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热河古诗词

1.古诗词鉴赏

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chū sāi

qín shí míng yuè hàn shí guān , wàn lǐ cháng zhēng rén wèi huán 。 dàn shǐ lóng chéng fēi jiāng zài , bù jiào hú mǎ dù yīn shān 。

鉴赏

王昌龄(唐)的《出塞》选自唐诗三百首,全唐诗 姜葆夫、韦良成选注《常用古诗》。这是一篇关于边塞的乐府。

【注释】:1、但使:只要。

2、龙城:龙城是匈奴祭天集会的地方。

3、飞将:指汉朝名将李广而言,匈奴畏惧他的神勇,特称他为“飞将军”。

4、阴山:昆仑山的北支,起自河套西北,横贯绥远、察哈尔及热河北部,是我国北方的屏障。

【韵译】:依旧是秦时的明月汉时的边关,征战长久延续万里征夫不回还。

倘若龙城的飞将李广而今健在,绝不许匈奴南下牧马度过阴山。

【评析】:这是一首慨叹边战不断,国无良将的边塞诗。诗的首句最耐人寻味。说的是此地汉关,明月秦时,大有历史变换,征战未断的感叹。二句写征人未还,多少儿男战死沙场,留下多少悲剧。三、四句写出千百年来人民的共同意愿,冀望有“龙城飞将”出现,平息胡乱,安定边防。全诗以平凡的语言,唱出雄浑豁达的主旨,气势流畅,一气呵成,吟之莫不叫绝。明人李攀龙曾推奖它是唐代七绝压卷之作,实不过分。

这是一首名作,明代诗人王昌龄李攀龙曾经推奖它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清沈德潜《说诗ㄧ语》说:“‘秦时明月’一章,前人推奖之而未言其妙,盖言师劳力竭,而功不成,由将非其人之故;得飞将军备边,边烽自熄,即高常侍《燕歌行》归重‘至今人说李将军’也。防边筑城,起于秦汉,明月属秦,关属汉,诗中互文。”他这段话批评李攀龙只知推奖《出塞》而未言其妙,可是他自己也只是说明了全诗的主旨,并没有点出王昌龄的匠心。

沈氏归纳的全诗的主旨基本是对的,但这个主旨的思想是很平凡的。为什么这样平凡的思想竟能写成为一首压卷的绝作呢?原来,《出塞》这首诗里,有一句最美最耐人寻味的诗句,即开头第一句:“秦时明月汉时关”。这句诗有什么妙处呢?得从诗题说起。《出塞》题名《出塞》,一望而知是一首乐府诗。乐府诗是要谱成乐章、广泛传唱的,为入谱传唱的需要,诗中就往往有一些常见习用的词语。王昌龄《出塞》这首诗也不例外。你看这开头一句中的“明月”和“关”两个词,正是有关边塞的乐府诗里很常见的词语。?独指??横吹曲辞》里不是就有《关山月》吗?《乐府解题》说:“关山月,伤离别也。”无论征人思家,思妇怀远,往往都离不了这“关”和“月”两个字。“关山三五月,客子忆秦川”(徐陵《关山月》),“关山夜月明,秋色照孤城”(王褒《关山月》),“关山万里不可越,谁能坐对芳菲月”(卢思道《从军行》),“陇头明月迥临关,陇上行人夜吹笛”(王维《陇头吟》),例子举不胜举。看清这一点之后,你就明白这句诗的新鲜奇妙之处,就是在“明月”和“关”两个词之前增加了“秦”、“汉”两个时间性的限定词。

这样从千年以前、万里之外下笔,自然形成了一种雄浑苍茫的独特的意境,借用前代评诗惯用的词语来说,就是“发兴高远”,使读者把眼前明月下的边关同秦代筑关备胡,汉代在关内外与胡人发生一系列战争的悠久历史自然联系起来。这样一来,“万里长征人未还”,就不只是当代的人们,而是自秦汉以来世世代代的人们共同的悲剧;希望边境有“不教胡马度阴山”的“龙城飞将”,也不只是汉代的人们,而是世世代代人们共同的愿望。平凡的悲剧,平凡的希望,都随着首句“秦”、“汉”这两个时间限定词的出现而显示出很不平凡的意义。这句诗声调高昂,气势雄浑,也足以统摄全篇。诗歌之美,诗歌语言之美,往往就表现在似乎很平凡的字上,或者说,就表现在把似乎很平凡的字用在最确切最关键的地方。而这些地方,往往又最能体现诗人王昌龄高超的艺术造诣。

(廖仲安)

(小提示:如果您想查询《出塞》相关诗句的上一句或者下一句是什么,可以在页面右上角的“诗词检索”中输入您要查询的诗句,回车即可查到该诗句的上句或下句。注意上半句和下半句输入时不要留有空格和标点符号!)

