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鄂州南楼 诗词赏析鄂州南楼书事 宋-黄庭坚 四顾山光接水光, 凭栏十里芰荷香。 清风明月无人管, 并作南楼一味凉。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北宋诗人和书法家。在宋代有一个影响最大的诗歌流派——江西派,黄庭坚被尊为创始人。 1.鄂州南楼——旧址在今湖北武昌蛇山上。 2.芰——菱,生植物,夏天花开,白色,果实叫菱角,可吃。 3.一味——食物或药品,一种称为一味;“一味凉”,含有赞赏的意思。 武昌的夏天,热得可怕。今夜,诗人登上高高的南楼乘凉。 倚栏而望,明月已近中天,皎洁的清辉倾泻而下。四面的山光与水光相连相映,一片通明;方圆十数里、盛开着芰(菱)花、荷 花,凉爽的夜风中,不断有淡淡的芳香扑面而来。习习清风,朗朗明月,谁也不能对它们管束驱遗,它们慷慨、殷勤地为南楼送来清清爽爽的夜凉,供游人称心快意地消受啊!欣赏这首小诗,我们很容易忘记自身的处境,仿佛自己也登上南楼来乘凉了。这样的感觉从何而来?先从外界景象来看:四外山水落石出,十里芰荷 ,楼头清风,空中明月,远方近处,天上地下,以南楼为中心,构成一个高远、清空、富有立体感的艺术境界。再从自身感受来说:山光、水光、月光,是眼睛的视觉所感到的;芰花、荷花的香气,是鼻子的嗅觉所感到的;清风——夜凉,是皮肤的触觉以及耳朵的听觉听感到的;而“南楼一味凉”的“味”字,还隐含着口舌的味觉在起作用,好像在那里细细地美美地品尝一般。总之,我们的眼睛、鼻子、耳朵、口舌、皮肤种种器官司的视觉、嗅觉、听觉、味觉、触觉种种功能,统统被调动起来,集中起来,共同参与对这南楼夜景的感觉、领略、体验。此景此情,令人生出如临其境的感受,岂不是自然而然的事?这便是作品的艺术魅力,诗人的艺术追求了。 黄庭坚一生,道路崎岖坎坷,由于遭受人陷害中伤,曾贬官司蜀中六年之久;召回才几个月,又被罢官司来武昌闲居。今夜纳凉南楼,眼见明月清风,无拘无束,各行其事,想到自己每欲有所作为,却是动辄得罪,怅恨之情,于是潜滋暗长。“清风明月无人管”,正是诗人这种心绪的自然流露。 2.鄂州南楼 诗词赏析鄂州南楼书事 宋-黄庭坚 四顾山光接水光, 凭栏十里芰荷香。 清风明月无人管, 并作南楼一味凉。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北宋诗人和书法家。 在宋代有一个影响最大的诗歌流派——江西派,黄庭坚被尊为创始人。 1.鄂州南楼——旧址在今湖北武昌蛇山上。 2.芰——菱,生植物,夏天花开,白色,果实叫菱角,可吃。 3.一味——食物或药品,一种称为一味;“一味凉”,含有赞赏的意思。 武昌的夏天,热得可怕。今夜,诗人登上高高的南楼乘凉。 倚栏而望,明月已近中天,皎洁的清辉倾泻而下。四面的山光与水光相连相映,一片通明;方圆十数里、盛开着芰(菱)花、荷 花,凉爽的夜风中,不断有淡淡的芳香扑面而来。 习习清风,朗朗明月,谁也不能对它们管束驱遗,它们慷慨、殷勤地为南楼送来清清爽爽的夜凉,供游人称心快意地消受啊!欣赏这首小诗,我们很容易忘记自身的处境,仿佛自己也登上南楼来乘凉了。这样的感觉从何而来?先从外界景象来看:四外山水落石出,十里芰荷 ,楼头清风,空中明月,远方近处,天上地下,以南楼为中心,构成一个高远、清空、富有立体感的艺术境界。 再从自身感受来说:山光、水光、月光,是眼睛的视觉所感到的;芰花、荷花的香气,是鼻子的嗅觉所感到的;清风——夜凉,是皮肤的触觉以及耳朵的听觉听感到的;而“南楼一味凉”的“味”字,还隐含着口舌的味觉在起作用,好像在那里细细地美美地品尝一般。总之,我们的眼睛、鼻子、耳朵、口舌、皮肤种种器官司的视觉、嗅觉、听觉、味觉、触觉种种功能,统统被调动起来,集中起来,共同参与对这南楼夜景的感觉、领略、体验。 