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唐诗童日

1.古诗元日

元日

宋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东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争插新桃换旧符。

[注释](1)元日:阴历正月初一。(2)屠苏:美酒名。(3)曈曈[音“童童”]:形容太阳刚出的样子。(4)桃:桃符。古时习俗,元旦用桃木写神茶、郁垒二神名,悬挂门旁,以为能压邪。

[译文]在噼噼啪啪的爆竹声中,送走了旧年迎来了新年。人们饮美味的屠苏酒时,又有和暖的春风铺面而来,好不惬意!天刚亮时,家家户户都取下了旧桃符,换上新桃符,迎接新春。

2.关于牧童的古诗

清明

唐代: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所见

清代: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田家元日

唐代:孟浩然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

我年已强仕,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

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村晚

宋代:雷震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牧童

唐代:刘驾

牧童见客拜,山果怀中落。

昼日驱牛归,前溪风雨恶。

牧童

唐代:卢肇

谁人得似牧童心,牛上横眠秋听深。

时复往来吹一曲,何愁南北不知音。

山中

唐代:李涉

无奈牧童何,放牛吃我竹。

隔林呼不应,叫笑如生鹿。

欲报田舍翁,更深不归屋。

3.儿童写日古诗大全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

“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

“日夕凉风至,闻蝉但益悲”

“夕阳依旧垒,寒磐满空林”

“茫茫江汉上,日暮欲何之”

“长江一帆远,落日五湖春”

“竹怜新雨后,山爱夕阳时”

“幽映每白日,清辉照衣裳”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夕阳度西岭,群壑倏已暝”

“远树带行客,孤城当落晖”

“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参差连曲陌,迢递送斜晖”

“残阳西入崦,茅屋访孤僧”

“露气寒光集,微阳下楚丘”

“春风对青冢,白日落梁州”

“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垂”

“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

“荷笠带夕阳,青山独自远”

4.古诗望天门山古诗饮湖上雨后初晴古诗春日古诗元日古诗小儿垂钓古诗

望天门山

作者: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饮湖上初晴后雨_

作者: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春日

作者: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元 日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小儿垂钓

作者: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鹿柴

作者: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江雪 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5.牧童的古诗句

1.《牧童》——唐·吕岩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译:辽阔的草原像被铺在地上一样,四处都是草地。晚风中隐约传来牧童断断续续悠扬的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译:牧童放牧归来,在吃饱晚饭后的晚霞时分。他连蓑衣都没脱,就躺在草地上看天空中的圆月)

2.《牧童诗》——宋代·黄庭坚

骑牛远远过前村,短笛横吹隔陇闻。

(译:远远地看见牧童骑着牛缓缓地在前村走过,轻风隔着田垄送来阵阵牧笛声)

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

(译:长安城内那些追逐名利的人,用尽心机也不如你这样清闲自在)

3.《所见》——清·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译: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林中回荡)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译: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就马上停止唱歌,一声不响地站立在树旁)

4.《村晚》——宋·雷震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译:绿草长满了池塘,池塘里的水呢,几乎溢出了塘岸。远远的青山,衔着彤红的落日,一起把影子倒映在水中,闪动着粼粼波光)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译:那小牧童横骑在牛背上,缓缓地把家还;拿着一支短笛,随口吹着,也没有固定的声腔)

5.《牧童词》——唐·李涉

朝牧牛,牧牛下江曲。

(译:早晨去放牛,赶牛去江湾)

夜牧牛,牧牛度村谷。

(译:傍晚去放牛,赶牛过村落)

荷蓑出林春雨细,芦管卧吹莎草绿。

(译:披着蓑衣走在细雨绵绵的树林里,折支芦管躺在绿草地上吹着小曲)

乱插蓬蒿箭满腰,不怕猛虎欺黄犊。

(译:腰间插满蓬蒿做成的短箭,再也不怕猛虎来咬牛犊)

6.古诗牧童(吕岩写的诗)的意思要少

《牧童》一诗,向我们展示了一幅鲜活的牧童晚归休憩图:广阔的原野,绿草如茵;晚风吹拂着野草,还没见归来的牧童,却先听见随风传来的牧童悠扬的愈来愈近的笛声,笛声时续时断,随风飘扬。

牧童回来吃饱了饭,已是黄昏之后了,他连蓑衣也不脱,就躺在月夜的露天地里休息了。诗中有景、有情,有人物、有声音,这生动的一幕,是由远及近出现在我们的视野里的。

2.词句解析。 (1)“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诗句给我们以视觉和听觉上的感受,放眼望去,原野上草色葱茏;侧耳倾听,晚风中牧笛声声。一个“铺”字,把草的茂盛和草原给人的那种平缓舒服的感觉,表现出来了;一个“弄”字,更显出了一种情趣,把风中笛声的时断时续、悠扬飘逸和牧童吹笛嬉戏的意味,传达出来了。

