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有关王曦之磨墨的诗句

一、关于磨墨的名言古诗词

出自宋代诗人苏轼的《次韵答舒教授观余所藏墨》

异时长笑王会稽,野鹜膻腥污刀几。

暮年却得庾安西,自厌家鸡题六纸。

二子风流冠当代,顾与儿童争愠喜。

秦王十八已龙飞,嗜好晚将蛇蚓比。

我生百事不挂眼,时人谬说云工此。

世间有癖念谁无,倾身障簏尤堪鄙。

人生当著几两屐,定心肯为微物起。

此墨足支三十年,但恐风霜侵发齿。

非人磨墨墨磨人,瓶应未罄罍先耻。

逝将振衣归故国,数亩荒园自锄理。

作书寄君君莫笑,但觅来禽与青李。

一螺点漆便有余,万灶烧松何处使。

君不见永宁第中捣龙麝,列屋闲居清且美。

倒晕连眉秀岭浮,双鸦画鬓香云委。

时闻五斛赐蛾绿,不惜千金求獭髓。

闻君此诗当大笑,寒窗冷砚冰生水。

二、求类似“我磨墨,墨磨我”的句子

1.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道德经八十一》2.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 《易经.系辞》3.《秋月》轻舟一泛晚霞残,洁汉银蟾玉吐寒。

楹倚静荫移沼树,阁涵虚白失霜峦。 清琴瀹茗和心洗,韵竹敲诗入梦刊。

惊鹊绕枝风叶坠,声飘桂冷露浸浸。 其诗可回读为: 浸浸露冷桂飘声,坠叶风枝绕鹊惊。

刊梦入诗敲竹韵,洗心和茗瀹琴清。 峦霜失白虚涵阁,树沼移荫静倚楹。

寒吐玉蟾银汉洁,残霞晚泛一舟轻。4.人过大佛寺 寺佛大过人5.客上天然居 居然天然客6.贤出多福地 地福多出贤7.僧游云隐寺 寺隐云游僧8.雨滋春树碧连天 天连碧树春滋雨9.风送花香红满地 地满红香花送风10.水水山山处处明明秀秀 秀秀明明处处山山水水11.雾锁山头山锁雾 天连水尾水连天。

三、赞美王羲之书法的诗句

《题夏博士晋王羲之右军像》

年代: 明 作者: 刘炳

上东门外胡雏啸,万里尘飞洛阳道。

潜龙东渡晋中兴,群马南浮国重造。

石城巃嵸昔所都,庶事草草嗟良图。

衣冠简傲礼乐废,朝廷放旷君臣疏。

大令平生最超卓,早年门第居台阁。

内史新除典要枢,右军任重参帷幄。

擅场翰墨出神奇,蔡卫钟张早得之。

昼长燕寝森兵卫,日暖鹅群戏墨池。

来禽青李囊盛寄,裹鲊黄庭醉后题。

春风三月山阴曲,群彦流觞映修竹。

一时簪冕属高风,百年文藻怀芳?属。

流落斯文慨古今,后代宸聪复购寻。

小字昭陵传玉枕,数行定武抵千金。

忽见画图双眼失,采采丰神惊玉立。

羽扇萧疏晚日晴,乌纱仿佛秋尘袭。

繁华如梦转头非,典午山河几落晖。

唯有凤凰台上月,春风依旧紫箫吹。

四、求类似“我磨墨,墨磨我”的句子

1.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道德经八十一》

2.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 《易经.系辞》

3.《秋月》

轻舟一泛晚霞残,洁汉银蟾玉吐寒。

楹倚静荫移沼树,阁涵虚白失霜峦。

清琴瀹茗和心洗,韵竹敲诗入梦刊。

惊鹊绕枝风叶坠,声飘桂冷露浸浸。

其诗可回读为:

浸浸露冷桂飘声,坠叶风枝绕鹊惊。

刊梦入诗敲竹韵,洗心和茗瀹琴清。

峦霜失白虚涵阁,树沼移荫静倚楹。

寒吐玉蟾银汉洁,残霞晚泛一舟轻。

4.人过大佛寺 寺佛大过人

5.客上天然居 居然天然客

6.贤出多福地 地福多出贤

7.僧游云隐寺 寺隐云游僧

8.雨滋春树碧连天

天连碧树春滋雨

9.风送花香红满地

地满红香花送风

10.水水山山处处明明秀秀

秀秀明明处处山山水水

11.雾锁山头山锁雾

天连水尾水连天

五、关于王羲之"墨池"的诗

墨梅•王冕(元)

