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紫微宫唐诗

1.关于紫微宫的诗句

紫薇花 白居易

丝纶阁下文书静,钟鼓楼中刻漏长.

独坐黄昏谁是伴?紫薇花对紫微郎.

见紫薇花忆微之 白居易

一丛暗淡将何比?浅碧笼裙衬紫巾.

除却微之见应爱,人间少有别花人.

紫薇花 白居易

紫薇花对紫微翁,名目虽同貌不同.

独占芳菲当夏景,不将颜色托春风.

浔阳官舍双高树,兴善僧庭一大丛.

何似苏州安置处,花堂栏下月明中.

紫薇花 杜牧

晓迎秋露一枝新,不占园中最上春.

桃李无言又何在,向风偏笑艳阳人.

苏侍郎紫薇庭各赋一物得芍药 张九龄

仙禁生红药,微芳不自持.幸因清切地,还遇艳阳时.

名见桐君箓,香闻郑国诗.孤根若可用,非直爱华滋.

2.关于紫微宫的诗句

紫薇花 白居易 丝纶阁下文书静,钟鼓楼中刻漏长.独坐黄昏谁是伴?紫薇花对紫微郎.见紫薇花忆微之 白居易 一丛暗淡将何比?浅碧笼裙衬紫巾.除却微之见应爱,人间少有别花人.紫薇花 白居易 紫薇花对紫微翁,名目虽同貌不同.独占芳菲当夏景,不将颜色托春风.浔阳官舍双高树,兴善僧庭一大丛.何似苏州安置处,花堂栏下月明中.紫薇花 杜牧 晓迎秋露一枝新,不占园中最上春.桃李无言又何在,向风偏笑艳阳人.苏侍郎紫薇庭各赋一物得芍药 张九龄 仙禁生红药,微芳不自持.幸因清切地,还遇艳阳时.名见桐君箓,香闻郑国诗.孤根若可用,非直爱华滋。

3.唐诗紫微佳气晶诗句的解释

出自唐朝解彦融《雁塔》,原诗为:

峥嵘澈倒景,刻峭俯无地。勇进攀有缘,即崄恐迷坠。

窅然丧五蕴,蠢尔怀万类。实际罔他寻,波罗必可致。

南山缭上苑,祇树连岩翠。北斗临帝城,扶宫切太清。

餐和裨日用,味道懿天明。绿野冷风浃,紫微佳气晶。

驯禽演法要,忍草藉经行。本愿从兹适,方知物世轻。

紫微:紫微星。星名,三垣之一。

佳气:美好的云气。古代以为是吉祥、兴隆的象征。

晶:明亮;光亮。

译文:紫微星旁云气明亮。

4.描写宫殿富丽堂皇的唐诗宋词有什么

唐朝杜牧写的《阿房宫赋》覆压三百馀里,隔离天日。

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二川溶溶,流入宫墙。

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

各抱地势,钩心斗角。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乎几千万落。

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高低冥迷,不知西东。歌台暖响,春光融融。

舞殿冷袖,风雨凄凄。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李夫人歌 唐五代• 李贺 紫皇宫殿重重开,夫人飞入琼瑶台。 绿香绣帐何时歇?青云无光宫水咽。

翩联桂花坠秋月,孤鸾惊啼商丝发。 红壁阑珊悬佩珰,歌台小妓遥相望。

玉蟾滴水鸡人唱,露华兰叶参差光。 华清宫三首(其一、其二) 崔橹 草遮回磴绝鸣鸾, 云树深深碧殿寒。

明月自来还自去, 更无人倚玉阑干。 门横金锁悄无人, 落日秋声渭水滨。

红叶下山寒寂寂, 湿云如梦雨如尘。 《越中览古》 李白 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5.神仙居住的地方有叫清都的,有叫紫薇,紫府,玉京,经常被用于古诗

太上老君乃先天地而生的至尊神灵,住在太清圣境无极宫(也作太极宫)元始天尊居住在玉清圣境玄都玉京府,另外在大罗天也有居所。

灵宝天尊居住在禹余天上清圣境玉皇大帝居住在玉清圣境的太微玉清宫天皇大帝居住在紫微宫中紫微大帝也居住在紫微宫中.后土娘娘即女娲,居于大罗天长生大帝,居住在玉清圣境的高上神霄玉清府.东方安宝华林青灵始老君等五方五老君居住在大罗天《海内十洲记》,志怪小说集。一卷。

又称《十洲记》。旧本题汉东方朔撰。

《海内十洲记》记载汉武帝听西王母说大海中有祖洲﹑瀛洲﹑玄洲﹑炎洲﹑长洲﹑元洲﹑流洲﹑生洲﹑凤麟洲﹑聚窟洲等十洲﹐便召见东方朔问十洲所有的异物﹐后附沧海岛﹑方丈洲﹑扶桑﹑蓬丘﹑昆仑五条。《海内十洲记》祖洲在东海 瀛洲在东海炎洲在南海 玄洲在北海长洲在东海 元洲在北海流洲在西海 生洲在东海凤麟洲在西海 聚窟洲在西海长洲即青丘,传说是古代狐狸,特别是九尾狐居住的。

