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络石古诗词

1.求大神翻译陆游《采药》诗词

采药 【宋】陆游 篢子编成细箬新,独穿空翠上嶙峋。

丹砂岩际朝暾日,狗杞云间夜吠人。 络石菖蒲蒙绿发,缠松薜荔长苍鳞。

金貂谒帝我未暇,且作人间千岁身。 译文如下: 编织好我的小斗笠后,山野间又长满了细嫩苍翠的绿竹,我一个人独自穿过苍翠的山林登上那突兀嶙峋的陡峭山崖。

我独自伫立在由丹砂形成的天然岩石边,此时正是太阳初出的时候,我就好像身处白云仙境之间,不知谁家的狗?正在担心仿佛身处云间的我,一声声狂吠声传来,惊破了我的思绪。 络石和菖蒲盛开绽放在山野之间,郁郁葱葱,苍苍嫩嫩,碧绿一片,薜荔缠绕着松柏,相偎相生,它们长年翠绿,密密匝匝貌似光滑可见的鱼鳞般漂亮。

我是无心无闲去拿着金饰的貂皮大衣去拜访帝王,换取功名的,且愿我岁岁年年长在人间,享受这人世间的清闲与繁华,直到千百年后变为永恒。 。

2.求大神翻译陆游《采药》诗词

采药

【宋】陆游

篢子编成细箬新,独穿空翠上嶙峋。

丹砂岩际朝暾日,狗杞云间夜吠人。

络石菖蒲蒙绿发,缠松薜荔长苍鳞。

金貂谒帝我未暇,且作人间千岁身。

译文如下:

编织好我的小斗笠后,山野间又长满了细嫩苍翠的绿竹,我一个人独自穿过苍翠的山林登上那突兀嶙峋的陡峭山崖。

我独自伫立在由丹砂形成的天然岩石边,此时正是太阳初出的时候,我就好像身处白云仙境之间,不知谁家的狗?正在担心仿佛身处云间的我,一声声狂吠声传来,惊破了我的思绪。

络石和菖蒲盛开绽放在山野之间,郁郁葱葱,苍苍嫩嫩,碧绿一片,薜荔缠绕着松柏,相偎相生,它们长年翠绿,密密匝匝貌似光滑可见的鱼鳞般漂亮。

我是无心无闲去拿着金饰的貂皮大衣去拜访帝王,换取功名的,且愿我岁岁年年长在人间,享受这人世间的清闲与繁华,直到千百年后变为永恒。

3.世界名花有哪些

沉鱼落雁鸟惊喧,闭月羞花花愁颤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红一处开 不是花中偏爱菊 此花开尽更无花 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暗 香 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唤起玉人,不管清寒与攀摘.核逊而今渐老,都忘却春风词笔.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瑶席. 江国,正寂寂,叹寄与路遥,夜雪初积.翠尊易泣,红萼无言耿相忆.长记曾携手处,千数压西湖寒碧.又片片吹尽也,几时见得? 疏 影 苔枝缀玉,有翠禽小小,枝上同宿.客里相逢,篱角黄昏,无言自倚修竹.昭君不惯胡沙远,但暗忆江囡江北.想佩环月夜归来,化作此花幽独. 犹记深宫旧事,那人正睡里,飞近蛾绿.莫似春风,不管盈盈,早与安排金屋.还教一片随波去,又却怨玉龙哀曲.等恁时,重觅幽香,已入小窗横幅. 二十则古诗词,关于花的、草的、鱼的、鸟的。

一 丽影缤纷迎暖日 红妆窈窕绽芳丛 劝君惜取三春色 莫负东风万点红 二 过眼斑斓花弄影 彤彤开似锦霞迎 子规啼却心头血 片片红云动客情 三 独立西风宁自黄 孤标能傲九秋霜 非凡志酝非凡品 自在花开自在香 四 国色天香,幻化虚澄,饰缀锦川。 看黄英紫蕊,飞扬神采; 青烟翠雾,点染斑斓。

