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求出自宋词中的成语30个楼上好多诗,加我的应该够了。 先给22个,我继续找。 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 天涯海角 无穷无尽是离愁,天涯海角寻思遍。 《踏沙行》 晏殊 万紫千红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干红总是春。 《春日》朱熹 柔情似水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鹊桥仙》秦观 无可奈何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浣溪沙》 晏殊 山河带砺:语本“黄河如带,泰山若砺”,由柳永缩写而来。柳永在《千秋岁》里写道:“福无艾,山河带砺人难老。”成语中的“带”指衣带,“砺”指磨刀石。意思是“黄河变得细如衣带,泰山变得小如磨刀石”。表示时间久远,山河变化极大。 揽辔澄清:柳永在《一寸金》中写道:“仗汉节,揽辔澄清,高掩武侯勋业,文翁风化。”揽辔澄清,语本《后汉书·范滂传》:“时冀州饥荒,盗贼群起,乃以滂为清诏使,案察之。滂登车揽辔,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揽”为握住,“辔”为辔头,驾驭牲口的嚼子和缰绳。成语初时表示旧时官吏一走马上任就决心治理好天下,后用来表示革除弊政、扭转衰乱局面的抱负。 曼衍鱼龙:柳永在《破阵乐》里写道:“绕金堤,曼衍鱼龙戏,簇妖春罗绮,喧天丝管。”其中“曼衍”也作“漫衍”、“曼延”,巨兽名,古代仿以为百戏节目。“鱼龙”也是古代百戏节目。成语初意为古代演出的杂戏,后用以比喻事物的离奇变幻。 文期酒会:指旧时文人定期举行的诗酒集会,来自柳永的《玉蝴蝶》:“难忘,文期酒会,儿孤风月,屡变星霜。” 新愁旧恨:指新近的和旧有的各种忧愁、怨恨,也指长期积在心头的很多愁恨。来自柳永的《内家妖》:“奈少年,自有新愁旧恨,消遣无计。” 薰风解愠:“愠”:怒,怨恨。“薰风”:和风。意为温和的风可以消除心中的烦恼,形容晴日和风给人的舒畅之感。语本《孔子家语·辩乐》:“昔日舜弹五弦之琴,造《南风》之语,其诗曰:‘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柳永在《永遇乐》中把语本加以浓缩后写道:“薰风解愠,昼景清和,新雯时候。”于是“薰风解愠”成为成语。 朝云暮雨:语意为“早上是云,晚上是雨”。原指早晚变化,旧时比喻男女的约会。柳永在《迷仙引》写道:“永弃却,烟花伴侣,免教人见妾,朝云暮雨。”又作暮云朝雨。它还是出自柳永的《洞仙歌》:“愿人间天上,暮云朝雨长相见。”蕙心兰质、尤云歹带雨、朝云暮雨,这三条成语何其相似。《成语词典》中某一词条之内两次引用同一个人的经典之作,是相当不容易也是相当罕见的,可是它们就出在柳永身上。可见柳永在遣词造句方面独出心裁独树一帜,灵活又不拘旧范,真可谓无与伦比。 惨绿愁红:柳永在《定风波》中有一佳句:“扑面春来,惨绿愁红,芳心事事可可。”用来形容经风雨摧残的败叶残花。 壶浆盈路:柳永在《临江行》中有:“壶浆盈路,欢动一城春。”浆:古时一种带酸味的饮料。成语指古代老百姓用壶装着酒夹道欢迎他们所拥护的军队。 浪萍风梗:“浪萍”:漂流中的浮萍。“风梗”:风中的草梗。形容人行踪不定,到处漂泊。出自柳永的《彩云归》:“此际浪萍风梗,度岁茫茫。” 千愁万绪:“绪”:情绪,思绪。“千”、“万”:指数不清。出自柳永的《妇女冠子》:“好天良夜,无端惹起,千愁万绪。” 浅斟低唱:指浅浅地向杯中倒酒,慢慢地喝着,低声地唱着歌曲。形容封建士大夫消闲享乐的生活情态。出自柳永的《鹤冲天》:“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黯然销魂““销魂”:因受刺激而神思茫然,好像灵魂离开了躯体。出自柳永的《倾怀》:“共黯然销魂,重携纤手,话别临行,犹自再三问道君须去。” 