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哪些被后人曲解的古文或古诗词1、 父母在,不远游。 下半句是 “游必有方” 意思是要是出游,必须要告知去处。 2、 “言必信,行必果”。 出自《论语·子路第十三》。后面还有一句:“硁硁然小人哉”。 意思就是:固执的庸士就是这样子。庸者,庸言庸行之庸,作平常义。 “硁(keng)硁然”形容浅薄而固执。因此孟子同学直接就说: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惟义所在”——只要合乎道义。 3、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出自《庄子.养生主》一直被许多人用于鼓舞学习者珍惜时间、努力学习,在这之后还有一句“以有涯随无涯殆已”; 意思大概就是说,你拿有限的生命去学什么没完没了的知识,你真是个二逼傻逼脑残呀! 4、“不孝有三种,没有后代传承乃是最大的不孝,当年舜没有告诉父母便娶妻,是因为担心自己没有后代,君子以为这跟告诉了父母没区别。”】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句话现在人们普遍理解作为儿女,要为家族续香火,不然就是不孝,完全错了。 这句话出自《孟子.离娄上》,原话是“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是为无后也,君子以为犹告也。” 意思是不孝的事情有很多(有三种之说,但孟子说过有五不孝),以不守后代之责为大。 舜没有告知父母就结婚了,这就是无后,但君子以为,和告知了差不多(因为一舜出家在外,二是尧要把女儿嫁给他,古有以帝王为父母一说,三舜的父亲对他很暴力,即使这样他还是很孝顺。 所以君子们都认为一样)。和生孩子续香火没一毛钱关系。 5、 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 世人若学我,如同进魔道。 6、 遥闻深巷犬吠声,便有妇人惊觉欠伸,摇其夫语猥亵事。夫呓语,初不甚应,妇摇之不止,则二人语渐间杂,床又从中戛戛。既而儿醒,大啼。 7、 《周易·乾卦》:群龙无首,吉。 8、 「人是生而自由的」 下一句是: 「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 再下一句是: 「自以为是其他一切主人的人,反而比其他一切更是奴隶。」 9、 你办事,我放心----------------------有事找江青同志商量。 10、 三思而后行,其实原文是:“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孔子的意思是想两遍就赶紧去做,想来想去的还不行动你墨迹你妹啊! 11、 老来多健忘, 唯不忘相思。 12、 闭门造车,出门合辙 13、 百善孝为先,原心不原迹,原迹贫家无孝子。万恶淫为首,论迹不论心,论心世上少完人。 14、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15、【拿破仑并未有过睡狮论,详见拿破仑为什么说中国是睡狮?】 中国是一头沉睡的巨狮,当他醒来全世界都会震惊,那就永远别让他醒来。--拿破仑 16、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其中的‘为’字有两种读音, 但是正确的读法是第二声(阳平),这里的‘为’是动词 句意为 人如果不修习自己的德行(改进提升自身不足),那么天理难容(朽木不可雕也)! 17、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 原句: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道德经》 一般人的理解:“天地残暴不仁,把万物都当成低贱的猪狗来看待,而那些高高在上的所谓圣人们也没两样,还不是把我们老百姓也当成猪狗不如的东西!” 其实这句话的真正意思是说,天地不情感用事,对万物一视同仁,圣人不情感用事,对百姓一视同仁。 2.有哪些被后人曲解的古文或者古诗词01 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 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 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执戟明光里。 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 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张籍的这首《节妇吟》不知道被多少小清新当成爱情诗,其实这是一首政治诗。 02 一日不见,如隔三秋 。 出处:《诗·王风·采葛》:“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隔三秋! 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貌似现在大多数都认为是“三秋”就是三年吧。 其实“三秋”是指三个季度,正好与前后成排比,层层递进。古人也有对此的注解,见《孔颖达疏》:“年有四时,时皆三月,三秋谓九月也。” 所以呢,这首诗的意思是: 一日不见,如隔三月! 一日不见,如隔三季! 一日不见,如隔三年! 03 李白《将进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对这句诗的理解一直是:圣贤人物由于曲高和寡或者高处不胜寒等原因跟普通的民众比较有距离,他们是孤傲寂寞的;而那些喜欢喝酒,行为放荡、自由、豁达的人会活得更有色彩,更有名声。 现在才知道大多数人的理解与这句诗的本意大相径庭。 