段叫前阙、上阙、上片,第二段叫后阙、下阙、下片。 4 曲,又称为词余、乐府。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散曲兴起于金,兴盛于元,体式与词相近。特点:可以在字数定格外加衬字,较多使用口语。散曲包括有小令、套数(套曲)两种。套数是连贯成套的曲子,至少是两曲,多则几十曲。每一套数都以第一首曲的曲牌作为全套的曲牌名,全套必须同一宫调。它无宾白科介,只供清唱。 5 新诗(或称白话诗) 二. 从诗歌的题材可分为: 1 写景抒情诗,歌咏山水名胜、描写自然景色的抒情诗歌。古代有些诗人由于不满现实,常寄情于山水,通过描绘江湖风光、自然风景平寄寓自己的思想感情。这类诗常将要抒发的情感寄寓在后描写的景物之中,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寓情于景。其风格清新自然。 2 咏物言志诗,诗人对所咏之物的外形、特点、神韵、品格进行描摹,以寄托诗人自己的感情,表达诗人的精神、品质或理想。 3 即事感怀诗,因一事由而引发诗人的感慨,如怀亲、思乡、念友等。 4 怀古咏史诗,以历史典故为题材,或表明自己的看法,或借古讽今,或抒发沧桑变化的感慨。 5 边塞征战诗,描写边塞风光和戍边将士的军旅生活,或抒发们乐观豪迈或相思离愁的情感,风格悲壮宏浑,笔势豪放。 2.诗词的风格主要有几种我们常常说,李白诗感情奔放,杜甫诗沉郁凝重,李贺诗奇诡变幻,义山诗清丽俊逸,杜牧诗含蓄绰约,又或者李煜词细腻感人,欧阳修词清丽明 媚,范仲淹词苍凉悲壮,晏殊词明朗疏淡,苏轼词雄健豪放,柳永词缠绵悱 恻,等等,这些就是诗词的风格。 关于诗词的风格,这是前人对作品在运用语言表情达意过程中为了适应 某种特定的题旨、情境所体现出来的语言格调及风貌。前人对作品风格多有 总结,如刚健、柔婉、简约、繁丰、平淡、绚烂、明快、含蓄、庄重、幽默、工丽、直率、雄奇、清新、奔放、悲慨、洗练、沉郁、空灵、风趣,等等。 3.诗词中意境的分类有几种诗词中意境的分类有:(1) 热烈崇高、慷慨悲壮典型代表曹操的《观沧海》:东临揭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特点在于写景雄奇壮美,气势恢弘;抒情奔腾震荡,磅礴千钧;文辞渲染夸张,振奋激昂。 (2) 悲凉凄清、苍凉悲壮典型代表——李白的《关山月》: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言。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其特点在于写景则苍茫辽远,峻拔萧疏;抒情则豪迈雄健,慷慨悲凉;文辞古朴遒劲,惨烈悠长。 (3) 和平静穆、淡泊静谧典型代表——王维的《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淀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这首诗的特点在于通过描写大自然的空寂幽趣,表现作者远尘避世的淡泊情绪。 (4) 宏伟壮丽、豪迈飘逸典型代表——王维《使至塞上》: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这首诗的特点在于写景则壮阔开朗,虚实相生;抒情则豪情满怀,飘逸洒脱;文辞轻健明快,奇谲俊丽。(5) 深邃沉郁、慷慨悲壮典型代表——杜甫的《秋兴八首》第四首:闻道长安似弈棋,百年世事不胜悲。 王侯宅第皆新主,文武衣冠异昔时。直北关山金鼓震,征西车马羽书迟。 鱼龙寂寞秋江冷,故国平居有所思。这首诗的特点在于思想上沉郁顿挫,曲回郁结;语言上不饰雕琢,真挚感怀,长于以情动人。 (6) 清新素雅、自然淳朴 典型代表——《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道路阻且长,相去日已远, 思君令人老,与君生别离。 会面安可知。 衣带日已缓。 岁月忽已晚。 