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铜陵唐诗定

1.安微铜陵六尺巷诗词典故

清代(康熙年间)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张英的老家人与邻居家在宅基的问题上发生了争执,两家大院的宅地都是祖上的产业,时间久远了,本来就是一笔糊涂账。

两家的争执顿起,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谁也不肯相让一丝一毫。由于牵涉到尚书大人,官府和旁人都不愿沾惹是非,纠纷越闹越大,张家人只好把这件事告诉张英。

家人飞书京城,让张英打招呼“摆平”吴家。 张英大人阅过来信,只是释然一笑,旁边的人面面相觑,莫名其妙。

只见张大人挥起大笔,一首诗一挥而就。诗曰:“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

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交给来人,命快速带回老家。

家里人一见书信回来,喜不自禁,以为张英一定有一个强硬的办法,或者有一条锦囊妙计,但家人看到的是一首打油诗,败兴得很。 于是立即动员将垣墙拆让三尺,大家交口称赞张英和他家人的旷达态度。

张英的行为正应了那句古话:“宰相肚里能撑船。”尚书一家的忍让行为,感动得邻居一家人热泪盈眶,全家一致同意也把围墙向后退三尺。

两家人的争端很快平息了,两家之间,空了一条巷子,有六尺宽,有张家的一半,也有吴家的一半,这条几十丈长的巷子虽短,留给人们的思索却很长。于是两家的院墙之间有一条宽六尺的巷子。

村民们可以由此自由通过。六尺巷由此得名。

2.唐诗300首有多少首

唐诗的选本多得可叠床架屋,其中不乏名家的选本,宋代的王安石、现代的闻一多都编过唐诗选本,而如今人们最耳熟能详的则是蘅塘退士(孙洙)选编的《唐诗三百首》(实际是310首)。

康熙年间编定的《御定全唐诗)有4.8万多首。孙洙因不满意千家诗而选出300首唐诗作为教学生的家塾课本。

钱钟书的《宋诗选注》只选了81位诗人,289首诗。钱钟书在《宋诗选注·序》的第三部分特地指出了选诗的标准,并阐述了素材搜罗辨析的困难。

从两个选本的序言中皆可推断选者或注者所熟悉的材料是非常多的。

相关内容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