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收集有关描写山的诗句】山 :1、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2、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曹操《观沧海》) 4、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过故人庄》) 5、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苏轼《题西林壁》) 6、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7、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孔子) 水 :1、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 3、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苏轼) 4、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 5、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郦道元《三峡》) 6、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吴均《与朱元思书》)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望庐山瀑布 孟浩然 李白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飞流直下三千尺,疑似银河落九天.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一、天地山水 1.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南朝)齐.谢眺《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2.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北齐)北朝民歌《敕勒歌》 3.雄鸡一唱天下白——唐.李贺《致酒行》 4.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唐.孟浩然《宿建德江》 5.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唐.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6.野旷沙岸净,天高秋月明——(南朝宋)谢灵运《初去郡》 7.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唐.李白《将进酒》 8.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唐.李白《蜀道难》 9.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唐.李白《望天门山》 10.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唐.李白《望庐山瀑布》 11.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唐.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12.青山看不厌,流水趣何长——唐.钱起《陪考功王员外城东池亭宴》 13.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唐.韩愈《送桂州严大夫同用南字》 14.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唐.杜甫《望岳》 15.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唐.王维《汉江临泛》 16.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宋.苏轼《题西林壁》 17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宋.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18.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宋.陆游《游山西村》 19.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宋.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 20.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宋.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21.云来山更佳,云去山如画,山因云晦明,云共山高下——元.张养浩《双调雁儿落兼得胜令》 一、天地山水 1.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南朝)齐.谢眺《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2.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北齐)北朝民歌《敕勒歌》 3.雄鸡一唱天下白——唐.李贺《致酒行》 4.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唐.孟浩然《宿建德江》 5.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唐.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6.野旷沙岸净,天高秋月明——(南朝宋)谢灵运《初去郡》 7.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唐.李白《将进酒》 8.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唐.李白《蜀道难》 9.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唐.李白《望天门山》 10.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唐.李白《望庐山瀑布》 11.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唐.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12.青山看不厌,流水趣何长——唐.钱起《陪考功王员外城东池亭宴》 13.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唐.韩愈《送桂州严大夫同用南字》 14.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唐.杜甫《望岳》 15.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唐.王维《汉江临泛》 16.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宋.苏轼《题西林壁》。 2.描写山的诗句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过故人庄》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木兰诗》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李白《早发白帝城》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州词》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 3.【形容山美的诗句一定要全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过故人庄》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木兰诗》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李白《早发白帝城》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州词》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山行--- 唐朝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古风----李白 西上莲花山,迢迢见明星.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望岳》---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陶渊明:《归园田居》) 西上莲花山,迢迢见明星.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李白;古风)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陆游《后赤壁赋》 夕阳山外山,春水渡边渡.(一个对联)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望庐山瀑布》) 百川沸腾,山冢碎甭.高谷为岸,深谷为陵.(《诗经》)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中无.