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最短宋词五首

1.最短的宋词五首

白居易

《忆江南》

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周晴川

《十六字令》

眠,

月影穿窗白玉钱。

无人弄,

移过枕函边。

李煜

《望江南》

多少恨,

昨夜梦魂中。

还似旧时游上苑,

车如流水马如龙,

花月正春风。

李清照

《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温庭筠

《梦江南》

梳洗罢,

独倚望江楼。

过尽千帆皆不是,

余晖脉脉水悠悠,

肠断白苹洲。

2.五首最短的宋词及意思

一.采桑子 作者:【吕本中】 年代:【宋】 恨君不似江楼月, 南北东西,南北东西, 只有相随无别离。

恨君却似江楼月, 暂满还亏,暂满还亏, 待得团圆是几时? 【注释】 ①满:指月圆。 ②亏:指月缺。

【评解】 此词从江楼月联想到人生的聚散离合。月的阴晴圆缺,却又不分南北东西,而与人 相随。

词人取喻新巧,正反成理。以“不似”与“却似”隐喻朋友的聚与散,反映出聚 暂离长之恨。

具有鲜明的民歌色彩。全词明白易晓,流转自如。

风格和婉,含蕴无限。 【集评】 曾季狸《艇斋诗话》:本中长短句,浑然天成,不减唐、《花间》之作。

《啸翁词评》:居仁直忤柄臣,深居讲道。而小词乃工稳清润至此。

二.少年游作者:【周邦彦】并刀如水,吴盐胜雪,纤指破新橙.锦幄初温,兽香不断,相对坐调笙.低声问,向谁行宿?城上已三更.马滑霜浓,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 “并刀如水,吴盐胜雪,纤指破新橙”这几句词是在描写男女夜晚相聚,美人切新橙共尝的亲热情景。 李师师是宋朝时极为著名的歌女,周邦彦是大学士,常到李师师处游玩。

有一天,皇帝也来到李师师家中,周邦彦急忙躲到床底下。皇帝与师师共同品尝其带来的产自江南的新橙,周邦彦听得清清楚楚,事后就作了这首词。

【注释】 ①并刀:并州出产的剪刀。如水:形容剪刀的锋利。

②吴盐:吴地所出产的洁白细盐。 ③幄:帐。

④兽香:兽形香炉中升起的细烟。 ⑤谁行(háng):谁那里。

⑥直是:就是。 【评解】 这首词乃感旧之作。

上片描绘室内情景:破新橙,焚兽香,坐吹笙。这是实写。

下 片想象室外情景:时已三更,马滑霜浓,行人稀少。前者用实物烘托室内温馨气氛,后 者以语言渲染室外寒冷景象。

曲折细致地刻画人物的心理状态,表露出彼此相爱的心情, 为历来词家所称赏。 【赏析】 此词是写当时上层社会的冶游生活和男女之情。

全词准确地捕捉住破橙、调笙、絮语几个最富典型性的细节,在寻常琐事中寄寓深情,创造出意态缠绵的词境。 “并刀如水,吴盐胜雪,纤手破新橙”写情人双双共进时新果品,单刀直入,引入情境。

“刀”为削果用具,“盐”为进食调料,本是极寻常的生活日用品。而并州产的刀剪特别锋利(杜甫:“焉得并州快剪刀”),吴地产的盐质量特别好(李白:“吴盐如花皎白雪”),“并刀”、“吴盐”借作诗语,点出其物之精,便不寻常。

而“如水”、“胜雪”的比喻,使人如见刀的闪亮、盐的晶莹。二句造形俱美,而对偶天成,表现出铸辞的精警。

紧接一句“纤手破新橙”,则前二句便有着落,决不虚设。这一句只有一个纤手破橙的特写画面,没有直接写人或别的情事,但蕴含十分丰富。

谁是主人,谁是客人,一望便知。这对于下片下一番慰留情事,已一幅色泽美妙的图画。

“破”字清脆,运用尤佳,与清绝之环境极和谐。 “锦幄初温,兽烟不断,相对坐调笙”先交待闺房环境,用了“锦幄”、“兽烟”(兽形香炉中透出的烟)等华艳字面,夹在上下比较淡永清新的词句中,显得分外温馨动人。

