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细品唐诗宋词600

1.★急★求以“我喜爱的唐诗宋词”为题的六百字作文

漫行于古典文字美妙旅程的脚步,陡然止住不前,心唤起仅余的最后诧异惊叹即拐进一处瞬间能触发灵感和美梦的绝妙之境。

这是一个烂漫迷人的地方。

这里有山,有水,有风,有云,有“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的清寂淡雅;有“绿树村边合,青山郭斜”的旎旎和谐;有“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娴静空远,有“众星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惊喜绝妙。山是清的,水是明的,风似滑的,云似梦的。鹰飞蝶舞,旋转纷飞。清山细水,柔风浮云,温情呢喃。这是人间的仙境?这是天堂的圣地?天堂高远走高飞可及,仙境从来是传说。这浓缩的美丽的自然,更贴切地,这是浓缩的文字精华——到底,这不过是美妙的诗词,这里的世界纯属虚构。然而,就是如此美丽的文字波动我们心潮之底多少美梦啊!

这是一方情感的沃土,充满了人世的沧桑。

看吧,杜甫好像天生就负着忧悒沉闷,所行之处皆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悲怆凄凉。白居易这时也变得如此沉默寡言,似乎身心只剩下那么一个“别有幽愁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念头。就连李商隐都这么不称意,驱车登乐游原并未快活,却落满心“夕阳无好好,只是近黄昏”的淡淡哀怨。陆入翁虽然“僵卧孤村不自哀,”可也只能是“铁马冰河入梦来”的空想梦幻而已。李易安即使身居高楼举目远瞻,眼前不过是“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缠绵情感的呼唤,这些来源于心灵深处最深邃思想的声音,总是时时让我们肝肠寸断,却又意气风发。这是为类情感、智慧和思想的结晶。情感造就文字的多变,智慧超越文字的局限,思想开华文字的寓意和精魂。它们的结合,便是艺术。为在空前绝后的情感智慧和思想交融的。

这是一块遐想的空间,偕着思想展开双翼我们尽情地翱翔。

我们高举酒杯邀太白共饮人生悲欢离合,“莫使金樽空对月”,“欲上青天揽明月”。我们高居幽州台,双臂拂袖,与子昂齐“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我们面临大江,挥舞铁板,和冻坡大唱“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我们伫立杨柳岸,手执红牙,同柳永轻吟“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这是一个多么绝妙的世界——美妙至极的景致,沧桑无比的历史和精彩绝伦的文字汇成的世界。这是诗的殿堂,这是词的颠峰。然而,这不仅仅是单纯的诗或词,这是人类所有情感,智慧和思想结合的伟大艺术。这是千古之绝唱,举世之风流!

走进唐诗宋词,从此不再孤寂。

2.作文唐诗宋词润我心600字

作文唐诗宋词润我心

一弯明月悬空,我漫步着,却不知方向。是什么?淡淡的薄雾一片,我微敛双眸,仿佛看到了丝丝缕缕的光,在慢慢地往我心底最深处流淌。好温暖……那是灵魂的一番洗礼,不同于初见时的记忆,它给了我更深更久的回味。

小时候读诗,老师教我这个诗,要平仄平仄的去读。因为一直都是以那种严肃的面孔对待诗词,我也只是知道答题怎么答,其他的都是厌倦。直到上了高中,才真正开始接触诗词。那么最好没有人强调,没有人告诉我,你必须平仄平仄的读,你必须知道这首诗的作者有怎样的思想,怎样的经历。这些都无关紧要,我只要记得它们,喜欢它们,然后,终有一天,我们互相明白。

一直觉得易安的诗词,那灵魂是凄凄切切的,仿佛秋风里吹来的萧瑟。

风住尘香花已尽。易安是从骨子里就散发着傲气的女人,她前半生是过得美好,但是,上帝到底嫉妒了。他给了她绝世的才华,娇美的容颜,给了她一个美好的开始,却给了她一个“国破家何在”的凄凉收场。“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终于还是逃不过命运的玩弄,她被彻底包围,是情愁,是家愁,是国愁。她熬住了,就算丈夫故去,亲人离散;就算国破山河破,新愁旧愁齐上心头,她毕竟是熬住了。曾经见过天花乱坠的美,所以后来的满纸浓愁,一片惨淡,都显得格外触目惊心。原来,需等到风住尘香花已尽,才可以看到最后的风清月朗,花好月圆。易安是凄切的,她从灵魂里散发出的,那若有若无的韵味,是一片浓愁。