吾家洗砚池边树,

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

只留清气满乾坤。

译文:

我家画中洗砚池边的梅树,花开朵朵,都是用淡淡的墨水点染而成。它不需要别人夸奖颜色美好,只要留下充满乾坤的清香之气。

疑难点注释:①墨梅:水墨画的梅花。 ②洗砚池:写字、画画后洗笔洗砚的池子。王羲之有“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传说。这里化用这个典故。诗人与晋代书法家王羲之同姓,故说“我家”。

[注释]

1. 墨梅:水墨画的梅花。

2. 洗砚池:写字、画画后洗笔洗砚的池子。王羲之有“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传说。这里化用这个典故。

3.淡墨:水墨画中将墨色分为几种,如,淡漠、浓墨、焦墨。这里是说那朵朵盛开的梅花,是用淡淡的墨迹点化成的。

4.清气:清香的气味。

5.乾坤:天地。

[简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墨梅就是水墨画的梅花。诗人赞美墨梅不求人夸,只愿给人间留下清香的美德,实际上是借梅自喻,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态度以及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情操。

开头两句“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直接描写墨梅。画中小池边的梅树,花朵盛开,朵朵梅花都是用淡淡的墨水点染而成的。“洗砚池”,化用王羲之“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典故。诗人与晋代书法家王羲之同姓,故说“我家”。

三、四两句盛赞墨梅的高风亮节。它由淡墨画成,外表虽然并不娇妍,但具有神清骨秀、高洁端庄、幽独超逸的内在气质;它不想用鲜艳的色彩去吸引人,讨好人,求得人们的夸奖,只愿散发一股清香,让它留在天地之间。这两句正是诗人的自我写照。王冕自幼家贫,白天放牛,晚上到佛寺长明灯下苦读,终于学得满腹经纶,而且能诗善画,多才多艺。但他屡试不第,又不愿巴结权贵,于是绝意功名利禄,归隐浙东九里山,作画易米为生。“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两句,表现了诗人鄙薄流俗,独善其身,孤芳自赏的品格。

这首诗题为“墨梅”,意在述志。诗人将画格、诗格、人格有机地融为一体。字面上在赞誉梅花,实际上是赞赏自己的立身之德。

[墨梅]单用墨画的梅花。 [池头]池边。 [洗砚(y4n)池]洗毛笔、砚台的池塘。[淡墨痕]淡黑色的痕迹,指花的颜色。[清气]清香的气味。[乾(qi2n)坤(k&n)]指天地。

诗意:

这幅画画的是我家洗砚池旁边的一棵树,每一朵梅花都呈现出淡淡的黑色,没有鲜艳的色彩。我不需要别人夸它颜色多么漂亮,只要它能在天地之间留下清淡的芳香。

一“淡”一“满”尽显个性

——《墨梅》赏析

梅花,开放在万花凋零的严寒季节,她傲冰斗雪既有清肌玉骨的仙姿,又能先于众花报春,寒气愈重,其清香愈加芬芳。因此古人常把她作为坚强品格和高贵气节的象征。本课的墨梅,指只用水墨不用颜色画成的梅花,看上去十分的高雅大方。本诗作者王冕是元末明初人,被称为“画梅圣手”。这是一首作者自己题咏自己所画梅花的诗作。诗中所描写的墨梅劲秀芬芳、卓然不群。

古人写诗,注重炼字。诗中(亦指画中)的梅花生长在作者日日洗涤笔砚的池水边,那一朵朵开放的梅花都呈现出淡淡的墨痕。一、二两句运用白描手法写梅花的形态,一个“淡”字既道出画梅花的技法,又刻画出梅花朴素淡雅、傲立于严寒的风骨,令人耳目为之一新。

再看末句,诗人为什么特别爱画不着颜色的淡墨梅花呢?原来他并不希罕那些庸俗的人们夸奖梅花的颜色艳丽,只求保留那清新的香气充塞在天地之间。一个“满”字,不仅传神地写出了梅香的充盈激荡,而且使得诗人人格魅力的凸现与辐射分外的耀眼!这种不流于世俗、傲骨铮铮的气节正是作为诗人的王冕的志趣所在,这种不追求虚浮绮丽的外表而钟情于梅花精神的表现方法正是作为画家的王冕的巧夺天工之处。