海誓山盟:也作“海约山盟”。古代在神前立誓缔约,引申为誓约。指着山海立誓订约,表示爱情要像山和海一样永恒不变。柳永在《洞仙歌》中写道:“夜永欢余,共有海约山盟,记得翠云偷翦。” 倾城倾国:也作“倾国倾城”,原指君主迷恋女色而亡国,后形容女子极其美丽。语本《汉书·孝武李夫人传》“(李)延年侍上,起舞,歌曰:‘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柳永在《柳腰轻》中写道:“算何止,倾国倾城,暂回眸,万人肠断。” 物是人非 出自李清照《武陵春》 水落石出 出自欧阳修《醉翁庭记 2.求出自宋词中的成语30个楼上好多诗,加我的应该够了。 先给22个,我继续找。 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 天涯海角 无穷无尽是离愁,天涯海角寻思遍。 《踏沙行》 晏殊 万紫千红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干红总是春。 《春日》朱熹 柔情似水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鹊桥仙》秦观 无可奈何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浣溪沙》 晏殊 山河带砺:语本“黄河如带,泰山若砺”,由柳永缩写而来。 柳永在《千秋岁》里写道:“福无艾,山河带砺人难老。”成语中的“带”指衣带,“砺”指磨刀石。 意思是“黄河变得细如衣带,泰山变得小如磨刀石”。表示时间久远,山河变化极大。 揽辔澄清:柳永在《一寸金》中写道:“仗汉节,揽辔澄清,高掩武侯勋业,文翁风化。”揽辔澄清,语本《后汉书·范滂传》:“时冀州饥荒,盗贼群起,乃以滂为清诏使,案察之。 滂登车揽辔,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揽”为握住,“辔”为辔头,驾驭牲口的嚼子和缰绳。 成语初时表示旧时官吏一走马上任就决心治理好天下,后用来表示革除弊政、扭转衰乱局面的抱负。 曼衍鱼龙:柳永在《破阵乐》里写道:“绕金堤,曼衍鱼龙戏,簇妖春罗绮,喧天丝管。” 其中“曼衍”也作“漫衍”、“曼延”,巨兽名,古代仿以为百戏节目。“鱼龙”也是古代百戏节目。 成语初意为古代演出的杂戏,后用以比喻事物的离奇变幻。 文期酒会:指旧时文人定期举行的诗酒集会,来自柳永的《玉蝴蝶》:“难忘,文期酒会,儿孤风月,屡变星霜。” 新愁旧恨:指新近的和旧有的各种忧愁、怨恨,也指长期积在心头的很多愁恨。来自柳永的《内家妖》:“奈少年,自有新愁旧恨,消遣无计。” 薰风解愠:“愠”:怒,怨恨。“薰风”:和风。 意为温和的风可以消除心中的烦恼,形容晴日和风给人的舒畅之感。语本《孔子家语·辩乐》:“昔日舜弹五弦之琴,造《南风》之语,其诗曰:‘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 柳永在《永遇乐》中把语本加以浓缩后写道:“薰风解愠,昼景清和,新雯时候。”于是“薰风解愠”成为成语。 朝云暮雨:语意为“早上是云,晚上是雨”。原指早晚变化,旧时比喻男女的约会。 柳永在《迷仙引》写道:“永弃却,烟花伴侣,免教人见妾,朝云暮雨。”又作暮云朝雨。 它还是出自柳永的《洞仙歌》:“愿人间天上,暮云朝雨长相见。”蕙心兰质、尤云歹带雨、朝云暮雨,这三条成语何其相似。 《成语词典》中某一词条之内两次引用同一个人的经典之作,是相当不容易也是相当罕见的,可是它们就出在柳永身上。可见柳永在遣词造句方面独出心裁独树一帜,灵活又不拘旧范,真可谓无与伦比。 惨绿愁红:柳永在《定风波》中有一佳句:“扑面春来,惨绿愁红,芳心事事可可。”用来形容经风雨摧残的败叶残花。 壶浆盈路:柳永在《临江行》中有:“壶浆盈路,欢动一城春。”浆:古时一种带酸味的饮料。 成语指古代老百姓用壶装着酒夹道欢迎他们所拥护的军队。 浪萍风梗:“浪萍”:漂流中的浮萍。 “风梗”:风中的草梗。形容人行踪不定,到处漂泊。 出自柳永的《彩云归》:“此际浪萍风梗,度岁茫茫。” 