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关纱窗的古诗词阮郎归·初夏 作者:苏轼 绿槐高柳咽新蝉。薰风初入弦。碧纱窗下水沈烟。棋声惊昼眠。 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然。玉盆纤手弄清泉。琼珠碎却圆。 邻女 作者:白居易 娉婷十五胜天仙,白日姮娥旱地莲。 何处闲教鹦鹉语,碧纱窗下绣床前。 齐天乐·碧纱窗外黄鹂语 作者:方千里 碧纱窗外黄鹂语,声声似愁春晚。岸柳飘绵,庭花堕雪,惟有平芜如剪。重门尚掩。看风动疏帘,浪铺湘簟。暗想前欢,旧游心事寄诗卷。 鳞鸿音信未睹,梦魂寻访后,关山又隔无限。客馆愁思,天涯倦迹,几许良宵展转。闲情意远。记密阁深闺,绣衾罗荐。睡起无人,料应眉黛敛。 忆秦娥 秋寂寂。 碧纱窗外人横笛。 人横笛。 天津桥上,旧曾听得。 宫妆玉指无人识。 龙吟水底声初息。 声初息。 月明江上,数峰凝碧。 2.含有碧的古诗词如下,望采纳: 《碧芜》宋·王安石 碧芜平野旷,**晚村深。 客倦留甘饮,身闲累苦吟。 《碧云》宋·赵蕃 碧云散舒,合且复离。 皓月涌照,圆而不亏。 《环碧堂》宋·毕公信 方塘纳霁景,一碧共晴寒。 微波坐来息,人意亦平宽。 《绀碧》宋·张耒 绀碧遥空秋意生,深檐当午暑风清。 老翁睡起支颐坐,初听新蝉第一声。 《碧蝉儿花》宋·杨巽斋 扬葩簌簌傍疏篱,薄翅舒青势欲飞。 几误佳人将扇扑,始知错认枉心机。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缘识》宋·宋太宗 雅澹玄中得,常人故不知。幽深无远近。 道外细推之。碧落神仙境,烟霞日月随。 《如意娘》唐·武则天 看朱成碧思纷纷,憔悴支离为忆君。 不信比来长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 《秋词》唐·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中秋月》唐·张祜 碧落桂含姿,清秋是素期。一年逢好夜,万里见明时。 绝域行应久,高城下更迟。人间系情事,何处不相思。 《浣溪沙》宋·苏轼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流香涨腻满晴川。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蝶恋花》宋·苏轼 雨后春容清更丽。只有离人,幽恨终难洗。北固山前三面水。碧琼梳拥青螺髻。 一纸乡书来万里。问我何年,真个成归计。白首送春拼一醉。东风吹破千行泪。 《浣溪沙》宋·欧阳修 湖上朱桥响画轮。溶溶春水浸春云。碧琉璃滑净无尘。 当路游丝萦醉客,隔花啼鸟唤行人。日斜归去奈何春。 《浣溪沙》宋·毛滂 碧户珠窗小洞房。玉醅新压嫩鹅黄。半青橙子可怜香。风露满帘清似水,笙箫一片醉为乡。芙蓉绣冷夜初长。 《蝶恋花》宋·晏几道 碧落秋风吹玉树,翠节红旌,晚过银河路。休笑星机停弄杼,凤帏已在云深处。 楼上金针穿绣缕,谁管天边,隔岁分飞苦。试等夜阑寻别绪,泪痕千点罗衣露。 《苏幕遮·怀旧》宋·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采桑子》清·纳兰性德 海天谁放冰轮满,惆怅离情。莫说离情,但值良宵总泪零。 只应碧落重相见,那是今生。可奈今生,刚作愁时又忆卿。 诗句: 披罗衣之璀粲兮,珥瑶碧之华琚。——《洛神赋》魏晋·曹植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 其一》唐·李白 机中织锦秦川女,碧纱如烟隔窗语。——《乌夜啼》唐·李白 细玉罗纹下碧霄,杜门颜巷落偏饶。——《雪》唐·罗隐 惆怅一年春又去,碧云芳草两依依。——《残花》唐·韦庄 莫殢酒杯闲过日,碧云深处是佳期。——《送别》唐·杜牧 青山远隔红尘路,碧殿深笼绿树烟。——《题寺壁》唐·牟融 回廊四合掩寂寞,碧鹦鹉对红蔷薇。——《日射》唐·李商隐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蝉》唐·李商隐 声断碧云外,影孤明月中。