2.形容承德的诗句

承德避暑山庄72景色诗歌14首

1、

北枕双峰晚辉笑,南山积雪夕映照.

巅顶依稀几闲亭,看罢秋风看春晓.

2、

金莲澄波映日红,双湖叠翠夹镜中.

清风起落拂碧面,蝶舞扁舟渡云空.

3、

长虹横空饮碧练,青翠石壁吐泉源.

水流无声云犹在,烟波致爽莺歌啭.

4、

芝径云堤万壑风,水芳岩秀千泉澄.

仙家应悔灵霄殿,不似凡尘一山城.

5、

金莲映日别样晴,曲水荷香远益清.

塘鱼无心戏碧叶,觅寻芬芳逐不停.

6、

西岭晨霞浴喧波,四面云山隐清佛.

远闻近触泉声处,宛似菩提花数朵.

7、

云山胜地敛峰岭,风泉清所奏琴筝.

濠濮间想天宇畅,芳渚临流冷香亭.

8、

梨花伴月倚望楼,莺啭乔木如意洲.

晓风涌翠含霜泪,云容水态神仙眸.

9、

驯鹿坡上群鹿居.试马棣中数马驱.

石矾澄泉晚观鱼,晴霄虹亘凌太虚.

10、

甫田丛樾青雀舫,松鹤斋前墨画窗.

鹊点枝头吟半语,飞身转入颐志堂.

3.关于承德的诗句

描写承德的诗句

旋扑珠帘过粉墙,

轻于柳絮重于霜。

大雪纷飞,

承德的冬日,

是静寂儒雅的。

承德,

我美丽的故乡。

你的四季,

如诗词般清丽,

那么令人神往。

(第二首)

热河故地,承德新府。

城市贵胄,紫塞明珠。

临渤海,而辅京都,

倚燕山,而衔草原。

承上古之德,人杰物阜;

秉昊天之气,水秀山青。

离宫外庙,世界共有之遗产;

灵峰濡水,遐迩独衷之山川。

文明溯及,石器之初,

繁荣还看,共和之盛。

灵秀凭造化,玉成在人为。

丹霞地貌,山开十景;

燕北风情,名弛五洲。

千手观音,全球之最;

皇家园林,举世无双。

市树举国槐,市花定刺玫。

热河,伴血脉飞湍,

紫气,不偏一隅;

磬棰化,拇指高竖,

赞叹,已动八极。

长城,亘而金山雄,

库水深,而蟠龙隐。

雾灵山花雨,湿紫燕,

塞罕坝祥云,戏雄鹰。

中外宾朋,争传诵,

京津视其,为水源。

万载岁月,绵绵,

红山文化,熠熠。

青石雕女,石器时代之奇珍;

单孔锤斧,夏商时期之稀物。

渔阳旧郡,多春秋之长城;

兴洲重镇,有辽金之古墓。

兵刺符牌,契丹文字;

勒石记垒,明关史实。

口外关前,将军会猎之域;

离宫鹿苑,帝子独蟠之庭。

玄鸟生商,图腾燕子;

老马识途,旌表管仲。

鸿雁出塞,戟列魏武之师;

帐灯明夜,星垂纳兰之笔。

一座山庄,半部清史。

煌煌帝所,灿灿陪都。

六世班禅千里觐见,

民族空前团结;

土尔扈特万里东归,

赤子不改眷恋。

修文库,勘战乱。

一统华夏,四海归心。

习武绥远,行围木兰,

康乾绝非稀客;