还记得很小就知道太白的诗,现在看起来,那灵魂是浪漫多情的,总是和着淡淡的酒香在我心间萦绕不去。

3.急:作文 《唐诗宋词那些事儿》600字

黄昏,日落,天灰暗。深巷幽邃,屋舍俨然。纷华敛尽时,天地皆缄默。

—题记

雁断夕阳,掬一捧花溪,聆一流汩曲,猎半缕游烟,绕萦萦岚雾。诗情画意般的文字,经过时间的酝酿,都幻化成一个个跳跃的音符。雨水的伤恸,寒蝉的凄鸣,都是大自然的恩泽。休憩在一阕唐诗与宋词的雅韵中,是思维的释放,是人性的修整。我无法拒绝他们的诱惑,每一次顒望,就能收获一盏夕阳,每一次俯首,就能撷取满手花香。

负手而立,看见一代盛唐的辉煌。在那个繁华的年代,永不退色的是一抖诗篇。是举杯消愁,对影三人的无奈么?是高堂明镜悲白发的苍茫么?当然不是,在那个雕栏玉砌的时代,诗词并没有沾染到那些浓重的脂粉气息。他仍旧是“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自由与豪迈。他仍然是“天子呼来不上船,自自称臣是酒中仙。”的自在与逍遥。浪漫瑰丽的想象,奇特大胆的手法,寥寥数笔,勾勒出的豪情壮志绵延了千年仍旧影响深远,我们的李太白呀。

伫立在宋词江畔,想到“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忧愁,想到“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的缠绵,想到“羽扇纶巾,谈笑间,墙橹灰飞烟灭”的豪放,想到“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的遗憾,想到“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相思……

江南细雨时,点点滴滴,丝丝缕缕的思念聚到黄昏,雁过也,风惊动,吹斜敧,翘首期盼,何处将息?深沉的夜在雨中显得更寂。青石板,凭栏倚,一壶月华,斟酒飘零。静想当时明月,仿佛捅破了那层隔世薄膜,当时的细雨,当时的梧桐,如今有谁赏欣?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念月花黄时,对影聊歌,耽词思渠。三杯两盏淡酒,敌他风急,再金樽,酩酊酬君。香系天涯客,损落珠脆颜。

沈园的邂逅你们面面相觑,不知如何开口。雨送黄昏,闲花易落,拆开黄封,纤手斟酌。冰冷的酒杯,颤抖的双手,熟悉的场景,以往的一幕幕又浮现在眼前。你醉了,醉得如此深沉,麻醉你的不是杯中酒,而是心中情。东风穷恶,你囿于“为争者不讳”的枷锁,没能挣脱,决然休书。桃花损落,闲池孑阁,向时山盟犹约,此时无语言说。你把心头的几寥思绪题在那斑驳的墙壁上,上天看得,后人看得。错、寞、难、瞒,你们明明近在咫尺,却又似远在天涯。直到香消玉损后,你才敢复踏沈园,寻觅她的影踪,但是时间的链条不会把现实扭转,你失去的不只是一个唐琬,你丢弃的不只是一段姻缘……

梦回江南,细雨还在飘飘洒洒。幽深的巷陌,凉意习习。我渴望以它的清澈洗净我身上的污垢,以它的纯洁荡涤我心中的斑点.美丽的宋词,我看到了你,我需要你来抚慰我的心灵……

(网上找的,又帮你拼凑了一下,凑合看吧。)

4.唐诗宋词中的爱国情怀(作文600字以上)

中华上下五千年,悠悠的历史长河中,文化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唐诗、宋词、元曲……古诗词是文化的精髓,多少年,多少人为其倾倒。李白的浪漫、苏轼和辛弃疾的豪放、李清照的婉约、马致远的思乡情怀……多少诗人,多少词人,多少作曲家,闻名或隐逸,富足或落魄,都为古诗词的发展画上不可磨灭的一笔。