——《别鹤》唐·杜牧 来往不逢人,长歌楚天碧。——《溪居》唐·柳宗元 清露鹤声远,碧云仙吹长。——《笙》唐·张祜 碧缕生香袖,清漪涨砚池。——《杂赋》宋·陆游 子夜酒醒兰烛暗,碧纱窗外度流萤。——《宫词》宋·张公庠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沁园春·长沙》现代·** 3.含有‘纱’字 的古文诗词···多多益善··谢谢··找了很久发现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发现诗词中带"纱"的似乎很少,去翻了翻唐宋词,里面也大都是: "香雾薄 帘幕透" "真珠帘卷玉楼空"之类.古诗词中好像都喜用"帘"幕""帐"这类字眼,很少用纱的.据说纱是五代吴国时期就有的了,却不知道为什么诗词里"纱"字出现的少,我自己倒觉得纱字更加朦胧美感更强些. 目前能想到的就是红楼梦中宝玉祭晴雯的那句: "茜纱窗下,公子多情.黄土垄中,卿何薄命" 以及宝玉行酒时的红豆词: 开不完春柳春花满画楼, 睡不稳纱窗风雨黄昏后. 一句对联: 窗纱绿透虫声暖,鸳帐红柔燕影娇. 还有: 月夜 刘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 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 虫声新透绿窗纱。 王维: 积翠纱富睛,飞泉绣产原 . 苏轼:朱唇得酒晕生脸,翠袖卷纱红映肉. 宋.刘敞:《桃花》 小桃西望那人家,出树香梢几树花。只恐东风能作恶,乱红如雨坠窗纱. 一副对联:一径竹阴云满地,半帘花影月笼纱。 杜牧《泊秦淮》:夜泊秦淮近酒家,烟笼寒水月笼纱. 王维《洛阳女儿行》:谁怜越女颜如玉,贫贱江头自浣纱。 万楚《五日观妓》:西施谩道浣春纱,碧玉今时斗丽华。 就目前看的话 纱字的古诗词似乎也只是作为"窗纱"或者与西施有关的"浣纱"出现的. 也许我才疏学浅,暂且只知道这些,希望楼主能找到满意答复.也希望一起探讨~呵呵 王维的 西施咏:当时浣纱伴,莫得同车归。 4.有关纱窗的古诗词阮郎归·初夏作者:苏轼绿槐高柳咽新蝉。 薰风初入弦。碧纱窗下水沈烟。 棋声惊昼眠。微雨过,小荷翻。 榴花开欲然。玉盆纤手弄清泉。 琼珠碎却圆。邻女作者:白居易娉婷十五胜天仙,白日姮娥旱地莲。 何处闲教鹦鹉语,碧纱窗下绣床前。齐天乐·碧纱窗外黄鹂语作者:方千里碧纱窗外黄鹂语,声声似愁春晚。 岸柳飘绵,庭花堕雪,惟有平芜如剪。重门尚掩。 看风动疏帘,浪铺湘簟。暗想前欢,旧游心事寄诗卷。 鳞鸿音信未睹,梦魂寻访后,关山又隔无限。客馆愁思,天涯倦迹,几许良宵展转。 闲情意远。记密阁深闺,绣衾罗荐。 睡起无人,料应眉黛敛。忆秦娥秋寂寂。 碧纱窗外人横笛。人横笛。 天津桥上,旧曾听得。宫妆玉指无人识。 龙吟水底声初息。声初息。 月明江上,数峰凝碧。 5.沥沥细雨古诗词描写细雨的古诗非常多,选取部分,以飨读者,示例如下: 1、雨打梨花深闭门,忘了青春,误了青春。——【宋】唐寅《一剪梅·雨打梨花深闭门》 2、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南唐】李煜《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 3、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宋】秦观《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 4、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唐】许浑《咸阳城东楼 / 咸阳城西楼晚眺 / 西门》 5、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南宋】志南《绝句》 6、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唐】王维《山居秋暝》 