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早春唐诗目

1.早春这首唐诗的全部诗意

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绝胜烟柳满皇都。

[译文]

长安街上细小的春雨润滑如酥,近看没有绿色,远看草色青青。早春正是一年春光的大好时节,大大胜过满城杨柳堆烟的暮春。

[讲析]

这首小诗是写给水部员外郎张籍的。张籍在兄弟辈中排行十八,故称“张十八”。诗的风格清新自然,简直是口语化的。看似平淡,实则是绝不平淡的。韩愈自己说:“艰穷怪变得,往往造平淡”(《送无本师归范阳》)。原来他的“平淡”是来之不易的。

全篇中绝妙佳句便是那“草色遥看近却无”了。试想:早春二月,在北方,当树梢上、屋檐下都还挂着冰凌儿的时候,春在何处?连影儿也不见。但若是下过一番小雨后,第二天,你瞧吧,春来了。雨脚儿轻轻地走过大地,留下了春的印迹,那就是最初的春草芽儿冒出来了,远远望去,朦朦胧胧,仿佛有一片极淡极淡的青青之色,这是早春的草色。看着它,人们心里顿时充满欣欣然的生意。可是当你带着无限喜悦之情走近去看个仔细,地上是稀稀朗朗的极为纤细的芽,却反而看不清什么颜色了。诗人象一位高明的水墨画家,挥洒着他饱蘸水分的妙笔,隐隐泛出了那一抹青青之痕,便是早春的草色。远远望去,再象也没有,可走近了,反倒看不出。这句“草色遥看近却无”,真可谓兼摄远近,空处传神。

这设色的背景,是那落在天街(皇城中的街道)上的纤细小雨。透过雨丝遥望草色,更给早春草色增添了一层朦胧美。而小雨又滋润如酥。酥就是奶油。受了这样的滋润,那草色还能不新吗?又有这样的背景来衬托,那草色还能不美吗?

临了,诗人还来个对比:“绝胜烟柳满皇都”。诗人认为初春草色比那满城处处烟柳的景色不知要胜过多少倍。因为,“遥看近却无”的草色,是早春时节特有的,它柔嫩饱含水分,象征着大地春回、万象更新的欣欣生意。而烟柳呢?已经是“杨柳堆烟”时候,何况“满”城皆是,不稀罕了。到了暮春三月,色彩浓重,反倒不那么惹人喜爱了。象这样运用对比手法,与一般不同,这是一种加倍写法,为了突出春色的特征。

“物以稀为贵”,早春时节的春草之色也是很娇贵的。“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韩愈《春雪》)。这是一种心理状态。严冬方尽,余寒犹厉,突然看到这美妙的草色,心头不由得又惊又喜。这一些些轻淡的绿,是当时大地唯一的装饰;可是到了晚春则“草树知春不久归”(韩愈《晚春》),这时那怕柳条儿绿得再好,人们也无心看,因为已缺乏那一种新鲜感。

所以,诗人就在第三句转折时提醒说:“最是一年春好处。”是呀,一年之计在于春,而春天的最好处却又在早春。

这首诗咏早春,能摄早春之魂,给读者以无穷的美感趣味,甚至是绘画所不能及的。诗人没有彩笔,但他用诗的语言描绘出极难描摹的色彩——一种淡素的、似有却无的色彩。如果没有锐利深细的观察力和高超的诗笔,便不可能把早春的自然美提炼为艺术美。

