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与历史有关的古诗句念奴娇·赤壁怀古 [北宋]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崩云,惊涛裂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樽还酹江月。刘禹锡《金陵怀古》王浚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从今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2.与历史人物,历史故事相关的诗词(包括与之相关的人物)1、项羽:四面楚歌 《垓下歌》两汉:项羽 力拔山兮气盖世。 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释义: 力量可以拔起大山,豪气世上无人能比。 可时运不济宝马也再难奔驰。乌骓马不前进了我又能怎样呢?虞姬啊!虞姬啊!我又该把你怎么办? 2、周瑜:火烧赤壁 《念奴娇·赤壁怀古》宋代: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释义: 大江浩浩荡荡向东流去,滔滔巨浪淘尽千古英雄人物。 那旧营垒的西边,人们说那就是三国周瑜鏖战的赤壁。陡峭的石壁直耸云天,如雷的惊涛拍击着江岸,激起的浪花好似卷起千万堆白雪。 雄壮的江山奇丽如图画,一时间涌现出多少英雄豪杰。 遥想当年的周瑜春风得意,绝代佳人小乔刚嫁给他,他英姿奋发豪气满怀。 手摇羽扇头戴纶巾,谈笑之间,强敌的战船烧得灰飞烟灭。我今日神游当年的战地,可笑我多情善感,过早地生出满头白发。 人生犹如一场梦,且洒一杯酒祭奠江上的明月。 3、王昭君:昭君和番 出自宋代王安石的《明妃曲二首》 明妃初出汉宫时,泪湿春风鬓脚垂。 低徊顾影无颜色,尚得君王不自持。 归来却怪丹青手,入眼平生几曾有;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 一去心知更不归,可怜着尽汉宫衣;寄声欲问塞南事,只有年年鸿雁飞。 家人万里传消息,好在毡城莫相忆;君不见咫尺长门闭阿娇,人生失意无南北。 其二: 明妃初嫁与胡儿,毡车百两皆胡姬。含情欲语独无处,传与琵琶心自知。 黄金杆拨春风手,弹看飞鸿劝胡酒。汉宫侍女暗垂泪,沙上行人却回首。 汉恩自浅胡恩深,人生乐在相知心。可怜青冢已芜没,尚有哀弦留至今。 释义: 其一: 明妃当时初起程出行离别汉宫时,泪湿桃花春风面鬓脚微微亦低垂。低头回看身影间周围无有此颜色,还让我君王的感情都难以控制。 离别归来却怪罪丹青画图手,美貌如此在眼中平生实未曾见有。天仙意态由自生画笔难以描摹成,当时冤枉杀死画工毛延寿。 从此一离去心知更不能回归,可怜还不能穿尽汉朝皇城之宫衣。万里寄语欲相问塞南遥远家乡事,只有年年日日里眼望鸿雁往南飞。 家人虽然在万里传来亲人之消息,好好安心在毡城不要常将家相忆。您还不曾见近在咫尺长门里幽幽阿娇被锁闭,人生如果要失意无分天南和地北。 其二: 明妃当初嫁给胡人的时候,身旁上百两的毡车上乘坐的都是胡人女子。她多想找个人说话但无处可说,只能把心语寄托于琵琶声中,心事只有自己知道。 她用能弹出美妙声音的手拨动黄金做的杆拨,弹起琵琶仰望空中飞鸿劝着胡酒。 随嫁的汉宫侍女暗中垂泪,行走在大漠上的返国者频频回首。 汉朝之恩实在是浅薄啊,胡人之恩还要更深,人生的欢乐在于心与心相知。可怜王昭君的青冢已经荒芜埋没,还是有悲哀的乐曲流传至今。 4、诸葛亮:三顾茅庐 《蜀相》唐代: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释义: 去哪里寻找武侯诸葛亮的祠堂?在成都城外那柏树茂密的地方。碧草照映台阶自当显露春色,树上的黄鹂隔枝空对婉转鸣唱。 三顾茅庐频繁的商论天下大计,辅佐两代君主的老臣忠心耿耿。可惜出师伐魏未捷而病亡军中,常使历代英雄感慨泪湿衣襟! 5、荆轲:荆轲刺秦 《荆轲歌 / 渡易水歌》先秦:佚名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复还 一作:复反) 探虎穴兮入蛟宫,仰天呼气兮成白虹。(此句疑为后人补作) 释义: 风声萧萧地吹呵,易水寒气袭人,壮士在此远去呵,不完成任务誓不回还!刺杀秦王就像是到虎穴到龙宫一样危险啊,但是我们的英雄英勇的气概,连仰天吐气都能形成白虹。 3.和历史人物有关的诗句赠汪伦 唐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江南逢李龟年 唐 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 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 落花时节又逢君。 乌衣巷 唐 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 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 (王谢:东晋时的王导、谢安家族) 哥舒歌 北斗七星高, 哥舒夜带刀。 至今窥牧马, 不敢过临洮。 《哥舒歌》为唐时流行于西部边地的一首民歌,无具体作者。 4.推荐几本有关古代诗词著作文学的书四大名著、儒林外史、封神演义、东周列国志、三言二拍、聊斋志异等等。 诗词的话,有上海此书出版的“鉴赏辞典”系列,另外上海古籍也有一套三十二开,白皮的诗词系列,有纳兰词,苏轼词等;中华书局也有“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有建安七子集,南唐二主集,纳兰词等,另外人民文学出版社也有一套这个系列的。这三个出版社还是挺靠谱的。 历史,中华书局、上海古籍,这两个都比较靠谱,如果你想看正史,有二十四史系列,资治通鉴等。如果不喜欢的话中华书局有一套“历代史料笔记”系列,大象出版社有一套《全宋笔记》,是古代人写的随笔笔记等,从侧面反映历史的。这两套的选材都是比较好的。 如果想看现代人写的,比如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儿》《血腥的盛唐》,比较幽默,学术严谨性差一些;另外清代民国时期有一个蔡东藩,写过”历代通俗演义“系列,也还可以。 还有吕思勉的《中国通史》,钱穆的《国史大纲》,这两本是同事类别比较靠谱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