相去万余里, 胡马依北风,浮云蔽白日, 弃捐勿复道,各在天一涯。 越鸟巢南枝。 游子不顾反。 努力加餐饭。 这首诗的特点在于情真、景真、事真、意真,风格纯朴清新。诗中或描写大自然景物,青山绿水,芳草佳树;或描写一些纯洁天真的人物,生动活泼,俏丽可爱。 表现手法多为细致素雅,清新婉转,似流泉鸣琴,洋溢着生气。(7) 纤秣婉丽、秣艳瑰丽典型代表——温庭筠的《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 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 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鹤鸿。这首诗的特点在于题材多“酒边花下,盛装美人”,表现手法“浓抹彩绘,刻意雕琢”,艺术形象“金碧辉煌,铱艳绝人”。 (8) 凄冷寒凉、哀伤惨淡典型代表——李清照的《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这首诗的特点在于环境哀伤凄冷,如泣如诉,往往以愁肠楚恻的意象打动人心并唤起读者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与向往。 4.古诗分为几种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边塞诗、山水诗、田园 诗、怀古诗、思乡诗、爱国诗、咏物诗。。.. 古诗分类-古体诗-乐府-律诗-绝句 《唐诗三百首》的编者把诗分为古诗、律诗、绝句三类,又在这三类中都附有乐府一类;古诗、律诗、绝句又各分为五言、七言。这是一种分法。沈德潜所编的《唐诗别裁》的分类稍有不同:他不把乐府独立起来,但是他增加了五言长律一类。宋郭知达所编的杜甫诗集就只简单地分为古诗和近体诗两类。从格律上看,诗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古体诗又称古诗或古风;近体诗又称今体诗。从字数上看,有四言诗,五言诗,七言诗。唐代以后,四言诗很少见了,所以一般诗集只分为五言、七言两类。 古体和近体 古体诗是依照古代的诗体来写的。在唐人看来,从《诗经》到南北朝的庾信,都算是古,因此,所谓依照古代的诗体,也就没有一定的标准。但是,诗人们所写的古体诗,有一点是一致的,那就是不受近体诗的格律的束缚。唐初开始形成的、在字数、声韵、对仗方面都有严格规定的一种格律诗,就是我们所说的近体诗。近体诗是同古体诗相对而言的。唐代以及其后的诗人仍有写古体诗的。 我们可以说。凡不受近体格律的束缚的,都是古体诗。 古体诗分为四言古诗、五言古诗、七言古诗。 近体诗分为绝句、律诗。 乐府诗 乐府本是汉武帝时掌管的官署名称,后来成为诗体的名称。汉、魏、南北朝乐府官署采集和创作的乐歌,简称乐府。魏晋和唐 代以及其后诗人拟乐府写的诗歌虽不入乐,也称乐府或拟乐府。例如《敕勒歌》《木兰诗》《孔雀东南飞》《梦游天姥吟留别》都是乐府诗。乐府产生於汉代,本来是配音乐的,所以称为“乐府”或“乐府诗”。这种乐府诗称为“曲”、“辞”、“歌”、“行”等。到了唐代以后,文人摹拟这种诗体而写成的古体诗,也叫“乐府”,但是已经不再配音乐了。由於隋唐时代逐渐形成了新音乐,后来又产生了配新音乐的歌词,叫做“词”。词大概产生於盛唐。在乐府衰微之后,词产生之前的一个过渡时期,配新乐曲的歌辞即采用近体诗。像王维的《渭城曲》、李白的《清平调》,都是近体诗的形式。 近体诗 近体诗分为律诗和绝句。 律诗和绝句的区别主要在于句数上。绝句共有四句,律诗共有八句。 律诗共有八句,一、二两句为首联,三、四两句为颔联,五、六两句为颈联、七、八两句为尾联。 绝句又叫"截句"。绝句可对仗,也可不对仗,但是律诗的颔联和颈联,则必须对仗,无论律诗还是绝句,都有平仄的要求。八句以上的律诗称为排律。 5.古诗按内容分类有哪几种中国古诗词按内容分可分为:送别诗、怀古诗(咏史诗)、羁旅诗、田园山水诗、边塞诗、咏物诗、写景诗、宫(闺)怨诗八大类。 