按照 张炜 的说法:圣、贤,实际上是两种酒,「圣」是过滤酒,「贤」是蒸馏酒(唐:烧春,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蒸馏酒,对于当时是否掌握蒸馏技术存疑,起源说有多种版本)。很早就有「清酒」为圣,「浊酒」为贤的说法。 这句诗的正确解释是:酒本身是寂寞的,只是因为喝酒人的不同才使它得以留名。酒以诗传,人以诗名,流芳千古。 04 酒肉穿肠过 佛祖心中留 。 这句话流传甚广,几乎成为一般俗人和不知佛法者劝人吃肉饮酒的依据。若见有人吃素或忌讳什么,则劝说何必执着呢,“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嘛。但是世人仅知济公的此句,却不知还有后句: “世人若学我,如同进魔道”。 只有大神通圣人在特定情况下,为度众生才示现吃肉,以掩盖圣人之本,而其中密意凡夫不可能明白,济公吃了两只死鸽可以吐出两只活鸽来。如果你也可以做到,尽管吃肉,作不到的话还是老老实实持戒吧。 狮子跳的过去的悬崖,兔子去跳只能摔死。 05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原句:“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于嗟阔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原本是战士之间的约定,说要一起死。后面的两句是说,现在和我约定的人都走了,我怎么活啊? 【现在它成了说夫妻关系的话了。。。】 06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曲解:天地残暴不仁,把万物都当成低贱的猪狗来看待;而那些高高在上的所谓圣人们也没两样,还不是把我们老百姓也当成猪狗不如的东西! 正确解释:天地不情感用事,对万物一视同仁,圣人不情感用事,对百姓一视同仁。 07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这句话出自庄子的“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一向被尊为金科玉律。 原句:“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以有涯随无涯,殆已!” 意思是:人的生命是有限的,知识是无限的,用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知识,那是很危险的。也就是说,庄子真正想表达的是:生命有限,不该没完没了地去追无限的知识。 08 嫁鸡随鸡,嫁狗随狗 原句“嫁乞随乞,嫁叟随叟” 意思是一个女人即使嫁给乞丐或者是 年龄大的人也要随其生活一辈子。随着时代的变迁,这一俗语转音成鸡成狗了。 09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这句话,一直被翻译为:对于老百姓,只能使他们按照我们的意志去做,不能使他们懂得为什么要这样做。这句话被认为是孔子提倡愚民的理论根据。 实际上,这句话是这样断句的: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意思是:如果人民的素质高,就给他们自由宽松的环境;如果人民的素质不高,就要教化他们。这和孔子是倡导“有教无类”的思想相吻合。 10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床,不是卧榻的意思;而作“井栏”解。《辞海》里明确注释,床是“井上围栏”。李白此诗作于唐开元十五年(公元727年),现在的湖北安陆。古人把“有井水处”称为故乡。诗人置身在秋夜明月下的井边上,举头遥望,顿生思乡之情。 3.有哪些被后人曲解的古文或者古诗词01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 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执戟明光里。 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张籍的这首《节妇吟》不知道被多少小清新当成爱情诗,其实这是一首政治诗。02一日不见,如隔三秋 。 出处:《诗·王风·采葛》:“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隔三秋! 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貌似现在大多数都认为是“三秋”就是三年吧。其实“三秋”是指三个季度,正好与前后成排比,层层递进。 古人也有对此的注解,见《孔颖达疏》:“年有四时,时皆三月,三秋谓九月也。”所以呢,这首诗的意思是:一日不见,如隔三月!一日不见,如隔三季!一日不见,如隔三年!03李白《将进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对这句诗的理解一直是:圣贤人物由于曲高和寡或者高处不胜寒等原因跟普通的民众比较有距离,他们是孤傲寂寞的;而那些喜欢喝酒,行为放荡、自由、豁达的人会活得更有色彩,更有名声。现在才知道大多数人的理解与这句诗的本意大相径庭。 按照 张炜 的说法:圣、贤,实际上是两种酒,「圣」是过滤酒,「贤」是蒸馏酒(唐:烧春,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蒸馏酒,对于当时是否掌握蒸馏技术存疑,起源说有多种版本)。很早就有「清酒」为圣,「浊酒」为贤的说法。 这句诗的正确解释是:酒本身是寂寞的,只是因为喝酒人的不同才使它得以留名。酒以诗传,人以诗名,流芳千古。 04酒肉穿肠过 佛祖心中留 。这句话流传甚广,几乎成为一般俗人和不知佛法者劝人吃肉饮酒的依据。 