7、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宋】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8、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唐】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 初春小雨 / 早春》 9、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宋】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10、一寸柔肠情几许?薄衾孤枕,梦回人静,彻晓潇潇雨。——【北宋】惠洪《青玉案·丝槐烟柳长亭路》 11、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宋】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12、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唐】刘禹锡《竹枝词二首·其一》 13、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唐】李商隐《夜雨寄北》 14、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宋】唐婉《钗头凤·世情薄》 15、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唐】杜牧《江南春》 16、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____——【唐】杜甫《春夜喜雨》 17、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宋】晏殊《浣溪沙·一向年光有限身》 18、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宋】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 19、风淅淅,雨纤纤。难怪春愁细细添。——【清】纳兰性德《赤枣子·风淅淅》 20、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韦庄【唐】《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 21、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唐】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22、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唐】韦应物《滁州西涧》 23、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南宋】蒋捷《虞美人·听雨》 24、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唐】杜牧《清明》 25、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宋】李清照《摊破浣溪沙·病起萧萧两鬓华》 26、梧桐叶上三更雨,叶叶声声是别离。——【南宋】周紫芝《鹧鸪天·一点残红欲尽时》 27、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宋】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28、三分春色二分愁,更一分风雨。——【宋】叶清臣《贺圣朝·留别》 29、年年岁岁望中秋,岁岁年年雾雨愁。