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渡古诗词

1.求含有"度"或"渡"的诗词>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李白《关山月》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唐 王之涣《凉州词》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静宜樵隐度,远与车马隔.--------唐 钱起 【蓝田溪杂咏二十二首·板桥】 莫怪夕阳归独后,早梅唤我度溪桥.陆游 数日暄妍颇有春意予闲居无日不出游戏作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王昌龄《出塞》) 。

含渡的诗词:李清照的 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2,野渡无人舟自横3,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行路难〉李白 唐 ,4,相思树,流年渡,无端又被西风误。

2.含有“渡”字的诗词名句有哪些

1、楼船夜雪瓜州渡 宋 陆游 《书愤》2、渡远荆门外 唐 李白 《渡荆门送别》3、鱼梁渡头争渡喧 唐 孟浩然 《夜归鹿门歌》4、欲渡黄河冰塞川 唐 李白 《行路难 其一》5、渡却人间多少人 唐 刘禹锡 《浪淘沙》6、春水渡溪桥 唐 温庭筠 《菩萨蛮·雨晴夜合玲珑日》7、月迷津渡 宋 秦观 《踏莎行·雾失楼台》8、时见疏星渡河汉 宋 苏轼 《洞仙歌·冰肌玉骨》9、月细风尖垂柳渡 宋 晏几道 《蝶恋花·碧玉高楼临水住》10、一鞭直渡清河洛 宋 岳飞 《满江红·遥望中原》11、大渡桥横铁索寒 现代 ** 《七律·长征》12、怅清江、天寒不渡 宋 辛弃疾 《贺新郎·把酒长亭说》13、不见渡河时 宋 张先 《菩萨蛮·双针竞引双丝缕》14、双鱼不食南鸿渡 宋 欧阳修 《渔家傲·律应黄锺寒气苦》15、月细风尖垂柳渡 宋 晏几道 《蝶恋花·碧玉高楼临水住》16、轻舸渡江连夜到 宋 苏轼 《临江仙·尊酒何人怀李白》17、若到松江呼小渡 宋 苏轼 《青玉案·三年枕上吴中路》18、昨夜渡江何处宿 宋 苏轼 《临江仙·昨夜渡江何处宿》19、渡波清彻映妍华 宋 苏轼 《西江月·马趁香微路远》20、渡斜烟淡月笼沙 宋 苏轼 《西江月·马趁香微路远》21、江头暗折长芦渡 宋 黄庭坚 《渔家傲·万水千山来此土》22、华亭船上寻人渡 宋 黄庭坚 《渔家傲·忆昔药山生一虎》23、香渡栏干屈曲 宋 黄庭坚 《满庭芳·修水浓青》24、只愁风断青衣渡 宋 陆游 《蝶恋花·水漾萍根风卷絮》25、渡清伊 宋 陆游 《鹧鸪天·杖屦寻春苦未迟》26、解鞍呼渡忆当年 宋 范成大 《浣溪沙》27、渡泸深入 宋 辛弃疾 《满江红·笳鼓归来》28、怅清江、天寒不渡 宋 辛弃疾 《贺新郎·把酒长亭说》29、正江阔、潮平稳渡 宋 辛弃疾 《贺新郎·柳暗凌波路》30、浣沙溪渡 宋 辛弃疾 《贺新郎·著厌霓裳素》31、老马临流痴不渡 宋 辛弃疾 《蝶恋花·泪眼送君倾似雨》32、落日几呼渡 宋 刘克庄 《水调歌头·落日几呼渡》33、早已有、游人观渡 宋 刘克庄 《贺新郎·深院榴花吐》34、白发愧无渡江曲 宋 刘克庄 《贺新郎·辜负东风约》35、织女初秋渡鹊河 宋 无名氏 《鹧鸪天·织女初秋渡鹊河》36、渡蚁阴功须状元 宋 无名氏 《沁园春·径竹扶疏》37、牵牛织女渡河桥 唐 林杰 《乞巧》38、或为渡江楫 宋 文天祥 《正气歌》39、百卷书成南渡后 清 龚自珍 《已亥杂诗 1》。

3.古诗词渡荆门送别

渡荆门送别 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诗文解释】 远道而来渡过荆门之外,来到楚地游览.山随着低平的原野地出现逐渐消失.江水在一望无际的原野中奔流.月亮在水中的倒影好像天上飞下来的一面天镜,云彩升起,变幻无穷,结成了海市蜃楼.我还是怜爱故乡的水,流过万里送我行舟远行.【词语解释】远:远自.江:长江.下:移下.海楼:海市蜃楼.仍:频频.【诗文赏析】 诗人远渡荆门,眼望一派壮丽的大好河山,心生豪放.抒发了自己的胸怀与进取精神,生气勃勃,意气风发.诗的前三联描写的是渡过荆门山时诗人所看到的奇妙美景.最后一联写的是诗人在欣赏荆门一带的风光时,面对那流经故乡的滔滔江水,所产生的思乡之情.诗人没有直接说自己思念故乡,而说故乡之水恋恋不舍地一路送我远行,从对面写来,愈发显出自己对故乡的思念. 全诗想像瑰丽,意境高远,充满了生活的光彩.。