此景此情,令人生出如临其境的感受,岂不是自然而然的事?这便是作品的艺术魅力,诗人的艺术追求了。 黄庭坚一生,道路崎岖坎坷,由于遭受人陷害中伤,曾贬官司蜀中六年之久;召回才几个月,又被罢官司来武昌闲居。 今夜纳凉南楼,眼见明月清风,无拘无束,各行其事,想到自己每欲有所作为,却是动辄得罪,怅恨之情,于是潜滋暗长。“清风明月无人管”,正是诗人这种心绪的自然流露。 3.范成大的〈鄂州南楼〉的诗词鉴赏鄂州南楼 范成大谁将玉笛弄中秋?黄鹤归来识旧游。 汉树有情横北渚,蜀江无语抱南楼。烛天灯火三更市,摇月旌旗万里舟。 却笑鲈乡垂钓手,武昌鱼好便淹留。【注释】①鲈乡,范成大家乡苏州盛产鲈鱼。 【简析】王勃在《滕王阁序》中说“登高作赋,是所望于群公。”这正符合范成大写这首诗时的情景。 这首诗有两大特色,一是善于点化,二是善于化静为动。首联化用李白的“黄鹤楼中吹玉笛”,尾联化用三国时的民谚“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虽不能创造出新的意境,却也有典雅之美,尚无江西派“字字有来历”之病。 最值得称道的是中间两联,“有情”、“无语”带情式的描写,“横”、“抱”拟人化的描写,“烛”、“摇”飞动式的描写,把“江”和“树”,“市”与“舟”都写活了。这是诗人主观感受对于景物的影响,是主体给予客体的活动感,使景物变得活动跳脱,富有生机,这种写景技巧可以说是最佳技巧。 有人说这首诗和陆游的《黄州》“声调气势都极接近”,斯乃皮相。纪晓岚“浮声多于彻响”才是确论,此诗哪有陆诗念时势艰危,愤国事日非,叹英雄已矣之“彻响”?。 4.范成大的〈鄂州南楼〉的诗词鉴赏鄂州南楼 范成大 谁将玉笛弄中秋?黄鹤归来识旧游。 汉树有情横北渚,蜀江无语抱南楼。 烛天灯火三更市,摇月旌旗万里舟。 却笑鲈乡垂钓手,武昌鱼好便淹留。 【注释】 ①鲈乡,范成大家乡苏州盛产鲈鱼。 【简析】 王勃在《滕王阁序》中说“登高作赋,是所望于群公。”这正符合范成大写这首诗时的情景。这首诗有两大特色,一是善于点化,二是善于化静为动。首联化用李白的“黄鹤楼中吹玉笛”,尾联化用三国时的民谚“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虽不能创造出新的意境,却也有典雅之美,尚无江西派“字字有来历”之病。最值得称道的是中间两联,“有情”、“无语”带情式的描写,“横”、“抱”拟人化的描写,“烛”、“摇”飞动式的描写,把“江”和“树”,“市”与“舟”都写活了。这是诗人主观感受对于景物的影响,是主体给予客体的活动感,使景物变得活动跳脱,富有生机,这种写景技巧可以说是最佳技巧。 有人说这首诗和陆游的《黄州》“声调气势都极接近”,斯乃皮相。纪晓岚“浮声多于彻响”才是确论,此诗哪有陆诗念时势艰危,愤国事日非,叹英雄已矣之“彻响”? 5.《南楼望》和《别老母》的内容是什么,请大家快告诉我,急用《别老母》 清 黄景仁 搴帷别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 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 清代诗人黄景仁幼年丧父,居家贫寒,常年奔波在外。 偶然归家,不过小聚几日,为了生机,不得不再别老母,离家远行。一个风雪之夜,诗人强忍离愁别绪,看了一眼白发散乱,泪眼干枯的老母,冲出家门。 愁情如潮,悲痛难忍,一首催人泪下的七绝《别老母》从心中喷涌而出。 这首诗明白如话却感人至深。 在儿子眼里老母已是风烛残年,气息奄奄,可是为了生活还要别她而去。无法让年迈老母安享温暖幸福不说,连给老母端汤送水都做不到,这怎能不使诗人陷入深深的自责。 “此时有子不如无”既揭示了老母心中难以明状的哀怨和悲怆,也十分真切地抒写出诗人内心无法抑制的内疚。