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与墙有关的古诗词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墙西明月水东亭,一曲霓裳按小伶。---白居易 刘家花 ---白居易 刘家墙上花还发,李十门前草又春。 处处伤心心始悟,多情不及少情人。 即目 ---韩偓 书墙暗记移花日,洗瓮先知酝酒期。 须信闲人有忙事,早来冲雨觅渔师。 寄郑补阙 ---罗隐 夫子门前数仞墙,每经过处忆游梁。 路从青琐无因见,恩在丹心不可忘。 未必便为谗口隔,只应贪草谏书忙。 别来愁悴知多少,两度槐花马上黄。 别友人 ---黄滔 莫恨东墙下,频伤命不通。 苦心如有感,他日自推公。 雨夜扁舟发,花时别酒空。 越山烟翠在,终愧卧云翁。 夏日城中作二首 ---齐己 三面僧邻一面墙,更无风路可吹凉。 他年舍此归何处,青壁红霞裹石房。 竹低莎浅雨蒙蒙,水槛幽窗暑月中。 有境牵怀人不会,东林门外翠横空。 2.与墙有关的古诗词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墙西明月水东亭,一曲霓裳按小伶。 ---白居易刘家花---白居易刘家墙上花还发,李十门前草又春。处处伤心心始悟,多情不及少情人。 即目---韩偓书墙暗记移花日,洗瓮先知酝酒期。须信闲人有忙事,早来冲雨觅渔师。 寄郑补阙---罗隐夫子门前数仞墙,每经过处忆游梁。路从青琐无因见,恩在丹心不可忘。 未必便为谗口隔,只应贪草谏书忙。别来愁悴知多少,两度槐花马上黄。 别友人---黄滔莫恨东墙下,频伤命不通。苦心如有感,他日自推公。 雨夜扁舟发,花时别酒空。越山烟翠在,终愧卧云翁。 夏日城中作二首---齐己三面僧邻一面墙,更无风路可吹凉。他年舍此归何处,青壁红霞裹石房。 竹低莎浅雨蒙蒙,水槛幽窗暑月中。有境牵怀人不会,东林门外翠横空。 3.关于“墙”的诗墙影(诗歌) 没有篱巴 墙的宽阔 在午后拉长 行人的影子 一条斑驳小的路 任来来往往的脚步声 敲响马蹄般的岁月 艰难迈步的砍柴人 倒着跑的孩子 挖下一锄地捡来一根柴的村妇 一个个带着汗水的姿势 就这样 沿着太阳作息的轨道 把春夏秋冬演绎在 大片大片的稻田里 远逝的在远逝 走近的在走近 沿着墙下的路 质朴的家乡人 就这样 每天让一串希望 在墙有影子 或无影子的任何时候 都踏着祖先走过的路 一步一步 向着前方的又一个岸 4.与城墙有关的诗句1. 时间摧残出它的沧桑:但他仍雄立一方,如同一位怒目金刚。他经历过多少凄凉有风花雪月的繁华也有人走茶凉的悲伤。青苔是时间逝去的痕迹,古墙阻拦着敌人让城市固若金汤。 2. 四时的古城墙景色常新,极能勾引人们的想往和挂念,对西安人,对异乡人,对中国人,对外国人,没有差别心,同样给予微笑。 3. 寿县古城墙,是全国屈指可数的保存完好的城墙之一。由于寿县地处襟江扼淮的重要位置,千百年来一直是兵家争夺的军事重镇。 4. 城墙原为平砖砌筑,解放后为了防洪,曾将局部墙垣改用石块垒筑,近年,又陆续用石条进行了加固。 5. 作为古老历史的见证,寿州人非常珍爱至今保存完好的城墙。城墙为宋代重筑,尔后迭有修葺。城墙周长7174米,高为9.7米,底宽18—20米,顶宽6—10米。 6. 在古城南门东墙上嵌着一块石刻,上刻一个做行刺状的武士,这就是“寿州内八景”之一的“门里人”。 7. 伫立在宽阔的城垣上,极目远望。