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长相思》欧阳修的诗意长相思 欧阳修 苹满溪,--浮苹飘满小溪柳绕堤,--柳树围绕堤岸相送行人溪水西,--在溪水的西岸送别行人回时陇月低。 --回来的时候已经笼月低垂烟霏霏,--烟雾弥漫风凄凄,--冷风凄凄重倚朱门听马嘶,--久久地依靠在红色的大门前听着马儿在嘶叫寒鸥相对飞。--还有那溪上的寒鸥飞来飞去。 长相思 欧阳修 花似伊,--花像你一样柳似伊,--柳树也像你一样花柳青春人别离,--花儿柳树已青的春天人儿却要别离低头双泪垂。--低下头两行眼泪不禁流下长江东,--长江东边长江西,--长江西边两岸鸳鸯两处飞,--两岸的鸳鸯在两处飞舞相逢知几时。 --什么时候才能相逢呢。 2.《长相思》欧阳修的诗意长相思 欧阳修 苹满溪,--浮苹飘满小溪 柳绕堤,--柳树围绕堤岸 相送行人溪水西,--在溪水的西岸送别行人 回时陇月低。--回来的时候已经笼月低垂 烟霏霏,--烟雾弥漫 风凄凄,--冷风凄凄 重倚朱门听马嘶,--久久地依靠在红色的大门前听着马儿在嘶叫 寒鸥相对飞。--还有那溪上的寒鸥飞来飞去。 长相思 欧阳修 花似伊,--花像你一样 柳似伊,--柳树也像你一样 花柳青春人别离,--花儿柳树已青的春天人儿却要别离 低头双泪垂。--低下头两行眼泪不禁流下 长江东,--长江东边 长江西,--长江西边 两岸鸳鸯两处飞,--两岸的鸳鸯在两处飞舞 相逢知几时。--什么时候才能相逢呢 3.长相思的诗词《长相思·其一》 作者:李白 长相思,在长安。 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簟色寒。 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 美人如花隔云端,上有青冥之高天, 下有渌水之波澜。天长地远魂飞苦, 梦魂不到关山难。 长相思,摧心肝。 【注解】: 1、络纬:又名莎鸡,俗称纺织娘。 2、金井阑:精美的井阑。 3、簟色寒:指竹席的凉意。 【韵译】: 长相思呵长相思,我们相思在长安, 秋天蟋蟀常悲鸣,声声出自金井阑。 薄霜凄凄送寒气,竹席已觉生凉寒; 夜里想她魂欲断,孤灯伴我昏暗暗。 卷起窗帘望明月,对月徒然独长叹; 如花似玉美人呵,仿佛相隔在云端! 青青冥冥呵,上是无边无垠的蓝天, 清水渺渺呵,下是浩浩汤汤的波澜。 天长长来地迢迢,灵魂飞越多辛苦; 关山重重相阻隔,梦魂相见也艰难。 长相思呵长相思,每每相思摧心肝! 【评析】: ??这两首诗,都是诉述相思之苦。 ??其一,以秋声秋景起兴,写男思女。 所思美人,远在长安。天和地远,关山阻遏,梦魂难越,见面为难。 或以为此诗别有寄托,是诗人被迫离开长安后,对唐玄宗的怀念。喻守真以为“不能说他别有寄托,完全咏的‘长相思’本意”,此说有其道理。 ??其二,以春花春风起兴,写女思男。望月怀思,抚琴寄情,忆君怀君,悱恻缠绵。 真有“人比黄花瘦”之叹。这两首诗,在《李太白诗集》中,一收卷三,一收卷六。 所写时地迥异,格调也截然不同,实为风马牛不相及。但蘅塘退士辑为先后,看起来似乎是一对男女,天各一方,各抒相思之苦,其实不然。 《长相思·其二》 作者:李白 日色欲尽花含烟,月明欲素愁不眠。 赵瑟初停凤凰柱,蜀琴欲奏鸳鸯弦。 此曲有意无人传,愿随春风寄燕然。 忆君迢迢隔青天,昔日横波目,今作流泪泉。 不信妾断肠,归来看取明镜前。 【注解】: 1、赵瑟:相传古代赵国的人善弹瑟。 瑟:弦乐器。 2、凤凰柱:或是瑟柱上雕饰凤凰形状。 3、蜀琴句:旧注谓蜀琴与司马相如琴挑故事有关。按:鲍照有“蜀琴抽白雪”句。 