“初温”则室不过暖,“不断”则香时可闻,既不过又无不及,恰写出环境之宜人。接着写对坐听她吹笙。

写吹“笙”却并无对乐曲的描述,甚至连吹也没有写到,只写到“调笙”而已。此情此境,却令人大有“未成曲调先有情”之感。

“相对”二字又包含多少不可言传的情意。此笙是女方特为愉悦男方而奏,不说自明,故此中乐,亦乐在音乐之外。

上片写到“锦幄初温”是入夜情事,下片却写到“三更半夜,过片处有一跳跃,中间省略了许多情事。“低声问”一句直贯篇末。

谁问虽未明点,但从问者声口不难会意是那位女子。为何问从“向谁行宿”的问话自知是男子的告辞引起。

挽留的意思全用“问”话出之,更有味。只说“城上已三更”、“马滑霜浓、“直是少人行”,只说“不如休去”,却偏偏不道“休去”,表情语,分寸掌握极好。

这几句不仅妙在毕肖声口,使读者如见其人;还同时刻画出外边寒风凛冽、夜深霜浓的情境,与室内的环境形成对照。则挽留者的柔情与欲行者的犹豫,都在不言之中。

词结在“问”上,亦即结束在期待的神情上,意味尤长。恰如毛稚黄所说:“后阕绝不作了语,只以‘低声问’三字贯彻到底,蕴藉袅娜。

无限情景,都自纤手破橙人口中说出,更不别作一语。意思幽微,篇章奇妙,真神品也。”

此词不表现相会时的喜悦,却通过环境描写和对话来体现爱恋的温暖,其中“马滑霜浓”四字,曾为后世称道,被认为体现了“丽极而清,清极而婉”的特点。全词纯以清丽的语言进行白描,读来浅显清新而又含蓄、典雅。

3.最短宋词20首20首16字令,反正要短的

1、望江南 温庭筠 梳洗罢,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mò)水悠悠.肠断白苹(pín)洲.2、望江南 李煜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3、望江南 李煜多少泪,断脸复横颐.心事莫将和泪说,凤笙休向泪时吹.肠断更无疑.4、望江南 李煜 闲梦远,南国正清秋.千里江山寒色远,芦花深处泊孤舟.笛在月明楼.5、江南春 寇准 波渺渺,柳依依.孤村芳草远,斜日杏花飞.江南春尽离肠断,苹满汀洲人未归.6、如梦令 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7、如梦令 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8、如梦令 苏轼为向东坡传语,人在玉堂深处.别后有谁来?雪压小桥无路.归去,归去,江上一犁春雨.9、如梦令 秦观 遥夜沉沉如水,风紧驿亭深闭.梦破鼠窥灯,霜送晓寒侵被.无寐!无寐!门外马嘶人起.10、如梦令 秦观莺嘴啄花红溜,燕尾点波绿皱.指冷玉笙寒,吹彻《小梅》春透.依旧,依旧,人与绿杨俱瘦.11、如梦令 李存勖 曾宴桃源深洞,一曲舞鸾歌凤.长记别伊时,和泪出门相送.如梦,如梦,残月落花烟重.12、如梦令 严蕊 道是梨花不是.道是杏花不是.白白与红红,别是东风情味.曾记,曾记,人在武陵微醉.13、如梦令 冯延巳 尘拂玉台鸾镜,凤髻不堪重整.绡帐泣流苏,愁掩玉屏人静.多病,多病,自是行云无定.稍等,一会补充。