下面仅简要介绍送别诗、写景诗、咏史诗、咏物诗四大类。 1、送别诗 (一)古人由于道路崎岖难行,交通工具落后,一别动辄多年,再会难期,因而古人更重离别。士大夫们送别,不光是备酒饯行,折柳相送,还常常写诗送给行者(送别),或留给居者(留别),所以,表达离愁别绪是古代诗歌常见的一种主题。 送别诗是古诗词中的一个大类。他们一般按时间、地点来描写景物、表达离愁别绪,从而体现作者的思想感情。这类诗歌大多缠绵凄切,充满感伤情调,如柳永的《雨霖铃》。这类诗歌在艺术手法上大多是采用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抒情方式,也借助于想象、联想塑造形象。以婉约派词人、诗人写的较多。 2、写景诗 古代诗人经常游览山水、写景言志,写景诗在中国古代诗歌中占了较大的比例。 一般来说,写景诗往往塑造形象,或者勾勒意境,或者用衬托、对比的手法,或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或者用白描手法,或托物言志;诗的中间两联往往对仗工整,诗的语言特点:明快、清新、简洁、质朴。 3、物言志诗 咏物言志诗是通过对独特的事物的赞赏,来表达自己的精神品质或理想。既然是咏物诗,当然要写所咏之物的形态、色泽、特征,追求贴切逼真,但如果仅仅是客观的描摹,满足于形似,那也不是一首好的咏物诗。也就是说,不但要形似,而且要神似。 一首优秀的咏物诗,总是以其生动的形象和强烈的美感吸引读者,而且有意无意地透过所咏之物,或流露诗人的人生态度,或寄寓美好的理解,或隐含生活的道理。 4、怀古咏史诗 诗人怀古咏古,大致有这样几种情况: 一种是对历史作冷静的理性思考,诗人自己不置身其中。如杜牧和王安石都写过《题乌江亭》诗。杜牧为项羽自刎而惋惜:“江东弟子多俊才,卷土重来未可知。”然而王安石却感到项羽的失败历史的必然:“江东弟子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 二种情况是把史实和现实扭和在一起,或是感慨个人遭遇,或是搏击社会现实。我们中学里学过的两首宋词《念奴娇·赤壁怀古》和《京口北固亭怀古》,便是如此。 第三种情况是只抓住历史的影子,故意借题发挥,如李商隐的《贾生》就是这么一首借古讽今和杰作。 6.古诗有哪些类别从类型上看.从开始就百诗分为"古诗""律诗"和"绝句"三大类.从格律上看.诗可以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古体诗又称"古诗"或"古风":近体诗又称"今体诗".从字数上看.古诗.律诗.绝句又都各自分为"五言诗"和"七言诗". 古体诗和近体诗: 古体诗是依照古代的诗体写的.在唐人看来,从到南北朝的诗.都算是古体诗.因此古体诗也就没有一定的标准.可以说凡不受近体诗格律束缚的,都是古体诗. 近体诗以律诗为代表.律诗的用韵.平仄,对仗都有许多讲究.由于格律很严,所以称为"律诗"或"格律诗".格律诗主要有四个特点:(1)每首限定八句,五律共四十字,七律共五十六个字:(2)押平声韵;(3)每句的平仄都有规定;(4)每首在规定的位置要有对仗.有一种超过八句的律诗叫"长律",除了尾联(或首尾两联)外一律都用对仗,所以又叫"排律" 绝句和律诗: 绝句的第一句可押韵可不押韵,以押韵的居多.第二句个第四句则一定要押韵,而且一般押平声韵,一韵到底,中间不能换韵.第三句的最后一个字限用仄声字. 律诗的第一句可押韵可不押韵:若押韵可押邻韵;若不押韵时,限用仄声字.诗的偶数句一定要押韵,而且一般押平声韵,一韵到底,不能换韵.除首句外的奇数句,最后一字限用仄声字.用韵的字在诗中不能重复出现 一) 古诗的主要类别 1. 送别诗:或表达依依不舍之情,或叙写别后的思念 2. 怀古诗:或表达对古人的缅怀之情,或表达昔盛今衰的感叹 3. 战争诗:或表达对战争的厌恶,或表达对和平的向往 4. 思乡诗:或表达对家乡的思念,或表达对亲人的牵挂 5. 