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古诗词五丝

1.关于端午节的简单古诗词

NO1、条脱闲揎系五丝。——李清照《端午》

NO2、便当裹米粣,烂醉作端午。——陆游《春晚叹》

NO3、玉台金盏对炎光,全似去年香。——朱翌《朝中措》

NO4、五日长蛟虚问祭,九关雕虎枉招魂。——宋祁《屈原祠》

NO5、入袂轻风不破尘,玉簪犀壁醉佳辰。——苏轼《浣溪沙》

NO6、小团冰浸砂糖裹,有透明角黍松儿和。——张耒《端午》

NO7、宜欢聚。绮筵歌舞。岁岁酬端午。——张孝祥《点绛唇》

NO8、好酒沈醉酬佳节,十分酒,一分歌。——苏轼《少年游》

NO9、楚人犹自贪儿戏,江上年年夺锦标。——文天祥《端午感兴》

NO10、端午临中夏,时清人复长。——李隆基《端午武成殿宴群官》

NO11、粽团桃柳,盈门共饮,把菖蒲、旋刻个人人。——秦观《端午》

NO12、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李隆基《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

NO13、旧俗传荆楚。正江城、梅炎藻夏,做成重午。——许及之《贺新郎》

NO14、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鬣。佳人相见一千年。——苏轼《浣溪沙》

NO15、香蒲角黍,对暑悄无言,梅雨细,麦风轻,怅望空垂泪。——杨无咎《蓦山溪》

NO16、官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杜甫《端午日赐衣》

NO17、文字间金钗,消尽晚天微暑。无雨。无雨。不比寻常 。。。.

2.关于端午节古诗

《端午》【唐】文秀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竞渡诗》【唐】卢肇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

鼙鼓动时雷隐隐,兽头凌处雪微微。冲波突出人齐譀,跃浪争先鸟退飞。

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端午》【唐】李隆基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盐梅已佐鼎,曲糵且传觞。事古人留迹,年深缕积长。

当轩知槿茂,向水觉芦香。亿兆同归寿,群公共保昌。

忠贞如不替,贻厥后昆芳。《浣溪沙》【宋】苏轼轻汗微微透碧纨。

明朝端午浴芳兰。流香涨腻满晴川。

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五月五日》【宋】梅尧臣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何尝奈谗谤,徒欲却蛟龙。

未泯生前恨,而追没后踪。沅湘碧潭水,应自照千峰。

3.关于端午节的古诗词

1、《端午》

唐·文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2、《竞渡歌》

唐·张建封

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鹰;

使君未出郡斋外,江上早闻齐和声;

使君出时皆有准,马前已被红旗引;

两岸罗衣扑鼻香,银钗照日如霜刃;

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

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

鼓声渐急标将近,两龙望标目如瞬;

坡上人呼霹雳惊,竿头彩挂虹霓晕;

前船抢水已得标,后船失势空挥挠。

3、《七律·端午》

唐·殷尧藩

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

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4、《五丝》

唐·褚朝阳

越人传楚俗,截竹竞萦丝。

水底深休也,日中还贺之。

章施文胜质,列匹美于姬。

锦绣侔新段,羔羊寝旧诗。

但夸端午节,谁荐屈原祠。

把酒时伸奠,汨罗空远而。

5、《端午日赐衣》

唐·杜甫

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

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

自天题处湿,当暑着来清。

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

4.谁道五丝能续命,却知今日死君家全诗的意思

“谁道五丝能续命,却知今日死君家”出自唐朝诗人万楚的作品《五日观妓》,其古诗全文如下:

西施谩道浣春纱,碧玉今时斗丽华。

眉黛夺将萱草色,红裙妒杀石榴花。

新歌一曲令人艳,醉舞双眸敛鬓斜。

谁道五丝能续命,却知今日死君家。

【注释】

⑹艳:即艳羡。

⑺双眸:两颗眼珠。敛:收束,这里指拢发的动作。

⑻五丝:即五色丝,又叫“五色缕”“长命缕”“续命缕”。端午时人们以彩色丝线缠在手臂上,用以辟兵、辟鬼,延年益寿。

⑼君家:设宴的主人家。

【翻译】

乍一看她,好像是在越溪浣纱的美女西施,又宛如碧玉,媲美美人丽华。那深翠色的黛眉,使萱草相形失色;那火红的裙裾,让五月的石榴花嫉妒。她善唱www.SLKJ.oRG新歌,甜润的歌喉,美妙的旋律,令人艳羡不已;她醉而起舞,双眸含情,云鬓微乱,娇媚之态令人心动神摇。谁说那端午节避邪的五色丝线能救人性命,现在我的魂魄已被这位乐伎勾走,今日怕是要死在主人家里了。

【赏析】

写罢形貌之后,又接写歌舞:“新歌一曲令人艳,醉舞双眸敛鬓斜。”写出观赏者对乐伎的艳羡,并点出“双眸”,更使乐伎形象光彩照人,充分渲染了其勾魂摄魄的力量。以上四句对乐伎的描绘,从对形貌的静态描绘开始,进而在动态中加以刻画,写她的歌舞。一静一动,由形及神,展示了乐伎的色艺俱佳。

最后诗人深情激动地说:“谁道五丝能续命,却知今日死君家。”“死君家”与“彩丝线”密切关合,奇巧而自然,充分见出诗人动情之深。此诗人物形象鲜明生动,秾艳流丽,光彩照人,是以诗写人的成功之作。特别“眉黛”二句表现手法独特,富有艺术个性,成为脍炙人口的佳句。