——【宋】曾几《癸未八月十四日至十六夜月色皆佳》 6.形容碧玉的诗词1、《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宋代:晏几道 原文: 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拼却醉颜红。 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 译文:当年首次相逢你酥手捧杯殷勤劝酒频举玉盅,是那么地温柔美丽和多情,我开怀畅饮喝得酒醉脸通红。 翩翩起舞从月上柳梢的傍晚时分开始,直到楼顶月坠楼外树梢的深夜,我们尽情地跳舞歌唱,筋疲力尽累到无力再把桃花扇摇动。 2、《玉阶怨》唐代:李白 原文: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译文:玉砌的台阶夜里已滋生了白露,夜深久伫立露水便浸湿了罗袜。 只好回到室内放下了水晶帘子,仍然隔着透明的帘子凝望秋月。 3、《破阵子·掷地刘郎玉斗》宋代:辛弃疾 原文: 燕雀岂知鸿鹄,貂蝉元出兜鍪。 却笑泸溪如斗大,肯把牛刀试手不?寿君双玉瓯。 译文:燕雀怎么能知道鸿鹄的志向?公侯将相原本出身于普通士卒。 可笑泸溪地小如斗,不知道您肯不肯在那里小试牛刀?赠送给您两只玉瓯作为寿礼。 4、《更漏子·玉炉香》唐代:温庭筠 原文: 玉炉香,红蜡泪,偏照画堂秋思。 眉翠薄,鬓云残,夜长衾枕寒。 译文:玉炉散发着炉香烟,红色的蜡烛滴着烛泪,摇曳的光影映照出华丽屋宇的凄迷。 她的蛾眉颜色已褪,鬓发也已零乱,漫漫长夜无法安眠,只觉枕被一片寒凉。 5、《老夫采玉歌》唐代:李贺 原文: 采玉采玉须水碧,琢作步摇徒好色。 老夫饥寒龙为愁,蓝溪水气无清白。 译文:民工不断地采玉啊采玉,要采那珍贵的水碧。 不过是雕琢成贵妇的首饰,替贵妇们装扮容姿。老汉饥寒交迫来采玉,闹腾得水中蛟龙也愁戚。 碧蓝的蓝溪水啊,也被翻搅得浑浊不清了。 7.喇叭花的古诗词1、《牵牛花》 宋·秦观 银汉初移漏欲残,步虚人依玉栏杆。 仙衣染得天边碧,乞与人间向晓看。 2、《牵牛花·其一》 宋·杨万里 素罗笠顶碧罗檐,脱卸蓝裳着茜衫。 望见竹篱心独喜,翩然飞上翠琼簪。 3、《牵牛花·其二》 宋·杨万里 晓思欢欣晚思愁,绕篱萦架太娇柔。 木犀未发芙蓉落,买断秋风恣意秋。 4、《牵牛花》 宋·危稹 青青柔蔓绕修篁,刷翠成花着处芳。 应是折从河鼓手,天孙斜插鬓云香。 5、《牵牛花》 宋·林逋山 圆似流泉碧剪纱,墙头藤蔓自交加。 天孙摘下相思泪,长向深秋结此花。 6、《牵牛花》 宋·汪应辰 叶细枝柔独立难,谁人抬起傍阑干。 一朝引上檐楹去,不许时人。1、《牵牛花》 宋·秦观 银汉初移漏欲残,步虚人依玉栏杆。 仙衣染得天边碧,乞与人间向晓看。 2、《牵牛花·其一》 宋·杨万里 素罗笠顶碧罗檐,脱卸蓝裳着茜衫。 望见竹篱心独喜,翩然飞上翠琼簪。 3、《牵牛花·其二》 宋·杨万里 晓思欢欣晚思愁,绕篱萦架太娇柔。 木犀未发芙蓉落,买断秋风恣意秋。 4、《牵牛花》 宋·危稹 青青柔蔓绕修篁,刷翠成花着处芳。 应是折从河鼓手,天孙斜插鬓云香。 5、《牵牛花》 宋·林逋山 圆似流泉碧剪纱,墙头藤蔓自交加。 天孙摘下相思泪,长向深秋结此花。 6、《牵牛花》 宋·汪应辰 叶细枝柔独立难,谁人抬起傍阑干。 一朝引上檐楹去,不许时人眼下看。 8.碧纱窗下水沉烟出自哪首诗词诗词内容和大意是什么阮郎归·初夏 苏轼 绿槐高柳咽新蝉,薰风初入弦.碧纱窗下水沉烟,棋声惊昼眠. 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燃.玉盆纤手弄清泉,琼珠碎却圆. 〔赏析〕这首词写的是初夏时节的闺阁生活,闲雅而有生气. 上片写初夏已悄悄来到一个少女的身边.“绿槐高柳咽新蝉”,都是具有初夏特征的景物:枝叶繁茂的槐树,高大的柳树,还有浓绿深处的新蝉鸣声乍歇,一片阴凉幽静的庭院环境.“熏风初入弦”,又是初夏的气候特征.熏风,就是暖和的南风.