4.古诗词中的渡和度有什么区别

一、度与渡的基本区别:

“度”一般对于时间来说的,“欢度国庆”是指过一段时间,不是“从此到彼”,且与“水”义无关。组词:欢度春节度假 度日如年 欢度国庆

“渡”一般对于空间来说。由这一岸到那一岸;载运过河;渡口。“渡”字与“水”有关,它是形声字,“氵”表意。组词:渡过难关远渡重洋 轮渡 渡口

需要注意的是表示度过时间这个意思时,除“渡过困难时期”中习惯用“渡”外,其他大多数情况用“度”。

二、还应分清下列两组词的区别:

[渡过]由这一岸到那一岸,如“渡过黄河”“渡过难关”“渡过困难时期”等。注意,“困难时期”当然也是属时间,但这里已比喻为“像渡过河一样”,从“此岸”到“彼岸”,有明确起点,因此要用“渡”。

[度过]指时间,如“度过假日”“度过岁月”“度过光阴”“度过一天”等。

[过渡]乘船过河;事物由一个阶段逐渐发展而转入另一个阶段(“过渡时期”“过渡到共产主义”)

[过度]超过适当的限度,如“疲劳过度”“用脑过度”等。

另,“度越”可通“渡越”,如“度越险阻”与“渡越险阻”通用,但作“超过”“胜过”用时,只能写“度越前人”,不能写成“渡越前人”。

5.如何识记古诗文中的“度”与“渡”

在检查学生默写古诗文时,发现有些学生总是记错“度”和“渡”,据调查能写对的学生也是死记硬背的。这说明学生没有从根本上弄清这两个字的用法,以至于不能正确识记。

“度”和“渡”是古今字,先有“度”后有“渡”,在“渡”之前,凡是表示“过”的意思,一概用“度”。“渡”字出现后,“度”所承担的任务,一部分转给了“渡”字,其中“济”这一义项,由“渡”承担,这一意义上的区别,可以帮助识记古诗文中的“度”和“渡”。例:

①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

②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塞。(孟浩然《早塞江上有怀》)

③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木兰诗》)

④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李白《关山月》)

⑤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秦观《鹊桥仙》)

⑥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胃长林梢。(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⑦将登太行雪满山,欲渡黄河冰塞川。(李白《行路难》)

⑧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李白《渡荆门送别》)

⑨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诸葛亮《出师表》)

⑩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李清照《如梦令》)

以上几个例句中,“度”和“渡”都是“过”的意思,例句①至⑤不是过江过河与水无关皆用“度”,例句⑥至⑩有渡水之意皆用渡。例句⑤中之所以用“度”,应是古人已经有了一定的天文学知识,知道“银河”名虽为“河”其实无水,故用“度”。

按照上述方法,即使是没有学过的古诗文,也能分清该用“度”还是“渡”了。

举例如下:

①饮马(du)秋水,水寒风似刀。(王昌龄《塞下曲》)

②云霞出海曙,梅柳(du)江春(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③道遇水,定伯令鬼先(du)……定伯自(du)。(干宝《宋定伯捉鬼》)

例句①中(du)后接“秋水”故应填“渡”。

例句②意思是早春渡江而来,为新梅绿柳染上了一层淡绿,因“过”的是“江”,用“渡”。

例句③中宋定伯“过”的是“河”与水有关,也用“渡”。

④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du)(白居易《琵琶行》) 此句过的是时间,故应为“度”。

⑤边庭飘摇那可(du),绝域苍茫更何有!(高适《燕歌行》) ⑥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du)阴山。(王昌龄《出塞》)

例句⑤⑥中都与水无关,故应为“度”。

另外,指“停船处”,皆用“渡”。

①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韦应物《滁州西涧》)

②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王维《归篙山作》)

③渡头馀落日,墟里上孤烟。(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④高风汉阳渡,初日郢门山。(温庭筠《送人东游》)

(汉阳渡:古渡口名,在今湖北省汉阳,这两句诗写出了舟行迅疾,从汉阳出发很快就能抵达郢门山)

需要注意的是,现代汉语中,“度”和“渡”的用法与古诗词中有所不同。在现代汉语中,“度”和“渡”逐渐形成了这样的分工:“度”的对象是时间,如“度日如年”、“度假”等,“渡”的对象是空间,如“横渡长江”、“摆渡”、“渡过难关”。要区别二者之间的用法,有一个简单的方法:“度”是自然而然的,非度不可的,比如春节到了,你不想度也得度春节;而“渡”则须是主观努力,没有船就不能渡河。要“渡过难关”也得群策群力。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