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诗:或表达报国无门、怀才不遇的伤感,或体现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品质,或借景表达自己的美好志向,或托物表达自己的高洁品质 (二)古诗常用的一些技法 1. 比喻:用某物比喻美好的品质和情操,或崇高的理想和追求,或小人的丑行 2. 对比:有今昔对比、远近对比、是非对比、善恶对比、精神与物质的对比 3. 衬托:有以动衬静、以暗衬明、以悲衬喜、以虚衬实 4. 比拟:或拟人、或拟物 (三) 赏析古诗常用的词语 1.反映古诗总体表现手法的词语:直接抒情(或直抒胸臆、即事抒怀)间接抒情,包括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等 2.反映诗人感情的词语:愉悦、欢快、激动、沉痛、悲愤、哀伤、赞美之情,仰慕之情、惜别之情、依恋之情、闲适恬淡之情 3. 反映古诗语言特色的词语:凝炼、简洁、幽默、诙谐、质朴自然、清新秀丽、生动形象、有节奏感、有音乐美、有艺术感染力 4.反映古诗结构特点的词语:对仗工整、逐层拓展、环环相扣、前后呼应 5. 反映古诗总体风格的词语:刚健、雄奇、悲壮、旷达、洒脱、苍凉、沉郁、飘逸、委婉、含蓄、缠绵、清新、明丽、秀美、恬淡等 6.反映古诗表达效果的词语:真挚感人、意境高远、情景交融、耐人寻味、言近旨远 练习 诗歌内容分类 赠友送别诗、借景抒情诗、思妇闺情诗、托物言志诗、咏史怀古诗 羁旅行役诗、边塞征战诗、即景抒怀诗、山水田园诗 送别诗多是叮咛对方,赞颂对方。 或诉依依别情或言别后的思念。 咏古诗多是对古代人或事的凭吊。 或为缅怀先贤,追慕古人,或表达自己建功立业的愿望,或诉自己生不逢时的感慨,或感叹昔盛今衰,借古讽今。 战争诗要么表现保家卫国的豪情,要么表现舍身杀敌的壮烈,要么表现战士凯旋的豪迈,要么表现对战争的厌恶,揭露战争带给亲人、家乡、人民的苦难,控诉封建统治者发动战争的罪恶。 边塞诗则为对边塞军旅生活的描写,或表现边塞苦寒的生活环境,或表现壮丽的边塞风光。 思乡诗、闺怨诗及羁旅行役诗则重在表现对亲人的思念,或表达妇女的柔情别绪、忧愁伤感。 或表现游子异地生活的凄楚辛酸和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写景抒情诗和咏物言志诗(包括山水田园诗,隐逸诗等),往往表现诗人自己与众不同、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品质,或者表达自己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伤感,或者表现其他或喜或悲或忧的复杂怀感,或者表现祖国山河的壮丽,表达对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 有的则借景(物)来表达自己远大的志向和自己高尚的本质。 关于诗的各类,问题是相当复杂的。 《唐诗三百首》的编者把诗分为古诗、律诗、绝句三类,又在这三类中都附有乐府一类;古诗、律诗、绝句又各分为五言、七言。这是一种分法。 沈德潜所编的《唐诗别裁》的分类稍有不同:他不把乐府独立起来,但是增加了五言长律一类。宋郭知达所编的杜甫诗集就只简单地分为古诗和近体诗两类。 现在我们试就上述三种分类再参照别的分类法加以讨论。 从格律上看,诗可分为古体诗的近体诗。 古体诗又称古诗或古风;近体诗又称今体诗。从字数上看,有四言诗、五言诗、七言诗,还有很少见的六言诗。 唐代以后,四言诗很少见了,所以一般诗集只分为五言、七言两类。一古体和近体 古体诗是依照古代的诗体来写的。 在唐人看来,从《诗经》到南北朝的庚信,都算是古,因此,所谓仿照古代的诗体,也就没有一定的标准。但是,诗人们所写的古体诗,有一点是一致的,那就是不受近体诗的格律的束缚。 我们可以说,凡不受近体诗格律的束缚的,都是古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