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首古诗带诗人和朝代1悯农唐 李绅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2静夜思唐 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3草唐 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4春晓唐 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5古朗月行唐 李白小识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6登鹳雀楼唐 王之涣白日依山近,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7寻隐者不遇唐 贾岛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8悯农(二)唐 李绅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9蚕妇宋 张俞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 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10夜宿山寺唐 李白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11江雪唐 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12梅花宋 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唯有暗香来。13小池宋 杨万里泉眼无声惜细流,绿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14咏柳唐 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绿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15村居清 高鼎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16江畔独步寻花唐 杜甫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鹰恰恰啼。17菊花唐 元稹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蓠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18登飞来峰宋 王安石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峰。19鹿柴唐 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20江上渔者宋 范仲淹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元日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小儿垂钓唐 胡令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三衢道中宋 曾几梅子黄时日日睛,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独坐敬亭山唐 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宿建德江唐 孟浩然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舟夜书所见清 查慎行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 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送元二使安西唐 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早发白帝城唐 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尽,轻舟已过万重山。滁州西涧唐 韦应物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望庐山瀑布唐 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山行唐 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 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2.春晓这首古诗是哪个代的哪个人写的孟浩然(689—740),名浩,字浩然,号孟山人,襄州襄阳(现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 孟浩然生当盛唐,早年有志用世,在仕途困顿、痛苦失望后,尚能自重,不媚俗世,以隐士终身。