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临摹字帖有哪三种方法所谓“临”,即将碑帖置于近旁,观其大小、点画、结构、笔意、形势,认真学习而写之。 所谓“摹”,有三法:一是将透明纸覆在碑帖之上,笔随影走,按其曲折婉转用笔描习之,此谓“满摹法”二是双钩廓填法三是单钩中锋法。摹帖须精研细摹,点画无误,掌握特点,摸索技巧,追求笔意神釆。 宋黄伯思《东观余论》云:“临,谓以纸在古帖旁,观其形势而学之,若临渊之临,故谓之临。摹,谓以薄纸覆古帖上随其细大而拓之,若摹画之摹,故谓之摹。 又有以厚纸覆帖上就明牖景而摹之,又谓之向榻焉。临之与摹二者迥殊,不可乱也。” 临摹在得师承,求其形似神似,形神兼备。 故姜夔《续书谱》云:“临书易失古人位置,而多得古人笔意摹书易得古人位置,而多失古人笔意。 临书易进,摹书易忘,经意与不经意也。”临摹还在于“不纯师”,创出独立风格。 清周星莲《临池管见》云:“初学不外临摹,临书得其笔意,摹书得其间架。临摹既久,则莫如多看,多悟,多商量,多变通。 坡翁学书,尝将古人字帖悬诸壁间,观其举止动态,心摹手追,得其大意。此中有人,有我,所谓学不纯师也,又尝有句云,•‘诗不求工字不奇,天真烂漫是吾师。 ’余尝谓临摹不过学字中之字,多会悟则字中有字,字外有字,全从虚处着精神。彼抄帖画帖者何曾梦见。” 初学者先要摹书。 初学写字的人,心中无准绳。 还是找一个范本摹写容易上手。摹时,首先要注意的是笔法,也就是范本上的点画的形态,以便领悟其运笔方法,依样画葫芦,务必达到形似。 孙过庭说:“察之贵精,拟之贵似。”这也是摹书的要诀。 观察范本不精细,摹写得当然不像。如果在摹写过程中不注意观察范本的运笔之法,那就收效不大。 又譬如摹写颜真卿。颜真卿的书法起止圆浑,起笔都是藏锋,收笔都是回锋,而且在藏回的地方,一定要顿笔。 了解了这些要领,摹颜书才能形似。 譬如摹写柳公权。 柳书“勒”画的起笔处方而有棱角,要知道这里不必用藏锋而用切笔就可,这一点与颜书不一样。 又譬如摹写赵孟頫。 赵书起笔与收笔处接近于颜真卿的方法,也是藏头护尾,但是赵的顿笔要写得较轻。 初学者还要注意在摹写过程中,至笔画转折的地方,方棱的要翻笔,圆浑的要绞笔。 照这种方法摹书,不但能得到古人书法字体的位置,而且连笔意也得到了。其次,要注意结体。 在摹书过程中,要注意观察范本中点画的穿插位置,做到手摹其形,心究其理。 这样心手并用,长此以往,摹帖中各字的结构,深印于脑海,即使把范本拿开,自己也能凭记忆摹写出,分毫不差。 《续书谱》上说的“摹书易忘”,指的是不经意依样画葫芦。如能在摹写时手到心又到,怎么能容易忘却呢?书法作品都是形与神并重的,在摹写时,注意一点一画的位置,得到的是形体上的“像”。 临写时,注意范本上每个字的性情气势,得到的是精神上的“像”。然而,精神是寓含在形体之中的,有无精神的形体,而没有无形体的精神。 不得形体,怎么得到精神?初学者一定要先从摹仿入手,摹的次数越多,心里越明白,手下之笔越熟练到位。心精手熟之后,可以进一步到临写范本的阶段了。 初学书法的人,尤其要注重勤摹。因为摹书能带人循规蹈矩,久而久之,就由勉强进入自然,进而从心所欲,笔毫使转得当。 再由摹书进入到临书阶段,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如果不经过摹书这一阶段,你的手很可能变得像脱僵的野马,像无的之箭。 虽然你可能也粗粗地模仿人家学习书法多年,但很难掌握书法中的窍门,这是智者所不取的。 摹书的用纸选择。 古代纸质粗厚,古人遂发明了一种方法,即用黄蜡熨涂到纸上,使纸透明,以便于摹写。这种方法叫硬黄法。 还有一种方法,即纸盖住范本映着明亮的窗户来钩摹,这种方法叫响榻法。近代以来,薄而透明的纸张很多,只要纸不漏墨都可使用。 有一种纸叫“油川连纸”,透明不漏墨,又不过于光滑,是摹书的上好用纸。 摹书必须一挥而就,不可重描。 摹书贵在求似,但必须一挥而就。挥就后的字可能与范本有出入,但千万不可重描补救。 点画一经过重描,神采全无,纵使看起来形似了,也不足取。开始摹写时,与范本出入之处肯定比较多,摹写时间长了,又渐渐掌握了运笔方法,就能逐渐与范本面目相差无几。 到这时候,学书者可改用临摹相间的方法。方法是先于范本上摹写一字,下留空格,再临写一次。 经过多次实践,临写字也能像范本上的字了,就可进入完全临写的阶段。如果觉得完全临写时有些走样,还可用亦临亦摹之法。 开始摹书时可以用双勾摹写的方法、间互练习的方法。 