“画梅须具梅气骨,人与梅花一样清。”人们是这样称赞王冕的。现实中的王冕与他笔下的梅花一样,坚贞不屈、孤芳自赏。相传由于王冕的画画得特别的好。当地的县官和一个有权势的大财主慕他之名,几次想见他都遭到了拒绝,最后,当县官亲自下乡见他时,他听到消息后赶紧躲了起来,又让县官吃了闭门羹。因而《墨梅》这首诗不仅反映了他所画的梅花的风格,也反映了作者的高尚情趣和淡泊名利的胸襟,鲜明地表明了他不向世俗献媚的坚贞、纯洁的操守。

在这首诗中,一“淡”一“满”尽显个性,一方面,墨梅的丰姿与诗人傲岸的形象跃然纸上;另一方面令人觉得翰墨之香与梅花的清香仿佛扑面而来!从而使“诗格”、“画格”、人格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六、赞美墨的古诗词墨香,墨痕,书卷气

墨 墨滴无声入水惊.如烟袅袅幻形生.似君身影轻纱隔,终是朦胧看未清. 玄圭 “急磨玄圭染霜纸,撼落花须浮砚水。”

(宋·杨万里《春兴》) 玄玉 “玄玉初成敢轻用,万里豹囊曾入贡。” (明·高启《赠卖墨陶叟》) 玄珠 “万灶玄珠一唾轻,客卿新以玉泉名。”

(金·元好问《赋南中杨生玉泉墨》) 陈玄 “赖石陈玄典籍传,肯教边腹擅便便。” (宋·庄季裕《鸡肋篇》) 乌丸 “秦郎百好居第一,乌丸如漆姿如石。”

(宋·陈师道《古墨行》) 乌玉玦 “近者唐夫子,速致乌玉玦。” (宋·苏轼《孙莘老寄墨》) 松烟 “往逢醉许在长安,蛮溪大砚磨松烟。”

(宋·黄庭坚《答王道济寺正观许道宁山水图》 松液 “要与陶泓作佳传,老磨松液写《黄庭》” (元·宋无《端石砚》) 松煤 “山中老僧忧石泐,印之以纸磨松煤” (宋·欧阳修《石篆》) 松腴 “苍鼠奋须饮松腴,剡藤玉版开雪肌。” (宋·苏轼《六观堂老人草书》) 麝煤 “蜀纸麝煤添笔媚,越瓯犀液发茶香。”

(唐·韩偓《横塘》) 珍煤 “贵价市珍煤,风前试寒泓。” (宋·文同《谢杨侍读惠端溪紫石砚》) 灶煤 “瓦池研灶煤,苇管书柿叶。”

(宋·苏轼《孙莘老寄墨》) 书煤 “引书煤而黯黯,入文亩而休休。” (唐·薛涛《四友赞》) 黑蛟 “绿蚁滟樽芳酝热,黑蛟落纸草书颠。”

(宋·陆游《醉书山亭壁》) 翠饼 “何以墨潘穿破褐,琅琅翠饼敲云笏。” (宋·苏轼《赠潘谷》 龙宾 “龙宾十二吾何用,不意龙文入吾手。”

(元·泰不华《桐花烟为吴国良赋》)希望帮到你,不懂再追问哦。

七、杨贵妃为李白磨墨的典故是怎样

天宝初年,李白来到长安,有人把他推荐给唐玄宗,唐玄宗在金銮殿召见他,封他为供奉翰林,要他在宫在写诗作文。

有一天宫中牡丹盛开,唐玄宗带了杨贵妃,在沉香亭饮酒赏花。唐玄宗忽然想起了李白,想叫他写几首歌词助兴,就派人把他召来。

这时,李白正在酒店中喝得烂醉如泥。人们把他扶上马背,送到宫中,用冷水洗他的头。

等酒意稍解,李白提起笔来,一下子写了《清平乐词》三首颂扬杨贵妃和牡丹花,诗句优美清新,唐玄宗和杨贵妃高兴极了。 李白虽然经常参加宫廷宴会,但他蔑视权贵,并不把皇帝和皇帝身边那些有权有势的人放在眼里。

