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唐诗宋词的特点指一种由元曲发展过来的戏剧形式。 “传奇”一词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内涵比较宽泛。唐代传奇是指文人文言小说;宋代诸宫调、戏文均可称为传奇;元代戏剧也有人称为传奇。 到明代以后,它既包括南戏一派的戏剧形式,也可指采用唐代传奇手法写作的文言小说。 造成明代杂剧衰落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明代传奇的兴盛,明代传奇是指在宋元南戏基础上发展形成的戏剧形式。 南戏与传奇尽管是同源一脉,但二者仍有区别。从总体上看,南戏是早期比较持朴的民间戏剧形式,传奇则经由文人进行了雅化,体制上更为宏伟,艺术上也趋于精美。 南戏全唱南曲,传奇则兼用北曲。南戏多为民间俚曲小调,宫调没有严格的规定,传奇则用宫调区分曲牌。 明代传奇与杂剧在形式上的区别 第一,在体制规模上,元杂剧以一本四折为通例,明代杂剧虽然有所突破,但规模仍然不大;而明代传奇短的也有十几出,一般都在几十出以上,有的甚至长达一百多出,在体制规模上更加自由和庞大。 第二,在曲调曲牌上,杂剧一折用一套曲子,曲子可多可少,但都要使用同一宫调。 明代传奇则不受这种限制,可以“借宫犯调”,而且除南曲外还适当采用北曲曲牌。 第三,在演唱方式上,元杂剧是一人主唱,其他角色只有对话和动作。 传奇则有多种演唱方式,抒情和叙事的形式更加自由灵活。第四,在角色行当上,明代传奇比杂剧酌划分更为细致,包括生、旦、外、贴、丑、净、垄谣有小生,小外、老旦、小旦、小丑、副净、副末等。 由于明代传奇在体制上吸收而又超越了南戏和杂剧,使得它在形式上更加活泼,规模宏大,所以文人将它作为施展自己才华、寄托情志的重要媒介,民众则喜欢用这种内,容丰富、情节曲折、声调悦耳的艺术形式作为消遣和如乐的途径。因此它在明代很快发展流行起、来,成为戏曲舞台上居于主导地位的形式。 望设为好评 谢谢。 2.明曲是什么 谁有提供一首 要短的明曲即明散曲。 南中吕·驻云飞]丢开 索性丢开,再不将他记上怀。怕有神明在,嗔我心肠歹。呆,那里有神来!丢开何害?只看他们,抛我入尘芥,毕竟神明欠明白。 【清江引】《阅世》 过一日少一日耍上一日,省了些闲淘气。一日十二时,倒在花前睡。及早的风流些便宜你。 过一春了一春耍上一春,打叠起闲愁闷。一春九十日,日日胡厮混。去了青春呵盼望杀您。 过一年是一年耍上一年,再不去歪厮战。四时共八节,到处贪欢宴。岁月无情哄不了俺。 过一生是一生耍上一生,休替别人挣。三万六千场,醉倒烟花径。每日价醒了醉醉了醒。 3.诗词曲是古代诗歌的三种形势诗歌、词、曲盛行于什么时代从我们一般说的"唐诗 宋词 元曲"不难看出,诗的最高成就出现在唐代,以李白,杜甫,白居易为代表,词的鼎盛时期出现在宋朝,以李清照,苏轼,辛弃疾,柳永为代表;曲在元代最盛行,以关汉卿 为代表 以下为个人喜欢的唐诗宋词元曲作品,共同欣赏: 唐诗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白 )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宋词 水调歌头(苏轼) 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 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 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 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 低绮户, 照无眠。 不应有恨, 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元曲 (中吕)卖花声·怀古(张可久) 美人自刎乌江岸, 战火曾烧赤壁山, 将军空老玉门关。 伤心秦汉, 生民涂炭, 读书人一声长叹。 4.再纯对联赋100首《再纯联对赋;抒写古韵情》 (100首初稿 12-11-12) 李再纯 前言 纯戏今诗赋;再抒古韵情。 欢欣联对意;喜乐至福人。 喜乐至人 作 最美长联两副: 4-1、夏商卦,周秦赋,汉帖碑,晋唐诗,元明曲,宋清词,道释儒法,琴棋书画,戏剧歌舞,影视杂耍,集特技绝艺,振兴吾九夏;东海鸥,塞北秋,西江月,山谷岫,岛屿洲,台港澳,八河九流,伟峻岳丘,园林沃畴,亭阁殿楼,聚奇葩景观,装点我神州。 4-2、夏商文,周秦赋,汉帖碑,晋唐诗,元明曲,宋清词,释道儒法,琴棋书画,戏剧歌舞,影视杂耍,集特技绝艺,振兴我华夏;东海日,西江月,欢乐谷,岛屿洲,深港湾,八河九流,峻峭岳山,沃畴芳园,亭阁宫殿,聚奇葩景观,装点吾九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