曾隐居鹿门山。40岁时,游长安,应进士举不第。曾在太学赋诗,名动公卿,一座倾服,为之搁笔。开元二十五年张九龄招致幕府,后隐居。孟诗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多写山水田园和隐居的逸兴以及羁旅行役的心情。其中虽不无愤世嫉俗之词,而更多属于诗人的自我表现。 孟浩然的诗虽不如王维诗境界广阔,但在艺术上有独特的造诣,故后人把孟浩然与王维并称为“王孟”,有《孟浩然集》三卷传世。 3.唐诗"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百花开"出自你好!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①。散入珠帘湿罗幕②,狐裘不暖锦衾薄③。 将军角弓不得控④,都护铁衣冷难着⑤。瀚海阑干百丈冰⑥,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⑦。 纷纷暮雪下辕门⑧,风掣红旗冻不翻⑨。 轮台东门送君去⑩,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译文] 狂风席卷着大漠北塞,吹折坚韧的白草,倒落如踩。 北疆的八月,就有大雪将天地铺盖。好似突然一夜间春风吹来,千树万树梨花盛开。 雪花飘飘而落,打湿了帘珠,结冰在帷幕绮罗。 狐皮裘再不觉暖和,锦缎被褥也感到单薄。 将军的兽角硬弓也冻得拉不开,都护的铠甲铁衣难穿着。浩瀚的沙漠处处纵横百丈巨冰,惨淡的愁云凝滞,仿佛压低了天空。 中军帅中摆下酒筵,为武判官归京送行,胡琴、琵琶伴着羌笛,起舞和鸣。纷纷扬扬的暮雪飘落在军营辕门,寒风狂舞的红旗,此时也冻挺凝结,成为一抹静止的红云。 在轮台东门送居离去,那飘飘洒洒的大雪已铺满了天山的道路。山回路转,再也见不到君。 雪地上空留着一排马行的蹄痕。 [赏析] 这首诗抒写塞外送别、军中送客之情,但它跳出了离愁别恨的俗套,并不令人感到伤感,而是充满奇思异想,浪漫的理想和壮逸的情怀,使人觉得塞外风雪似乎也变成了可玩味欣赏的对象。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以春花喻冬雪,取喻新、设想奇,比喻中含有广阔而美丽的象像,同时字里行间又透露出蓬勃浓郁的无边春意。“纷纷瑞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动不翻”,帐外那以白雪为背景的鲜红一点,更与雪景相映成趣。 那是冷色调的画面上的一点暖色、一股温情,也使画面更加灵动。 全诗以雪生发,兼及咏雪与送别两方面,内涵丰富,意境鲜明独特,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其中“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都是被人传颂的名句。 4.唐诗所见的代诗人是谁所见 【清】 袁 枚 所见 作者:袁枚 (清代)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译文 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林中回荡。 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就马上停止唱歌,一声不响地站立在树旁。 注释 ①牧童:指放牛的孩子。 ②振:振荡;回荡。说明牧童的歌声嘹亮。 ③林樾(yuè):指道旁成阴的树。 ④欲:想要。 ⑤捕:捉。 ⑥鸣:叫。 ⑦立:站立。 袁枚(1716-1797)清代诗人、散文家。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汉族,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乾隆四年进士,历任溧水、江宁等县知县,有政绩,四十岁即告归。在江宁小仓山下筑筑随园,吟咏其中。广收诗弟子,女弟子尤众。袁枚是乾嘉时期代表诗人之一,与赵翼、蒋士铨合称“乾隆三大家”。 5.唐诗带解释和赏析关于白居易的《长恨歌》的写作背景,详细内容。 注意:原文我已有!请勿再重贴原文! 特别是“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 、“金阙西厢叩玉扇,转教小玉报双成。”【注释】:金屋:给所宠爱的女人居住的华丽房子。 骊:即骊山,在今陕西临潼,建有供玄宗游乐的华清宫,内有华清池温泉。剑阁:在今四川省剑阁县北,又称剑门关。 马嵬坡:在今陕西省兴平县西,杨贵妃缢死此处。太真:杨贵妃为女道士的号。 小玉,系传说中西王母的侍女,此处借指随侍杨贵妃的仙女。 〔1〕汉皇:中唐后诗人多好以汉武帝(刘彻)代借指唐玄宗。 倾国 :指美女。御宇:统治全国。 〔2〕 杨家有女:杨贵妃是蜀州司户杨玄琰的女儿,幼年养在叔父杨玄王圭家,小名玉环。开元二十三年,册封为寿王(玄宗的儿子李王冒)妃。 二十八年玄宗使她为道士,住太真宫,改名太真。天宝四年册封为贵妃。 〔3〕六宫:后妃的住处。粉黛:本是妇女的化妆品,这里 用作妇女的代称。 无颜色:是说六宫妃嫔和杨贵妃比较之下都显得不美了。 〔4〕华清池:开元十一年建温泉宫于骊山,天宝六年改名 华清宫。 温泉池也改名“华清池”。凝脂:形容皮肤白嫩而柔滑。 〔5〕承恩泽:指得到皇帝的宠遇。 〔6〕步摇:一种首饰的名称,用金银丝宛转屈曲制成花枝 形状,上缀珠玉,插在发髻上,行走时摇动,所以叫“步摇”。 