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描写陈圆圆诗词有哪些1、家本姑苏浣花里,圆圆小字娇罗绮。 2、吴刘不争红颜女,十万清兵怎入关? 3、声声羌笛吹杨柳,月映官街,懒赋梅花,帘里人儿学唤茶。 4、秀发丰颐俏丽姿,梨园歌女动京师。 5、哭尽半生红粉泪,香魂终断五华池。 6、疑尔楚腰娇无力,如何开那山海关? 1、该句出自清初诗人吴梅村的《圆圆曲》,原文如下: 鼎湖当日弃人间,破敌收京下玉关。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 红颜流落非吾恋,逆贼天亡自荒宴。电扫黄巾定黑山,哭罢君亲再相见。 相见初经田窦家,侯门歌舞出如花。许将戚里空侯伎,等取将军油壁车。 家本姑苏浣花里,圆圆小字娇罗绮。梦向夫差苑里游,宫娥拥入君王起。 前身合是采莲人,门前一片横塘水。横塘双桨去如飞,何处豪家强载归? 此际岂知非薄命,此时只有泪沾衣。熏天意气连宫掖,明眸皓齿无人惜。 夺归永巷闭良家,教就新声倾座客。座客飞觞红日暮,一曲哀弦向谁诉? 白皙通侯最少年,拣取花枝屡回顾。早携娇鸟出樊笼,待得银河几时渡? 恨杀军书抵死催,苦留后约将人误。相约恩深相见难,一朝蚁贼满长安。 可怜思妇楼头柳,认作天边粉絮看。遍索绿珠围内第,强呼绛树出雕栏。 若非壮士全师胜,争得娥眉匹马还?蛾眉马上传呼进,云鬟不整惊魂定。 蜡炬迎来在战场,啼妆满面残红印。专征箫鼓向秦川,金牛道上车千乘。 斜谷云深起画楼,散关月落开妆镜。传来消息满江乡,乌桕红经十度霜。 教曲伎师怜尚在,浣纱女伴忆同行。旧巢共是衔泥燕,飞上枝头变凤凰。 长向尊前悲老大,有人夫婿擅侯王。当时只受声名累,贵戚名豪竞延致。 一斛珠连万斛愁,关山漂泊腰肢细。错怨狂风飏落花,无边春色来天地。 尝闻倾国与倾城,翻使周郎受重名。妻子岂应关大计?英雄无奈是多情。 全家白骨成灰土,一代红妆照汗青。君不见馆娃初起鸳鸯宿,越女如花看不足。 香径尘生鸟自啼,屧廊人去苔空绿。换羽移宫万里愁,珠歌翠舞古梁州。 为君别唱吴宫曲,汉水东南日夜流。 2、该句出自张志真的《咏陈圆圆》,原诗如下: 大明气数游离间, 闯王兴师闹翻天。 吴刘不争红颜女,十万清兵怎入关? 3、该句出自明末清初陈圆圆的《丑奴儿令》。原词如下: 满溪绿涨春将去,马踏星沙,雨打梨花,又有香风透碧纱。 声声羌笛吹杨柳,月映官街,懒赋梅花,帘里人儿学唤茶。 4、该句出自《七绝•咏”秦淮八艳“十六首》,朝代作者不详,原诗如下。 秀发丰颐俏丽姿,梨园歌女动京师。 闯王兵败许方悔,恰是红颜不可欺。 5、该句出自《七绝•咏”秦淮八艳“十六首》,朝代作者不详,原诗如下。 空门一入世人知,正是吴周乱国时。 哭尽半生红粉泪,香魂终断五华池。 6、该句出自《陈圆圆》,朝代作者不详,原诗如下。 生来若非秀可餐,江山自出李圆圆。 疑尔楚腰娇无力,如何开那山海关? 陈圆圆(1623—1695),江苏常州武进人,原姓邢,名沅,又字畹芬,明末清初苏州名妓,秦淮八艳之一。因其美貌被吴三桂纳为妾室。当吴三桂答应投降李自成时,闻自己的爱妾陈圆圆被李自成的部将所占有,冲冠大怒,高叫:“大丈夫不能自保妻室何生为?”遂投降了清军,引清军入关,与李自成的农民军开战。这就是吴梅村在《圆圆曲》中所曰:“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 陈圆圆的美貌倾倒了吴三桂,倾倒了刘宗敏,倾倒了大顺王朝,也倾倒了许多年后无数的男人。