这动人心魄的诗句,不是写出来的,而是一个赤子发自肺腑的呼喊。 具有感人至深的力量。 《南楼望》 唐 卢僎 去国三巴远,登楼万里春。 伤心江上客,不是故乡人。 写的是在春天登楼,那么这样的景是春景,理应欢娱,但登楼之人却是“江上客”,也就是远离家乡之人,由此也正可以见出登楼之人其悲之深。 6.求赵嘏〈寒塘〉全文及鉴赏寒 塘 赵嘏 晓发梳临水, 寒塘坐见秋。 乡心正无限, 一雁度南楼。 《古今词话》引毛先舒论作词云:“意欲层深,语欲浑成”,“大抵意层深者语便刻画,语浑成者意便肤浅,两难兼也。”这话对于近体诗也适用。此首一作司空曙诗。取句中二字为题,实写客中秋思。常见题材写来易落熟套,须看它运用逐层深入、层层加“码”的手法,写得别致。初读此诗却只觉写客子对塘闻雁思乡而已,直是浑成,并不见“层深”。大抵作者如蚕吐丝(诗),只任自然;而说诗者须剥茧抽丝(思),层次自见。 前二句谓早起临水梳发,因此(“坐”)在塘边看到寒秋景色。但如此道来,便无深意。这里两句句法倒装,则至少包含三层意思:一是点明时序,深秋是容易触动离情的季节,与后文“乡心”关合;二是暗示羁旅困顿,到塘边梳洗,以水为镜;三是由句式倒装形成“梳发见秋”意,令人联想到“羞将白发照渌水”、“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李白)的名句,这就暗含非但岁华将暮,而人生也进入迟暮。十字三层,言浅意深。 上言秋暮人老境困,三句更加一层,点出身在客中。而“乡心”字面又由次句“见秋”引出,故自然而不见有意加“码”。客子心中蕴积的愁情,因秋一触即发,化作无边乡愁。“无限”二字,颇有分量,决非浮泛之辞。乡愁已自如许,然而末句还要更加一“码”:“一雁度南楼”。初看是写景,意关“见秋”,言外其实有“雁归人未归”意。写人在难堪时又添新的刺激,是绝句常用的加倍手法。韦应物《闻雁》云:“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就相当于此诗末二句的意境。“归思后说闻雁,其情自深。一倒转说,则近人能之矣。”(《唐诗别裁》)“一雁”的“一”字,极可人意,表现出清冷孤独的意境,如写“群雁”便乏味了。前三句多用齿舌声:“晓”、“梳”、“水”、“见秋”、“乡心”、“限”,读来和谐且有切切自语之感,有助表现凄迷心情,末句则不复用之,更觉调响惊心。此诗末句脍炙人口,宋词“渐一声雁过南楼也,更细雨,时飘洒”(陈允平《塞垣春》),即从此句化出。 此诗兼层深与浑成,主要还是作者生活感受深切,又工吟咏,“初非措意,直如化工生物,笋未生而苞节已具,非寸寸为之也。若先措意,便刻画愈深,愈堕恶境矣。”(毛先舒)此理又不可不知。 7.古诗、宋词各10首唐诗李白的简介李白(701-762),字太白。 祖籍陇西成纪,隋末迁居中亚的碎叶城。李白一生绝大部分时间是在玄宗统治的盛唐即开元、天宝年间度过的。 在李白流传下来的九百多篇诗中,大部分鲜明的表现了他对封建贵权的轻蔑,对腐朽政治的揭露和对人民疾苦的同情,对祖国壮丽山川的赞美。同时也由于封建统治思想的严重影响,李白的不少作品往往流露道家人生如梦、及时行乐和儒家“穷则独善其身”的消极情绪。 李白是我国唐代与杜甫并称的伟大诗人,他的诗歌各体俱佳,而其中又以七言歌行与七言绝句最为擅长。关山月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古风(其一)大雅久不作,吾衰竟谁陈?王风委蔓草,战国多荆榛。 龙虎相啖食,兵戈逮狂秦。正声何微茫,哀怨起骚人。 扬马激颓波,开流荡无垠。废兴虽万变,宪章亦已沦。 自从建安来,绮丽不足珍。圣代复元古,垂衣贵清真。 群才属休明,乘运共跃鳞。文质相炳焕,众星罗秋旻。 我志在删述,垂辉映千春。希圣如有立,绝笔于获麟。 古风(其十五)燕昭延郭隗,遂筑黄金台。剧辛方赵至,邹衍复齐来。 奈何青云士,弃我如尘埃。