〔7〕姊妹弟兄:指杨氏一家。杨玉环受册封后,她的大姐 韩国夫人,三姐封虢国夫人,八姐封秦国夫人。 伯叔兄弟杨钅舌官鸿胪卿,杨钅奇官侍御史,杨钊赐名国忠,天宝十一年(七五二)为右丞相,所以说“皆列土”(分封土地)。可怜:可爱。 〔8〕骊宫:骊山由的宫殿。唐玄宗常和杨贵妃在这里饮酒 作乐。 〔9〕渔阳:天宝元年河北道的蓟州改称渔阳郡,当时所辖 之地约在今北京市东面的地区。包括今蓟县、平谷等县境在内,原属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安禄山管辖。 革卑:古代军中用的小鼓,骑鼓。霓裳羽衣曲:著名舞曲名 〔10〕九重城阙:指京城。 烟尘生:指发生战祸。西南行:天宝十五年(七五六)六月,安禄山破潼关,杨国宗主张逃向蜀中,唐玄宗命将军陈玄礼率领“六军”出发,他自己和杨贵妃等跟着出延秋门向西南而去。 〔11〕翠华:指皇帝仪仗中用翠鸟羽毛装饰的旗子。 〔12〕蛾眉:美女代称,此处指杨贵妃。 〔13〕翠翘:翠鸟尾上的长毛叫“翘”。此处指形似“翠翘”的头饰。 金雀:雀形的金钗。玉搔头:玉簪。 这句说各种各样的首饰和花钿都丢在地上。 〔14〕云栈:高入云端的栈道。 萦纡:回环曲折。剑阁:即剑门关,在今四川省剑阁县北。 〔15〕峨嵋山:在今四川省峨嵋县境。唐玄宗到蜀中,不以过峨嵋山,这里只是泛指今四川的高山而言。 〔16〕《明皇杂录》:“明皇既幸蜀,西南行,初入斜谷,属霖雨涉旬,于栈道雨中闻铃音,隔山相应。上(指玄宗)既悼念贵妃,采其声为《雨淋铃曲》以寄恨焉。” 〔17〕天旋日转:比喻国家从倾覆后得到恢复。回龙驭:指玄宗由蜀中回到长安。 此:指杨贵妃自尽处。 〔18〕马嵬坡:在今陕西省兴平县西。 即前“西出都门百余里”所指之地。 〔19〕太液:池名,在长安城东北面的大明宫内。 未央:宫名,在长安县西北。两者都是汉朝就有的旧名称。 此处借指唐朝的池苑和宫庭。 〔20〕西宫:《新唐书·宦官传》载:李辅国胁迫太上皇(李隆基)从兴庆宫迁“西内”(唐称太极宫曰“西内”)。 〔21〕梨园:见杜甫《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注。椒房:宫殿名称,皇后所居。 以椒(花椒)和泥涂壁,取其温暖而芳香。阿监:宫廷中的近侍,唐代六七品女官名。 青娥:指年轻貌美的宫女。“青娥老”和上句“白发新”对举。 〔22〕孤灯挑尽:古时用灯草点油灯,过一会儿就要把灯草往前挑一挑,让它好燃烧。挑尽:是说夜已深,灯草也将挑尽。 〔23〕耿耿:明亮。星河:银河。 欲曙天:天快要亮的时候。 〔24〕鸳鸯瓦:屋瓦一俯一仰扣合在一起叫“鸳鸯瓦”。 霜华:即霜花。重:指霜厚。 翡翠衾:绣着翡翠鸟的被子。 〔25〕魂魄:指杨贵妃的亡魂。 〔26〕临邛(音穷):今四川省邛崃县。鸿都:洛阳北宫门名。 鸿都客:是说这位四川方士曾在洛阳住过。一说“鸿都客”是说临邛道士来京都为客。 〔27〕穷:找遍的意思。碧落 :指天上。 黄泉:指地下。 〔28〕五云:五色云。 绰约:美好的样子。 〔29〕参差是:仿佛就是。 〔30〕叩玉扃:叩玉作的门。扃:本指门闩或门环,这里指门扇。 小玉:作者《霓裳羽舞歌》自注:“吴王夫差女小玉。”双成:姓董。 《汉武帝内传》记:西王母命玉女 董双成吹云和之笙。此借小玉、双成作为杨贵妃的侍婢。 〔31〕九华帐:用九华图案绣成的彩帐。 〔32〕珠箔:珠帘。 屏;屏风。逦迤:连接不断。 〔33〕阑干:流泪貌。 〔34〕凝睇:凝视。 〔35〕昭阳殿:汉宫名,赵飞燕居住过的地方。这时代指杨贵妃旧居处。 蓬莱宫:传说中的海上仙山。这里代指仙境。 钿合:镶嵌金花的首饰盒。寄将去:托请捎去。 〔36〕擘:分开。这两句意思是:钗留一股盒留一片,钗分开了里头是黄金。 6.古诗中用来代指少女的词有哪些杨贵妃之美: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中国诗词中,描写美人的诗句,数不胜数。如“乌舍凌波肌似雪”、“手如柔荑,肤如凝脂……美目盼兮”等,“美人自古如名将,不许人间见白头”,英雄美人,向来是文艺作品的灵魂。 但女人美到极致当如何赞美呢?西施之美: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此诗出自北宋大文豪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是豪放派词的代表,不但词写的好,诗的造诣也很深,而且善于写“情”,一首《江城子》写的情深意切,为千古绝唱。 这首《饮湖上初晴后雨》也因这两句而家喻户晓。这句诗主要是形容景色之美,但不知不觉中,却把西施给赞美了一番,也许在诗人的心里,赞美西施甚至要多于赞美西湖。 西施之美的境界是什么呢?诗人的答案是“浓妆淡摸总相宜”,是一种淡雅,淡是一种境界,雅是一种品位。诗人不直接描写西施的相貌,却从她的红妆入笔,以迂为直。 这种写法虽非苏轼首创,但境界及得上诗人寥寥无几。女人之美,各有不同,有一千个女人,便有一千种美法。 施粉之时,有的浓如玫瑰则添娇,有的谈如百合却脱俗。像西施那样即能浓妆又能淡摸的美人,为之神往。 汉武帝李夫人之美: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此诗为西汉李延年所著《佳人曲》,全诗如下:“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 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 说到此诗,还有一段故事。 