总之,摹与临相辅相成,各不妨碍。 描红不如摹帖。儿童学习书法,描红是常见的方法。 描红即取红字范本,依样描写。这种方法跟摹书的功用一致,但市面上所售的描红本,质量不高,儿童学之,易误入歧途,终不如直接摹写佳帖。 初学者往往把握不住点画的正确位置,写出的字不成样子。 为避免此弊,可选用九宫格纸,每页有九大格,名为“大九宫”。 每大格中又分为九小格,名为“小九宫”。同时采用明角或者玻璃,另外画出小九宫,盖在范本中所要临写的字上。 这样,按照格子移动临写。 2.我要10首经典古诗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潺。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 夏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酬张少府 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 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 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群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 渭城曲 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鹿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竹里馆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送别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相思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无题 (其一) 作者:【李商隐】 年代:【唐】 体裁:【七律】 类别:【闺情】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李白的月下独酌 3.谁能通俗的说一下练字中的描红,摹写和临写是什么意思(1)描红:买红字的字帖,用黑笔或蓝笔直接在字帖上描写。 描红是我国传统的习字法,是指在印有红色字或空心红字的纸上摹写,是初学写字的最好训练方法之一。以前练习毛笔字时,是红色的字,每隔一页都是红色的标准楷体字,上面一张薄薄的透明纸,练习书法者描那个红字,叫描红,现在基本上少了。 (2)摹写:用半透明的纸蒙在字帖上,在透明纸上照着写。 (3)临定:把字帖放在旁边照着写。 临帖的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对照原帖,一笔不漏的临写。 这个阶段的要求,是能熟练的掌握基本笔法和间架结构特点,能较为准确的背临范本中的字。 第二阶段:一面持之以恒的临写原帖,一面以学到的用笔相结构方法,练习书写自己感兴趣的诗文。 这个阶段的要求,是能全文或部分背临原帖,并能做到形神兼备,能在习作中显示所临碑帖的特点。 扩展资料: 描红指导 1.描红前,教师要抓住重点,边范写边讲解书写要领;引导学生观察范字在格子中的位置、大小、笔画和间架结构等。 2.描红时要求学生每一笔画一笔写成。边写边体会、记忆范字的书写要领和字型。 3.描红后,应该立即仿影,以检测和巩固描红的效果。 临帖应当选用古代优秀的碑帖和字体。 一般应先学楷书,它点画规范,笔法丰富,结构端正,法度规矩,集中体现了书法艺术用笔、结构的法则,最便于初学者打基础。 应该选择古代流传下来的、经得起历史考验的、高水平的第一流碑帖来学习。 这对学到正确的用笔法度和结体原则等书法的基本功及探索书法艺术的规律都有很大的帮助。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描红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摹写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临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