丽影娉婷,英姿窈窕, 宛似琼瑶宛似仙。 销魂处, 令百芳失色,艳却人寰。

东风不负朱颜。 怎笑我,多情亦枉然。

惜三春万茎,齐来笔底; 一时百种,难上毫端。 漫雅寻花,超凡览胜, 豪气徒生吟啸间。

何须叹, 且香游宇外,艳盖云天。 五 不爱繁华傲雪中 花光但媚素襟红 孤芳可剪隆冬色 敢对寒风一挺胸 六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七 感时花溅类泪,恨别鸟惊心。 八 桃花潭水深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九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十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十一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十二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十三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十四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十五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十六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港口夕阳斜。 十七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十八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十九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二十 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磨痕。 1.待到重阳日, 还来就菊花。

(孟浩然:《过故人庄》) 2.花间一壶酒, 独酌无相亲。 (李白:《月下独酌》) 3.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孟浩然:《春晓》) 4.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杜甫:《春望》) 5.晓看红湿处, 花重锦官城。

(杜甫:《春夜喜雨》) 6.竹径通幽处, 禅房花木深。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7.黄四娘家花满蹊, 千朵万朵压枝低。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8.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 (晏殊:《浣溪沙》) 9.西塞山前白鹭飞, 桃花流水鳜鱼肥。

(张志和:《渔歌子》) 10.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杜牧:《清明》) 11.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2.吾家洗砚池头树, 个个花开淡墨痕. (王冕《墨梅》) 13. 迟日江山丽, 春风花草香. (杜甫<绝句>) 14.采得百花成蜜后, 为谁辛苦为谁甜 (罗隐<蜂>) 15.梅子金黄杏子肥, 麦花雪白菜花稀. (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 16. 解落三秋叶, 能开二月花. (唐)李峤(qiáo) 17.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白居易:《忆江南》》 18.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杜牧<山行>) 19.不是花中偏爱菊, 此花开尽更无花. (元稹<菊花>) 20.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 (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 21. 春去花还在, 人来鸟不惊. (高鼎:<画>) 22.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 23.沾衣欲湿杏花雨, 吹面不寒杨柳风。 (志南:《绝句》) 24.桃花一簇开无主, 可爱深红爱浅红.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25.春城无处不飞花, 寒食东风御柳斜。

(韩翃<<寒 食>>) 26.朱雀桥边野草花, 乌衣巷口夕阳斜。(刘禹锡《乌衣巷》) 27.一去二三里, 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 八九十枝花。 (佚名<一去二三里>) 28.桃花潭水三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李白:《赠汪伦》) 29.相见时难别亦难, 东风无力百花残。 (李商隐:〈无题〉) 30.槲叶落山路, 枳花明驿墙。

(温庭筠<商山早行>) 31.莫道不消魂, 帘卷西风, 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醉花阴》) 32.朱雀桥边野草花, 乌衣巷口夕阳斜。

(刘禹锡《乌衣巷》) 33.稻花香里说丰年, 听取蛙声一片。 (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4.描写“红薯”的诗句有哪些