千愁万绪:“绪”:情绪,思绪。 “千”、“万”:指数不清。出自柳永的《妇女冠子》:“好天良夜,无端惹起,千愁万绪。” 浅斟低唱:指浅浅地向杯中倒酒,慢慢地喝着,低声地唱着歌曲。形容封建士大夫消闲享乐的生活情态。 出自柳永的《鹤冲天》:“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黯然销魂““销魂”:因受刺激而神思茫然,好像灵魂离开了躯体。 出自柳永的《倾怀》:“共黯然销魂,重携纤手,话别临行,犹自再三问道君须去。” 海誓山盟:也作“海约山盟”。 古代在神前立誓缔约,引申为誓约。指着山海立誓订约,表示爱情要像山和海一样永恒不变。 柳永在《洞仙歌》中写道:“夜永欢余,共有海约山盟,记得翠云偷翦。” 倾城倾国:也作“倾国倾城”,原指君主迷恋女色而亡国,后形容女子极其美丽。 语本《汉书·孝武李夫人传》“(李)延年侍上,起舞,歌曰:‘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柳永在《柳腰轻》中写道:“算何止,倾国倾城,暂回眸,万人肠断。” 物是人非 出自李清照《武陵春》 水落石出 出自欧阳修《醉翁庭记。 3.出自宋词的成语矮人观场 场:戏场。 比喻只知道附和别人,自己没有主见。也比喻见识不广 爱莫之助 虽然同情,却限于条件无从帮助 安贫守道 道:主张、学说。 安于贫穷,恪守信仰 案无留牍 案:狭长的桌子;牍:公文。桌上没有积压的公文。 形容办理公务及时 暗箭中人 暗:暗中;箭:放箭;中:中伤。放冷箭伤害人。 比喻暗中用阴险的手段攻击或陷害别人 暗室屋漏 暗室:指没有光亮或隐秘的地方;屋漏:古代室内摆放小帐的地方。指别人看不见的地方,隐私之处 昂霄耸壑 昂:仰视;耸:耸立;壑:峪。 仰视云霄,耸立山壑。形容才能杰出,建树宏大功业。 也形容志气高昂,胸襟宽广 跋山涉水 跋:踏;山:山岭;涉:趟水;水:大河。翻山越岭,趟水过河。 形容路途奔波之苦 白璧无瑕 璧:中间有孔的扁圆形玉器;瑕:玉上的斑点。比喻人的品德或事物完美无缺 白首穷经 白首:白头;穷经:专心钻研经书。 指直到年老还在钻研经籍,形容好学不倦 白雪阳春 指战国时代楚国的两支高雅歌曲。比喻高雅的诗歌和其他的文学艺术 白玉无瑕 瑕:玉上的赤色斑点。 洁白的美玉上没有一点疵斑。比喻人或事物完美无缺 百丈竿头 佛教语,百丈高的竿子,比喻道行达到很高境界 败材伤锦 败:破旧,腐烂;伤:妨碍;锦:丝织品的类名。 用破败的材料会伤害美好的锦缎。比喻用人不当会伤害国家 败法乱纪 败:毁坏,摧残;乱纪:破坏法纪。 败坏法令,扰乱纪律 班班可考 班班:明显的样子;考:考查。指文字记录十分明显,可以考查 班功行赏 班:排列等级,依次。 按照功劳大小,依次给予赏赐 抱冰公事 公事:公务。指旧时官场中清苦的差使 抱负不凡 抱负:远大的志向。 指有远大的志向,不同一般 逼不得已 逼:逼迫。迫不得已 比比皆是 比比:一个挨一个,引申为处处,到处;皆:全部。 形容到处都是,很多 鄙俚浅陋 鄙俚:粗俗;浅陋:见闻不多。多形容文章或言谈粗俗浅薄 闭门不出 关起门来不外出,指杜绝与外界交往 蔽明塞聪 蔽:遮;聪:听觉灵敏;明:看得清楚。 蒙住眼睛不看,堵塞耳朵不听。指对外界事物不闻不问 抃风儛润 抃:鼓掌;儛:通“舞”,跳舞;润:雨水。 指欢舞在和风时雨中。指庆幸沾受恩惠 便宜行事 便宜:方便合适;行事:处理事情。 指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处理事情 变化如神 神:神奇。形容变化迅速而神奇 鬓乱钗横 鬓:耳边的头发;钗:妇女的首饰。 耳边的头发散乱,钗子横在一边。形容妇女心绪不佳,无心梳妆打扮 冰炭不相容 冰:冰块;炭:炭火;容:接纳。 比喻两种对立的事物不能并存 兵戈扰攘 兵戈:武器,指战争;扰攘:纷乱。形容战争时期社会动荡混乱 百世不磨 磨:消灭,磨灭。 千秋万代永不磨灭 半斤八两 八两:即半斤,旧制一斤为十六两。半斤、八两轻重相等。 比喻彼此不相上下 半信半疑 半:二分之一;信:相信;疑:怀疑。