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描写彩虹的诗句 古诗水底有龙掀巨浪,岸旁无雨挂长虹。 谁把青红绒两条,半红半紫挂天腰。 双崖断处造桥工,仿佛凌霄架彩虹。 桥转彩虹当绮殿,舰浮花鹢近蓬莱。 千丈虹桥望入微,天光云影共楼飞。 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两岸绝壁一线天,瀑布彩虹舞山涧;水秀陶醉四海宾,山奇吓倒洞中仙。 断涧迎风撒碎玉,雾雨当空飞彩虹。漫天流云增松翠,暮色斜阳映山红。翻卷沧海天作岸,会凌绝顶君为峰。 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虹当空舞? 长桥驾彩虹,往来便市井。日中交易过,斜阳乱人影 。 残虹收度雨,缺岸上新流。虹销雨霁,彩彻区明。虹收青嶂雨,鸟没夕阳天。 碧水贯街千万居,彩虹跨河十七桥。 2.描写花亮的诗句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迟日江山丽, 春风花草香--杜甫《绝句》 宁可枝头抱香死, 何曾吹落百花中. (郑思肖《寒菊》) 一朵忽先变, 百花皆后香(陈亮《梅花》) 梅须逊雪三分白, 雪却输梅一段香(卢梅坡《雪梅》) 不是一番寒彻骨, 那得梅花扑鼻香? (裴休《宛陵录上堂开示颂》) 涧松寒转直,山菊秋自香. 唐王绩《赠李征君大寿》 折得蔬梅香满袖,暗喜春红依旧.宋晏几道《清平乐》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王安石写的《梅》 秀色粉绝世,馨香谁为传?《长相思》 李白 应为洛神波上袜,至今莲蕊有香尘.温庭筠《 莲花 》 依依梦中情绪. 观数点茗浮花,一缕香萦炷 陶潜《羲皇侣》 3.描写赤色的诗句有哪些赤色及红色 关于"红色"的诗句 1、何须浅碧深红色(宋·李清照·《鹧鸪天》) 2、狂风落尽深红色(唐·杜牧·《叹花》) 4、殿后鞓红色漫(宋·楼钥·《谢潘端叔惠红梅》) 5、雨余红色愈精神(元·刘秉忠 ·《临江仙 海棠》) 6、泪脸露桃红色重(唐·李珣·《酒泉子》) 7、露染猩红色未乾(宋·陆游·《春日小园杂赋》) 8、数分红色上黄叶(宋·李觏·《秋晚悲怀》) 9、数分红色上黄叶(宋·李觏·《秋晚悲怀》) 10、洗多红色浅(唐·李贺·《休洗红》) 11、狂风落尽深红色(唐·杜牧·《怅诗》) 12、幂翠凝红色更新(唐·吴融·《春雨》) 13、更无一点殷红色(宋·张耒·《绝句二首》) 14、淡淡微红色不深(唐·刘兼·《海棠花》) 15、淡淡微红色不深(宋·刘兼·《海棠花》) 16、狂风落尽深红色(宋·赵顺孙·《建回吟》) 17、南家桃树深红色(唐·元稹·《南家桃》) 18、浦溆远兼红色暝(宋·林季仲·《春日郊行》) 19、徘徊最爱真红色(宋·舒岳祥·《同正仲赋赪桐彩蝶》) 20、贵妃得酒沁红色(宋·张明中·《蔷薇》) 21、诗人莫讶深红色(宋·贺铸·《和题毗陵荐福寺红梅》) 22、牙钳一对如红色(宋·贾似道·《油纸灯二首》) 23、堕地残红色未蔫(宋·王炎·《闻蝉》) 24、春罗浅染醋红色(宋·杨万里·《咏绩溪道中牡丹二种·丝头粉红》) 25、花红色易残(宋·释斯植·《自谓》) 26、肌肤红色透(唐·齐己·《谢人惠丹药》) 27、枉教绝世深红色(唐·崔橹·《山路木芙蓉》) 28、小园依旧深红色(宋·陈造·《寄郢州崔守八首》) 29、桃花争红色空深(宋·李复·《李花》) 30、洗多红色浅(宋·潘葛民·《休洗红》) 31、洗多红色减(明·景翩翩·《休洗红(二首)》) 32、狂风落尽深红色(明·李桢·《月下弹琴记集句诗(二十首)》) 4.带红的诗句要整首诗~采桑子~ --欧阳修 群芳过后西湖好,狼籍残红,飞絮蒙蒙,垂柳栏干尽日风. 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 ~译文~ 百花过后的暮春,西湖风景依然美好,凋残的落红,任游人踏得狼藉遍地,漫天飘飞的柳絮迷迷蒙蒙,垂柳拂着栏杆,整日里暖风融融。 喧闹的笙歌散尽,游人离去,我才顿然发觉西湖之春的空静,心中感到很失落,回到屋中,我垂下窗帘,一双燕子穿过细雨蒙蒙,翩翩回到巢中。 ~赏析~ 这首词是作者颖州西湖组词《采桑子》十首中的第四首。词中描写了颖州西湖暮春时节静谧清疏洒的风姿。作者以诗为词,将西湖清空幽寂的春末境界表现得优美可爱,体现了对大自然和现实人生的无限热爱和眷恋。 上片描写群芳凋谢后西湖的恬静清幽之美。