(王维 《汉江临泛》) 晋·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宋·郭熙:春山淡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欲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 唐·司空图:逢人渐觉乡音异,却恨莺声似故山 宋·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唐·王维: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唐·韩愈: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唐·李白: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山削出金芙蓉.九江秀色可揽结,吾将此地巢云松.唐·张锡:山之妙在峰回路转,水之妙在风起波生.唐·李白:泰山嵯峨夏云在,疑是白波涨东海.元·张养浩:云来山更佳,云去山如画,山因云晦明,云共山高下。 4.带有山的诗句山行--- 唐朝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古风----李白 西上莲花山,迢迢见明星。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 《望岳》---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陶渊明:《归园田居》) 西上莲花山,迢迢见明星。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李白;古风)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陆游《后赤壁赋》 夕阳山外山,春水渡边渡。(一个对联)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李白《望庐山瀑布》) 百川沸腾,山冢碎甭。高谷为岸,深谷为陵。 (《诗经》)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中无. (王维 《汉江临泛》) 晋·陶渊明: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宋·郭熙: 春山淡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欲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 唐·司空图: 逢人渐觉乡音异,却恨莺声似故山 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唐·王维: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唐·韩愈: 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 唐·李白: 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山削出金芙蓉。九江秀色可揽结,吾将此地巢云松。 唐·张锡: 山之妙在峰回路转,水之妙在风起波生。 唐·李白: 泰山嵯峨夏云在,疑是白波涨东海。 元·张养浩: 云来山更佳,云去山如画,山因云晦明,云共山高下 5.关于山的诗句古诗大全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过故人庄》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书湖阴先生》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游山西村》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观沧海》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次北固山下》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望岳》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望岳》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渔家傲》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行路难·其一》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汉江临眺》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题破山寺后禅院》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短歌行》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入若耶溪》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望天门山》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卜算子》 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过松源晨》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山坡羊》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无题》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登飞来峰》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酬乐天扬州》 6.描写山的诗句大全《描写山的诗句》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过故人庄》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书湖阴先生》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游山西村》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观沧海》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次北固山下》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望岳》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望岳》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渔家傲》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行路难·其一》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汉江临眺》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题破山寺后禅院》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短歌行》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入若耶溪》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望天门山》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卜算子》 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过松源晨》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山坡羊》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无题》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登飞来峰》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酬乐天扬州》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钱塘湖春行》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饮酒·其五》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夜雨寄北》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渡荆门送别》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山行》 西上莲花山,迢迢见明星《古风·其十九》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题西林壁》 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篸《送桂州严大夫》 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登庐山五》 泰山嵯峨夏云在,疑是白波涨东海《早秋单父》 云来山更佳,云去山如画《双调》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白雪歌送武》 7.