有点相信,又有点怀疑 卑不足道 道:说,讲。 指卑下得不值一提 卑辞厚礼 卑:谦抑。指言辞谦逊,礼物丰厚 悲歌慷慨 指激昂高歌,以抒发感慨。 形容壮烈的气概 奔走之友 指彼此尽力相助的挚友 避强击弱 指避开敌人的精锐部队而打其疲弱的 避凶趋吉 避:避开;趋:奔赴。指避开祸害而趋向吉利 边尘不惊 边:边境;惊:震动。 比喻边境安定无战事 标新立异 标:检举;立:树立。提出新的见解,表示与众不同 别出新意 独创一格,与众不同 别具慧眼 慧:聪明,有才智。 具有独到眼光,高明的见解 炳如日星 炳:光明。光明如同日月星辰 波属云委 属:连接;委:累积。 波涛连绵,云层堆叠。比喻连续不断,层见叠出 不敢高攀 攀:比喻结交依附他人。 不敢跟社会地位比自己高的人交朋友或结亲戚 不敢造次 造次:仓促、鲁莽轻率。指不敢匆忙地或鲁莽草率从事 不计其数 计:计算。 没法计算数目。形容很多 博物多闻 博:广博。 学识广博,见闻丰富,指见多识广 渤澥桑田 渤澥:渤海的古称。大海变成桑田,桑田变成大海。 比喻世事变化巨大 搏手无策 搏手:两手相扭。指扭着双手,毫无办法 薄暮冥冥 薄暮:傍晚;冥冥:天昏地暗。 傍晚时天气昏暗 捕风捉影 风和影子是无法捉摸的。比喻虚幻无实或无根据地猜疑 不拔一毛 形容非常吝啬 不测之祸 测:估计。 估计不到的灾祸,多指死亡 不测之忧 测:预测;忧:忧患。指意外的祸患 不见经传 经传:指经典的著作。 经传上没有记载。后指没有名气或没有来历 不能自拔 拔:摆脱。 比喻限入很深,不能从痛苦、错误等中解脱出来 不仁不义 仁:仁爱;义:道义。不讲仁德,不讲道义。 形容品性卑劣、刻薄残忍 不肖子孙 肖:类似,相似;不肖:不像。指不能继承祖辈事业的、没出息的、品行差的子孙或晚辈 不言而谕 言:解释,说明。 不用说就可以明白。形容事理非常明显 不厌其烦 厌:嫌;烦:麻烦。 不嫌烦琐与麻烦 不厌其详 厌:嫌;详:详细。不嫌过于详细。 指越详细越好 不遗寸长 遗:遗漏;寸长:微小的长处。不遗漏一点点长处。 形容善于发现和肯定别人的优点 不易之论 易:变更。不可更改的言论。 形容论断或意见完全正确 布裙荆钗 荆:灌木名;钗:妇女的首饰。粗布做的裙,荆条做的钗。 形容贫家女子服饰俭朴 步步登高 步步:表示距离很短;登:上。 4.求古代小说的女主角名字,要有含义的,最好出自某个成语、诗经中的【李灼华】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诗经·周南·桃夭》 【谢以琼】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诗经·卫风·木瓜》 【郑子衿】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诗经·郑风·子衿》 【魏清漪】 河水清且涟猗。《诗经·魏风·伐檀》 【沈鹿鸣】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诗经·小雅·鹿鸣》 【叶蓁蓁】桃之夭夭,其叶蓁蓁。《诗经·周南·桃夭》 【梁佩悠】青青子佩,悠悠我思。《诗经·郑风·子衿》 【舒月】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诗经·陈风·月出》 ======== 满意请采纳~ 5.出自古诗中的成语有哪些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悲欢离合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老骥伏枥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桃花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心有灵犀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柳暗花明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青梅竹马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不拘一格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怒发冲冠 