描写“红薯”的诗句有

1.《和陶劝农六首》

年代: 宋 作者: 苏轼

岂无良田,膴膴平陆。

兽踪交缔,鸟喙谐穆。

惊踪朝射,猛豨夜逐。

芋羹薯糜,以饱耆宿。

2.《疏屋诗为曹云西作》

年代: 宋 作者: 邵桂子

草菜可食,总名曰疏。

品题有圃,树艺有书。

衡纵町畦,周绕屋庐。

缭以樊垣,经父沟渠。

晨出抱瓮,夕归荷锄。

有蔓必薅,有蝗必驱。

风披雨沐,日暄露濡。

穉甲怒生,嘉苗蔚敷。

芥姜杞菊,韭薤蒜葫。

薇蕨藜藿,瓜瓞匏瓠。

楮鸡桑鹅,箨龙棕鱼。

马齿鹿角,鼠尾虎须。

薯蓣蔓菁,杜蘅蘼芜。

3.《素羹》

年代: 宋 作者: 范成大

毡芋凝酥敌少城,土薯割玉胜南京。

合和二物归藜糁,新法侬家骨董羹。

4.《游近村》

年代: 宋 作者: 陆游

行历茶冈到药园,却从钓濑入樵村。

半衰半健意萧散,不雨不晴天晏温。

薯蓣傍篱寒引蔓,菖蒲络石瘦生根。

参差灯火茆檐晚,童稚相呼正候门。

5.《湖州行》

年代: 清 作者: 魏耕

君不见湖州直在太湖东,香枫成林橘青葱。

山川迢迢丽村渚,秋城淡淡遮苍穹。

亭皋百里少荒土,风俗清朴勤桑农。

充肠非独多薯蓣,宴客兼有锦鲤红。

白屋朱邸亘原野,黔首击壤歌年丰。

今岁野夫四十一,追忆往日真如梦。

腐儒营斗粟,闾阎挽长弓。

盗贼如麻乱捉人,流血谁辨西与东?

又闻大户贪官爵,贿赂渐欲到三公。

豪仆强奴塞路隅,猰貐豺狼日纵横。

皇天无眼见不及,细民愁困何时终?

安得圣人调玉烛,再似隆庆万历中。

天下蚩蚩安衽席,万国来朝大明宫。

6.《秋兴》

年代: 宋 作者: 陆游

白头韭美腌虀熟,赬尾鱼鲜斫鱠成。

却对盘餮三太息,老年一饱费经营。

7.《过黎君郊居?一作:过黎子云新居?》

年代: 宋 作者: 苏轼

半园荒草没佳蔬,煮得占禾半是薯。

万事思量都是错,不如还叩仲尼居。

8.《昔游》

年代: 唐 作者: 杜甫

昔者与高李,晚登单父台。寒芜际碣石,万里风云来。

桑柘叶如雨,飞藿去裴回。清霜大泽冻,禽兽有馀哀。

是时仓廪实,洞达寰区开。猛士思灭胡,将帅望三台。

君王无所惜,驾驭英雄材。幽燕盛用武,供给亦劳哉。

吴门转粟帛,泛海陵蓬莱。肉食三十万,猎射起黄埃。

隔河忆长眺,青岁已摧颓。不及少年日,无复故人杯。

赋诗独流涕,乱世想贤才。有能市骏骨,莫恨少龙媒。

商山议得失,蜀主脱嫌猜。吕尚封国邑,傅说已盐梅。

景晏楚山深,水鹤去低回。庞公任本性,携子卧苍苔。

9.《采药》

年代: 唐 作者: 王绩

野情贪药饵,郊居倦蓬荜。青龙护道符,白犬游仙术。

腰镰戊己月,负锸庚辛日。时时断嶂遮,往往孤峰出。

行披葛仙经,坐检神农帙。龟蛇采二苓,赤白寻双术。

地冻根难尽,丛枯苗易失。从容肉作名,薯蓣膏成质。

家丰松叶酒,器贮参花蜜。且复归去来,刀圭辅衰疾。

10.《和张簿韵》

年代: 宋 作者: 张嵲

平昔志升车,年来但芒屦。

前旬返城邑,宵旦未逾数。

及兹复入山,始觉离乱苦。

行行望远峰,山村犹几许。

风清初戒寒,云垂欲收雨。

羸马尚嘶林,吾行已遵渚。

茂树曩堪攀,澄潭今可俯。

秋意满山川,微烟澹村坞。

经过竹篱侧,倦极欣一语。

三钟应昔志,一室固堪处。

去留非本心,偶地因为主。

野尽尽茅茨,山田多瘠卤。

菽粟工疗饥,薯蓣行堪煮。

一水可乘流,从公公莫御。

5.与中国园林艺术相关的中国诗词或者诗文

水调歌头 端午暮色掩行迹,怀石自沉江。

大夫吟唱何处,残月冷穹苍。浊浪滔滔东去,云梦沉浮辗转,楚地亦神伤。

羁客赋骚体,忧患著文章。击鼍鼓,投米粽,整行装。

飞舟遏浪,挥桨揎臂吼声狂。颠沛流离往昔,日丽风和此际,三闾应安详。

岁月如梭逝,风义永流芳。中秋思乡漂泊离乡数十载今夜辗转最难眠未知村旁青柳池是否有月寄相思除夕寄我思古时花灯今已无唯有元宵依旧甜除去昨日相思泪喜得湾儿梦里回子于何地开天问斯世几回离国门云梦如留马行处鱼梁必赋玉招魂圣朝无事多来往佳旅相情少去存漫道龙舟达故意同闻山水悼王孙静夜思 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塞下曲 卢纶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竹里馆 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枫桥夜泊 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鱼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清平调 李白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民歌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