签约爱晖,政变辛酉,

丰禧俱有余辜。

日月无私昭,荣辱见殊途。

风景由人换,物事凭心齐。

历代之事,可圈可点

4.《出塞》里面战争的诗词

《出塞》年代: 唐 作者: 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注释】:1、但使:只要。

2、龙城:龙城是匈奴祭天集会的地方。3、飞将:指汉朝名将李广而言,匈奴畏惧他的神勇,特称他为“飞将军”。

4、阴山:昆仑山的北支,起自河套西北,横贯绥远、察哈尔及热河北部,是我国北方的屏障。【韵译】:依旧是秦时的明月汉时的边关,征战长久延续万里征夫不回还。

倘若龙城的飞将李广而今健在,绝不许匈奴南下牧马度过阴山。【评析】:这是一首慨叹边战不断,国无良将的边塞诗。

诗的首句最耐人寻味。说的是此地汉关,明月秦时,大有历史变换,征战未断的感叹。

二句写征人未还,多少儿男战死沙场,留下多少悲剧。三、四句写出千百年来人民的共同意愿,冀望有“龙城飞将”出现,平息胡乱,安定边防。

全诗以平凡的语言,唱出雄浑豁达的主旨,气势流畅,一气呵成,吟之莫不叫绝。明人李攀龙曾推奖它是唐代七绝压卷之作,实不过分。

这是一首名作,明代诗人李攀龙曾经推奖它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清沈德潜《说诗ㄧ语》说:“‘秦时明月’一章,前人推奖之而未言其妙,盖言师劳力竭,而功不成,由将非其人之故;得飞将军备边,边烽自熄,即高常侍《燕歌行》归重‘至今人说李将军’也。

防边筑城,起于秦汉,明月属秦,关属汉,诗中互文。”他这段话批评李攀龙只知推奖此诗而未言其妙,可是他自己也只是说明了全诗的主旨,并没有点出作者的匠心。

5.出塞 古诗

出塞 《出塞》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译文: 依旧是秦汉时的明月和边关, 征战长久延续万里征夫不回还。

倘若龙城的飞将李广而今健在, 绝不许匈奴南下牧马度过阴山。 题解:这是一首慨叹边战不断,国无良将的边塞诗。

诗的首句最耐人寻味。说的是此地汉关,明月秦时,大有历史变换,征战未断的感叹。

二句写征人未还,多少儿男战死沙场,留下多少悲剧。三、四句写出千百年来人民的共同意愿,冀望有“龙城飞将”出现,平息胡乱,安定边防。

全诗以平凡的语言,唱出雄浑豁达的主旨,气势流畅,一气呵成,吟之莫不叫绝。明人李攀龙曾推奖它是唐代七绝压卷之作,实不过分。

[注释] 1.出塞:是唐代诗人写边塞生活的诗常用的题目。 2.秦时明月汉时关:即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塞。

意思是说,在漫长的边防线上,一直没有停止过战争。 3.但使:只要。

4.龙城飞将:指汉朝名将李广。南侵的匈奴惧怕他,称他为“飞将军”。

这里泛指英勇善战的将领。 5.胡马:指侵扰内地的外族骑兵。

6.阴山: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古代常凭借它来抵御匈奴的南侵。 [简析]这是一首著名的边塞诗,表现了诗人希望起任良将,早日平息边塞战事,使人民过着安定的生活。

满意请采纳。

6.赞美河北风光的古诗词

步出夏门行·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解读】这里面指的是河北的碣石山,坐落在素有“花果之乡”美称的昌黎县城北,跨越昌黎、卢龙、抚宁三县境内,有大小上百座奇险峻峭的峰峦。其主峰仙台顶突起于靠近昌黎县城的屏峰障岭正中,顶尖呈圆柱形,远望如楬似柱,极像直插云霄的天桥柱石,山因此名“碣石”。

碣石山下有碣阳湖,风景更是醉人。山海关明太祖朱元璋幽蓟东来第一关,襟连沧海枕青山。

长城远岫分高下,明月寒潮共往还。贡人梯航通异域,天开图画落尘寰。

老臣巡历瞻形胜,追想高皇创业艰。【解读】山海关是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是世界文化遗产——中国万里长城的形象代表之一。

明万里长城的东起点老龙头,长城与大海交汇,碧海金沙,天开海岳,气势磅礴,驰名中外的“天下第一关”雄关高耸,素有“京师屏翰、辽左咽喉”之称。角山长城蜿蜒,烽台险峻、风景如画,这里“榆关八景”中的“山寺雨晴,瑞莲捧日”及奇妙的“栖贤佛光”让人惊叹叫绝。

7.【古诗王昌龄的出塞】

出塞赵玄荒院士楷书刻石拓片《出塞·其一》其一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其二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