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乘风破浪《行路难》李白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登第》孟郊 无穷无尽是离愁,天涯海角寻思遍——无穷无尽、天涯海角《踏沙行》 晏殊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万紫千红《春日》朱熹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柔情似水《鹊桥仙》秦观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悲欢离合、阴晴圆缺《水调歌头》苏东坡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无可奈何《浣溪沙》 晏殊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千淘万漉《浪淘沙》 刘禹锡 物是人非事事休, 欲语泪先流——物是人非《武陵春》李清照 6.与宋词有关的成语矮人观场 场:戏场.比喻只知道附和别人,自己没有主见.也比喻见识不广 爱莫之助 虽然同情,却限于条件无从帮助 安贫守道 道:主张、学说.安于贫穷,恪守信仰 案无留牍 案:狭长的桌子;牍:公文.桌上没有积压的公文.形容办理公务及时 暗箭中人 暗:暗中;箭:放箭;中:中伤.放冷箭伤害人.比喻暗中用阴险的手段攻击或陷害别人 暗室屋漏 暗室:指没有光亮或隐秘的地方;屋漏:古代室内摆放小帐的地方.指别人看不见的地方,隐私之处 昂霄耸壑 昂:仰视;耸:耸立;壑:峪.仰视云霄,耸立山壑.形容才能杰出,建树宏大功业.也形容志气高昂,胸襟宽广 跋山涉水 跋:踏;山:山岭;涉:趟水;水:大河.翻山越岭,趟水过河.形容路途奔波之苦 白璧无瑕 璧:中间有孔的扁圆形玉器;瑕:玉上的斑点.比喻人的品德或事物完美无缺 白首穷经 白首:白头;穷经:专心钻研经书.指直到年老还在钻研经籍,形容好学不倦 白雪阳春 指战国时代楚国的两支高雅歌曲.比喻高雅的诗歌和其他的文学艺术 白玉无瑕 瑕:玉上的赤色斑点.洁白的美玉上没有一点疵斑.比喻人或事物完美无缺 百丈竿头 佛教语,百丈高的竿子,比喻道行达到很高境界 败材伤锦 败:破旧,腐烂;伤:妨碍;锦:丝织品的类名.用破败的材料会伤害美好的锦缎.比喻用人不当会伤害国家 败法乱纪 败:毁坏,摧残;乱纪:破坏法纪.败坏法令,扰乱纪律 班班可考 班班:明显的样子;。 7.词语华丽的句子雨霖铃 ·柳永 寒蝉凄切。 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赏析一】 此词为抒写离情别绪的千古名篇,也是柳词和有宋一代婉约词的杰出代表。词中,作者将他离开汴京与恋人惜别时的真情实感表达得缠绵悱恻,凄婉动人。 词的上片写临别时的情景,下片主要写别后情景。全词起伏跌宕,声情双绘,是宋元时期流行的“宋金十大曲”之一。 起首三句写别时之景,点明了地点和节序。《礼记"月令》云:“孟秋之月,寒蝉鸣。” 可见时间大约在农历七月。然而词人并没有纯客观地铺叙自然景物,而是通过景物的描写,氛围的渲染,融情入景,暗寓别意。 秋季,暮色,骤雨寒蝉,词人所见所闻,无处不凄凉。“对长亭晚”一句,中间插刀,极顿挫吞咽之致,更准确地传达了这种凄凉况味。 这三句景色的铺写,也为后两句的“无绪”和“催发”,设下伏笔。“都门帐饮”,语本江淹《别赋》:“帐饮东都,送客金谷。” 他的恋人在都门外长亭摆下酒筵给他送别,然而面对美酒佳肴,词人毫无兴致。 接下去说:“留恋处、兰舟催发”,这七个字完全是写实,然却以精炼之笔刻画了典型环境与典型心理:一边是留恋情浓,一边是兰舟催发,这样的矛盾冲突何其类锐!