几家夫妻同罗帐,几家飘散在他州。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孟浩然山暝听猿愁,沧江急夜流。

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建德非吾土,维扬忆旧游。

还将两行泪,遥寄海西头。旅夜书怀 杜甫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锦瑟 李商隐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无题 李商隐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乾。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水调歌头 苏轼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时常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诗词--励志古风 李绅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飧,粒粒皆辛苦。

金缕衣 杜秋娘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长歌行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叶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图伤悲!杂诗 陶渊明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

分散逐风转,此已非常身。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得欢当作乐,斗酒聚比邻。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诗词--离别送别 王维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渭城曲 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庭中有奇树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中秋之夜,月色皎洁。圆月被视为团圆的象征,也是文人墨客情感之所系。

下面是从历代诗词中节选出的与明月、中秋有关的名句。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李白《月下独酌》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李白《关山月》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静夜思》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张九龄《望月怀远》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月夜忆舍弟》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

--孟浩然《秋宵月下有怀》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

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晏殊《中秋月》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易低人易散,归来呼酒更重看。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螀鸣露草。

卷帘推户寂无人,窗下咿哑唯楚老。南都从事莫羞贫,对月题诗有几人。

--苏轼《中秋见月和子由》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苏轼《中秋月》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

--米芾《中秋登楼望月》快上西楼,怕天放、浮云遮月。但唤取、玉纤横笛,一声吹裂……若得长圆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别。

--辛弃疾《满江红》待月举杯,呼芳樽于绿净。拜华星之坠几,约明月之浮槎。

--文天祥《回董提举中秋请宴启》。

6.与中国园林艺术相关的中国诗词或者诗文

网上复制的: 中国诗文与中国园林艺术的联系 十笏茅斋,一方天井,修竹数竿,石笋数尺。

而风中雨中有声,日中月中有影,诗中泪中有情,闲中闷中有伴。

非唯我爱石竹,即石竹亦爱我也。 --郑板桥 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悠久历史和文化传统的民族。

由文化凝聚积淀的园林景观,清幽中见画意,细腻中见诗情,平淡中见蕴藉,变化中见新奇,可谓异彩纷呈,琳琅满目。中国园林(主要指中国古典园林)有别于世界其他园林,主要可概括为四大特点:一、本于自然,高于自然。

二、建筑美与自然美的融糅。三、诗画的情趣。

四、意境的涵蕴。这四大特点是中国园林在世界上独树一帜的主要标志。

它们的形成,一方面是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因素的合力。另一方面,从根本上来说,与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的自然观以及重渐悟、重直觉感知、重综合推衍的思维方式有着更为直接的关系。

而其中,推动园林兴盛、园林艺术普及和提高的,乃是一大批文人直接参与园林规划的结果。他们借鉴文学、绘画的表现形式,将自身的自然观和思维方式融入到造园艺术中,赋予园林以深刻的内涵。

从一定程度上来说,他们是中国园林风格和特色形成的主体人物。中国园林自唐代出现了诗人和画家自成一派的“文人园林”以来,经过漫长的、不间断的发展,乃至现代园林景观的布局、构景,仍与文学、绘画紧密结合,蕴涵着被誉为“无声的诗”和“立体的画”的美学基础。

“文人园林”的发展,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中国园林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关键环节。 园林艺术是通过园林的物质实体反映生活美、表现一定审美意识的空间造型艺术、同时它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意识形态和审美理想①。

其本质即在于,通过对包括山、水、建筑、植物等所谓园林四要素,以及道路、室内陈设等的有机构成,组织一个富于情趣的饱含艺术意境美的环境。 中国古典园林在世界园林史上独树一帜,其特点为重视自然美、崇尚意境、追求曲折多变以及创造"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精神品格,与西方园林那种轴线对称、均衡布局、精美的几何图案构图、强烈形式美的追求迥异。

