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求 关于南通的诗词歌赋..或者散文狼山在南通县境内,并不高,也并不美。 我去狼山,是冲着它的名字去的。 在富庶平展的江淮平原上,各处风景大多都顶着一个文绉绉的名称。 历代文士为起名字真是绞尽了脑汁,这几乎成了中国文化中一门独特的学问。《红楼梦》中贾政要贾宝玉和一群清客为新建的大观园中各种景致起名题匾,闹得紧张万分,其实,几乎所有的文人都干过这种营生。 再贫陋的所在,只要想一个秀雅的名称出来,也会顿生风光。名号便是一切,实质可以忽略不计,这便是中国传统文明的毛病之一。 记得鲁迅说过,只要翻开任何一部县志,总能找到该县的八景或十景,实在没有景致了,也可想出“远村明月”、“萧寺清钟”、“古池好水”之类的名目,于是,一个荒村、一所破庙、一口老井,也都成了名胜。这个县,立即变得古风蕴藉、文气沛然、不必再有长进。 鲁迅激愤地说,这种病菌,似乎已经侵入血管,流布全身,其势力不在亡国病菌之下。 我愿意把事情说得平和一点。 起点名字本也无妨,便于人们寻访和辨认,但一切都调理得那么文雅,苍劲的自然也就被抽干了生命。自然的最美处,正在于人的思维和文字难于框范的部分。 让它们留住一点虎虎生气,交给人们一点生涩和敬畏,远比抱着一部《康熙字典》把它们一一收纳,有意思得多。 早就这么想着,突然看到千里沃野间愣头愣脑冒出一座狼山,不禁精神一振。 这个名字,野拙而狞厉,像故意要与江淮文明开一个玩笑。 起这个名的由头,有人说是因为山形像狼,有人说是因为很早以前这里曾有白狼出没。 不管什么原因吧,我只知道,就在很早以前,人们已受不住这个名字。宋代淳化年间,当地官僚终于把它改成“琅山”。 幸亏后来又被改了回来,如果仍叫琅山,那多没劲。 狼山蹲在长江边上。 长江走了那么远的路,到这里快走完了,即将入海。江面在这里变得非常宽阔,渺渺茫茫看不到对岸。 长江一路上曾穿过多少崇山峻岭,在这里划一个小小的句点。狼山对于长江,是欢送,是告别,它要归结一下万里长江的不羁野性,因而把自已的名字也喊得粗鲁非凡。 狼山才一百多米高,实在是山中小弟,但人们一旦登上山顶,看到南边脚下是浩荡江流,北边眼底是无垠平川,东边远处是迷〔氵蒙〕的大海,立即会觉得自己是在俯视着大半个世界。狼山没有云遮雾障的仙气,没有松石笔立的风骨,只有开阔和实在,造物主在这不再布置奇巧的花样,让你明明净净地鸟瞰一个现实世界的寻常模样。 我想,长江的流程也像人的一生,在起始阶段总是充满着奇瑰和险峻,到了即将了结一生的晚年,怎么也得走向平缓和实在。 2 游玩狼山不消很多时间,我倒是在山脚下盘桓长久。 那里有一些文人的遗迹,使小小的狼山加重了分量,使万里长江在入海前再发一声浩叹。 狼山东麓有“初唐四杰”之一的骆宾王墓。 恕我孤陋寡闻,我原先并不知道他的墓在这里。那天,随着稀疏的几个游人,信步漫走,突然看到一座冷僻的坟墓,墓碑上赫然刻着五字:“唐骆宾王墓”。 历史名人的墓见过不少,但一见他的墓,我不由大吃一惊。 略知唐代文事的人都能理解我的吃惊。 骆宾王的归宿,历来是一个玄秘的谜。武则天统治时期,这位据说早在幼年就能赋诗的文学天才投笔从戎,帮助徐敬业起兵讨伐武则天。 他写过一篇著名的《讨武〔上明下空〕檄》,雄文劲采,痛快淋漓。连武则天读了,也惊叹不已。 徐敬业终于失败,骆宾王便不知去向。有人说他已经被杀,有人说他出家做了和尚,都没有确实凭证。 他像一颗瞬息即逝的彗星,引得人们长久地关注着他的去路。怎么,猜测了一千多年,他竟躲在这里? 对于骆宾王的归宿,我倾向于做和尚一说。 当然拿不出考证材料,全是被早年听到过的一个故事感染的。 这个故事说,在骆宾王事败失踪后的许多年,一天,一位叫宋之问的诗人到杭州灵隐寺游览。 夜间,他就借宿在灵隐寺里。宋之问看着月色下寂静的寺院,寺前黑黝黝的奇峰,产生了写诗的冲动。 他沉思再三,吟出了这样两句:“鹫岭郁〔上山下召〕〔山尧〕,龙宫隐寂寥”。下面呢?他一时滞塞,怎么也接不上去了,只是苦苦在殿阙间徘徊,不断地重复着这两句,不知不觉间步进了一个禅堂。 