有一次,他在宫中喝醉了,竟伸出了脚,对坐在身旁的宦官高力士说:“给我脱掉靴子。” 高力士一时不知所措,只得给李白脱下靴子。

当时,高力士权力很大,四方的奏事都要经过他的手,文武百官没有一个不巴结他,他还从来没有受过这样的侮辱,这件事使他很愤怒,决定找机会报复李白。 杨贵妃爱吟李白的《清平乐词》,正巧高力士也在一旁,他故意说:“我本以为贵妃受了李白的侮辱,一定对他恨之入骨,没想到你这么爱他的诗!”杨贵妃吃惊地问道:”李学士怎么会侮辱我呢?” 高力士说:“诗中不是有‘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两句吗?”杨贵妃说:“对呀!”高力士又说:“汉朝宫廷里的赵飞燕,出身歌女,后来虽然立为皇后,但作风不正最后还是被贬为庶人,他白将赵飞燕跟您相比,不是把你看得太下贱了吗?” 杨贵妃听了高力士的话,也对李白恼怒起来,这以后,唐玄宗几次想任命李白官职,都被杨贵妃阻止了。

野史上说李白写《清平乐》的时候是由杨贵妃磨墨、高力士捧靴。在此前的宴会上,还蒙贵妃用自己的勺子喂他汤喝。

到后来,大家都说“文人无行”并从此找到典故。还有一典故是杨国忠磨墨,力士脱靴:杨国忠是杨贵妃的哥哥,他仗着妹妹是唐玄宗李隆基的宠妃,到处横行霸道,与他臭味相投的,还有大太监高力土,这两个人沆瀣一气,专干坏事。

又到了开科考试的时候了。科举考试是当时读书人进入仕途的唯一道路,而今年的主考官就是杨国忠。

他当这个主考官,就是为了以权谋私:哪个投考的生员给他送礼,他就让哪个考中;谁送的礼多,就让谁当大官。如果不送礼,你就是有再大的学问,他也让你落榜。

这一天,杨国忠又派人把高力土请来了。 杨国忠说:“高公爷,这事好坏我拿不准,,所以找你来商量商量。

我这儿有封信,是贺知章来的,信上说,有一位贤士,名叫李白,文才过人,今日要前来应试。” 高力土问:“信里可有礼单吗?” “问题就在这儿,光有一封信,没有礼单,所以想听听你的主意。”

“依我看,贺知章能给这个李白写举荐信,不可能不收礼,而且礼还少不了,准是他一个全‘秘’了,然后把事儿往您这儿推。他想得倒好,用这么几个字儿,就换一个官职,真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好不自量力。”

高力土真正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他怎么能理解老诗人贺知章的一片爱才之心呢。

杨国忠说:“我琢磨也是那么回事,哼,咱得出这口气!咱干脆把这个李白找来,当面羞辱他一场,再把他赶出贡院(即考场)。这就等于羞辱了贺知章,让他知道知道你我的厉害,往后少来多管闲事!”高力土连连点头:“好主意,就这么办。”

“来呀,”杨国忠对门外喊道:“传话下去,命投考的生员李白,携带试卷,前来回话。” 李白听到主考官指名要他前去问话,明白这是贺知章的推荐信引起的。

其实,他对这件事很不以为然,他一贯恃才傲物,狂放不羁,对杨国忠这样一肚子草包的权贵,更是不屑一顾,怎么会为个小小的功名去摧眉折腰呢!只是不忍辜负老友的一番苦心,他才勉为其难的来了。从李白一进门,杨国忠、高力土就不喜欢眼前这个年轻人。

只见李白,虽然足登麻鞋,身着布衣,但眉宇之间流露出一股浩然之气,咄咄逼人,在给“二位大人”行礼时,那眉梢眼角分明露出百般的不屑。 草包从来看着天才就来气,特别是草包有权的时候,就更是如此。

“下站可是李白呀?”杨国忠傲慢地问。“然。”

回答只有不卑不亢的一个字。 “你有何才学,就敢前来应试?”这哪里是问话,分明是挑衅了。

“大人若问我的才学,这有试卷,大人请看。”李白尽量谦恭地回答,双手将试卷递了上去。

那骨子里却是:你能看懂它,再来考问我! 杨国忠接过试卷却看也不看,就扔在了地下:“这样的文章,也来送与老夫看,真真岂有此理!” “啊!大人并未看过我的考卷,你怎么能懂好歹?”李白只觉得心里生气,一团怒火,话中也开始带刺了。 “这……”一句话噎得杨国忠眼珠子都要冒出来了,憋了半天,才老羞成怒地说:“似你这样的狂生,只能替老夫磨墨!" 高力士在一边阴阳怪气地说:“哼,这种人也就配给咱(音za)家脱靴子。

