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含“凭栏”的唐诗宋词(除满江红)补充楼上: 柳永(宋)的《蝶恋花》: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凭阑”通“凭栏”) 崔涂(唐)的《上巳日永崇里言怀》: 未敢分明赏物华,十年如见梦中花。 游人过尽衡门掩,独自凭栏到日斜。 温庭筠(唐)的《菩萨蛮》: 雨晴夜合玲珑日,万枝香袅红丝拂。 闲梦忆金堂,满庭萱草长。 绣帘垂箓簌,眉黛远山绿。 春水渡溪桥,凭阑魂欲消。 2.《越调 凭阑人》湖上 张可久 赏析翻译如下: 江上一轮明月是那样的璀璨,照亮了澄净的江面。是谁呀,在水上把古筝拨弹?隔着江水饱含着眼泪倾听,满江的涛声一时都化作了长叹。 赏析: 首句直接擒题,从清夜入手,色彩鲜明,描摹江景如绘。明净旷远的江夜最易引起人的敏锐感觉,所以此句写景,其实正为下文写情蓄势。次句忽出筝声,打破江夜的寂静,吸引了读者的注意;妙在似问非问,第三句轻妙地转到闻筝的对象身上,以“和泪听”三字透现出一种天涯漂泊的凄凉情味。末句写出听筝的反应,筝曲的情调不言而喻,且此时的“声”使前时的“色”尽生愁意。由于各句撷取的是富有表现力的不同片段,所以整支小令虽以闻筝占取了绝大篇幅,但仍组构出一幅历历分明的江夜风情画。 筝声无端而至,哀怨无端而生,倏然以来,戛然以止,造成了全曲清凄超妙的风神,“满江长叹声”体现了本篇的艺术感染力。 在技巧形式上,本篇属散曲巧体之一的“嵌字体”,各句都嵌有一至二处“江”字。“本篇同嵌的“江”字,建立了句与句之间的内部联系。全曲出现的“江水”、“江月”、“江上”、“隔江”、“满江”的重复不仅多方位地充实了“江夜”的题意,而且表现了一唱三叹的风韵。 3.带有“凭栏”的古诗鄂州南楼书事 黄庭坚 四顾山光接水光,凭栏十里芰荷香。 清风明月无人管,并作南来一味凉。儋耳 苏轼 霹雳收威暮雨开,独凭栏槛倚崔嵬。 垂天雌霓云端下,快意雄风海上来。野老已歌丰岁语,除书欲放逐臣回。 残年饱饭东坡老,一壑能专万事灰。寄湘灵 白居易 泪眼凌寒冻不流,每经高处即回头。 遥知别后西楼上,应凭栏干独自愁。抛球乐 冯延巳 梅落新春入后庭,眼前风物可无情?曲池波晚冰还合,芳草迎船绿未成。 且上高楼望,相共凭栏看月生。浪淘沙 李煜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 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浣溪沙 韦庄 夜夜相思更漏残,伤心明月凭栏干,想君思我锦衾寒。咫尺画堂深似海,忆来唯把旧书看,几时携手入长安?酒泉子 温庭筠 花映柳条,吹向绿萍池上。 凭栏干,窥细浪,雨萧萧。近来音信两疏索,洞房空寂寞。 掩银屏,垂翠箔,度春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