这里的“兰舟催发”,却以直笔写离别之紧迫,虽没有他们含蕴缠绵,但却直而能纡,更能促使感情的深化。 于是后面便迸出“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二句。寥寥十一字,语言通俗而感情深挚,形象逼真,如在目前。 真是力敌千钧!词人凝噎在喉的就“念去去”二句的内心独白。这里的去声“念”字用得特别好,读去声,作为领格,上承“凝噎”而自然一转,下启“千里”以下而一气流贯。 “念”字后“去去”二字连用,则愈益显示出激越的声情,读时一字一顿,遂觉去路茫茫,道里修远。“千里”以下,声调和谐,景色如绘。 既曰“烟波”,又曰“暮霭”,更曰“沉沉”,着色一层浓似一层;既曰“千里”,又曰“阔”,一程远似一程。道尽了恋人分手时难舍的别情。 上片正面话别,下片则宕开一笔,先作泛论,从个别说到一般。“多情自古伤离别”意谓伤离惜别,并不自我始,自古皆然。 接以“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一句,则极言时当冷落凄凉的秋季,离情更甚于常时。“清秋节”一辞,映射起首三句,前后照应,针线极为绵密;而冠以“更那堪”三个虚字,则加强了感情色彩,比起首三句的以景寓情更为明显、深刻。 “今宵”三句蝉联上句而来,是全篇之警策。成为柳永光耀词史的名句。 这三句本是想象今宵旅途中的况味,遥想不久之后一舟临岸,词人酒醒梦回,却只见习习晓风吹拂萧萧疏柳,一弯残月高挂杨柳梢头。整个画面充满了凄清的气氛,客情之冷落,风景之清幽,离愁之绵邈,完全凝聚在这画面之中。 这句景语似工笔小帧,无比清丽。清人刘熙载在《艺概》中说:“词有点,有染。 柳耆卿《雨霖铃》云:‘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上二句点出离别冷落,‘今宵’二句乃就上二句意染之。点染之间,不得有他语相隔,隔则警句亦成死灰矣。 ”也就是说,这四句密不可分,相互烘托,相互陪衬,中间若插上另外一句,就破坏了意境的完整性,形象的统一性,而后面这两个警句,也将失去光彩。“此去经年”四句,改用情语。 他们相聚之日,每逢良辰好景,总感到欢娱;可是别后非止一日,年复一年,纵有良辰好景,也引不起欣赏的兴致,只能徒增烦恼。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遥应上片“ 念去去”;“经年”二字,近应“今宵”,在时间与思绪上均是环环相扣,步步推进。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以问句归纳全词,犹如奔马收缰,有住而不住之势;又如众流归海,有尽而未尽之致。 此词之所以脍灸人口,是因为它在艺术上颇具特色,成就甚高。 早在宋代,就有记载说,以此词的缠绵悱恻、深沉婉约,“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这种格调的形成,有赖于意境的营造。 词人善于把传统的情景交融的手法运用到慢词中,把离情别绪的感受,通过具有画面性的境界表现出来,意与境会,构成一种诗意美的境界,绘读者以强烈的艺术感染。 全词虽为直写,但叙事清楚,写景工致,以具体鲜明而又能触动离愁的自然风景画面来渲染主题,状难状之景,达难达之情,而出之以自然。 末尾二句画龙点睛,为全词生色,为脍灸人口的千古名句。 【赏析二】 在群星璀璨的北宋词坛上,柳永是耀眼的明星之一。 南宋叶梦得在《避暑录话》中记有“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即为证明。在不胜枚举的柳词中,《雨霖铃》是流传最广的佳作之一。 后人有“晓风残月柳三变,滴粉揉酥左与言”的谑语。柳永,原名三变,字耆卿。 少年时到汴京应试,由于擅长词曲,熟悉了许多歌妓,并替她们填词作曲,表现了一种浪子作风。 当时有人在仁宗面前举荐他,仁宗只批了四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