嘿嘿……” 李白早听说高、杨二人不是好东西,如今这俩坏蛋又这样地侮辱斯文,他再也按捺不住心中的怒火了,手点二人高声大骂:“杨国忠,高力士!你俩在朝专权,串通一气,狼狈为奸,营私舞弊,贪赃枉法,以致国事日非,民不聊生。如今又假科举之名,收受贿赂,卖官鬻爵,实乃国之蠹虫!尔。

八、杨贵妃为李白磨墨的典故是怎样

天宝初年,李白来到长安,有人把他推荐给唐玄宗,唐玄宗在金銮殿召见他,封他为供奉翰林,要他在宫在写诗作文。

有一天宫中牡丹盛开,唐玄宗带了杨贵妃,在沉香亭饮酒赏花。唐玄宗忽然想起了李白,想叫他写几首歌词助兴,就派人把他召来。

这时,李白正在酒店中喝得烂醉如泥。人们把他扶上马背,送到宫中,用冷水洗他的头。

等酒意稍解,李白提起笔来,一下子写了《清平乐词》三首颂扬杨贵妃和牡丹花,诗句优美清新,唐玄宗和杨贵妃高兴极了。 李白虽然经常参加宫廷宴会,但他蔑视权贵,并不把皇帝和皇帝身边那些有权有势的人放在眼里。

有一次,他在宫中喝醉了,竟伸出了脚,对坐在身旁的宦官高力士说:“给我脱掉靴子。” 高力士一时不知所措,只得给李白脱下靴子。

当时,高力士权力很大,四方的奏事都要经过他的手,文武百官没有一个不巴结他,他还从来没有受过这样的侮辱,这件事使他很愤怒,决定找机会报复李白。 杨贵妃爱吟李白的《清平乐词》,正巧高力士也在一旁,他故意说:“我本以为贵妃受了李白的侮辱,一定对他恨之入骨,没想到你这么爱他的诗!”杨贵妃吃惊地问道:”李学士怎么会侮辱我呢?” 高力士说:“诗中不是有‘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两句吗?”杨贵妃说:“对呀!”高力士又说:“汉朝宫廷里的赵飞燕,出身歌女,后来虽然立为皇后,但作风不正最后还是被贬为庶人,他白将赵飞燕跟您相比,不是把你看得太下贱了吗?” 杨贵妃听了高力士的话,也对李白恼怒起来,这以后,唐玄宗几次想任命李白官职,都被杨贵妃阻止了。

野史上说李白写《清平乐》的时候是由杨贵妃磨墨、高力士捧靴。在此前的宴会上,还蒙贵妃用自己的勺子喂他汤喝。

到后来,大家都说“文人无行”并从此找到典故。 还有一典故是杨国忠磨墨,力士脱靴: 杨国忠是杨贵妃的哥哥,他仗着妹妹是唐玄宗李隆基的宠妃,到处横行霸道,与他臭味相投的,还有大太监高力土,这两个人沆瀣一气,专干坏事。

又到了开科考试的时候了。科举考试是当时读书人进入仕途的唯一道路,而今年的主考官就是杨国忠。

他当这个主考官,就是为了以权谋私:哪个投考的生员给他送礼,他就让哪个考中;谁送的礼多,就让谁当大官。如果不送礼,你就是有再大的学问,他也让你落榜。

这一天,杨国忠又派人把高力土请来了。 杨国忠说:“高公爷,这事好坏我拿不准,,所以找你来商量商量。

我这儿有封信,是贺知章来的,信上说,有一位贤士,名叫李白,文才过人,今日要前来应试。” 高力土问:“信里可有礼单吗?” “问题就在这儿,光有一封信,没有礼单,所以想听听你的主意。”

“依我看,贺知章能给这个李白写举荐信,不可能不收礼,而且礼还少不了,准是他一个全‘秘’了,然后把事儿往您这儿推。他想得倒好,用这么几个字儿,就换一个官职,真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好不自量力。”

高力土真正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他怎么能理解老诗人贺知章的一片爱才之心呢。

杨国忠说:“我琢磨也是那么回事,哼,咱得出这口气!咱干脆把这个李白找来,当面羞辱他一场,再把他赶出贡院(即考场)。这就等于羞辱了贺知章,让他知道知道你我的厉害,往后少来多管闲事!”高力土连连点头:“好主意,就这么办。”