珠玉买歌笑,糟糠养贤才。 方知黄鹄举,千里独徘徊。子夜四时歌:秋歌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子夜四时歌:冬歌明朝驿使发,一夜絮征袍。 素手抽针冷,那堪把剪刀。裁缝寄远道,几日到临洮?长干行妾发初复额,折花门前剧。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十四为君妇,羞颜未尝开。低头向暗壁,千唤不一回。 十五始展眉,愿同尘与灰。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十六君远行,瞿塘滟滪堆。 五月不可触,猿鸣天上哀。门前迟行迹,一一生绿苔。 苔深不能扫,落叶秋风早。八月蝴蝶黄,双飞西园草。 感此伤妾心,坐愁红颜老。早晚下三巴,预将书报家。 相迎不道远,直至长风沙。春思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 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 庐山秀出南斗旁,屏风九叠云锦张,影落明湖青黛光。金阙前开二峰长,银河倒挂三石梁。 香炉瀑布遥相望,回崖沓障凌苍苍。翠影红霞映朝日,鸟飞不到吴天长。 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好为庐山谣,兴因庐山发。闲窥石镜清我心,谢公行处苍苔没。 早服还丹无世情,琴心三叠道初成。遥见仙人彩云里,手把芙蓉朝玉京。 先期汗漫九垓上,愿接卢敖游太清。梦游天姥吟留别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越人语天姥,云霓明灭或可睹。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列缺霹雳,丘峦崩摧。 洞天石扉,訇然中开。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忽魂悸以魄动, 怳惊起而长嗟。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金陵酒肆留别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长相思长相思,在长安。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簟色寒。 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美人如花隔云端。 上有青冥之高天,下有渌水之波澜。天长路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 长相思,摧心肝。峨眉山月歌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行路难三首之一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值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行路难三首之二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羞逐长安社中儿,赤鸡白雉赌梨栗。 弹剑作歌奏苦声,曳裾王门不称情。淮阴市井笑韩信,汉朝公卿忌贾生。 君不见昔时燕家重郭隗,拥彗折节无嫌猜。剧辛乐毅感恩分,输肝剖胆效英才。 昭王白骨萦蔓草,谁人更扫黄金台?行路难,归去来!塞下曲六首(其一)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