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古诗词北国

1.【关于北国的雪的诗句】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白居易)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刘长卿)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李白)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卢梅坡)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陈毅) 雪洗虏尘静,风约楚云留.(张孝祥)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更无花态度,全是雪精神.(辛弃疾) 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韩愈)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卷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岑参)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艾青) 夜来城上一尺雪,晓驾炭车碾冰辙.(白居易)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温庭筠)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宋·无门和尚)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张谓)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卢纶) 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 (无名氏)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王维) 人生到处知何似,恰似飞鸿踏雪泥.(苏轼)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韩愈)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李白)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李白)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白居易)。

2.描写北国的诗句

1: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 ——唐.李颀.《古从军行》

2: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 ——唐.张籍.《凉州词》

3: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

4:春风来不远,只在屋东头。——于谦《除夜宿太原寒甚》

5:杨柳不遮春色断,一枝红杏出墙头。

6: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宋陆游《钗头凤》

7:小松岗,月如霜,人如飘絮花亦伤。十数载,三千年,但愿相别不相忘。

8:流水本自断人肠,旧冰归来伤马骨。

9:泸北行人绝,云南信未还。 庭前花不扫,门外柳谁攀。 坐久销银烛,愁多减玉颜。 悬心秋夜月,万里照关山。

10: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杜牧《江南春》

11:人何处?连天衰草,望断归来路。

12: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个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13: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宋范仲淹《苏幕遮》

14: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15: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潺。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夏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16:浦边梅叶看凋落,波上双禽去寂寥。

17: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18: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蜀道难》

3.描写北国风光的古诗词(1句)

既然点名要古诗词,那就没有**的事了

《大漠孤烟》

【使至塞上】

王维(唐)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箫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别董大》

高适(唐)

千里黄云白日曛,

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明月出天山》

【关山月】

李白(唐)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敕勒川》

【敕勒歌】

北朝民歌(南北朝)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4.关于北国的雪的诗句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白居易)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刘长卿)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李白)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卢梅坡)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陈毅)

雪洗虏尘静,风约楚云留。(张孝祥)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更无花态度,全是雪精神。(辛弃疾)

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韩愈)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卷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岑参)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艾青)

夜来城上一尺雪,晓驾炭车碾冰辙。(白居易)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温庭筠)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宋·无门和尚)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张谓)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卢纶)

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 (无名氏)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王维)

人生到处知何似,恰似飞鸿踏雪泥。(苏轼)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韩愈)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李白)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李白)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白居易)

5.【**的诗句: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1935年10月,红军长征胜利到达陕北.长征的胜利是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关键,也是中国革命新局面的开始,从此,红军肩负起抗日救国的伟大使命.1936年1月下旬,红军在党和**同志领导下,准备渡黄河东征.2月初,**同志率部到达陕北清涧县袁家沟,一个距黄河不到半天路程的小山村.《沁园春 雪》就写在这个时候.抗日战争胜利以后,1945年8月28日,**同志亲赴重庆,与国民党进行了43天的谈判.在此期间,著名爱国民主义人士柳亚子向**“索句”(求诗),**手书《沁园春 雪》赠给他,后于1945年11月14日发表于《新民报》晚刊.这首词的写作和发表俱在新的革命时期即将开始之际,有着重要意义.。

6.**诗词北国风光全文

**诗词北国风光全文: 《沁园春·雪》 近代-**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译文: 北方的风光,千万里冰封冻,千万里雪花飘。

远望长城内外,只剩下无边无际白茫茫一片;宽广的黄河上下,顿时失去了滔滔水势。山岭好像银白色的蟒蛇在飞舞,高原上的丘陵好像许多白象在奔跑,它们都想试一试与老天爷比比高。

要等到晴天的时候,看红艳艳的阳光和白皑皑的冰雪交相辉映,分外美好。江山如此媚娇,引得无数英雄竞相倾倒。

只可惜秦始皇、汉武帝,略差文学才华;唐太宗、宋太祖,稍逊文治功劳。称雄一世的人物,成吉思汗,只知道拉弓射大雕。

这些人物全都过去了,数一数能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还要看今天的人们。 扩展资料: 1、创作背景: 1936年,红军组织东征部队,准备东渡黄河对日军作战。

红军从子长县出发,挺进到清涧县高杰村的袁家沟一带时,部队在这里休整了16天。2月5日至20日,**在这里居住期间,曾下过一场大雪,长城内外白雪皑皑,隆起的秦晋高原,冰封雪盖。

天气严寒,连平日奔腾咆哮的黄河都结了一层厚厚的冰,失去了往日的波涛。**当时住在农民白治民家中,深夜。

见此情景,颇有感触,填写了这首词。 2、作品赏析: 上片描写乍暖还寒的北国雪景,展现伟大祖国的壮丽山河,下片由**主席对祖国山河的壮丽而感叹,并引出秦皇汉武等英雄人物,纵论历代英雄人物,抒发作者伟大的抱负及胸怀。

全诗突出体现了**词风的雄健、大气。作为领袖**的博大的胸襟和抱负,与广阔雄奇的北国雪景发生同构,作者目接“千里”“万里”,“欲与天公试比高”;视通几千年,指点江山主沉浮。

充分展示了雄阔豪放、气势磅礴的风格。 3、作者简介: **(1893—1976年),字润之,笔名子任。

湖南湘潭人。诗人,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

著有《**诗词》《**文集》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沁园春雪。

7.描写北国雪景诗句

描写北国雪景的诗句如下: 一、《春雪》 唐·刘方平 飞雪带春风,徘徊乱绕空。

君看似花处,偏在洛城中。 译文:春风卷着漫天大雪,飘来飘去,落得到处都是。

你看那欣赏雪景的人们,原都是居住在洛阳城中的富贵人家啊! 二、《王昭君二首》 唐·李白 汉家秦地月,流影照明妃。 一上玉关道,天涯去不归。

汉月还从东海出,明妃西嫁无来日。 燕支长寒雪作花,蛾眉憔悴没胡沙。

生乏黄金枉图画,死留青冢使人嗟。 译文:汉家秦地上空的明月,飘光流影照耀着明妃王昭君。

一日出嫁,登上玉关道,天涯一去不复归。汉月还可以从东海升起,明妃西嫁,没有回归之日。

燕支山天地冻寒,好将雪花当作鲜花,蛾眉憔悴埋没胡沙之中。就因为生前没有黄金,以至被画工画成为丑八怪,只有死后埋葬沙漠的青冢,使人悲叹。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