草场的宽阔无垠为牧童的出场铺垫了一个场景,笛声的悠扬悦耳,使我们想象到晚归牧童劳作一天后的轻松闲适的心境。未见牧童,先闻其声,给人无限美好的想象空间。

当然,这里的“六七里”和“三四声”不是确指的数字,只是为了突出原野的宽阔和乡村傍晚的静寂。 (2)“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诗人笔锋一转,开始写吃饱饭的牧童休息的情景。把以地为床,以天为帐,饥来即食,困来即眠,无牵无挂,自由自在的牧童形象刻画得活灵活现。

没有家人聚集的场景,没有伙伴嬉戏的情景,吃饱了饭的牧童,连蓑衣都不脱,就躺在月夜里的草地上。是累了,想躺下来好好地舒展一下身子?是喜欢月夜的景色,想好好地欣赏一下?仰望明亮的月儿,牧童心里会想些什么?或者什么都没想,就睡着了……诗人似乎只把他之所见如实地写了下来,却让我们不禁浮想联翩。

草场、笛声、月夜、牧童,像一幅恬淡的水墨画,使我们的心灵感到宁静。《牧童》一诗,不仅让我们感到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的安然与恬静,也让我们感受到了牧童心灵的无羁无绊,自然放松。

白天有牛和牧笛为友,晚上有清风明月相伴,真如世外桃源的生活。当然,透过诗,我们也看到作者心灵世界的一种追求,对远离喧嚣、安然自乐的生活状态的一种向往。

7.古诗儿童急走追黄蝶

宿新市徐公店 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 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 [注释] 1.新市徐公店:地名. 2.篱落:篱笆. 3.径:小路. 4.阴:树叶茂盛浓密. 5.急走:奔跑着. 【译文】 在那稀稀落落的篱笆旁,有一条崎岖小路伸向远方, 路旁树上的花已经凋落,刚出的新叶还没形成阴凉. 儿童们都高兴地奔跑着,追扑翩翩飞舞的黄色蝴蝶, 蝴蝶飞到黄色菜花丛中,孩子闷再找不到蝴蝶去向. 赏析一: 一家旅店开设在新市郊外,敞亮的门窗面对一片秀丽的田野. 诗人伫(zhǜ)立窗口,眼光透过稀疏的篱墙投向一条田间小路.小路又细又长,伸到很远很远的地方;路旁树上,新叶闪着嫩绿,还没有长成浓阴;油菜花正在盛开,满地金黄,一片欣欣向荣的阳春景象. 忽然,有个孩子从小路上追着一只蝴蝶急匆匆地跑来,转眼间,蝴蝶翩翩飞进了菜花丛里.小家伙找啊,找啊,在一片黄菜花中,怎么也弄不清蝴蝶藏在哪里了! 请不要失望吧,小朋友,你看这满地金灿灿的没菜花不就像千万朵黄色的蝴蝶在起舞吗? 赏析二: 这是一首描写暮春农村景色的诗歌,它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春意盎然的儿童扑蝶图. 头两句“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点出儿童捕蝶的背景.这儿有一道稀疏的篱笆和一条幽深的小路.篱笆旁还有几棵树,花瓣从枝头纷纷飘落,嫩叶还未成阴.篱笆和小路,点明这是农村;“花落未成阴”和结句中的“菜花”都说明这是暮春季节. 后两句“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将彩笔转入画面的中心,描绘儿童捕蝶的欢乐场面.“急走”、“追”是快速奔跑追逐的意思.这两个动词十分形象贴切,将儿童的天真活泼、好奇好胜的神态和心理刻画得维妙维肖,跃然纸上.而“飞入菜花无处寻”则将活动的镜头突然转为静止.“无处寻”三字给读者留下想象回味的余地,仿佛我们面前又浮现出一个面对一片金黄菜花搔首踟蹰、不知所措的儿童. 这首诗运用白描手法,平易自然,形象鲜明.杨万里对农村生活十分熟悉,描写自然真切感人,别有风趣.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1206),(1124-1206),南宋诗人,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是我国古代写诗最多的作家之一.他的诗通俗清新,流畅自然,人称“诚斋体”.诗的内容以山水风光自然景色为主,所以他的好朋友曾经幽默地跟他开玩笑说“处处山川怕见君”.。

相关内容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