即便李自成不敌清军,如果吴三桂不投降多尔衮,满人至少要晚入关几十年。所以说陈圆圆以她个人魅力,影响着别人而改变了历史。由此,陈圆圆背上了百年“红颜祸水”之恶名。其实当时的历史变革并非出自陈圆圆己愿,她作为一个烟花女子是改变不了这一切的。张志真所写《咏陈圆圆》正道出了此番心酸无奈。 2.描写陈圆圆诗词有哪些1、家本姑苏浣花里,圆圆小字娇罗绮。 2、吴刘不争红颜女,十万清兵怎入关? 3、声声羌笛吹杨柳,月映官街,懒赋梅花,帘里人儿学唤茶。 4、秀发丰颐俏丽姿,梨园歌女动京师。 5、哭尽半生红粉泪,香魂终断五华池。 6、疑尔楚腰娇无力,如何开那山海关? 1、该句出自清初诗人吴梅村的《圆圆曲》,原文如下: 鼎湖当日弃人间,破敌收京下玉关。 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 红颜流落非吾恋,逆贼天亡自荒宴。 电扫黄巾定黑山,哭罢君亲再相见。 相见初经田窦家,侯门歌舞出如花。 许将戚里空侯伎,等取将军油壁车。 家本姑苏浣花里,圆圆小字娇罗绮。 梦向夫差苑里游,宫娥拥入君王起。 前身合是采莲人,门前一片横塘水。 横塘双桨去如飞,何处豪家强载归? 此际岂知非薄命,此时只有泪沾衣。熏天意气连宫掖,明眸皓齿无人惜。 夺归永巷闭良家,教就新声倾座客。座客飞觞红日暮,一曲哀弦向谁诉? 白皙通侯最少年,拣取花枝屡回顾。 早携娇鸟出樊笼,待得银河几时渡? 恨杀军书抵死催,苦留后约将人误。相约恩深相见难,一朝蚁贼满长安。 可怜思妇楼头柳,认作天边粉絮看。遍索绿珠围内第,强呼绛树出雕栏。 若非壮士全师胜,争得娥眉匹马还?蛾眉马上传呼进,云鬟不整惊魂定。 蜡炬迎来在战场,啼妆满面残红印。 专征箫鼓向秦川,金牛道上车千乘。 斜谷云深起画楼,散关月落开妆镜。 传来消息满江乡,乌桕红经十度霜。 教曲伎师怜尚在,浣纱女伴忆同行。 旧巢共是衔泥燕,飞上枝头变凤凰。 长向尊前悲老大,有人夫婿擅侯王。 当时只受声名累,贵戚名豪竞延致。 一斛珠连万斛愁,关山漂泊腰肢细。 错怨狂风飏落花,无边春色来天地。 尝闻倾国与倾城,翻使周郎受重名。 妻子岂应关大计?英雄无奈是多情。 全家白骨成灰土,一代红妆照汗青。 君不见馆娃初起鸳鸯宿,越女如花看不足。 香径尘生鸟自啼,屧廊人去苔空绿。 换羽移宫万里愁,珠歌翠舞古梁州。 为君别唱吴宫曲,汉水东南日夜流。 2、该句出自张志真的《咏陈圆圆》,原诗如下: 大明气数游离间, 闯王兴师闹翻天。 吴刘不争红颜女,十万清兵怎入关? 3、该句出自明末清初陈圆圆的《丑奴儿令》。 原词如下: 满溪绿涨春将去,马踏星沙,雨打梨花,又有香风透碧纱。 声声羌笛吹杨柳,月映官街,懒赋梅花,帘里人儿学唤茶。 4、该句出自《七绝•咏”秦淮八艳“十六首》,朝代作者不详,原诗如下。 秀发丰颐俏丽姿,梨园歌女动京师。 闯王兵败许方悔,恰是红颜不可欺。 5、该句出自《七绝•咏”秦淮八艳“十六首》,朝代作者不详,原诗如下。 空门一入世人知,正是吴周乱国时。 哭尽半生红粉泪,香魂终断五华池。 6、该句出自《陈圆圆》,朝代作者不详,原诗如下。 生来若非秀可餐,江山自出李圆圆。 疑尔楚腰娇无力,如何开那山海关? 陈圆圆(1623—1695),江苏常州武进人,原姓邢,名沅,又字畹芬,明末清初苏州名妓,秦淮八艳之一。因其美貌被吴三桂纳为妾室。 