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蜉蝣的诗句1,《无题》 明代 唐寅 人生在世数蜉蝣,转眼乌头换白头。 译文:人生在世就是蜉蝣活的长久,人在转眼之间就黑发变白发了。 2,《赠毛仙翁》 唐代 李程 茫茫尘累愧腥膻,强把蜉蝣望列仙。 闲指紫霄峰下路, 却归白鹿洞中天。 译文:茫茫尘世中疲劳愧对这污浊之物,强行把蜉蝣列为神仙。 闲来指向紫霄峰小的路,却回到了白鹿洞中。 3,《酬吴七见寄》 唐代 白居易 常恐岁月满,飘然归紫烟。 莫忘蜉蝣内,进士有同年。 译文:常常担心岁月到头了,飘然的离开人世间。 不要忘了在蜉蝣之中,还有同年月的进士。 4,《述怀》 明代 杨爵 禁里东风觉渐和,背阴残雪果无多。 眼前楚楚蜉蝣羽,心上悠悠击壤歌。 译文:不禁开始觉得东风渐渐温和,背阳的残雪果然所剩不多。 眼前飘起娇小的蜉蝣,在心里悠悠自得的唱着歌。 5,《升天行》 隋代 卢思道 拥琴遥可听,吹笙远讵闻。 不觉蜉蝣子,生死何纷纷。 译文:远处传来一阵弹琴的声音,吹笙箫的乐声也可以听到。 不知不觉中蜉蝣之子,接二连三的死去。 2.求关于蜉蝣的诗词歌赋或者传说经典1、《田家杂兴·其四》——唐代储光羲 人生如蜉蝣,一往不可攀。 译文:人生就像蜉蝣一样转瞬即逝,有些东西就不要过意的去追求了。 2、《前赤壁赋》——宋代苏轼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译文:我们如同蜉蝣置身于广阔的天地中,像沧海中的一颗粟米那样渺小。 3、《无题》——明代唐寅 人生在世数蜉蝣,转眼乌头换白头。 译文:人生在世就像蜉蝣一样,人在转眼之间就黑发变白发了。 4、《水调歌头·败屋拥破衲》——宋代王之道 高名厚利,眇若天地一蜉蝣。 译文:有很高的名望和很多的财富,也会像广阔的天地中一只小蜉蝣那样渺然不定。 5、《酬吴七见寄》——唐代白居易 常恐岁月满,飘然归紫烟。莫忘蜉蝣内,进士有同年。 译文:常常担心岁月到头了,飘然的离开人世间。不要忘了在蜉蝣之中,还有同年月的进士。 3.《蜉蝣》全诗的读音蜉蝣之羽,衣裳楚楚。心之忧矣,於我归处。(fú yóu zhī yǔ,yī cháng chǔ chǔ。xīn zhī yōu yōu, yú wǒ guī chù。) 蜉蝣之翼,采采衣服。心之忧矣,於我归息。(fú yóu zhī yì,cǎi cǎi yī fu。xīn zhī yōu yōu, yú wǒ guī xī。) 蜉蝣掘阅,麻衣如雪。心之忧矣,於我归说。(fú yóu júe yùe, má yī rú xǔe。xīn zhī yōu yōu, yú wǒ guī shuō。) 【注释】 蜉蝣之羽:以蜉蝣之羽形容衣服薄而有光泽。蜉蝣:一种昆虫,寿命只有几个小时到一周左右。 楚楚:鲜明貌。一说整齐干净。 於(音wū乌):通“乌”,何,哪里。 采采:光洁鲜艳状。 掘阅(音xué穴):挖穴而出。阅:通“穴”。 麻衣:古代诸侯、大夫等统治阶级日常衣服,用白麻皮缝制。 说:(音睡):住,居住。 【译文】 蜉蝣的羽啊,像穿着衣裳鲜明楚楚。心里的忧伤啊,不知哪里是我的归处? 蜉蝣的羽啊,像穿着衣衫修饰华丽。心里的忧伤啊,不知哪里是我的归息? 蜉蝣多么光泽啊,像穿着礼服洁白如雪。心里的忧伤啊,不知哪里是我的归结? 简介: 《蜉蝣》,《诗经·曹风》的一篇。为先秦时代曹地汉族民歌。全诗三章,每章四句。蜉蝣是一种渺小的昆虫,生长于水泽地带。幼虫期稍长,个别种类有活到二三年的。但化为成虫,即不饮不食,在空中飞舞交配,完成其物种的延续后便结束生命,一般都是朝生暮死。蜉蝣又是漂亮的小虫。它身体软弱,有一对相对其身体而言显得很大、完全是透明的翅膀,还有两条长长的尾须,飘舞在空中时,那姿态是纤巧而动人的。而且,蜉蝣喜欢在日落时分成群飞舞,繁殖盛时,死后坠落地面,能积成一厚层。因而,这小东西的死,会引人瞩目,乃至给人以惊心动魄之感。《诗经》是汉族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对后代诗歌发展有深远的影响,成为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 鉴赏: 二千多年前,敏感的诗人借这朝生暮死的小虫写出了脆弱的人生在消亡前的短暂美丽和对于终须面临的消亡的困惑。 说起来,是“人生百年”——或者往少说,通常也有几十年。但相比于人对生命的贪恋程度,这远远是不够的。而且,人作为自觉的生物,在其生存过程中就意识到死的阴影,于是人生短暂之感愈益强烈。当然,活着是美好的,而且人与其他一切生物不同,他们懂得以人的方式来装饰自己,懂得追求美的姿态。然而放在死亡的阴影下来看,短暂生命的装饰与姿态,实也是最大的无奈与最大的哀伤。于是,蜉蝣的朝生暮死的生命过程,它的弱小、美丽,以及它对自己鲜明的羽翼、鲜洁的容貌的炫耀,被诗人提取出来描画成人的上述生存状态的象征。 这诗的内容简单,结构更是单纯,却有很强的表现力。变化不多的诗句经过三个层次的反覆以后给人的感染是浓重的:蜉蝣翅膀的小小美丽经这样处理,便有了一种不真实的艳光,那小虫的一生竟带上了铺张的华丽;但因这种描写之间相隔着对人生忧伤的深深感喟,所以对美的赞叹描画始终伴随着对消亡的无奈,那种昙花一现、浮生如梦的感觉就分外强烈。 这诗的情调自然是有点消沉的。