中国园林于先秦时期发轫,魏晋南北朝是转折点,私家宅园和郊区别墅已相继兴起。经隋唐的发展,掀起过两次皇家园林建设高潮,其间以文人园林面貌出现的私家园林也得到很大的发展;明清时期园林进入总结阶段,尤以明清代的成就突出,现存园林几乎全是这个时期的遗存。

皇家园林现多存于北京西郊,而艺术水平更高的私家园林以江南最为集中,它们是中国的园林的两大流派。中国园林的创作高下成败的关键,要视创作者的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而定,以下试从园林建造艺术意境与诗画艺术的相互渗透入手,阐述中国古典园林的传统特质。

中国的造园的宏观发展的整体艺术,我认为可以分为两个大的方面来讲,而个体的构建特色可以简单用四小段阐述: 宏观上:一、因地制宜,顺应自然 因地制宜是指造园时根据不同的基地条件,有山靠山,有水依水,充分攫取自然景色的美为我所用,这实际上也就是园林规划布局中的顺应自然。顺应自然的另一层意思是按自然山水风景的形成规律来塑造园中的风景,使园内景色富有自然天真的魅力。

园林艺术的主要目的是创造(或者改造整理)山水风景美,使之更集中、更精练、更便于观赏。祖国的山山水水,婀娜多姿,特别是那些经前人评定的传统山水名胜风景区,更是无山不秀,有水皆丽。

美丽的自然景色为园林创作提供了取之不尽的素材,但是造园并不是单纯地模仿自然,再现原物,而是以山水、花木和建筑等组景要素,经过艺术劳动,塑造出比自然风景更美的景色的实践过程。这就要求艺术家认真归纳总结自然山水美的各种不同形式和它们的形成规律,作为自己艺术创作的依据。

“活泼泼地”是苏州留园西部的一座横跨溪上的水阁,同时也作为溪涧景色的收头。一条清澈的小溪缓缓从枫林中流出,到此水阁下隐去,好像穿阁而过,水虽止而动意未尽。

流水、小阁、青翠的小岗,充满了自然风景的活泼生气,实在是园林造景中以人工创自然的妙着,以“活泼泼地”来题名,真是再恰当不过了。唐代诗论家司空图在《诗品》中这样写道:“生气,活气也。

活泼泼地,生气充沛,则精神进露,远出纸上。”园林风景要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艺术效果,就要让园林充满活气,顺应自然地组织山水。

像“活泼泼地”一景就是如此,小建筑置于以土为主、间以黄石的假山平岗之中,溪水曲折流出,两岸枫树咸林,要是在秋高气爽的日子里,在此小憩片刻,定会使人感到满眼生气,精神舒畅。 具体地讲,园林艺术处理山水(即叠山理水)的规律就是“山贵有脉,水贵有源,脉理贯通,全园生动”。

其实,山有脉络走向,水有源头流向,这是自然山水风景最一般的规律。要是园林中的山无脉络,混成一堆,园中的水又是无源的死水,那末即使亭台建筑设计得再精巧,花木品种再多,整座园林也是生动不起来的。

因此,造园的第一步就是要确定山的脉络走向,疏通园中的水源,并使山水自然地交融在一起。如果园林建在自然山林之中,那么就应该按照自然山岭的脉理走向来。

7.聊斋志异中的香玉这个故事的内容

①故事内容:

崂山太清宫三官殿前,有一株山茶,高8.5米,干围1.78米,树龄约700年,是世界少见的大山茶。冬春之际,满树绿叶流翠,红花芳艳,犹如落了一层绛雪。不远处原有一株白牡丹,高及屋檐。当年蒲松龄寓居于此,终日与牡丹、山茶相对,遂构思出《香玉》,这则故事写一黄姓书生在太清宫附近读书,白牡丹感其深情化作香玉与之成婚,后白牡丹被人偷掘,香玉亦失踪,书生终日恸哭,凭吊时又遇山茶花所化的红衣女绛雪,与之一同哭吊香玉,花神终于感怀动容,便使香玉复生。黄生死后变成牡丹花下的一株赤芽,无意中被小道士砍斫而去。白牡丹和山茶花于是也相继死去。