当吴三桂答应投降李自成时,闻自己的爱妾陈圆圆被李自成的部将所占有,冲冠大怒,高叫:“大丈夫不能自保妻室何生为?”遂投降了清军,引清军入关,与李自成的农民军开战。这就是吴梅村在《圆圆曲》中所曰:“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 陈圆圆的美貌倾倒了吴三桂,倾倒了刘宗敏,倾倒了大顺王朝,也倾倒了许多年后无数的男人。即便李自成不敌清军,如果吴三桂不投降多尔衮,满人至少要晚入关几十年。 所以说陈圆圆以她个人魅力,影响着别人而改变了历史。由此,陈圆圆背上了百年“红颜祸水”之恶名。 其实当时的历史变革并非出自陈圆圆己愿,她作为一个烟花女子是改变不了这一切的。张志真所写《咏陈圆圆》正道出了此番心酸无奈。 3.关于陈圆圆的诗诗词有: 吴梅村《圆圆曲》 鼎湖当日弃人间, 破敌收京下玉关, 痛哭六军俱缟素, 冲冠一怒为红颜! 红颜流落非我恋, 逆贼天亡自荒宴; 电扫黄巾下黑山, 哭罢君亲再相见! 相见初惊田窦家, 侯门歌舞出如花。 许将戚里箜篌伎, 等取将军油壁车。 家本姑苏浣花里, 圆圆小字娇罗绮。 梦向夫差苑里游, 宫娥拥入君王起。 前身合是采莲人, 门前一片横塘水。 横塘双浆去如飞, 何处豪家强载归。 此际岂知非薄命, 此时只有泪沾衣。 熏天意气连宫掖, 明眸皓齿无人惜。 夺归永巷闭良家, 教就新声倾座客。 座客飞觞红日暮, 一曲哀弦向谁诉? 白皙通侯最少年, 捡取花枝屡回顾。 早携娇鸟出樊笼, 待得银河几时渡? 恨杀军书抵死催, 苦留后约将人误! 相约恩深相见难, 一朝蚁贼满长安。 可怜思妇楼头柳, 认作天边粉絮看! 遍索绿珠围内第, 强呼绛树出雕阑。 若非壮士全师胜, 争得蛾眉匹马还? 蛾眉马上传呼进, 云鬟不整惊魂定。 蜡炬迎来在战场, 啼妆满面残红印! 专征箫鼓向秦川, 金牛道上车千乘。 斜谷云深起画楼, 散关月落开妆镜。 传来消息满江乡, 乌粕红经十度霜。 教曲技师怜尚在, 浣纱女伴忆同行。 旧巢合是衔泥燕, 飞上枝头变凤凰。 长向樽前悲老大, 有人夫婿擅侯王。 当时只受声名累, 贵戚名豪竞延致。 一斛明珠万斛愁, 关山漂泊腰肢细! 错怨狂风扬落花, 无边春色来天地。 尝闻倾国与倾城, 翻使周郎受重名。 妻子岂应关大计? 英雄无奈是多情! 全家白骨成灰土, 一代红妆照汗青! 君不见馆娃宫起鸳鸯宿, 越女如花看不足。 香径尘生鸟自啼, 屉廊人去苔空绿! 换羽移宫万里愁, 珠歌翠舞古凉州。 为君别唱吴宫曲, 汉水东南日夜流! 4.描述吴三桂和陈圆圆的名句是什么清·吴伟业《圆圆曲》: 鼎湖当日弃人间, 破敌收京下玉关, 痛哭六军俱缟素, 冲冠一怒为红颜! 红颜流落非我恋, 逆贼天亡自荒宴; 电扫黄巾下黑山, 哭罢君亲再相见! 相见初惊田窦家, 侯门歌舞出如花。 许将戚里箜篌伎, 等取将军油壁车。 家本姑苏浣花里, 圆圆小字娇罗绮。 梦向夫差苑里游, 宫娥拥入君王起。 前身合是采莲人, 门前一片横塘水。 横塘双浆去如飞, 何处豪家强载归。 此际岂知非薄命, 此时只有泪沾衣。 熏天意气连宫掖, 明眸皓齿无人惜。 夺归永巷闭良家, 教就新声倾座客。 座客飞觞红日暮, 一曲哀弦向谁诉? 白皙通侯最少年, 捡取花枝屡回顾。 早携娇鸟出樊笼, 待得银河几时渡? 恨杀军书抵死催, 苦留后约将人误! 相约恩深相见难, 一朝蚁贼满长安。 可怜思妇楼头柳, 认作天边粉絮看! 遍索绿珠围内第, 强呼绛树出雕阑。 若非壮士全师胜, 争得蛾眉匹马还? 