若见有人吃素或忌讳什么,则劝说何必执着呢,“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嘛。但是世人仅知济公的此句,却不知还有后句:“世人若学我,如同进魔道”。 只有大神通圣人在特定情况下,为度众生才示现吃肉,以掩盖圣人之本,而其中密意凡夫不可能明白,济公吃了两只死鸽可以吐出两只活鸽来。如果你也可以做到,尽管吃肉,作不到的话还是老老实实持戒吧。 狮子跳的过去的悬崖,兔子去跳只能摔死。05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原句:“死生契阔,与子成说。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于嗟阔兮,不我活兮。 于嗟洵兮,不我信兮。”原本是战士之间的约定,说要一起死。 后面的两句是说,现在和我约定的人都走了,我怎么活啊?【现在它成了说夫妻关系的话了。】 06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曲解:天地残暴不仁,把万物都当成低贱的猪狗来看待;而那些高高在上的所谓圣人们也没两样,还不是把我们老百姓也当成猪狗不如的东西!正确解释:天地不情感用事,对万物一视同仁,圣人不情感用事,对百姓一视同仁。 07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这句话出自庄子的“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一向被尊为金科玉律。原句:“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 以有涯随无涯,殆已!”意思是:人的生命是有限的,知识是无限的,用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知识,那是很危险的。也就是说,庄子真正想表达的是:生命有限,不该没完没了地去追无限的知识。 08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原句“嫁乞随乞,嫁叟随叟”意思是一个女人即使嫁给乞丐或者是 年龄大的人也要随其生活一辈子。随着时代的变迁,这一俗语转音成鸡成狗了。 09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这句话,一直被翻译为:对于老百姓,只能使他们按照我们的意志去做,不能使他们懂得为什么要这样做。这句话被认为是孔子提倡愚民的理论根据。 实际上,这句话是这样断句的: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意思是:如果人民的素质高,就给他们自由宽松的环境;如果人民的素质不高,就要教化他们。 这和孔子是倡导“有教无类”的思想相吻合。10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床,不是卧榻的意思;而作“井栏”解。 《辞海》里明确注释,床是“井上围栏”。李白此诗作于唐开元十五年(公元727年),现在的湖北安陆。 古人把“有井水处”称为故乡。诗人置身在秋夜明月下的井边上,举头遥望,顿生思乡之情。 4.有哪些被后人曲解的古文或古诗词1、“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原本是战士之间的约定,说要一起死。后面的两句是说,现在和我约定的人都走了,我怎么活啊?现在它成了说夫妻关系的话了,以后写情书不要拿这句话卖蠢了。 2、“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床,不是卧榻的意思;而作“井栏”解。 《辞海》里明确注释,床是“井上围栏”。李白此诗作于唐开元十五年(公元727年),现在的湖北安陆。 古人把“有井水处”称为故乡。诗人置身在秋夜明月下的井边上,举头遥望,顿生思乡之情。 3、“红酥手。黄滕酒。 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 欢情薄。”所谓“红酥手”可作红润的手指,还可解释为一种点心。 陆游著名的词作《钗头凤》,写给表妹唐婉。词中以“红酥”形容红梅蓓蕾之色,是个令人陶醉的字眼儿。 陆游用“红酥”来形容肤色,便寓有爱怜之意。 5.“幽怨”“哀伤”的古诗词1、木兰词·拟古决绝词柬友 朝代:清代 作者:纳兰性德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一作:却道故心人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一作:泪雨零 / 夜雨霖)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2、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朝代:五代 作者: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雕栏 通:阑) 3、离思五首 朝代:唐代 作者:元稹 自爱残妆晓镜中,环钗漫篸绿丝丛。 须臾日射胭脂颊,一朵红苏旋欲融。 山泉散漫绕街流,万树桃花映小楼。 闲读道书慵未起,水晶帘下看梳头。 红罗著压逐时新,吉了花纱嫩麴尘。 第一莫嫌材地弱,些些纰缦最宜人。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寻常百种花齐发,偏摘梨花与白人。 今日江头两三树,可怜和叶度残春。 4、钗头凤·红酥手 宋代:陆游 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5、武陵春·春晚 朝代:宋代 作者: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