4.带注释的5首宋词,短的

江南春 寇准 波渺渺,柳依依。

孤村芳草远,斜日杏花飞。 江南春尽离肠断,苹满汀洲人未归。

寇准词作鉴赏 此词以清丽宛转、柔美多情的笔触,以景起,以情结,以景寄情,情景交融,抒写了女子怀人伤春的情愫。南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中评此词云:“观此语意,疑若优柔无断者;至其端委庙堂,决澶渊之策,其气锐然,奋仁者之勇,全与此诗意不相类。

盖人之难知也如此!” 起首四句勾勒出一幅江南暮春图景:一泓春水,烟波渺渺,岸边杨柳,柔条飘飘。那绵绵不尽的萋萋芳草蔓伸到遥远的天涯。

夕阳映照下,孤零零的村落阒寂无人,只见纷纷凋谢的杏花飘飞满地。以上四句含有丰富的意蕴和情思。

“波渺渺”,水悠悠,含有佳人望穿秋水的深情。“柳依依”,使人触目伤怀,想起当年长亭惜别之时。

“孤村”句说明主人公心情之孤寂,“斜阳”句则包含有“无可奈何花落去”的凄凉和感伤。 结拍两句承前面写景的层层渲染铺垫,直抒胸臆,情深意挚,将女主人公的离愁抒写得淋漓尽致,使人感觉到她的青春年华正孤寂落寞的漫长等待中流逝。

●浣溪沙 张先 楼倚春江百尺高,烟中还未见归桡,几时期信似江潮? 花片片飞风弄蝶,柳阴阴下水平桥,日长才过又今宵。 张先词作鉴赏 此为闺怨词。

起首一句,写闺妇登高远望。楼高百尺,临江而立,故用一个“倚”字,指示位置。

这位思妇正凭栏眺望,尽管她思念心切,但江上还不见丈夫乘船而归。“烟中还未见归桡”之“烟”,指江上的水气。

桡即划船的桨,古诗词中常代指船。江上水气弥漫,白帆片片,由远而近驶来,她努力辨认,但都不是她所盼的那只归舟。

失望之余,她埋怨起那远行之人来了,觉得他还不如江潮有信。古人谓潮涨潮落是有定期的,故李益乐府诗《江南曲》说:“嫁得瞿塘贾,朝朝误妾期。

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可与此句互证。

丈夫没有如约归家,她虽说不出悔不“嫁与弄潮儿”的泼辣言语,但“几时期信似江潮”七个字却表现了她幽怨与期待的复杂心理。 过片两句以景传情,仍然表现那个妇女的思念之情。

依然是其望中之景,但季节的变化,更强化了她的殷切思念。她和丈夫分手时可能曾约定春日重聚,谁知春天又一次来了,却不见人影。

“花片片飞风弄蝶,柳阴阴下水平桥”,是写暮春的对偶句,上句写春归,不用平直之笔,而极写花落之状,形容它们风中飞舞,象蝴蝶相戏似的。“弄”,戏弄,指相戏。

下一句的“阴阴”,形容柳荫幽暗的样子,和初春柳芽初吐远望如烟的景色不同。整句说绿柳荫浓,长条拂水,雨后新波与桥面相平。

这景象使闺妇发出“日长才过又今宵”这样一声压抑已久的喟然长叹,是说漫长的白昼好容易才挨过去,却又迎来了寂寞难耐的夜晚,至此,把女子度日如年的离别之苦写得含蓄而又深沉。 此词善于捕捉意象,创造意境,表现“心中事,眼中泪,意中人”的情境,收到了很好的艺术效果。

●浣溪沙 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晏殊词作鉴赏 此词虽含伤春惜时之意,却实为感慨抒怀之情。

词之上片绾合今昔,叠印时空,重思昔;下片则巧借眼前景物,着重写今日的感伤。全词语言圆转流利,通俗晓畅,清丽自然,意蕴深沉,启人神智,耐人寻味。

词中对宇宙人生的深思,给人以哲理性的启迪和美的艺术享受。 起句“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写对酒听歌的现境。从复叠错综的句式、轻快流利的语调中可以体味出,词人面对现境时,开始是怀着轻松喜悦的感情,带着潇洒安闲的意态的。