首句是全词的纲领,由此引出“群芳过后”的西湖景象,及词人从中领悟到的“好”的意味。“狼藉”、“飞絮”二句写落红零乱满地、翠柳柔条斜拂于春风中的姿态。以上数句,通过落花、飞絮、垂柳等意象,描摹出一幅清疏淡远的暮春图景。 下片“笙歌散尽”,虚写出过去湖上游乐的盛况;“游人去始觉春空”,点明从上面三句景象所产生的感觉,道出了作者的复杂微妙的心境。“始觉”是顿悟之辞,这两句是从繁华喧闹消失后清醒过来的感觉,繁华喧闹消失,既觉有所失的空虚,又觉获得宁静的畅适。首句说的“好”即是从这后一种感觉产生,只有基于这种心理感觉,才可解释认为“狼藉残红”三句所写景象的“好”之所在。 最后二句,写室内景,以人物动态描写与自然景物映衬相结合,表达出作者恬适淡泊的胸襟。末两句是倒装,本是开帘待燕,“双燕归来”才“垂下帘拢”。结句“双燕归来细雨中”,意蕴含蓄委婉,以细雨衬托春空之后的清寂气氛,又以双燕飞归制造出轻灵、欢娱的意境。 这首词通篇写景,不带明显的主观感情色彩,却从字里行间婉曲地显露出作者的旷达胸怀和恬淡心境。作者写西湖美景,动静交错,以动显静,意脉贯串,层次井然,显示出不凡的艺术功力。 西湖花时过后,群芳凋零,残红狼藉。常人对此,当觉索然无味,而作者却面对这种“匆匆春又去”的衰残景象,不但不感伤,反而在孤寂清冷中体味出安宁静谧的美趣。这种春空之后的闲淡胸怀,这种别具一格的审美感受,正是此词有异于一般咏春词的独到之处。 5.描写红太阳的诗句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春山暖日和风,阑杆楼阁帘栊。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落日五湖游,烟波处处愁。浮沈千古事,谁与问东流?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唐·王维)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唐·王之涣)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 (唐·刘禹锡) 远路不须愁日暮,老年终自望河清 (明·顾炎武) 千山红树万山云,把酒相看日又曛 (唐·韦庄)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宋·范仲淹)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宋·李觏)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唐·白居易) 1.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汉乐府?陌上桑》) 2.白日依山尽,黄河人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3.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杜甫:《绝句》) 4.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5.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6.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7.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 8.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王安石:《元日》) 9.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10.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李白:《望天门山》) 描写太阳的诗句: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白居易《忆江南》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王之涣《登鹳雀楼》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