对古诗词的学习与理解,让我沉醉其中。古诗词中的一些词句,可以让人明白作者所想要表达的感情。不少的送别词仍让人记亿犹新,王勃的一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写出真心朋友的真正定义,真正的朋友即使分隔两地友情也不会改变,描写了朋友间的深厚情谊也让人看清世上酒肉之交,小人之交的丑恶。还有那句“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古人”,又描写了为友人饯行时因即将分别心情不快而与友人畅饮,隐含着朋友离别的思念与无奈。

同送别诗一般,诗人也喜欢以乡愁为主题。李白的《静夜思》即写了景又写了思,表现了游子的思乡之情。老树上缠着枯萎的藤蔓,黄沙漫天的小小古道,一个漂泊在外的游子牵着一匹瘦弱的老马行走着。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的“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一句,写尽了在外漂泊的人辛酸与无奈和浓浓的乡愁,让人不由得融进诗中那个荒凉萧瑟,令人心中觉得凄凉的场景,在外游子,哪有不思乡者?思乡的诗词,随口都可以吟诵出来。还有亲情和团圆。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我最熟知的诗词。这首词传诵至今,中秋佳节,无法归家与亲人团聚的人都会想起它,可见它流传之广。

送别、思乡、团圆,围绕这它们的古诗词都带着那么一丝淡淡忧愁,却又包含着对未来的希望。

江山美景几多爱,在景色的描写上,也可以在诗词中找到不少。李清照《如梦令》中的“绿肥红瘦”用一个“肥”字突出了绿叶的饱满,开创了诗词中的先河。烟雨迷蒙的江南,楼台、行人都在雨幕之中被模糊了,《江南春》一句“多少楼台烟雨中”令人身临其境。泰山的高大雄伟,险峻绮丽,在杜甫表达自己志向的同时被展现出来。江山美景、在古人笔下是如此多娇!

古诗词中也有许多启示人的句子。“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和“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告诉我们新旧总会交替,新事物总将取代旧事物,一昧守旧,是无法得到成功。这些句子被传为千古名句,其中的意义需要像品茶般细细品味。

世上优秀的古诗词灿若繁星 ,星罗棋布,让我们追寻古人的足迹,体会古诗词的魅力。

5.仰视宋词 作文600字

“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苏轼二十一岁时便高中进士,深受当时的文坛领袖欧阳修的赏识,以才高明显一时轰动文坛,然而,“古之有高世之才,必有遗俗之累”,苏轼因与以王安石为首的改革派的变法措施政见不合而受排挤,后又因“乌台诗案”入狱,之后又被贬黄州,特别是晚年连遭贬黜,历经了人世的坎坷和世态的炎凉。然而,无论是被贬荒野还是遭遇流放,他都有着神仙般随缘达观,无往不适的秉性和率真自然,旷达超脱的胸襟:“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在人世的坎坷道路中,他不畏“穿林打叶声”,面对“卒然临之”的宠辱和去留不惊不怒,他手执竹杖,脚穿茫鞋,“轻胜于马”的吟啸徐行,无论何时何地都有着独特的生命意识和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在仕途失意时,苏轼也曾嗜酒,但他的醉酒不似阮籍和刘伶般的“以酒为生”,也不像李白醉后那般的“借酒浇愁”,他以酒养性,以酒养情,以酒养趣,醉也醉得诗意盎然,醉也醉得诗情画意,“俯而听泉,仰而望山”,他醉的“旷然天真”,醉的憨厚可爱,醉的恰似一个老顽童。

苏轼深谙儒、佛、道之精髓,汲取各方之所长,融合儒、佛、道三家思想于一体:既怀儒者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大志,又兼顾了佛家的宠辱皆忘,波澜不惊的胸怀,更修道家的养身之术,正因如此,他的文艺观便刻上了浓重而深刻的儒、道、佛色彩,再加上他文学和艺术天生的禀赋,无论是文学创作抑或是书法创作都达到了融汇贯通,自主创新,行云流水的境界。