蛾眉马上传呼进, 云鬟不整惊魂定。 蜡炬迎来在战场, 啼妆满面残红印! 专征箫鼓向秦川, 金牛道上车千乘。 斜谷云深起画楼, 散关月落开妆镜。 传来消息满江乡, 乌粕红经十度霜。 教曲技师怜尚在, 浣纱女伴忆同行。 旧巢合是衔泥燕, 飞上枝头变凤凰。 长向樽前悲老大, 有人夫婿擅侯王。 当时只受声名累, 贵戚名豪竞延致。 一斛明珠万斛愁, 关山漂泊腰肢细! 错怨狂风扬落花, 无边春色来天地。 尝闻倾国与倾城, 翻使周郎受重名。 妻子岂应关大计? 英雄无奈是多情! 全家白骨成灰土, 一代红妆照汗青! 君不见馆娃宫起鸳鸯宿, 越女如花看不足。 香径尘生鸟自啼, 屉廊人去苔空绿! 换羽移宫万里愁, 珠歌翠舞古凉州。 为君别唱吴宫曲, 汉水东南日夜流! 吴伟业(1609—1672)字骏公,号梅村,太仓(今属江苏)人。 明崇祯四年(1631)进士,为翰林院编修,官至左庶子。 明亡后曾与侯方域相约终隐(见《怀古兼吊侯朝宗》自注),但迫于清廷的压力,还是应召北上,当了国子监祭酒,一年多后即辞职南归。 有《梅村家藏稿》。 。 5.秦淮八艳是哪八个请用诗句描述“秦淮八艳”指的明末清初南京秦淮河上的八个南曲名妓,故又称“金陵八艳”。 到底是哪八个人?有关资料上说法不尽一致。明朝遗老余澹心在《板桥杂记》中记载为:柳如是、顾横波、马湘兰、陈圆圆、寇白门、卞玉京、李香君、董小宛。 台湾郑经生在《董小宛之谜》一文中则将马湘兰换成郑妥娘。 王德恒、陈予一合著的《顺治与鄂妃》一书变动较大,它加上了李十娘、龚之路、黄艳秋三人,去掉了马湘兰、寇白门、卞玉京。 《板桥杂记》的作者余澹心与“秦淮八艳”是同时代人,又久居金陵,为秦淮河上的常客,看来所言不谬。此外清末叶衍兰刻的《秦淮八艳图咏》、现存于董小宛与冒辟疆故居如皋水绘园中的“金陵八艳”说明,以及刘培林、张德义合著的长篇小说《秦淮名妓董小宛》中所列“秦淮八艳”之名,亦与《板桥杂记》相同。 (周高潮) [编辑本段]八艳简介 秦淮八艳指明末清初在南京秦淮河畔留下凄婉爱情故事的八位才艺名妓。 明末在秦淮一带的八个名妓,又称“金陵八艳”。 秦淮八艳的事迹,最先见于余怀的《板桥杂记。》分别写了顾横波、董小宛、卞玉京、李香君、寇白门、马湘兰等六人。 后人又加入柳如是、陈圆圆而称为八艳。 她们八人有几个共同点,首先都具有爱国的民族气节;秦淮八艳除马湘兰以外,其他人都经历了由明到清的改朝换代的大动乱。 当时好多明朝的贪官贪生怕死,卖国求荣,而和她们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秦淮八艳虽然是被压迫在社会最底层的妇女,在国家存亡的危难时刻,却能表现出崇高的民族节气。 然后呢,她们在诗词和绘画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 她们八人个个能诗会画,只是大部分已经散失,只有柳如是作品保留下来较多,她们创作勤奋,努力表达自己的生活感受。 故宫博物馆曾展出了马湘兰的兰花长卷,无锡博物院也曾在南京展出了董小宛的蝴蝶图;最后一点就是她们对爱情和友谊十分忠诚。 秦淮八艳都是被逼上青楼的。有谁想过这样的卖笑生涯呢?她们无不想找一位情投意合的如意郎君终生厮守,可她们的从良,总是以爱情和友谊为择偶标准,但是却历经坎坷。 这固然是当时社会妇女的悲剧,也体现了她们自身高尚的品质。 