但人一旦追问自己:“你是谁?你往哪里去?”深入骨髓的忧伤根本上是无法避免的。特别是在缺乏强有力的宗教的古代中国,由于不能对生死的问题给出令人心安的解答,人心格外容易被忧伤笼罩。但从另一个角度说,对死的忧伤、困惑、追问,归根结蒂是表现着对生的眷恋,这也是人心中最自然的要求。阮籍《咏怀诗》之七十一,写木槿花、蟋蟀、蟪蛄、蜉蝣这一系列短寿的生物在世间各自发出声音和光色,感叹说:“生命几何时,慷慨各努力。”但这也就是世界的基本面目。 《毛诗序》解说此诗,以为是讽刺曹昭公的奢侈,后人有赞同也有不赞同的。以蜉蝣来讽刺国君的奢侈,实在有点比拟不伦的感觉。不过从诗的内容来看,它所传达的是贵族阶层的情绪,应无疑问。从曹国的特定背景来看,一则其地多湖泊,适宜于蜉蝣生存,一则其国力单薄,处于大国的威逼之下,这里的士大夫也许因此对人生更多忧惧和伤感吧。 4.写三句含有“鸟名”的古诗白鸟波上栖,见人懒飞起。为有求鱼心,不是恋江水。( 崔道融 :《江鸥》)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柳宗元:《江雪》) 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杜甫:(春望))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盂浩然:《春晓)) 荡胸生层云, 决眦入归鸟。 (杜甫:(望岳)) 山气日夕佳, 飞鸟相与还。 (陶渊明:(饮酒) 山光悦鸟性, 潭影空人心。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众鸟高飞尽, 孤云独去闲。 (李白:《独坐敬亭山》) 鸟宿池边树, 僧敲月下门。 (贾岛:《题李凝幽居》) 蝉噪林逾静, 鸟鸣山更幽。 (王籍:《入若耶溪》) 远看山有色, 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 人来鸟不惊. (高鼎:《画》) 蓬山此去无多路, 青鸟殷勤为探看。 (李商隐:〈无题〉) 芳树无人花自落, 春山一路鸟空啼。 (李华《春行即兴》) 独上高楼望帝京, 鸟飞犹是半年程。 (李德裕《登崖州城作》)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杜甫《登高》) 5.写出含有“年”的诗句(3句)十年生死两茫茫" "酒隐安陆,蹉跎十年" "昔我十年前,与君始相识" "柱天动业须君了,借我茅斋看十年" "十年常远道,不忍别离声" "十年心事十年灯,芭蕉叶上听秋声"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去国十年,老尽少年心" 一卷离骚一卷经,十年心事十年灯。 十年流落忆南烹 十年生死两茫茫 十年过父老,几日赛城隍。 十年兵火万民愁、千万中无一二留。 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宁坐十年冷板凳,不写文章半句空。 十年揽髻悲羸马,万众梯山似病猿。 开劈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 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 十年磨一剑,霜寒未曾试。 万事无成空过日,十年多难不还乡。 十年梦相识,一觏俄远别。 万里请缨歌出塞,十年磨剑笑封侯。 十年鸡窗努力,一朝雁塔题名。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初入浯溪已十年,苍松翠柏隔遥天。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 十年无消息,举盏泪潸潸。 十年难见中秋月, 一夕幸会亮心田。 三叶素风门阀在,十年陈迹履綦销。 十年隐迹无人问,一片秋山映读书。 一忆西湖太瘦生。十年不到梦曾行。 十年目断鲸波阔。万里相逢歌怨咽。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6.写出3句含"雪"的古诗使东川·南秦雪 元稹(唐) 帝城寒尽临寒食,骆谷春深未有春。 才见岭头云似盖,已惊岩下雪如尘。 千峰笋石千株玉,万树松萝万朵银。 飞鸟不飞猿不动,青骢御史上南秦。 《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节选 陶渊明(晋) 凄凄岁暮风, 翳翳经日雪。 倾耳无希声, 在目皓已洁。 春 雪 焦郁(唐) 春雪空蒙帘外斜,霏微半入野人家。 长天远树山山白,不辨梅花与柳花。 雪梅 (1) 卢梅坡(南宋) 有梅无雪不精神, 有雪无诗俗了人。 日暮诗成天又雪, 与梅并作十分春。 雪梅 (2)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山中雪后 郑燮(清) 晨起开门雪满山,雪晴云淡日光寒。 檐流未滴梅花冻,一种清孤不等闲。 《咏雪》节选 吴均(南朝梁) 微风摇庭树,细雪下帘隙。 萦空如雾转,凝阶似花积。 不见杨柳春,徒见桂枝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