5.古诗词中含有“五”的句子有哪些

1.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唐代:王勃

2.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唐代:李白

3.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寒食日即事》唐代:韩翃

4. 榴花五月眼边明。角簟流冰午梦清。——《瑞鹧鸪·榴花五月眼边明》宋代:赵彦端

5. 粉图珍裘五云色,晔如晴天散彩虹——《酬殷明佐见赠五云裘歌》唐代:李白

6. 五月南塘水满,吹断,鲤鱼风。——《荷叶杯·五月南塘水满》清代:毛奇龄

7. 谁道五丝能续命,却令今日死君家。——《五日观妓》唐代:万楚

8. 预支五百年新意,到了千年又觉陈。——《论诗五首·其一》清代:赵翼

9. 一瓢颜回陋巷,五柳先生对门。——《田园乐七首·其五》唐代:王维

10. 五月榴花妖艳烘。绿杨带雨垂垂重。——《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宋代:欧阳修

11. 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宋代:欧阳修

12. 三峡楼台淹日月,五溪衣服共云山。——《咏怀古迹五首·其一》唐代:杜甫

13.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乙卯重五诗》宋代:陆游

14. 我宿五松下,寂寥无所欢。——《宿五松山下荀媪家》唐代:李白

15. 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登庐山五老峰》唐代:李白

6.有多少首古诗词是描绘古郡五原的

描绘古郡五原的诗如下:

李白的《千里思》

李陵没胡沙,苏武还汉家。

迢迢五原关,朔雪乱边花。

一去隔绝国,思归但长嗟。

鸿雁向西北,因书报天涯。

李白的一首新乐府辞《塞上曲》

大汉无中策,匈奴犯渭桥。

五原秋草绿,胡马一何骄。

命将征西极,横行阴山侧。

燕支落汉家,妇女无华色。

转战渡黄河,休兵乐事多。

萧条清万里,瀚海寂无波。

张敬忠的《边词》

五原春色旧来迟,二月垂杨未挂丝。即今河畔冰开日,正是长安花落时。

李益的《过五原胡儿饮马泉》

绿杨著水草如烟,旧是胡儿饮马泉。几处吹笳明月夜,何人倚剑白云天。从来冻合关山路,今日分流汉使前。莫遣行人照容鬓,恐惊憔悴入新年。

文同的《五原行》

云萧萧兮草摇摇,风吹黄沙空寂寞。胡儿满窟卧寒日,卓旗系马人一匹。夜来烽火连篝起,银鹘呼兵捷如鬼。齐集弓刀上陇行,犬噪狐嗥绕空垒。羌人钞暴为常事,见敌不争收若雨。自高声势叙边功,岁岁年年皆一同。将军玩寇五原上,朝廷不知但推赏。

褚嗣宗的《随边使过五原》

偶逐星车犯虏尘,故乡常恐到无因。

五原西去阳关废,日漫平沙不见人。

贾至的《出塞曲》

万里平沙一聚尘,南飞羽檄北来人。

传道五原烽火急,单于昨夜寇新秦。

陶翰的《出萧关怀古》

驱马击长剑,行役至萧关。

悠悠五原上,永眺关河前。

北虏三十万,此中常控弦。

秦城亘宇宙,汉帝理旌旃。

刁斗鸣不息,羽书日夜传。

五军计莫就,三策议空全。

大漠横万里,萧条绝人烟。

孤城当瀚海,落日照祁连。

怆矣苦寒奏,怀哉式微篇。

更悲秦楼月,夜夜出胡天。

以上供参考。

7.端午节的古诗

五丝唐 褚朝阳越人传楚俗,截竹竞萦丝。

水底深休也,日中还贺之。章施文胜质,列匹美于姬。

锦绣侔新段,羔羊寝旧诗。但夸端午节,谁荐屈原祠。

把酒时伸奠,汨罗空远而。端午日赐衣唐 杜甫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

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自天题处湿,当暑著来清。

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端午唐 李隆基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盐梅已佐鼎,曲糵且传觞。事古人留迹,年深缕积长。

当轩知槿茂,向水觉芦香。亿兆同归寿,群公共保昌。

忠贞如不替,贻厥后昆芳。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唐 李隆基五月符天数,五音调夏钧。

旧来传五日,无事不称神。穴枕通灵气,长丝续命人。

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方殿临华节,圆宫宴雅臣。

进对一言重,遒文六义陈。股肱良足咏,凤化可还淳。

何尝奈谗谤,徒欲却蛟龙。 未泯生前恨,而追没后踪。

沅湘碧潭水,应自照千峰。午(唐)文 秀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七律.端午(唐)殷尧藩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竞 渡 歌(节录)(唐)张建封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鹰;使君未出郡斋外,江上早闻齐和声;使君出时皆有准,马前已被红旗引;两岸罗衣扑鼻香,银钗照日如霜刃;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鼓声渐急标将近,两龙望标目如瞬;坡上人呼霹雳惊,竿头彩挂虹霓晕;前船抢水已得标,后船失势空挥挠。节 令门.端 阳(清)李静山樱桃桑椹与菖蒲,更买雄黄酒一壶。

门外高悬黄纸帖,却疑账主怕灵符。七 律.端午老 舍端午偏逢风雨狂,村童仍着旧衣裳;相邀情重携蓑笠,敢为泥深恋草堂;有客同心当骨肉,无钱买酒卖文章;当年此会鱼三尺,不似今朝豆味香。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