明朝末年,以色貌才气而名冠秦淮河的金陵八艳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当时文人墨客慕名而来者何止百千?诸多叱咤风云的历史人物的命运皆与她们有着重大关系。美女爱英雄,妓女爱才子。 她们的艳丽不仅令凡俗之人动心,更令许多英雄才子为之神魂颠倒,乃至历史随之改变。 明末的秦淮河一派勾栏瓦肆,歌舞升平,笙歌彻夜的景象。 其中青楼林立,尽是风尘女子的世界,俨然成为明代最为繁华的歌舞地。许多青楼都收留有父母双亡,孤苦无依的童女。 她们教其琴棋书画,诗词歌舞。待其长成后便成为青楼中的招牌。 金陵八艳柳如是、李香君、卞玉京、郑妥娘、顾眉生、寇白门、陈圆圆、董小宛皆是由雏妓养成至秦淮河一“绝色”的。 八艳不仅个个相貌身材一流,而且诗词歌舞样样精通,更难能可贵的是她们关心天下大事,与继东林党之后的复社文人来往密切,指点江山,激昂文字,当真巾帼不让须眉。 她们中的李香君,卞玉京,董小宛与金陵四公子中的侯方域,方以智,冒襄的风流韵事被时人传为美谈。 岂知金陵四公子在当时文坛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他们成立的复社是继东林党之后又一重要的带有政治色彩的文学社团。金陵四公子均是名门望族书香门第之后,诗词文章一流。 其中方以智文武双全,为大明朝作过很多贡献。他任崇祯帝翰林院检。 明亡后他为光复明朝而奔走,任南明永王定王的讲官,永历帝的宰相。 当清朝一统天下成定局之后,他又积极筹备反清复明活动。 当时慕其名而投奔者成千上万,其孙方苞便是后来桐城派的鼻祖。 八艳中的柳如是,顾眉生,寇白门后来都从良跟随明末的历史名臣。 明亡后,八艳中许多人都因政治原因而遭追捕。陈圆圆,董小宛也由此出现在当时叱咤风云的历史人物的生命中。 当时明末将领吴三桂投在闯王李自成的麾下。他控制着长城要塞,抵御清兵,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陈圆圆被献与吴三桂受尽恩宠。两人感情笃深。 后来李自成麾下另一将抢夺陈圆圆。吴三桂迷恋与她,因此大怒道:“我手握重兵竟连一女子也保护不了!”将军一怒为红颜,自此吴三桂起兵投清倒戈相向。 农民军毕竟难敌训练有素的正规军,清军入关,如风卷残云般将其歼灭。李自成功败垂成,成为历史上的悲剧英雄。 清统一天下后,吴三桂因其功高而被封为西南藩王。若当时陈圆圆未被抢,吴三桂未必会倒戈相向,历史上是否真会有大清朝还未可知。 此系传说,不可信,请看董小宛的词条。 金陵八艳,色冠一方,她们的命运与帝王将相紧连在一起。 许多历史事件的背后,帝王将相的许多令常人难以理解诡异出格的行为都可从她们的命运中找到答案。英雄爱美女,金陵八艳之艳,可谓艳之极至! 。 6.描写陈圆圆和吴三桂的那首诗是什么描写陈圆圆和吴三桂的诗是:《圆圆曲》。 这首诗是明末清初诗人吴伟业的一首七言古诗。 全文: 鼎湖当日弃人间,破敌收京下玉关。 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红颜流落非吾恋,逆贼天亡自荒宴。 电扫黄巾定黑山,哭罢君亲再相见。 相见初经田窦家,侯门歌舞出如花。 许将戚里箜篌伎,等取将军油壁车。家本姑苏浣花里,圆圆小字娇罗绮。 梦向夫差苑里游,宫娥拥入君王起。前身合是采莲人,门前一片横塘水。 横塘双桨去如飞,何处豪家强载归。此际岂知非薄命,此时唯有泪沾衣。 薰天意气连宫掖,明眸皓齿无人惜。