2.早春整首古诗

早春

【唐】白居易

雪散因和气,冰开得暖光。

春销不得处,唯有鬓边霜。

早春

【唐】白居易

雪消冰又释,景和风复暄。

满庭田地湿,荠叶生墙根。

官舍悄无事,日西斜掩门。

不开庄老卷,欲与何人言。

早春

【唐】畅诸

献岁春犹浅,园林未尽开。雪和新雨落,风带旧寒来。

听鸟闻归雁,看花识早梅。生涯知几日,更被一年催。

早春

【唐】储嗣宗

野树花初发,空山独见时。

踟蹰历阳道,乡思满南枝。

早春曲

【唐】戴叔伦

青楼昨夜东风转,锦帐凝寒觉春浅。

垂杨摇丝莺乱啼,袅袅烟光不堪翦。

博山吹云龙脑香,铜壶滴愁更漏长。

玉颊啼红梦初醒,羞见青鸾镜中影。

侬家少年爱游逸,万里轮蹄去无迹。

朱颜未衰消息稀,肠断天涯草空碧。

早春

【唐】方干

运行元化不参差,四极中华共一时。

正气才随灰律变,残寒便被柳条欺。

冰融大泽朝阳觉,草绿陈根夜雨知。

不信风光疾于箭,年来年去变霜髭。

早春

【唐】来鹄

新历才将半纸开,小庭犹聚爆竿灰。

偏憎杨柳难钤辖,又惹东风意绪来。

早春

【唐】李中

一种和风至,千花未放妍。

草心并柳眼,长是被恩先。

早春

【唐】刘长卿

微雨夜来歇,江南春色回。本惊时不住,还恐老相催。

人好千场醉,花无百日开。岂堪沧海畔,为客十年来。

早春

【唐】刘威

晓来庭户外,草树似依依。一夜东风起,万山春色归。

冰消泉派动,日暖露珠晞。已酝看花酒,娇莺莫预飞。

幽院早春

【唐】柳中庸

草短花初拆,苔青柳半黄。隔帘春雨细,高枕晓莺长。

无事含闲梦,多情识异香。欲寻苏小小,何处觅钱塘。

早春

【唐】陆龟蒙

雨冷唯添暑,烟初不著春。

数枝花颣小,愁杀扈芳人。

早春

【唐】周朴

良夜岁应足,严风为变春。

遍回寒作暖,通改旧成新。

秀树因馨雨,融冰雨泛苹。

韶光不偏党,积渐煦疲民。

早春

【宋】白玉蟾

南枝才放两三花,雪里吟香弄粉些。

淡淡著烟浓著月,深深笼水浅笼沙。

3.关于早春的古诗

如下,望采纳:

春日【作者: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惠崇春江晚景二首【作者: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萎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早春【作者:白居易】

雪消冰又释,景和风复暄。

满庭田地湿,荠叶生墙根。

官舍悄无事,日西斜掩门。

不开庄老卷,欲与何人言。

早春【作者:秦观】

黄金蔌蔌满垂杨,尚有春寒到画堂。

酒力渐销歌扇怯,入帘飞雪带梅香。

早春【作者:寇准】

溪水觉暖微函碧,山杏经春半吐红。

不向此时拼一醉,到头无计奈春风。

早春【作者:白玉蟾】

南枝才放两三花,雪里吟香弄粉些。

淡淡著烟浓著月,深深笼水浅笼沙。

早春【作者:杨慎】

江暖波光映日光,几家同住水云乡。

槿篱茅舍繁花里,也有秋千出短墙。

早春【作者:贝琼】

山寒花尚迟,雪霁江已绿。怀新感游子,哢节喧众族。

且同尊俎乐,幸免章绶束。更拟登前峰,青郊可游目。

4.关于“早春”的古诗

1,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游园不值》

2,满庭田地湿,荠叶生墙根满庭田地湿,——白居易《早春》

3,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孟浩然《春晓》

4,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咏柳》

5,春风双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舟》

6,繁枝容易纷纷落,嫩蕊商量细细开——杜甫《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

7,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8,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游园不值》具有一定的叙事性,诗中描写了春季的一天,诗人望着窗外春天的景象,不由得兴致勃发,想到朋友家的园子里畅游一番。到了朋友的住处,园门外的空地上长满了青苔,主人大概是爱惜这青苔,担心被客人的木屐齿踩坏,所以客人小心地走过青苔,到了柴门前,轻轻地敲了很久,也没有人出来开门。但从那一枝探出墙外的杏花来看,园中此时应是姹紫嫣红、春色满园了。诗中的第三句是作者的联想与猜测,第四句则是画龙点睛,是神来之笔,给人留下了无限的遐想。

5.描写早春的古诗

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绝胜烟柳满皇都

--唐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杜 牧《江南春 》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夜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杜甫《春夜喜雨 》

胜日寻芳泗水滨,

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

-朱熹《春 日》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

-苏轼《惠崇春江晓景 》

春风春雨花经眼,江北江南水拍天 。

-黄庭坚《次元明韵寄子由》

弱柳千条杏一枝,半含春雨半垂丝 。

-温庭范《题望苑驿》

相关内容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