但边听边饮,这现境却又不期然而然地触发对“去年”所历类似境界的追忆:也是和今年一样的暮春天气,面对的也是和眼前一样的楼台亭阁,一样的清歌美酒。然而,似乎一切依旧的表象下又分明感觉到有的东西已经起了难以逆转的变化,这便是悠悠流逝的岁月和与此相关的一系列人事。

于是词人不由得从心底涌出这样的喟叹:“夕阳西下几时回?”夕阳西下,是眼前景。但词人由此触发的,却是对美好景物情事的流连,对时光流逝的怅惘,以及对美好事物重现的微茫的希望。

这是即景兴感,但所感者实际上已不限于眼前的情事,而是扩展到整个人生,其中不仅有感性活动,而且包含着某种哲理性的沉思。夕阳西下,是无法阻止的,只能寄希望于它的东升再现,而时光的流逝、人事的变更,却再也无法重复。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一联工巧而浑成、流利而含蓄,用虚字构成工整的对仗、唱叹传神方面表现出词人的巧思深情,也是这首词出名的原因。

但更值得玩味的倒是这一联所含的意蓄。 花的凋落,春的消逝,时光的流逝,都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虽然惋惜流连也无济于事,所以说“无可奈何”,这一句承上“夕阳西下”;然而这暮春天气中,所感受到的并不只是无可奈何的凋衰消逝,而是还有令人欣慰的重现,那翩翩归来的燕子不就象是去年曾此处安巢的旧时相识吗?这一句应上“几时回”。

花落、燕归虽也是眼前景,但一经与“无可奈何”、“似曾相识”相联系,它们的内涵便变得非常广泛,带有美好事物的象征意味。惋。

5.求5首宋词,越短越好

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

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

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

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点绛唇

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

惜春春去。

几点催花雨。

倚遍阑干,只是无情绪。

人何处。

连天衰草,望断归来路。

浣溪沙

莫许杯深琥珀浓。

未成沈醉意先融。

疏钟己应晚来风。

瑞脑香消魂梦断,辟寒金小髻鬟松。

醒时空对烛花红。

浣溪沙

髻子伤春慵更梳。

晚风庭院落梅初。

淡云来往月疏疏。

玉鸭薰炉闲瑞脑,朱樱斗帐掩流苏。

通犀还解辟寒无。

6.急需:字数最少宋词5首

如梦令 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又 李煜

闲梦远,南国正清秋。千里江山寒色远,芦花深处泊孤舟。笛在月明楼。

又 李煜

多少泪,断脸复横颐。心事莫将和泪说,凤笙休向泪时吹;肠断更无疑!

望江南 李煜

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 卜算子 李之仪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

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望江南 李煜

闲梦远,南国正芳春。船上管弦江面渌,满城飞絮滚轻尘,忙杀看花人!

7.较简单的宋词五首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点绛唇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

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

倚遍阑干,只是无情绪。人何处。

连天衰草,望断归来路。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清平乐年年雪里。

常插梅花醉。挼尽梅花无好意。

赢得满衣清泪。 今年海角天涯。

萧萧两鬓生华。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

李煜《望江南》 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

8.5首字数短的宋词

苍梧谣/归字谣

蔡伸

天。休使圆蟾照客眠。人何在,桂影自婵娟。

苍梧谣/归字谣

张孝祥

归。数得宣麻拜相时。秋前后,公衮更莱衣。

归字谣

袁去华

归。目断吾庐小翠微。斜阳外,白鸟傍山飞。

十六字令

周晴川

眠,月影穿窗白玉钱。无人弄,移过枕函边。

江南春

寇准

波渺渺,柳依依,孤村芳草远,斜日杏花飞。

江南春尽离肠断,苹满汀洲人未归。

————————————————————

十六字令是最短的词哦~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