孔子曰:“言之不文,行之不远。”又曰:“辞,达而已矣。”苏轼的文章“文理自然,姿态横生”,文章简洁而不乏深度,短小而文采飞扬,“止于达意”而意境深远,他曾说“辞至于能达,则文不可胜用也”。他的文章不遵循形式的限制和所谓的艺术法则,波澜起伏,自然流畅,随心所欲,天马行空,“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既守法度,又出新意;既风格豪放,又寓以妙理。如他自己在《为答谢民师书》一文中所说:“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这是苏轼对待文学的一种态度和主张,其实也是他对文章的一种自我评价。苏轼在文学上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他的诗歌直指盛唐,时与黄庭坚并称“苏黄”;是宋词“豪放派”的开山鼻祖,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在散文上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当时的名士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张耒都曾师受其门下,是为“苏门四学士”。

此外,苏轼在书法方面也颇有造诣,他是两宋第一位大书法家,“自出新意,不践古人”,汲人之长处,尽取其精华,独标风韵,自成一家,其书筋骨分明,丰腴跌宕,豪放洒脱,看其字如见其人,时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在绘画方面,苏轼也有着很高的造诣,苏轼擅长画竹,以墨竹开创了南画派文人画的先河,“胸有成竹”的典故就源于苏轼。

苏轼不但是个旷古奇才,也是一个极重感情的好男人,堪称男人中的极品和典范。苏轼不像柳永,不像李煜,更不像杜牧,在他的文章里,我们看不到“十年一觉扬州梦,羸得青楼薄幸名”这样轻浮的诗句,我们看到的只是“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的深情,昔日的那首《江城子》,那段和亡妻王弗缠绵悱恻动人心魂的爱情故事,千百年来,不知俘获了多少名媛淑女的芳心;千百年来,不知有多少痴情女子誓此生非苏郎不嫁。

苏轼是一颗极其璀璨耀眼的星辰,他揽人间万千才情于一身,焕发着万世的华彩,创造了一个中国文学和艺术的神话,时至今日,当我捧着他的诗句,沉浸在其中时,我不得不以一种仰望的姿态和崇拜的眼神对他产生了无比的敬畏。读着他的诗句,冥冥中,我彷佛越过了千年的距离,回到了那个朝代:在清幽的西子湖畔,在宏伟的苏堤之上,我看到了那位盖世奇才,他宽衣长袖,手执竹仗,林立在湖边,于“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之时,“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6.以《唐诗宋词中的四季》为题的一篇600字的作文

唐诗宋词中的四季

中国的古代文学博大精深。在历史的长河中,我们感受着妻子盼夫的苦苦相思,目睹着硝烟战场的金戈铁马,见证着志士仁人的精忠报国……这其中,蕴含了太多太多,让我们感动,也让我们欣喜。在一首首饱含盛情的唐诗宋词中,我在享受,在沉迷;万古奇妍里,诗歌是不倒的青松,是瑰丽的亮点,更多的是心灵的启迪。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这是诗中透露的哲理,刘禹锡告诉我事物的优点与缺点并不是亘古不变的,多方位的观察才会获得更好的结果。“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的千古奇句让世人明白在困境中要坚守自己的信念——阳光总在风雨后。“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戌轮台。”享闲之年仍报着为国效力之心,在铁马冰河的召唤下,不禁让人想为国家做点什么。“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母亲的慈爱就是温暖的太阳,作为小草的我们,就尽我们的心去好好的爱她吧 !

在洋洋洒洒的文字中,是诗人对人生的思考,而他们笔下的风景又如何呢?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诗中的春景,诗中的花色,在朱熹的笔下幻化出千光万彩;“接天连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诗中的碧叶,诗中的荷花,在杨万里的笔下妙趣横生;“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秋日的潇洒在杜牧的笔下深邃悠远;“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冬日的清冷在岑参的笔下漫天飞舞。

这是一首四季之歌。诗中有奇景,奇景如诗秀。诗如明珠蕴月,月如佳景含诗,同样流传千古。

我国古代的文化思想,又何尝不是让人瞩目的瑰宝呢?在这些文化奇葩的灵光中,我明白了许多道理,也带给我诸多的人生启迪 。成长的道路上,有中华古文化的点缀,我的生活一定是多姿多彩的!