白居易也有“蜀琴安膝上,《周易》在床头”句。李贺“吴丝蜀桐张高秋”,王琦注云:“蜀中桐木宜为乐器,故曰蜀桐。” 蜀桐实即蜀琴。似古人诗中常以蜀琴喻佳琴,恐与司马相如、卓文君事无关。 鸳鸯弦也只是为了强对凤凰柱。 【韵译】: 夕阳西下暮色朦胧,花蕊笼罩轻烟, 月华如练,我思念着情郎终夜不眠。 柱上雕饰凤凰的赵瑟,我刚刚停奏, 心想再弹奏蜀琴,又怕触动鸳鸯弦。 这饱含情意的曲调,可惜无人传递, 但愿它随着春风,送到遥远的燕然。 忆情郎呵、情郎他迢迢隔在天那边, 当年递送秋波的双眼, 而今成了流泪的源泉。 您若不信贱妾怀思肝肠欲断, 请归来看看明镜前我的容颜! 【评析】: ??这两首诗,都是诉述相思之苦。 ??其一,以秋声秋景起兴,写男思女。所思美人,远在长安。 天和地远,关山阻遏,梦魂难越,见面为难。或以为此诗别有寄托,是诗人被迫离开长安后,对唐玄宗的怀念。 喻守真以为“不能说他别有寄托,完全咏的‘长相思’本意”,此说有其道理。 ??其二,以春花春风起兴,写女思男。 望月怀思,抚琴寄情,忆君怀君,悱恻缠绵。真有“人比黄花瘦”之叹。 ??这两首诗,在《李太白诗集》中,一收卷三,一收卷六。所写时地迥异,格调也截然不同,实为风马牛不相及。 但蘅塘退士辑为先后,看起来似乎是一对男女,天各一方,各抒相思之苦,其实不然。 长相思 云一〔纟呙〕,玉一梭, 澹澹衫儿薄薄罗, 轻颦双黛螺。 秋风多,雨相和, 帘外芭蕉三两窠, 夜长人奈何! 长相思 花似伊 柳似伊 花柳青春人别离 低头双泪垂 长江东 长江西 两岸鸳鸯两处飞 相逢知几时 长相思·别情 白居易 汴水流, 泗水流, 流到瓜州古渡头, 吴山点点愁。 思悠悠, 恨悠悠, 恨到归时方始休, 月明人倚楼。 【注释】 ①汴水:源于河南,东南流入安徽宿县、泗县,与泗水合流,入淮河。 ②泗水:源于山东曲阜,经徐州后,与汴水合流入淮河。 ③瓜州:在今江苏省扬州市南面。 ④吴山:泛指江南群山。 ⑤悠悠:深长的意思。 【评解】 这首《长相思》,写一位女子倚楼怀人。 在朦胧的月色下,映入她眼帘的山容水态,都充满了哀愁。前三句用三个“流”字,写出水的蜿蜒曲折,也酿造成低徊缠绵的情韵。 下面用两个“悠悠”,更增添了愁思的绵长。全词以“恨”写“爱”,用浅易流畅的语言,和谐的音律,表现人物的复杂感情。 特别是那一派流泻的月光,更烘托出哀怨忧伤的气氛,增强了艺术感染力,显示出这首小词言简意富、词浅昧深的特点。 【集评】 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此词若“晴空冰柱”,通体虚明,不着迹象,而含情无际。 由汴而泗而江,心逐流波,愈行愈远,直到天末吴山,仍是愁痕点点,凌虚着想,音调复动宕入古。第四句用一“愁”字,而前三句皆化“愁”痕,否则汴泗交流,与人何涉耶!结句盼归时之人月同圆,昔日愁眼中山色江光,皆入倚楼一笑矣。 黄升《花庵词选》:此词上四句,皆谈钱塘景。 《词谱》卷二:《长相思》,唐教坊曲名。 此词“汴水流”一首为正体,其余押韵异同,皆变格也。此词前后段起二句,俱用叠韵。 《删补唐诗选脉笺释。 4.有多少《长相思》的诗词,越多越好白居易《长相思》赏析 长相思 ·白居易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诗文赏析】 这首《长相思》,写一位女子倚楼怀人。 在朦胧的月色下,映入她眼帘的山容水态,都充满了哀愁。前三句用三个“流”字,写出水的蜿蜒曲折,也酿造成低徊缠绵的情韵。 下面用两个“悠悠”,更增添了愁思的绵长。全词以“恨”写“爱”,用浅易流畅的语言,和谐的音律,表现人物的复杂感情。 