古人对这种助长万物的风曾写有《南风》歌大加赞颂:“南风之熏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据《礼记•乐记》载:“昔者,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风》.”意即虞舜特制五弦琴为《南风》伴奏.这里的“熏风初入弦”,是说《南风》之歌又要开始入管弦被人歌唱,以喻南风初起.由于以上所写的景物分别诉诸于视觉(绿槐、高柳)、听觉(咽新蝉)和触觉(熏风),使初夏的到来具有一种立体感,鲜明而真切.“碧纱窗下水沉烟,棋声惊昼眠”,进入室内描写.碧纱窗下的香炉中升腾著沉香(即水沉)的袅袅轻烟.碧纱白烟相衬,不仅具有形象之美,且有异香可闻,显得幽静闲雅.这时传来棋子著枰的响声,把正在午睡的女主人公惊醒.苏轼有《观棋》四言诗,其序云:“独游庐山白鹤观,观中人皆阖户昼寝,独闻棋声于古松流水之间,意欣然喜之.”诗句有云:“不闻人声,时闻落子.”这首词和这首诗一样,都是以棋声烘托环境的幽静.而棋声能“惊”她的昼眠,我们可以想象,在这么静的环境中,她大概已经睡足,所以丁丁的落子声便会把她惊醒.醒来不觉得余倦未消,心中没有不快,可见首夏清和天气之宜人. 下片写这个少女梦醒来以后,尽情地领略和享受初夏时节的自然风光.“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燃”,又是另一番园池夏景.小荷初长成,小而娇嫩,一阵细雨过去,轻风把荷叶翻转;石榴花色本鲜红,经雨一洗,更是红得像火焰.这生机,这秀色,大概使这位少女陶醉了,于是出现了又一个生动的场面:“玉盆纤手弄清泉,琼珠碎却圆.”这位女主人公索性端著漂亮的瓷盆到清池边玩水.水花散溅到荷叶上,像珍珠那样圆润晶亮.可以想见,此时此刻这位少女的心情也恰如这飞珠溅玉的水花一样,喜悦,兴奋,不能自持. 在苏轼之前,写女性的闺情词,总离不开相思、孤闷、疏慵、倦怠、种种弱质愁情,可是苏轼在这里写的闺情却不是这样.女主人公单纯、天真、无忧无虑,不害单相思,困了就睡,醒了就去贪赏风景,拨弄清泉.她热爱生活,热爱自然,愿把自已融化在大自然的美色之中.这是一种健康的女性美,与初夏的勃勃生机构成一种和谐的情调.苏轼的此种词作,无疑给词坛,尤其是给闺情词,注入了一股甜美的清泉. 描写是这首词的主要表现方法.它注意景物的描写、环境描写与人物描写的交叉运用,从而获得了很好的艺术效果.上片由绿槐、高柳、鸣蝉、南风等景物描写与碧纱窗、香烟、棋声等环境描写,以及午梦初醒的人物描写共同构成一幅有声有色的初夏闺情图.下片又以微雨、小荷、榴花等景物描写与洗弄清泉的人物描写结合,构成一幅活泼自然的庭园野趣图,女主人公的形象卓立其间.同时他还注意了动态描写,且不说“棋声惊昼眠”、“玉盆纤手弄清泉”的人物活动,就是景物也呈现出某种动感.小荷为微雨而翻动,可以想见它的迎风摇曳之姿.榴花本是静物,但用了一个“燃”字,又使它仿佛动了起来.这些动态描写对活跃气氛,丰富画面无疑起了有益的作用.。 9.关于白朴的古诗词天净沙 春——白朴 春山暖日和风,阑干楼阁帘栊, 杨柳秋千院中。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 2、天净沙 夏——白朴 云收雨过波添,楼高水冷瓜甜, 绿树阴垂画檐。纱厨藤簟,玉人罗扇轻缣。 3、天净沙 秋——白朴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 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4、天净沙 冬——白朴 一声画角谯门,半庭新月黄昏, 雪里山前水滨。竹篱茅舍,淡烟衰草孤村。 5、大石调青杏子 咏雪——白朴 空外六花翻,被大风洒落千山。 穷冬节物偏宜晚。冻凝沼址,寒侵帐幕,冷湿阑干。 6、归塞北——白朴 貂裘客,嘉庆卷帘看。 好景画图收不尽,好题诗句咏尤难。疑在玉壶间。 7、好观音——白朴 富贵人家应须惯,红炉暖不畏初寒。 开宴邀宾列翠鬟,拼酡颜,畅饮休辞惮。 8、幺——白朴 劝酒佳人擎金盏,当歌者款撒香檀。 歌罢喧喧笑语繁,夜将阑,画烛银光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