突然,一个苍老而洪亮的声音从耳边响起:“这位少年,深夜不眠,还在作诗?”宋之问连忙抬头,只见一们须眉皓白的老僧正在上方端坐,抖抖瑟瑟的长明灯把他的身影照得十分巨大。 宋之问心想僧侣中不乏诗中高手,便把已作的两句读给他听,并说自己正诗思枯塞。 老僧听罢,立即朗声说道:“何不接这样两句:‘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 宋之问一听着实一惊,这是多好的诗句啊,远远高出于自己的水平”他在惶惑中赶紧谢别,后面的诗句也就源源而来。他这首诗的全文是这样的: 鹫岭郁〔上山下召〕〔山尧〕,龙宫隐寂寥。 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 扪萝登塔远,刳木取泉遥。霜薄花更发,冰轻叶未凋。 夙龄尚遐异,搜对烦涤嚣。待入天台路,看君度石桥。 方家一眼就可看出,这是一首平庸之作,总体诗格不高,宋之问毕竟只是一个小诗人。但是,“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两句,确实器宇不凡,在全诗中。 2.哪里有赞美南通的诗歌作者:季金虎 旧埠绕绿水 新城拥五山 江阔融入海 日红踏浪来 诗中的“旧埠”和“新城”说的是空间上的地理概念,而我以为跨越的是从旧到新的时间。南通有五千多年历史,有青墩遗址为证,最近还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保单位。南通建城于公元 958年,有千年历史,近代因为有张謇而一度辉煌。不管是古人,还是近人,都依濠河筑城建屋。进入当代,城区向四周拓展,南郊的五山也隶属现代化的新区。因而正如季先生诗云的,旧埠扩建成新城,“绕绿水”成了既往的历史,而“拥五山”成了当今的现实。“一山一水”的五山和濠河又正是南通两个最为出名的自然人文景点。两句诗通过两个动词:一个“绕”字、一个“拥”字,经历了时空,扼要、精辟地述说了南通的沧桑巨变。句短字少,然而颇具气势和底蕴。 涛涛江水在这里汇流入海,“江阔融入海”,是南通江海交会的独特地理位置的写照。长江流淌到南通,其江面最宽,建设中的苏通大桥将是世界上最长的斜拉桥。江海会通,也铸造了南通人特有的融合的精神气质。最后一句“日红踏浪来”,也正是这种精神气质的时代写照。王安石诗:“日出江花红似火”,描绘了江面日出、朝霞满天的盛景奇观。南通在江苏最东,每天,太阳的光芒江海儿女都是最早领略。日出而作、勤勉发奋的南通人民伴随红日初升,腾江越海,舞动在浪花飞溅的时代征程。 诗表心,诗言志,诗寄情。季先生的这四句诗,是对南通时代旋律由衷的赞颂,是对家乡日新月异变化满腔热情的抒怀,既有现实主义的深情描摩,又有浪漫主义的激越畅想。四句堪称短诗,但意蕴深长,实乃一首言简意骇内涵丰满的家乡赞美诗! 3.描写南通狼山的现代诗(短一点)急慈悲的菩萨 你用神力的袈裟 将那多情的白狼 裹向了何方 只留下一座 空空的狼山 伴着凄冷的江涛 年复一年的 等候着出海的情郎 多情的白狼 你修练了千年 是否化成 绝艳的小婉 用那浓浓的脂粉 染香了秦淮 粉红了苏杭 那浓浓的脂粉哟 伴着悠扬的琴声 随着滔滔的江水 流入大海 思念难忘的情郎 慈悲的菩萨 又是几个百年 那多情的白狼 是否已被你渡成 濠河边美丽的姑娘 那花样的脸庞 依稀当年的董娘 我要扇动有力的翅膀 早日依偎在她的身旁 守候千年 再化成一座狼山 4.有关江南是诗句相和歌辞。 江南曲(一幅很优美的江南水墨,平平如暮烟横纱,谈谈如江舟远山) 张籍(张籍,新乐府运动健将之一,其乐府诗之精神与元白相通,具体手法略异。) 江南人家多橘树,吴姬舟上织白?。 土地卑湿饶虫蛇, 连木为牌入江住。江村亥日长为市,落帆渡桥来浦里。 青莎覆城竹为屋,无井家家饮潮水。长江午日酤春酒, 高高酒旗悬江口。 倡楼两岸悬水栅,夜唱竹枝留北客。 江南风土欢乐多,悠悠处处尽经过。 杂曲歌辞。忆江南 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 郡亭枕上看潮头。 何日更重游。