特别是那一派流泻的月光,更烘托出哀怨忧伤的气氛,增强了艺术感染力,显示出这首小词言简意富、词浅昧深的特点。 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此词若“晴空冰柱”,通体虚明,不着迹象,而含情无际。 由汴而泗而江,心逐流波,愈行愈远,直到天末吴山,仍是愁痕点点,凌虚着想,音调复动宕入古。第四句用一“愁”字,而前三句皆化“愁”痕,否则汴泗交流,与人何涉耶!结句盼归时之人月同圆,昔日愁眼中山色江光,皆入倚楼一笑矣。 黄升《花庵词选》:此词上四句,皆谈钱塘景。 《词谱》卷二:《长相思》,唐教坊曲名。 此词“汴水流”一首为正体,其余押韵异同,皆变格也。此词前后段起二句,俱用叠韵。 《删补唐诗选脉笺释会通评林》卷六十引黄升云:乐天此调,非后世作者所能及。 《蓼园词选》引沈际飞云:“点点”字俊。 《白香词谱笺》卷一谢朝征云:黄叔升云:此词“汴水流”四句,皆说钱塘景。按泗水在今徐州府城东北,受汴水合流而东南入邳州。 韩愈诗“汴泗交流郡城角”是也。瓜州即瓜州渡,在今扬州府南,皆属江北地,与钱塘相去甚远。 叔阳谓说钱塘景,未知 何指。 《放歌集》卷一陈廷焯云:“吴山点点愁”,五字精警。 无题 作者:【李商隐】 年代:【唐】 体裁:【七律】 类别:【闺情】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注释: 1.无题:唐代以来,有的诗人不愿意标出能够表示主题的题目时,常用“ 无题”作诗的标题。 2.丝方尽:丝,与“思”是谐音字,“丝方尽”意思是除非死了,思念才 会结束。 3.泪始干:泪,指燃烧时的蜡烛油,这里取双关义,指相思的眼泪。 4.晓镜:早晨梳妆照镜子;云鬓:女子多而美的头发,这里比喻青春年华。 5.蓬山:蓬莱山,传说中海上仙山,比喻被怀念者住的地方。 6.青鸟:神话中为西王母传递音讯的信使。 赏析:这是诗人以“无题”为题目的许多诗歌中最有名的一首寄情诗。整首 诗的内容围绕着第一句,尤其是“别亦难”三字展开。 “东风”句点了时节,但 更是对人的相思情状的比喻。因情的缠绵悱恻,人就像春末凋谢的春花那样没了 生气。 三、四句是相互忠贞不渝、海誓山盟的写照。五、六句则分别描述两人因 不能相见而惆怅、怨虑,倍感清冷以至衰颜的情状。 唯一可以盼望的是七、八两 句中的设想:但愿青鸟频频传递相思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无题 作者:【李商隐】 年代:【唐】 体裁:【五古】 类别:【未知】 八岁偷照镜,长眉已能画。 十岁去踏青,芙蓉作裙衩。 十二学弹筝,银甲不曾卸。 十四藏六亲,悬知犹未嫁。 十五泣春风,背面秋千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无题二首 作者:【李商隐】 年代:【唐】 体裁:【七律】 类别:【未知】 凤尾香罗薄几重,碧文圆顶夜深缝。 扇裁月魄羞难掩,车走雷声语未通。 曾是寂寥金烬暗,断无消息石榴红。 斑骓只系垂杨岸,何处西南待好风。 重帏深下莫愁堂,卧后清宵细细长。 神女生涯元是梦,小姑居处本无郎。 风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谁教桂叶香。 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 【注释】: 莫愁:泛指少女。典出梁萧衍《河中之水歌》:“河中之水向东流,洛阳女儿名莫愁。” 【简析】: 第一首似写一位女性在怀思所爱。写深夜难眠还在缝制罗帐,回忆起当时偶遇的情景。 及写渴望和惆怅的心情,期待着有机缘能再相遇。