在广阔的天宇下,这古老的砖墙随着群山万壑绵延伸展,跌宕起伏。 8. 千百年屹立于此的长城呵,它是生命的记录,历史的见证。我猜想这地球上最长最坚固最浑厚的灰墙里,一定包蕴着什么。它?莫不就是我们古老民族的伟大灵魂? 9. 这城墙修得这样高。修建城墙的国主认为,高耸的城墙给人以坚不可摧的印象,高大即是力量。但如此具象的力量,敌不过一句话,敌不过这一代的卫国国主说:“我们投降罢。” 10. 一面城墙,几块砖。要是没有那些历史、那些传说,它的价值就是我们看到的那样,无需深究。 11. 走过寂寞青春的城,轻抚斑驳的古城墙,试问流年里多少镜花水月,不觉间,悄然落伤心的雨。 12. 中国的礼法书籍规定城墙必须是方形的,坐落必须有致:城墙要开12座门以与12个月份相合,必须要有内城以供皇室居住。 13. 过去的时光,停留在某一个角落,我一路追寻,透过古老的城墙,我看见了黑白色的我们,于是,我又一次微笑着感伤…… 14. 在雨中,走过厚重的元城墙,登上亘古伫立的大雁塔,走在朦胧的曲江池边、都寻不到、那梦中的长安、那梦中的你。 15. 那古朴城墙,像是亘古就屹立在这里一样,百米高的墙面上早已布满了点点青苔,而这些青苔,正是时间逝去的痕迹,是历经沧桑的最好佐证。 16. 看真一点,起落有致的城墙,受不了历史的重压而微微佝偻着,无数的裂缝,丛生着杂草,雄伟只是躯壳,它荒芜已久,一身炮弹的残迹。任何敌人都可一攻而下。 17. 当我登上那古老的城墙,当我抚摸着腐朽的柱梁,当我兴奋的倚栏远望,总会有一丝酸涩冲上喉头,总听到有一个声音大声的说:记得吗?你的祖先名叫炎黄。 18. 城墙四隅各筑一角台,西南角台为圆形,其余3个为方形。角台突出墙外,建有比敌台更为高大的角楼,表明其在战争防守中的重要地位。 19. 城墙每距120米设有凸出的敌台,共有98座。现有93座。敌台上建敌楼,是守城将士休息、瞭望和作战的场所。 20. 西安城墙的成长和发展有其漫长的过程,后续的修建从来就没有停止过。西安城墙的历史叠加,追溯源头,完全可以延伸到1400多年前的隋唐时代,不应该因明时的修建包砖,便断定仅有600余年的历史。 5.关于城墙的诗词《春至》 年代: 唐 作者: 白居易 若为南国春还至,争向东楼日又长。 白片落梅浮涧水,黄梢新柳出城墙。 闲拈蕉叶题诗咏,闷取藤枝引酒尝。 乐事渐无身渐老,从今始拟负风光。 《杂曲歌辞·筑城曲五解》 年代: 唐 作者: 元稹 年年塞下丁,长作出塞兵。自从冒顿强,官筑遮虏城。 筑城须努力,城高遮得贼。但恐贼路多,有城遮不得。 丁口传父口,莫问城坚不。平城被虏围,汉属斤城墙走。 因兹虏请和,虏往骑来多。半疑兼半信,筑城犹嵯峨。 筑城安敢烦,愿听丁一言。请筑鸿胪寺,兼愁虏出关。 《登金陵临江驿楼》 年代: 唐 作者: 张谓 古戍依重险,高楼见五梁。山根盘驿道,河水浸城墙。 庭树巢鹦鹉,园花隐麝香。忽然江浦上,忆作捕鱼郎。 《宿李主簿》 年代: 唐 作者: 周贺 独树倚亭新月入,城墙四面锁山多。 去年今夜还来此,坐见西风袅鹊窠。 《题青龙寺》 年代: 唐 作者: 朱庆馀 寺好因岗势,登临值夕阳。青山当佛阁,红叶满僧廊。 竹色连平地,虫声在上方。最怜东面静,为近楚城墙。 《官舍初成》 年代: 宋 作者: 赵师秀 为宅傍城墙,先求夏日凉。 凿池容众水,栽竹断斜阳。 官是三年满,身无一事忙。 不知何补报,安坐恐难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