城头铁鼓声犹震,匣里金刀血未干字词注释但使:只要。龙城飞将:《汉书·卫青霍去病传》载,元光六年(前129年),卫青为车骑将军,出上谷,至笼城,斩首虏数百。

笼城,颜师古注曰:“笼”与“龙”同。龙城飞将指的是卫青奇袭龙城的事情。

其中,有人认为龙城飞将中飞将指的是汉飞将军李广,龙城是唐代的卢龙城(卢龙城就是汉代的李广练兵之地,在今河北省喜峰口附近一带,为汉代右北平郡所在地),纵观李广一生主要的时间都在抗击匈奴,防止匈奴掠边,其中每次匈奴重点进攻的汉地天子几乎都是派遣李广为太守,所以这种说法也不无道理。不教:不叫,不让。

教,让。胡马:指侵扰内地的外族骑兵。

度:越过。在漫长的边防线上,战争一直没有停止过,去边防线打仗的战士也还没有回来。

要是攻袭龙城的大将军卫青和飞将军李广今天还依然健在,绝不会让敌人的军队翻过阴山。阴山:昆仑山的北支,起自河套西北,横贯绥远、察哈尔及热河北部,是中国北方的屏障。

骝马:黑鬣黑尾巴的红马,骏马的一种。新:刚刚。

沙场:指战场。震:响。

白话译文其一依旧是秦汉时期的明月和边关,守边御敌鏖战万里征人未回还。倘若龙城的飞将李广如今还在,绝不许匈奴南下牧马度过阴山。

其二将军刚跨上配了白玉鞍的宝马出战,战斗结束后战场上只剩下凄凉的月色。城头上的战鼓还在旷野里震荡回响,将军刀匣里的宝刀上的血迹仍然没干。

3创作背景编辑《出塞》是王昌龄早年赴西域时所作,《出塞》是乐府旧题。王昌龄所处的时代,正值盛唐,这一时期,唐在对外战争中屡屡取胜,全民族的自信心极强,边塞诗人的作品中,多能体现一种慷慨激昂的向上精神,和克敌制胜的强烈自信。