也可以从男性的角度作拟女方的解释。 第二首,写少女醒后细品梦中的情景,必然若失,徒自伤感,并表示为了爱情甘愿受折磨,决心追求幸福。 ----------------------------------- 李商隐的七律无题,艺术上最成熟,最能代表其无题诗的独特艺术风貌。 这两首七律无题,内容都是抒写青年女子爱情失意的幽怨,相思无望的苦闷,又都采取女主人公深夜追思往事的方式,因此,女主人公的心理独白就构成了诗的主体。她的身世遭遇和爱情生活中某些具体情事就是通过追思回忆或隐或显地表现出来的。 第一首起联写女主人公深夜缝制罗帐。凤尾香罗,是一种织有凤纹的薄罗;碧文圆顶,指有青碧花纹的圆顶罗帐。 李商隐写诗特别讲求暗示,即使是律诗的起联,也往往不愿意写得过于明显直遂,留下一些内容让读者去玩索体味。象这一联,就只写主人公在深夜做什么,而不点破这件事意味着什么,甚至连主人公的性别与身份都不作明确交代。 我们通过“凤尾香罗”、“碧文圆顶”的字面和“夜深缝”的行动,可以推知。 5.求关于长相思的诗词1、长相思 唐·白居易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2、长相思 唐·白居易 深画眉,浅画眉。蝉鬓鬅鬙云满衣,阳台行雨回。 巫山高,巫山低。暮雨萧萧郎不回,空房独守时。 3、长相思 北宋·欧阳修 苹满溪,柳绕堤,相送行人溪水西,回时陇月低。 烟霏霏,雨凄凄,重依朱门听马嘶,寒鸦相对飞。 4、长相思 北宋·晏几道 长相思,长相思。若问相思甚了期?除非相见时。 长相思,长相思。若把相思说与谁?浅情人不知。 5、长相思·别意 南宋·刘光祖 玉尊凉,玉人凉。若听离歌须断肠,休教成鬓霜。 画桥西,画桥东。有泪分明清涨同,如何留醉翁。 6、长相思 明·施绍莘 怜君时,惜君时。君在东窗浣面时,楼头灭烛时。 别君时,忆君时。空有书来人远时,无书有梦时。 6.谁有欧阳修的宋词采桑子 群芳过后西湖好,狼籍残红。 飞絮濛濛。垂柳阑干尽日风。 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垂下帘栊。 双燕归来细雨中。 采桑子 何人解赏西湖好,佳景无时。 飞盖相追。贪向花间醉玉卮。 谁知闲凭阑干处,芳草斜晖。水远烟微。 一点沧洲白鹭飞。 采桑子 清明上巳西湖好,满目繁华。 争道谁家。绿柳朱轮走钿车。 游人日暮相将去,醒醉喧哗。路转堤斜。 直到城头总是花。 采桑子 荷花开后西湖好,载酒来时。 不用旌旗。前后红幢绿盖随。 画船撑入花深处,香泛金卮。烟雨微微。 一片笙歌醉里归。 采桑子 天容水色西湖好,云物俱鲜。 鸥鹭闲眠。应惯寻常听管弦。 风清月白偏宜夜,一片琼田。谁羡骖鸾。 人在舟中便是仙。 采桑子 残霞夕照西湖好,花坞苹汀,十顷波平,野岸无人舟自横。 西南月上浮云散,轩槛凉生。莲芰香清。 水面风来酒面醒。 采桑子 平生为爱西湖好,来拥朱轮。 富贵浮云。俯仰流年二十春。 归来恰似辽东鹤,城郭人民。触目皆新。 谁识当年旧主人。 采桑子 画楼钟动君休唱,往事无踪。 聚散匆匆。今日欢娱几客同。 去年绿鬓今年白,不觉衰容。明月清风。 把酒何人忆谢公。 采桑子 十年一别流光速,白首相逢。 莫话衰翁。但斗尊前语笑同。 劝君满酌君须醉,尽日从容。画鹢牵风。 即去朝天沃舜聪。 采桑子 十年前是尊前客,月白风清,忧患凋零。 老去光阴速可惊。 鬓华虽改心无改,试把金觥。 旧曲重听。犹似当年醉里声。 朝中措(送刘仲原甫出守维扬) 平山阑槛倚晴空。山色有无中。 手种堂前垂柳,别来几度春风。 文章太守,挥毫万字,一饮千钟。 行乐直须年少,尊前看取衰翁。 长相思 苹满溪。 柳绕堤。相送行人溪水西。 回时陇月低。 烟霏霏。 