“来呀,”杨国忠对门外喊道:“传话下去,命投考的生员李白,携带试卷,前来回话。” 李白听到主考官指名要他前去问话,明白这是贺知章的推荐信引起的。

其实,他对这件事很不以为然,他一贯恃才傲物,狂放不羁,对杨国忠这样一肚子草包的权贵,更是不屑一顾,怎么会为个小小的功名去摧眉折腰呢!只是不忍辜负老友的一番苦心,他才勉为其难的来了。从李白一进门,杨国忠、高力土就不喜欢眼前这个年轻人。

只见李白,虽然足登麻鞋,身着布衣,但眉宇之间流露出一股浩然之气,咄咄逼人,在给“二位大人”行礼时,那眉梢眼角分明露出百般的不屑。 草包从来看着天才就来气,特别是草包有权的时候,就更是如此。

“下站可是李白呀?”杨国忠傲慢地问。 “然。”

回答只有不卑不亢的一个字。 “你有何才学,就敢前来应试?”这哪里是问话,分明是挑衅了。

“大人若问我的才学,这有试卷,大人请看。”李白尽量谦恭地回答,双手将试卷递了上去。

那骨子里却是:你能看懂它,再来考问我! 杨国忠接过试卷却看也不看,就扔在了地下:“这样的文章,也来送与老夫看,真真岂有此理!” “啊!大人并未看过我的考卷,你怎么能懂好歹?”李白只觉得心里生气,一团怒火,话中也开始带刺了。 “这……”一句话噎得杨国忠眼珠子都要冒出来了,憋了半天,才老羞成怒地说:“似你这样的狂生,只能替老夫磨墨!" 高力士在一边阴阳怪气地说:“哼,这种人也就配给咱(音za)家脱靴子。

嘿嘿……” 李白早听说高、杨二人不是好东西,如今这俩坏蛋又这样地侮辱斯文,他再也按捺不住心中的怒火了,手点二人高声大骂:“杨国忠,高力士!你俩在朝专权,串通一气,狼狈为奸,营私舞弊,贪赃枉法,以致国事日非,民不聊生。如今又假科举之名,收受贿赂,卖官鬻爵,实乃国之蠹虫!尔等今日。

九、赞美“墨,墨香,墨痕,书卷气”的古诗词有哪些

1.《墨君堂》

年代: 宋 作者: 文同

嗜竹种复画,浑如王掾居。

高堂倚空岩,素壁交扶疏。

山影覆秋静,月色澄夜虚。

萧爽只自适,谁能爱吾庐。

2.《墨君十咏·迸石》

年代: 宋 作者: 王铚

渭水侯多失旧封,平原池馆乱来空。

青青石上何人赏,孤映暮山风雪中。

3.《江城子·墨云拖雨过西楼》

年代: 宋 作者: 苏轼

墨云拖雨过西楼。水东流。晚烟收。

柳外残阳,回照动帘钩。今夜巫山真个好,花未落,酒新篘。

美人微笑转星眸。月花羞。捧金瓯。

歌扇萦风,吹散一春愁。试问江南诸伴侣,谁似我,醉扬州。

4.《满庭芳·大道无形》

年代: 宋 作者: 无名氏

大道无形,难言难说,世人不晓其根。不凭清净,数墨强寻文。

若是只凭经典,世间有、多少能人。都成道,九天之上,塞满玉皇庭。

何须开辩利,休穷周易,罢讲黄庭。真清真净,心上要无尘。

自有神仙提契,恁时节、得赴玄门。幽微处,逍遥快乐,终日罗哩*。

5.《墨歌寄林明叔》

年代: 宋 作者: 王迈

赠君古墨三寸许,君知此墨从来处。

溧阳石化几千年,钢铁臼经三万杵。

昔我得之於异人,使我拾袭藏为珍。

我今以半为君遗,物以妙贵君勿嗔。

来岁八月西风里,我曹慷慨办行李。

书囊无度半法骈,栓点笥中惟有此。

用时须留一匕余,丹墀大对要烦渠。

更有浯溪纪功石,待问君王乞墨书。

与墨有关的句子

1、我的墨池中,有落红点点。 ——徐志摩

2、无君子之才,少大人之量,当面有贪人之意,背后有害人之心。倾三江之水,难洗君心之墨。 ——郭德纲

3、墨写的谎,决掩不住血写的事实。 ——鲁迅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