夺归永巷闭良家,教就新声倾坐客。 坐客飞觞红日暮,一曲哀弦向谁诉?白晳通侯最少年,拣取花枝屡回顾。早携娇鸟出樊笼,待得银河几时渡?恨杀军书抵死催,苦留后约将人误。 相约恩深相见难,一朝蚁贼满长安。可怜思妇楼头柳,认作天边粉絮看。 遍索绿珠围内第,强呼绛树出雕阑。若非壮士全师胜,争得蛾眉匹马还? 蛾眉马上传呼进,云鬟不整惊魂定。 蜡炬迎来在战场,啼妆满面残红印。专征萧鼓向秦川,金牛道上车千乘。 斜谷云深起画楼,散关月落开妆镜。传来消息满江乡,乌桕红经十度霜。 教曲伎师怜尚在,浣纱女伴忆同行。旧巢共是衔泥燕,飞上枝头变凤凰。 长向尊前悲老大,有人夫婿擅侯王。当时只受声名累,贵戚名豪竞延致。 一斛明珠万斛愁,关山漂泊腰肢细。错怨狂风飏落花,无边春色来天地。 尝闻倾国与倾城,翻使周郎受重名。妻子岂应关大计,英雄无奈是多情。 全家白骨成灰土,一代红妆照汗青。君不见,馆娃初起鸳鸯宿,越女如花看不足。 香径尘生乌自啼,屧廊人去苔空绿。换羽移宫万里愁,珠歌翠舞古梁州。 为君别唱吴宫曲,汉水东南日夜流! 此诗通过明末清初名妓陈圆圆与吴三桂的聚散离合,反映了明末清初一系列重大的历史事件,委婉曲折地谴责了吴三桂的叛变行为。全诗巧妙地将吴三桂、陈圆圆同吴王夫差、西施联系起来,同时又运用不少史书典故入诗,从而使诗篇笼罩了一种深沉的历史感。 7.秦淮八艳的诗句寇白门—— 绝色吴女名门后,生不逢时沦青楼。 侠骨柔肠志高洁,一生飘零终无悔。 柳如是—— 肤似凝脂眉似柳,诗书礼乐冠江南。 一朝夺得青溪魁,轻姿漫步秦淮岸。 李香君—— 玉肤金钗红罗裙,青丝飘飘及腰间。 花扇轻摇香风飘,疑是天仙在人间。 陈圆圆—— 如花似玉姑苏女,昆曲书画压群芳。 乱世桃花命多舛,颠沛流离遁空门。 董小宛—— 樱桃小嘴细柳腰,声若莺啼惹人怜。 一朝觅得知心郎,长相厮守终无悔。 这些是后人的评价 柳如是小传:柳如是,名是,又一名隐,字如是,小字蘼芜,世称河东君、蘼芜君,明未浙江嘉兴人,秦淮八艳之一,工诗词,善书画。] 有恨寒潮,无情残照,正是萧萧南浦。更吹起、霜条孤影,还记得、旧时飞絮。况晚来、烟浪迷离,见行客、特地瘦腰如舞。总一种凄凉,十分憔悴,尚有燕台佳句。 春日酿成秋日雨。念畴昔风流,暗伤如许。纵饶有、绕堤画舫,冷落尽、水云犹故。忆从前、一点春风,几隔着重帘,眉儿愁苦。待约个梅魂,黄昏月淡,与伊深怜低语。 ----《金明池.咏寒柳》柳如是 [马湘兰小传:马湘兰,名守真,小字玄儿,又字月娇,祖籍湖南,又因酷爱兰花,故自号湘兰,江苏金陵人,秦淮八艳之一,有诗词集《湘兰集》传世,所画兰花为画坛一绝。] 何处风来气似兰,帘前小立耐春寒; 囊空难向街头买,自写幽香纸上看。 偶然拈笔写幽姿,付与何人解护持? 一到移根须自惜,出山难比在山时。 ----《题墨兰图》马湘兰 卞玉京小传:卞玉京名赛,又名赛赛,号云裳,明亡后自号玉京道人,明未江苏金陵人,秦淮八艳之一,工小楷,精琴理,善画兰,惜未闻有诗传世。] [陈圆圆小传:陈圆圆,原姓邢,名沅,字圆圆,又字畹芳,明未江苏常州人,能歌善舞,明艳照人。] 满溪绿涨春将去,马踏星沙,雨打梨花,又有香风透碧纱。 声声羌笛吹杨柳,月映官街,懒赋梅花,帘里人儿学唤茶。 ——《丑奴儿令》陈圆圆 李香君 题女史卢允真寒江晓泛图 瑟瑟西风净远天,江山如画镜中悬. 不知何处烟波叟,日出呼儿泛钓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