②香玉是蒲松龄《聊斋志异》笔下的人物,也是确实存在于崂山太清宫的一棵白牡丹,是崂山颇具盛名的一棵牡丹。

③《聊斋志异》简称《聊斋》,俗名《鬼狐传》,是中国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的意思是在书房里记录奇异的故事。全书共有短篇小说491篇(张友鹤《聊斋志异会校会注会评本》,朱其铠《全本新注聊斋志异》为494篇)。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有极高的艺术成就。作品成功地塑造了众多的艺术典型,人物形象鲜明生动,故事情节曲折离奇,结构布局严谨巧妙,文笔简练,描写细腻,堪称文言短篇小说的巅峰之作。

8.江上愁心千叠山全诗多少字

235字 《书王定国所藏烟江叠嶂图(王晋卿画)》宋 苏轼 江上愁心千叠山,浮空积翠如云烟。

山耶云耶远莫知,烟空云散山依然。但见两崖苍苍暗绝谷,中有百道飞来泉。

萦林络石隐复见,下赴谷口为奔川。川平山开林麓断,小桥野店依山前。

行人稍度乔木外,渔舟一叶江吞天。使君何従得此本,点缀毫末分清妍。

不知人间何处有此境,径欲往买二顷田。君不见武昌樊口幽绝处,东坡先生留五年。

春风摇江天漠漠,暮云卷雨山娟娟。丹枫翻鸦伴水宿,长松落雪惊醉眠。

桃花流水在人世,武陵岂必皆神仙。江山清空我尘土,虽有去路寻无缘。

还君此画三叹息,山中故人应有招我归来篇。

9.《聊斋异志》之香玉 翻译

《香玉》译文崂山下清宫,院内有耐冬树木高达两丈,好几十围粗(两手姆指和食指合拢的长度);一株牡丹高达一丈多,花开的时候璀璨似锦。

胶州的一位姓黄的书生,在下清宫住宿读书。一天,黄生从窗外开间一个女子,穿着白色的衣服掩映在花丛之中。

他心中疑惑:这深山道观怎么会有这少女出现呢?于是开门出去,想看个究竟,女子已经不见了?从此,黄生经常看见这白衣女郎(但每次都找不到她)。于是黄生决定偷偷的隐身树丛之中,等候着这位姑娘的到来。

不大一会,果然见那白衣姑娘又和一位红衣姑娘一起来了,远远地望,具可谓艳丽双绝。她们二人慢慢地越走越近,忽然,那红衣姑娘向后退了两步,说:“这里有生人!”。

黄姓书生急忙从树丛中钻出来。两位女郎大惊,急忙往回奔跑,袖裙飘拂,香气洋溢,沁人肺腑。

黄生追过一堵短墙,发现她们已踪影皆无。黄姓书生对那位姑娘的爱慕之情更加强烈,于是取来笔墨,在树下题短诗一首:无限相思苦,含情对短窗。

恐归沙吒利,何处觅无双。黄姓书生回到房间,冥思良久,心中久久不能平静。

那白衣姑娘忽然进来了,黄姓书生又惊又喜,急忙站起身来迎接。她微微一笑,说道:“你刚才简直象个气势汹汹的强盗;看了你的诗,才知你乃风雅之士,和你见一面也无所谓。”

黄姓书生问那姑娘的生平,她说:“我小字香玉,原籍平康里。被道士封闭在山中,实非所愿。”

黄姓书生问:“那道士叫什么名字?我一定为排忧解难。”女郎说:“不必了,其实道士也不敢强逼我什么。

在这里若能够长期和(你这样的)风流之士幽会,也不错啊!”黄姓书生又问那红衣姑娘,她说:“她是我的义姐,名叫绛雪。”二人越谈亲密,情意缠绵,不觉东方已渐红,晨光将至。