关于山的诗句1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唐 李白《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2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唐 李白《劳劳亭》 3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唐 李白《蜀道》 4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唐 李白《关山月》 5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唐· 李白《望天门山》 6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唐 李白《游金陵凤凰台》 7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唐 柳宗元《绝句》 8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唐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9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唐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0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唐 杜甫《赠卫八处士》 11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唐· 杜甫《望岳》 12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唐· 孟浩然《过故人庄》 13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唐·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14山寺月中寻桂子,郡守枕上看潮头。——唐 白居易《忆江南》 15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唐 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16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唐 王之涣《登鹳雀楼》 17青海长云暗雪山,一片孤城万仞山——唐 王昌龄《从军行》 18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几重!唐——唐 李益 《喜见外弟又言别》 19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唐 王维《山居秋暝》 20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唐 ·王维《汉江临眺》 21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唐· 王湾《次北固山下》 22想象昆山姿,缅邈区中缘。——南朝 宋 谢灵运《登江中孤屿》 23岷山高已峻,燕水清切寒。——南朝 宋 吴迈远《棹歌行》 24摧折寒山里,遂死无人窥。——南朝 梁 吴均《伤友》 25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南朝 梁 王籍《入若耶溪》 26水雾杂山烟,冥冥不见天。——南朝 梁 伏挺《行舟值早雾》 27淮源比桐柏,方山似削成。——南朝 陈 沈炯《长安还至方山怆然自伤》 28远戍唯闻鼓,寒山但见松。——南朝 陈 阴铿《晚出新亭》 29太息关山月,风尘客子衣。——南朝 陈 江总《遇长安使寄裴尚书》 30关山四面绝,故乡几千里?——北朝 刘昶《断句》 8.关于描写山的诗句1.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江雪》) 2.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4.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5.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王维:《鹿柴》) 6.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关山月}) 7.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李白:《独坐敬亭山》) 8.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陶渊明:《归园田居》) 9.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10.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题西林壁》) 11.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木兰诗》 12.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13.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4.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李白《早发白帝城》 15.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 16.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 9.描写山的古诗平都山 陆游 名山近江步,蜡屐得修行。 奔鹿冲人过,藏丹彻夜明。 唐碑多断蚀,梁殿半欹倾。 洞口云常涌,檐牙柏再荣。 行逢负笼客,卧听送船声。 平都观 范成大 神仙得者王方平, 谁其继之阴长生。 飘然空飞五云屏, 上宾寥阳留玉京。 石炉丹气常夜鸣, 龙光万柏森年龄。 峡山逼侧泯江旋, 洞口福地古所铭。 云有北阴神帝庭, 太阴黑簿囚鬼灵。 自从仙都起岩扃, 高霞流电飞伏精。 晖景下堕烁九冰, 塞绝苦道升无形, 至今台殿栖岑屏, 隋污唐垩留丹青。 上仙怪寄溪如清, 瑶池仙杖纷娉婷。 琅敖赴节锵欲鸣, 我来秋暑如炊蒸。 汗流吁气衣枯藤, 摩挲众迹不暇评。 聊记梗概知吾曾。 (作者简介) 范成大(1126-1193),吴郡(今江苏苏州市)人,南宋著名诗人。 他受禅学影响颇深, 故部分诗流露出虚无寂灭的思想。范成大二十九岁中进士,任过秘书省正字,吏部员外郎等职。 南宋年间 (公元1175年),范成大任成都路安抚使时,来丰都视察,登游平都观,留题下诗。 (注释)(1)平都观:即今“天子殿”。 (2)吏部员外郎:吏部,隋唐以后,中枢(中央)设六部,吏 部是其中之一。其职能是掌管全国官吏的任免、升降、调动、考核等事务。 员外郎,部内分司,司的长官 为郎中,郎中以下有员外郎,是郎中的付职。吏部员外郎,即吏部郎中的付手。 (3)屏,古代贵族妇女 所乘有帷幕的车。(4)旋,水流回旋。 (5)扃,音卷,门。上闩,关门。 (6)琅敖,古乐器名。(7) 玉京:道教称天帝所居之处,也指帝都。 (8)寥阳,指寥阳殿,今称奈河桥。(9)成都路安抚使,南宋 时,将全国设十六路,四川当时叫成都路。 安抚使,宋代一官名。 题平都山 苏轼 足蹑平都古洞天, 此身不觉到云间。 抬眸四顾乾坤阔, 日月星辰任我攀。 平都天下古名山, 自信山中岁月闲。 午梦任随鸠唤觉, 早朝又听鹿催班。 (作者简介)苏轼(1037-1101),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 北宋文学家。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 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 少数诗篇也能反映民间疾苦,指责统治者的奢侈骄纵。但也有些作品表现 出保守的政治观点和消极情绪。 宋仁宗嘉佑年间,苏轼考取进士,做过翰林学士。嘉佑四年(公元1059年) ,苏轼自成都去汴京(今开封),途经丰都,写下“平都山”等诗。 (注释) (1)平都山:据《丰都县志》载:“治东北一里。石径萦纡,林木幽秀,梵宇层出。 旧志谓平 都福地,紫府真仙之居。汉仙人阴长生、王方平炼形于此。 传麻姑过之有留题绝句。”后人依据苏轼“平 都天下古名山”这句诗,渐改平都山为“名山”,一直沿用至今。 (2)蹑:踩、踏的意思。(3)眸:音 木,泛指眼睛。 (4)乾坤:《周易》中的两个卦名,指阴阳两种对立势力。此引申为天地的代称。 平都山 苏轼 山前江水流浩浩, 山上苍苍松柏老。 舟中行客去纷纷, 古今换易如秋草。 空山楼观何峥嵘, 真人王远阴长生。 飞符御气朝百灵, 悟道不复诵黄庭。 龙车虎驾来下迎, 去如旋风搏紫清。 真人厌世不回顾, 世间生死如朝暮。 学仙度世岂无人, 餐霞绝粒常辛苦。 安得独从逍遥君, 冷然乘风驾浮云。 超世无有我独存。 (注释) (1)峥嵘:高峻貌。 (2)黄庭:指《黄庭经》,道教经名。内容是七言歌决,讲说道 家养生修炼的道理。 (3)度世:旧谓脱离现世。(4)逍遥:优游自得貌。 仙都山鹿 苏轼 日月何促促, 尘世苦拘束。 仙子去无踪, 故山遗白鹿。 仙人已去鹿无家, 孤栖怅望层城霞。 至今闻有游洞客, 夜来江市叫平沙。 长松千树风萧瑟, 仙宫去人无咫尺。 夜鸣白鹿安在哉, 满山秋草无形迹。 (注释)(1)怅望:怅然怀想。(2)萧瑟:树木被风吹指所发的声音。 (3)咫尺:比喻距离很近。 平都山留题 吕洞宾 盂兰清晓过平都, 天下名山所不如。 两口单行人不识, 王阴空使马蹄虚。 一鸣白鸟出青城, 再谒王阴二友人。 口口惟思三岛好, 抬眸已过洞庭春。 (作者简介) 吕洞宾,又名吕纯阳(793-?),相传为唐京兆人。 唐朝会昌中,两举进士不弟, 浪游江湖,遇钟离权授以丹诀,时年六十四岁。曾隐居终南山等地修道,后游历各地,自称回道人, 俗传为八仙之一。 还说他曾在江淮斩蛟、岳阳弄鹤、客店醉酒等。 (注释) (1)盂兰:指盂兰盆会,佛教仪式。 每逢夏历七月十五日,佛教徒为追荐祖先所举行。 盂兰盆是梵文的译音,意译为“救倒悬”。 (2)三岛:《汉书.郊礼志上》:“自威、宣、燕、燕昭使人入海,求逢莱、方丈、瀛洲,此三种神山者,其传在渤海中。”后用三岛来泛指想象中的 仙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