.东华帝君(传说吕洞宾即东华帝君降世)居住在东华紫府太一救苦天尊(即太乙真人,东皇太一)居住在太微玉清宫三十六洞天与七十二福地 十大洞天:小有清虚天、大有空明天、太玄总真天、三玄极真天、宝仙九室天、上玉清平山、朱明耀真天、金坛华阳天、左神幽虚天、成德隐玄天 三十六小洞天:霍林洞天、蓬玄洞天、朱陵洞天、仙林洞天、玄关洞天、司马洞天、虚陵洞天、洞灵真天、山赤水洞天、会极亢洞天、玄德洞天、天宝洞天、生上洞天、天司洞天、玄真洞天、真化洞天、太乐洞天、大玉洞天、耀宝洞天、宝玄洞天、秀乐洞天、玉宝洞天、阳观洞天、太元洞天、华妙洞天、金庭洞天、丹霞洞天、仙都洞天、青田洞天、朱日洞天、太生洞天、良常洞天、紫玄洞天、天盖洞天、白马洞天、金华洞天 七十二福地:茅山、盖竹山、仙山、东仙源、西仙源、南田山、玉溜山、青屿山、郁木洞、丹霞山、君山、大若岩、焦源、灵墟、沃洲、天姥岭、若耶溪、金庭山、清远山、安山、马岭山、鹅羊山、洞真墟、青玉坛、光天坛、洞灵源、洞宫山、陶山、皇井、烂柯山、勒溪、龙虎山、灵山、泉源、金精山、阁皂山、始丰山、逍遥山、东白源、钵池山、论山、毛公坛、鸡笼山、桐柏山、平都山、绿萝山、虎溪山、彰龙山、抱福山、大面山、元晨山、马蹄山、德山、高溪蓝水山、蓝水、玉峰、天柱山、商谷山、张公洞、司马梅山、长在山、中条山、湖鱼澄洞、绵竹山、泸水、甘山、汉山、云山、庐山、东海山。

6.谈宫体诗对唐诗的影响

初唐前期诗歌

这里所说的唐初诗坛,主要是指初唐的前五十年。这五十年,一方面,从创作思想上看,以唐太宗李世民为首的诗人对南北文风的差异有较为清醒的认识,对南朝齐梁文风有所批判,提出了融合南北文风,各去所短,合其两长的文学主张。但在创作上,则仍承袭着南朝诗歌的绮靡诗风。其原因大致有三:

第一是历史的积习与传统的惰性。自南北朝以来,南朝的诗风一直占据诗坛的主导地位,北方的文一直羡慕南朝的文采风流。隋朝建立,隋文帝改革文的措施并未奏效,而到了隋炀帝继位后,又大力煽扬南朝文风,使得齐梁绮靡诗风再度得到流行。而唐王朝的统治者浮出于鲜卑,北人向来喜爱南风,这样,在新的历史条件,南朝文风仍以其惯性很容易被继承下来。

第二,与这一时期作家队伍的构成有关。唐初的诗人中,有一些诗人本来就南朝的遗老诗人,如虞世南在南朝以及隋时就以写宫体诗、宫廷诗而著。入唐以后,沿用旧的风格就十分得心应手。而大多数诗人则是围绕在帝王周围的重臣,如长孙无忌、魏征、褚亮、李百药、马周、许敬宗、杨师道、上官仪等。他们的地位,限制了他们的生活视野和生活范围。作为朝廷重臣,他们经常参与帝王的宫廷活动,宫廷生活就成为他们诗歌创作的题材。生活视野的狭窄及缺乏强烈的感情,使得他们的创作大量以奉和、应制、酬唱为主要内容,而奉和、应制、应诏、应令等恰是南朝宫体诗的主要题材,这样,在词采上追求华饰的南朝诗风,就很容易为他们所继承下来。

第三和帝王的审美趣味有关。李世民是一代英主,尽管他有一些诗写得颇有气势,如他的《帝京篇》,明人胡应麟曾称道是“无论大略,即雄才自当驱走一世。”但是,他对南朝诗风却有着强烈的爱好。现存他的诗中,有很多是流连风景、吟风弄月之作。并且他本还带头写过宫体诗。有一次,他写了宫体诗,要朝臣赓和。虞世南劝阻说:“圣作虽工,体制非雅,上之所好,下必随之。此文一行,恐致风靡,从今而后,请不奉不诏。”太宗只好说:“朕试卿耳。”这当然是自己给自己打圆场。但却说明太宗的趣味,这也自然会影响到诗人的创作。

正由于此,在唐初的五十年间,南朝诗风仍然在延续。不过唐初以李世民为首的诗人的创作毕竟与南朝的宫体诗有所不同。在政局稳定,经济繁荣,国力强大的条件下,他们诗中的情调毕竟带明清新明郎的气息,尽管风格绮靡,却不象南朝宫体诗那样颓靡,因而,唐初的与南朝的宫体诗并不等同,称其为宫廷诗似乎更为确切。而这近五十年,就可称是为宫廷诗的时代。

宫廷诗人的诗作也非一无可观,除李世民的《帝京篇》外,虞世南的《咏蝉》诗写得不错。“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后人把这首诗同骆宾王、李商隐的同题诗比较说:“三百篇比兴为多,唐人犹得此意。同一咏蝉,虞世南‘居高声自远,非是籍秋风’,是清华人语;骆宾王‘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是患难人语;李商隐‘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是牢骚人语。比兴不同如此。”(施补华《岘庸说诗》)

相关内容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