《汉书·外戚传》记载初,(李)夫人兄延年性知音,善歌舞,武帝爱之。每为新声变曲,闻者莫不感动。 延年侍上,起舞歌曰:“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 上叹息曰:“善!世岂有此人乎?” 平阳主因言延年有女弟。上乃召见之,实妙丽善舞,由是得幸。 汉武帝身为皇帝,什么样的美人没见过。如果李延年直接夸自己的妹妹如何漂亮,想必不会打动武帝的心。 李延年另避蹊径,上来就夸其妹“绝世独立”,一下就抓住武帝那颗好色的心(这样的美女长的什么样子?一定要看一看)。后二句更是把把阿娇之美写向高潮“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我们似乎可以想像得到,当武帝和满朝的文武大臣听到这两句时,整个大殿除了李延年的歌声外,恐怕再无其余声音,所有人都直在勾勾地瞪着双目,想像着自己心中的倾国倾城之貌。此时为之悠然神往的已不止武帝一人了。 此歌的后两句也耐人寻味,即劝人君以古为鉴,别为“佳人”所误,但又说佳人难再得,让人欲罢不能,即便倾国倾城也在所不惜。在写这段时,笔者也曾数度停下,神往阿娇的绝世之姿。 同样是以迂为直,但李延年的写法,比之苏轼又高出了不止一筹。有多少世人,便有多少世人为之神往。 杨贵妃之美: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古诗词中,描写美人最细、最多的,当数白居易的《长恨歌》了。 贵妃之美,美的让人如此心动。如果说阿娇要两笑方能倾国的话,那贵妃只回眸一笑便令六宫粉黛无颜色了。 “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居然能在古代就改变国人重男轻女的的思想,贵妃实为女权主义第一人。 结尾那句“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可与李商隐的“此情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并称古代情诗之楚翘。唉!《长恨歌》本身便无需解释,一解释反倒多余了。 虢国夫人之美:却嫌脂粉污颜色,淡扫蛾眉朝至尊。此诗出自唐代张祜的《灵台》二首中的第二首。 原诗是:“虢国夫人承主恩,平明骑马入宫门。却嫌脂粉污颜色,淡扫蛾眉朝至尊。” 此诗前两句是写虢国夫人如何受恩宠,后两句是赞美虢国夫人的绝世之容。虢国夫人是杨贵妃的三姐,虽嫁于裴氏,却倍受唐玄宗的宠爱,所以诗人说“虢国夫人承主恩”,但恩到什么地步呢?可以“平明骑马入宫门”,这两句话充分体现了唐玄宗的荒淫。 后两句,诗人也是采取了以迂为直的方法赞美虢国夫人,同是以迂为直,同是描写红妆,但张祜比之苏轼的描写更为传神。苏轼笔下的西施还需逍妆淡摸,而张祜笔下的虢国夫人只需淡扫蛾眉便足矣明艳不可方物,其容貌之佳,似乎犹在贵妃之上,虽不及阿娇那般意境深远,也足矣让后人神驰唐朝。 古诗中的女人之美 美女代称 沉鱼落雁之貌,闭月羞花之容,历来就妇孺皆知,为人称道。特别是在古代诗词中,对美女的描写更是各显其能,尽得风流。 ——从古至今对美女的咏颂就是一个亘古不变的主题。由于诗词具有委婉含蓄的特点,因此诗人笔下众多的“美女”大多含而不露,另有所代。 正是因为如此,诗词中的“美女”们才各显其态,愈显神秘妩媚,令人浮想联翩。我国古代诗词中对妇女有很多代称,从妇女的容貌和服饰两方面着眼的代称有:·佳人:《古诗十九首》:“燕赵多佳人,美者颜如玉。” ·丽人:杜甫《丽人行》:“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玉人:谢枋得《蚕妇吟》:“不信楼头所柳月,玉人歌舞未曾归。” ·仙子:白居易《长恨歌》:“楼阁玲珑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子。” ·娇娘:李贺《唐儿歌》:“东家娇娘求对值,浓笑书空作唐字。” ·妖娆:李商隐《碧瓦》:“他时未知意,重迭赠妖娆。” ·姝丽:柳永《玉。 7.古诗19首由汉无名氏作《古诗十九首》 梁代萧统《文选》“杂诗”类的一个标题,包括汉代无名氏所作的十九首五言诗。它们不是一人一时之作,也不是一个有机构成的组诗。 “古诗”的原意是古代人所作的诗。约在魏末晋初,流传着一批魏、晋以前文人所作的五言诗,既无题目,也不知作者,其中大多是抒情诗,具有独特的表现手法和艺术风格,被统称为“古诗”。清代沈德潜说:“古诗十九首,不必一人之辞,一时之作。大率逐臣弃妻,朋友阔绝,游子他乡,死生新故之感。或寓言,或显言,或反复言。初无奇辟之思,惊险之句,而西京古诗,皆在其下。”(《说诗□语》)晋、宋时,这批“古诗”被奉为五言诗的一种典范。西晋陆机曾逐首逐句地摹仿了其中的12首。东晋陶渊明、宋代鲍照等,都有学习“古诗”手法、风格的《拟古诗》。到了梁代,刘勰《文心雕龙》、钟嵘《诗品》更从理论上总结评论了“古诗”的艺术特点和价值,探索了它们的作者、时代及源流,并大体确定它们是汉代作品。同时,萧统《文选》,以及陈代徐陵《玉台新咏》又从诗歌分类上确定了“古诗”的范围:凡无明确题目的作品,有作者的称“杂诗”,无名氏者为“古诗”。因此,梁、陈以后,“古诗”已形成一个具有特定涵义的专类名称。它与两汉乐府歌辞并称,专指汉代无名氏所作的五言诗,并且发展为泛指具有“古诗”艺术特点的一种诗体。而《古诗十九首》便在文学史上占有“古诗”代表作的地位,这一标题也就成为一个专题名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