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 吴酒一杯春竹叶, 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相和歌辞。江南曲 陆龟蒙 为爱江南春,涉江聊采苹。 水深烟浩浩,空对双车轮。 车轮明月团,车盖浮云盘。 云月徒自好,水中行路难。 遥遥洛阳道,夹岸生春草。 寄语棹船郎,莫夸风浪好。 相和歌辞。 采莲归(写采莲的风景描写不错,尽管景语悲伤) 王勃 采莲归,绿水芙蓉衣,秋风起浪凫雁飞。 桂棹兰桡下长浦,罗裙玉腕摇轻橹。 叶屿花潭极望平, 江讴越吹相思苦。相思苦,佳期不可驻。 塞外征夫犹未还,江南采莲今已暮。今已暮,摘莲花, 今渠那必尽倡家。 官道城南把桑叶,何如江上采莲花。 莲花复莲花,花叶何重迭。 叶翠本羞眉,花红强如颊。 佳人不兹期,怅望别离时。 牵花怜共蒂,折藕爱连丝。 故情何处所,新物徒华滋。 不惜南津交佩解, 还羞北海雁书迟。采莲歌有节,采莲夜未歇。 正逢浩荡江上风,又值徘徊江上月。莲浦夜相逢, 吴姬越女何丰茸。 共问寒江千里外,征客关山更几重。 杂曲歌辞。 杨柳枝(一句写柳絮漫天的优美意境) 孙光宪(五代词人孙光宪,自号葆光子,字孟文。 陵州贵平(今四川仁寿县东北)人。 后唐时为陵州判官。后又在南平国任御史大夫等职。 降宋后,任黄州刺史。《花间集》共收他的词61首。 是五代词人中存词最多的一位。著有《北梦琐言》等集) 闾门风暖落花干,飞遍江南雪不寒。 独有晚来临水驿,闲人多凭赤阑干。 有池有榭即蒙蒙,浸润翻成长养功。 恰似有人长点检,着行排立向春风。 根柢虽然傍浊河,无妨终日近笙歌。 骖骖金带谁堪比,还笑黄莺不较多。 万株枯槁怨亡隋,似吊吴台各自垂。 好是淮阴明月里,酒楼横笛不胜吹。 春梦(有一种缥缈的思绪,江南在里面是一个美好的梦) 岑参 洞房昨夜春风起,故人尚隔湘江水。 枕上片时春梦中,行尽江南数千里。 江南逢李龟年(落花时节又逢君的美意和优雅) 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5.描写南通狼山的现代诗狼山吟 王美春 生长于大海入口处, 伫立在长江北岸, 论年岁, 比不上一览众山小的泰山; 论身高, 远不及喜马拉雅山; 论名气, 难与名满天下的庐山比肩, 而你是任何山都无法替代的, 永远占据我的心田! 山中无狼, 却取名为“狼山”, 山顶的支云塔远非高大, 却称作“支云”,仿佛高耸云天。 呵,这就是南通人的幽默, 与众不同的气魄、语言! 目睹沧海桑田, 亲历人间冷暖, 你引领江城从幼稚走向成熟, 由荒芜变为巨轮争流、百花斗艳。 呵,狼山! 你是南通之母, 似乎更应叫你“娘山”; 你身处鱼米之乡, 似乎更应叫你“粮山”。 骆宾王、白雅雨墓在你怀中, 法乳堂十八高僧壁画活灵活现, 支云塔与南通电视塔遥相呼应, 苏通长江大桥横空出世, 南通的现代化与你血脉相连。 包容会通,敢为人先, 南通精神代代相传。 在苏中率先崛起、全面腾飞, 你与780万人民一起呐喊。 南通就是你呵,你就是南通, 名副其实的“良山”! 其实,无论怎样称呼你, 有一点永远不变, ——你是南通人的骄傲, 我心中神圣而永恒的山, 无论何时何地 都有你与我同行、相伴…… 6.南通市的市名是什么意思南通是江苏名城。 这座城市古名曾是海陵地、祟山、静海。五代周显德五年(958年)才置州,叫通州。 到了清代雍正初年,又升为直隶州。 至于“南通”之名的由来,那是清雍正之后的事。 我国古代地名用字,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则,即同一级地名的用字不能重复,重复了就要改。金代天德三年(1151年),该地北方又把潞阳(今北京市通县一带)改为通州。 清代时为避免两地重名,在南方的通州名字前面加上一个“南”字,以示区别。民国元年改为“南通县”,1949年又把县城区及近郊合在一起,这才称为南通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