同时,频繁的边塞战争,也使人民不堪重负,渴望和平,《出塞》正是反映了人民的这种和平愿望。组诗的第二首,《全唐诗》同时也录入李白诗作下,作《从军行》或《军行。

但《李白全集校注汇释集评》没有《军行》一首。历来对此诗真实作者存有不同意见。

8.古诗三首、出塞

出塞 作者: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渡阴山。 注解: 1、但使:只要。

2、龙城:龙城是匈奴祭天集会的地方。 3、飞将:指汉朝名将李广而言,匈奴畏惧他的神勇,特称他为“飞将军”。

4、阴山:昆仑山的北支,起自河套西北,横贯绥远、察哈尔及热河北部,是我国北方的屏障。 译文: 依旧是秦时的明月汉时的边关, 征战长久延续万里征夫不回还。

倘若龙城的飞将李广而今健在, 绝不许匈奴南下牧马度过阴山。 赏析: 这是一首慨叹边战不断,国无良将的边塞。

诗的首句最耐人寻味。说的是此地汉关,明月秦时,大有历史变换,征战未断的感叹。

二句写征人未还,多少儿男战死沙场,留下多少悲剧。三、四句写出千百年来人民的共同意愿,冀望有"龙城飞将"出现,平息胡乱,安定边防。

全诗以平凡的语言,唱出雄浑豁达的主旨,气势流畅,一气呵成,吟之莫不叫绝。明人李攀龙曾推奖它是唐代七绝压卷之作,实不过分。

9.抗战胜利诗词

1.卢沟桥战歌 霍松林侵华日寇愈骄矜,救亡大计误和亲。

东北已陷热河失,倭骑三面围平津。燕台西南三十里,宛平城外起妖氛。

卢沟桥上石狮子,饱阅兴亡又惊心。「七七」深宵巨炮吼,永定河畔贪狼奔。

攻城夺桥势何猛,欲将城桥一口吞。阴谋控制平汉路,南北从此断车轮。

伟哉我守军,爱国不顾身。寸步不让寸土守,直冲弹雨摧枪林。

守桥健儿力战死,守城壮士分兵出西门。挥刀横扫犬羊群,左砍右杀血染襟。

一以当十十当百,有我无敌志凌云。征程暗,晓月昏。

屡仆屡起战方殷。天已亮,炮声喑。

城未毁,桥尚存。守军有多少?区区只一营。

竟使强虏心胆裂,一夕丢尽大和魂。朝阳仍照汉乾坤,谁谓堂堂华夏真无人!2、哀平津,哭佟赵二将军 霍松林失桥夺桥战正酣,撤军军令重如山。

妄说和平未绝望,欲将仁义化凶顽。元戎已订约,将士仍喋血。

敌酋暗指挥,贼兵大集结。一夜鼙鼓渔阳震,虏骑长躯风雷迅。

疲兵再战勇绝伦,十荡十决挥白刃。滚滚贼头落如驶,纷纷贼众来不止。

孤军力尽可奈何,白虹贯日将军死!将军战死举国哭,平津沦陷何时复?玉池金水污虾腥,琼殿瑶宫变贼窟!将军者谁赵与佟,名悬日月警愚蒙。呜呼!安得军民四亿尽学将军勇,一举歼敌清亚东!3、荡寇书感二首 霍松林三岛肆长鲸,奔腾混八瀛。

神州持正义,天下结同盟。东海一朝靖,黄河万里清。

建功岂徒武,殷鉴在秦赢。炎日落天外,凉风凊九州岛。

烟笼千岭树,月满万家楼。制梃能摧锐,投鞭岂断流?民心即天意,妙悟静中求。

4、满江红.卢沟闻警 郭沫若怒气冲天,推窗望,战云变色。伏牖下,一腔孤愤,奋飞无翼。

大好河山拼焦土,几多膏血任饕餮。莫黄昏,犹在睡乡中,嗟何及?庚子耻,犹未雪。

卢沟辱,何时灭?恨老天沉醉,平津陷敌;壮士饥餐鹰虎肉,笑谈渴饮倭奴血!待明朝重整旧金瓯,完无缺。5、抗日抒怀二首 郭沫若七七卢沟卷大波,关头最后剑新磨。

休将委曲重相问,除却惩膺更有何?气作银虹穿白日,人擐金甲护黄河。今朝毕见雄狮醒,举国高扬抗战歌。

四亿人群气度雄,族于尽孝国于忠。赴汤蹈火寻常事,拨乱扶危旷代功。

泪血洒湔天日白,肺肝涂染大江红。纡筹自古哀兵胜,扫荡妖氛仗烈风。

6、大刀赞 何香凝大巧若拙用大刀,大新若旧国术高。伏如猛虎进如猱,十步以内敌休逃。

利用所长弃所短,步人后尘岂俊髦。警尔扶桑木屐儿,再来刀下情不饶。

7、颂五百大刀队 何香凝健儿岂枉生尘寰,决意杀敌收江山。飞机坦克尔何物,钢筋铁骨壮士颜。

坚甲利兵究何用?万夫莫开此雄关。田横五百共生死,赤血洒在疆场间。

杀贼何须更渡海,数万倭奴引颈待。铁甲夜眼老龙刀,捷音传来齐喝采。

二十九军民族光,挞汝倭国军阀狂。国仇重重何日忘,誓到东京饮琼浆。

8、赞宋哲元将军 郭孟龙风云险恶谁能测,顺逆宏筹我自知。血溅卢沟惊晓月,健儿十万志酬时。

9、赞佟麟阁将军 郭孟龙文武兼资救国殇,陕甘从政德威扬。横刀南苑成仁日,移孝于忠万世芳。

10、赞赵登禹将军 郭孟龙当年打虎万夫雄,剑戟寒星战喜峰。揭地风雷功未竞,红门洒血尽精忠。

11、赞吉星文将军 郭孟龙卢沟战火惊天外,振我中华立大勋。岁岁不忘重九日,人人传颂吉星文。

12、闻卢沟事变集唐三首 陈禅心野哭初闻战(杜甫),长洒没晓天(陈子昂)。人心胜潮水(皇甫冉),万里忽争先(孟浩然)。

烽火从北来(崔颢),健儿宁斗死(杜甫)。报国有壮心(李白),中夜拨剑起(刘庭琦)。

征战从此始(刘湾),丹霄羽翮齐(郑繇)。今朝擎剑去(李贺),誓欲斩鲸鲵(李白)。

13、收取旧山河集杜二首 陈禅心万事干戈里,时逢江海人。结欢随过隙,久坐惜芳辰。

好武宁论命,临危莫爱身。赋诗分气象,呕血事酸辛。

行路难何有!边隅今若何?别离伤老大,丧乱饱经过。已用当时法,谁怜醉后歌。

平生飞动意,收取旧山河。

相关内容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