香玉急忙起身,说:“贪图欢乐竟然忘记天明了。”一边穿衣换靴,一边说:“妾身(做了首诗)酬谢郎君诗作,不要取笑我啊。

‘良夜更易尽,朝遂已上窗。愿如梁上燕,栖处自成双。

’”黄姓书生听后,情不自禁地握住香玉的手腕,说:“你真是秀外惠中,令人爱而忘死啊。想到你离开一天,真如千里之别。

你有时间一定要来,不必非等到晚上啊。”香玉答应了他,从此,每天夜里必来与黄姓书生相会。

黄姓书生多次请香玉邀绛雪同来,但绛雪总不来,黄姓书生心里有些埋怨。香玉说:“我姐姐性情冷漠,不象我那么性情。

让我慢慢地劝她,你不用着急。”一天晚上,香玉脸色惨然的进门说:“郎君陇右尚且守不住,还要期望蜀地么?现在要长久诀别了”黄姓书生急忙追问究竟,香玉说:“此乃天意,难以给你说明白。

以前的佳作,现在应验了。‘佳人已成沙吒利,义士今无古押衙’,可以为妾身咏唱啊”。

黄姓书生再问,香玉只是呜咽,什么也不说。直到天明,香玉才恋恋不舍地走了。

黄姓书生感到非常奇怪。第二天,即墨一位姓蓝的人带人来下清宫游玩,见到院中有一株白牡丹,非常喜欢,就向寺里的人索求,于是说把棵白牡丹掘出来移走了。

黄姓书生这才悟到,香玉是花仙,非常惆怅惋惜。过了几天,他听说蓝氏把白牡丹移到家中,当日就枯萎了。

他伤心痛恨至极,作了《哭花》诗五十首,每天都要到牡丹穴处凭吊。有一天,黄姓书生凭吊完正要回去,远远的看见看见红衣姑娘挥泪穴侧。

黄姓书生慢慢地走近她,她也不回避。黄生于是拉着她的衣袖请她到屋里去,她也答应了。

她叹息说:“可怜我们从小就是姐妹,忽然一天就断绝了!听说你悲不欲生,更增加了我的悲恸。假如眼泪能堕入九泉之下,此等诚意也许可使香玉再生吧。

可她已死多日,神气已散,仓促之间怎么能和我们两人一起谈笑呢呢?”黄姓书生说:“小生命薄,妨害了情人,应当也无福消受你们这两位美人,以前频频劳烦香玉表达出我心中隐藏的愿望(请你来),怎么再也不来了啊”绛雪说:“我总认为年少书生,十之有九薄幸之人;没想到原来你是守情的人啊。但是妾身和你交往,是为了情而不是欲望,如果要让我日夜和你共寝,亲身做不到。”

说完就要告别而去。黄姓书生说:“香玉长离,让我睡觉和吃饭都要废除了。

想要你能稍停留一下,也可使我稍微感到宽慰,何必这样决绝呢?”绛雪才留了下来,天明才离开。好几天都没有再来,黄姓书生深切的还念香玉,在床头辗转难眠,留泪打湿了枕席。

他披衣而起,在灯下吟诵:山院黄昏雨,垂帘坐小窗。相思人不见,中夜泪双双。

诗完成自后独自吟诵,忽然听窗外有人道:“作诗不能无有唱和。”听话音,是绛雪啊。

开门让她进来,绛雪看了诗,即刻续吟道:连袂人何处?孤灯照晚窗。空山人一个,对影自成双。

黄姓书生读了,潸然泪下。埋怨她来的次数太少了。

绛雪说:“我不能象香玉妹妹那样热情,只能稍解你的寂寞罢了。”黄姓书生想和她亲热,说:“与你相见我就很高兴了,不必拘泥于此”从此,每当寂寞无聊时,绛雪总是前来陪伴他。

来了就和他宴饮唱和,有时不休息就要回去,黄姓书生也随她去了。对她说:“香玉是我爱妻,绛雪是我良友啊。”

每次都想问她:“你是院中第几株?希望你早告诉我,我好小心地移到家中,免得你象香玉一样被恶人夺去,遗恨百年。”绛雪回答说。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