7.作文唐诗宋词润我心600字

作文唐诗宋词润我心一弯明月悬空,我漫步着,却不知方向。

是什么?淡淡的薄雾一片,我微敛双眸,仿佛看到了丝丝缕缕的光,在慢慢地往我心底最深处流淌。好温暖……那是灵魂的一番洗礼,不同于初见时的记忆,它给了我更深更久的回味。

小时候读诗,老师教我这个诗,要平仄平仄的去读。因为一直都是以那种严肃的面孔对待诗词,我也只是知道答题怎么答,其他的都是厌倦。

直到上了高中,才真正开始接触诗词。那么最好没有人强调,没有人告诉我,你必须平仄平仄的读,你必须知道这首诗的作者有怎样的思想,怎样的经历。

这些都无关紧要,我只要记得它们,喜欢它们,然后,终有一天,我们互相明白。一直觉得易安的诗词,那灵魂是凄凄切切的,仿佛秋风里吹来的萧瑟。

风住尘香花已尽。易安是从骨子里就散发着傲气的女人,她前半生是过得美好,但是,上帝到底嫉妒了。

他给了她绝世的才华,娇美的容颜,给了她一个美好的开始,却给了她一个“国破家何在”的凄凉收场。“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终于还是逃不过命运的玩弄,她被彻底包围,是情愁,是家愁,是国愁。

她熬住了,就算丈夫故去,亲人离散;就算国破山河破,新愁旧愁齐上心头,她毕竟是熬住了。曾经见过天花乱坠的美,所以后来的满纸浓愁,一片惨淡,都显得格外触目惊心。

原来,需等到风住尘香花已尽,才可以看到最后的风清月朗,花好月圆。易安是凄切的,她从灵魂里散发出的,那若有若无的韵味,是一片浓愁。

还记得很小就知道太白的诗,现在看起来,那灵魂是浪漫多情的,总是和着淡淡的酒香在我心间萦绕不去。

8.品诗词悟人生600字作文

夜阑人静,独坐孤灯之下;明月当空,映照在古籍之上。清风拂怀,沐浴在唐诗宋词之中。如游鱼热爱碧水,似飞鸟热爱苍穹,在我的青春生命里,能够遨游在经典诗词的墨香中,领略前人的风骨,将是我最大的梦想。

“文章是案头之山水,山水是地上之文章”,偶然读到清代张朝这句话,心中竟开朗起来,我何不沐浴在前人的诗词歌赋之中,足不出庐而饱览天下锦绣。

于是,当我打开书时,只觉得字里行间,皆为层叠之青木潋滟之绿波了。细细品味,便有满目的芳草萋萋,绿树栩栩,有满怀的烟岚缭绕,云霞灿烂,如闻淙淙泉声,清清松风,如临群峰俊峦古道边关,抱“落霞与孤鹫齐飞”,入“秋水共长天一色”,心中天地颇为开阔许多。

我在李白与杜甫身后寻觅,在苏轼与王勃的履痕上沉思,在陆游与白居易的吟诵中品味,那诗里诗外流露着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生命的向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是怎样的人生境界;“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又是何等惊心动魄的壮观。天地间的一花一草一树一木无不在那淡墨浓彩之中,或气势磅礴,或宁静幽谧,或奇光异彩,或形神灵动,或肆意挥洒,或精雕细刻。渐渐的把我带入一个斑斓的世界,让我观其声韵,观其色彩,悟其真谛,从而心翔蓝宇,魂飘山川!

你可以在任何地方,拥卷再手,那就是一种满目青山的大气。你可以在桃花源里流连,在赤壁赋里沉醉,学那不食人间烟火的天上神仙,不问世事。你可以领略“秦关汉月”的悠远,“大漠孤烟”的悲壮,在那诗中,在那词中,重游中华五千年的历史长河,那波澜壮观,磅礴大气的历史将会带给你心灵无与伦比的震撼!

唐诗宋词,是你,让我幻化成庄周梦中的蝴蝶,云淡风轻的怡然轻舞;是你,让我幻化作牧童短笛的闲云野鹤,天马行空地无所羁绊。你让我的生命化繁为简,心境归于平和,归隐于”屋上春鸠鸣,村边杏花白”的田园,但觉人淡如花,一身宠辱皆忘。

如波涛难舍大海,白云眷念天空,对诗词的倾心一爱让我体会了悲欢离合,聆听了花开花落,品尝了人间冷暖,学会了搏击长空。愿我们与唐诗宋词为伴,用生命去分享历史遗留下来的这份财富!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