风凄凄。重倚朱门听马嘶。 寒鸥相对飞。 长相思 花似伊。 柳似伊。花柳青春人别离。 低头双泪垂。 长江东。 长江西。两岸鸳鸯两处飞。 相逢知几时。 长相思 深花枝。 浅花枝。深浅花枝相并时。 花枝难似伊。 玉如肌。 柳如眉。爱著鹅黄金缕衣。 啼妆更为谁。 诉衷情(眉意) 清晨帘幕卷轻霜。 呵手试梅妆。都缘自有离恨,故画作远山长。 思往事,惜流芳。易成伤。 拟歌先敛,欲笑还颦,最断人肠。 踏莎行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 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 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踏莎行 雨霁风光,春分天气。 千花百卉争明媚。画梁新燕一双双,玉笼鹦鹉愁孤睡。 薜荔依墙,莓苔满地。青楼几处歌声丽。 蓦然旧事上心来,无言敛皱眉山翠。 望江南 江南蝶,斜日一双双。 身似何郎全傅粉,心如韩寿爱偷香。天赋与轻狂。 微雨后,薄翅腻烟光。才伴游蜂来小院,又随飞絮过东墙。 长是为花忙。 减字木兰花 留春不住。 燕老莺慵无觅处。说似残春。 一老应无却少人。 风和月好。 办得黄金须买笑。爱惜芳时。 莫待无花空折枝。 减字木兰花 伤怀离抱。 天若有情天亦老。此意如何。 细似轻丝渺似波。 扁舟岸侧。 枫叶荻花秋索索。细想前欢。 须著人间比梦间。 减字木兰花 楼台向晓。 淡月低云天气好。翠幕风微。 宛转梁州入破时。 香生舞袂。 楚女腰肢天与细。汗粉重匀。 酒后轻寒不著人。 减字木兰花 画堂雅宴。 一抹朱弦初入遍。慢捻轻笼。 玉指纤纤嫩剥葱。 拨头尫利。 怨月愁花无限意。红粉轻盈。 倚暖香檀曲未成。 减字木兰花 歌檀敛袂。 缭绕雕梁尘暗起。柔润清圆。 百琲明珠一线穿。 樱唇玉齿。 天上仙音心下事。留往行云。 满坐迷魂酒半醺。 生查子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 生查子 含羞整翠鬟,得意频相顾。 雁柱十三弦,一一春莺语。 娇云容易飞,梦断知何处。 深院锁黄昏,阵阵芭蕉雨。 阮郎归 刘郎何日是来时。 无心云胜伊。行云犹解傍山飞。 郎行去不归。 强匀画,又芳菲。 春深轻薄衣。花无语伴相思。 阴阴月上时。 阮郎归 落花浮水树临池。 年前心眼期。见来无事去还思。 而今花又飞。 浅螺黛,淡燕脂。 闲妆取次宜。隔帘风雨闭门时。 此情风月知。 蝶恋花 帘幕东风寒料峭。 雪里香梅,先报春来早。红蜡枝头双燕小。 金刀剪彩呈纤巧。 旋暖金炉薰蕙藻。 酒入横波,困不禁烦恼。绣被五更春睡好。 罗帏不觉纱窗晓。 蝶恋花 南雁依稀回侧阵。 雪霁墙阴,遍觉兰芽嫩。中夜梦余消酒困。 炉香卷穗灯生晕。 急景流年都一瞬。 往事前欢,未免萦方寸。腊后花期知渐近。 东风已作寒梅信。 蝶恋花 腊雪初销梅蕊绽。 梅雪相和,喜鹊穿花转。睡起夕阳迷醉眼。 新愁长向东风乱。 瘦觉玉肌罗带缓。 红杏梢头,二月春犹浅。望极不来芳信断。 音书纵有争如见。 蝶恋花 海燕双来归画栋。 帘影无风,花影频移动。半醉腾腾春睡重。 绿鬟堆枕香云拥。 翠被双盘金缕凤。 忆得前春,有个人人共。花里黄莺时一弄。 日斜惊起相思梦。 蝶恋花 面旋落花风荡漾。 柳重烟深,雪絮飞来往。雨后轻寒犹未放。 春愁酒病成惆怅。 枕畔屏山围碧浪。 翠被华灯,夜夜空相向。寂寞起来褰绣幌。 月明正在梨花上。 蝶恋花 帘幕风轻双语燕。 午后醒来,柳絮飞撩乱。心事一春犹未见。 红英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