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描写高山积雪不化的诗句

1.关于高山上的积雪常年不化

呵呵 很独到的见解

熔点:物体从固体变成液体时的温度

对于大多数物质,熔化过程是体积变大的过程,当压强增大时,这些物质的熔点要升高.

但是这个是冰 所以是相反的 冰 变成 水 体积是减小的.

当压强增大时冰的熔点要降低,而山上压强小 熔点要升高

也就是 从固体变成液体时的温度 要高一些 它才融化

而山上的温度又很低

所以就 常年不化 了

不知道分析对不对 。。。.

2.描写高山的诗句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王维《鹿柴》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李白《渡荆门送别》大江来从万山中,山势尽与江流东。

高启《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而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苏轼《题西林壁》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柳宗元《江雪》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李白《蜀道难》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王安石《茅檐》1: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李白:《关山月》)2:云行信长风,飒若羽翼生。——唐·李白《游泰山》其四3:山头有路接无尘,欲觅王孙试问津。

4: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5: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6:渭水绿溶溶,华山青崇崇。

山水一何丽,君子在其中。才与世会合,物随诚感通。

德星降人福,时雨助岁功。化行人无讼,囹圄千日空。

政顺气亦和,黍稷三年丰。客自帝城来,驱马出关东。

爱此一郡人,如见太古风。方今天子心,忧人正忡忡。

安得天下守,尽得如袁公。7: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王之涣:(登鹳雀楼》)8:客路瞻太华,三峰高际天。夏云亘百里,合沓遥相连。

雷雨飞半腹,太阳在其巅。翠微关上近,瀑布林梢悬。

爱此众容秀,能令西望偏。徘徊忘暝色,泱漭成阴烟。

曾是朝百灵,亦闻会群仙。9:老夫高卧文殊台,拄杖夜撞青天开。

撒落星辰满平野,山僧尽道佛灯来。——王阳明10:海水落眼前,天光遥空碧。

11: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12:人言遭劫火,金源乱兵里。13: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李白《关山月》)14:山色浅深随夕照,江流日夜变秋声。15: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李白:《望庐山瀑布》)16: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17: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18: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江雪》)19: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20:春宵一刻值千金。(苏轼)21:四月上泰山,石屏御道开——唐·李白《游泰山》其一22:种豆南山下,草胜豆苗稀。

23:泰宗秀维岳,崔崒刺云天。——南朝·谢灵运《泰山吟》24:心潮逐浪高。

流水心不竞。25:山行非有期, 弥远不能辍。

但欲淹昏旦, 遂复经圆缺。积峡忽复启, 平途俄已绝。

峦垅有合沓, 往来无踪辙。昼夜蔽日月, 冬夏共霜雪。

——谢灵运《登庐山绝顶望诸峤》26: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27:向来井处方知隘,今后巢居亦觉宽。

28: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吴均《与朱元思书》)29:冬有灵汤溢,夏无炎暑侵。他年如遂隐,五老是知音。

30:峨峨东岳高,秀极冲青天。岩中间虚字,寂寞幽以玄。

非工复非匠,云构岁自然。器象尔何物?遂令我屡迁。

逝将宕斯字,可以尽天年。31: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32:长相思(清)纳兰性德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33:晚来风信好,并发上江船。花映新林岸,云开瀑布泉。

34: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35: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36: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37:清代施闰章碧海烟归尽,晴峰雪半残。冰泉悬众壑,云路郁千盘。

——《雪中望岱宗》38: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39:娥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40:3.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曹操《观沧海》)41:南浦别(唐)白居易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42: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43:缅思冰雪容,重想金玉玉器。

可但发其蒙,端能病斯愈。44:辍棹南湖首重回,笑青吟翠向崔嵬。

天应不许人全见,长把云藏一半来。——唐·孙鲂《湖上望庐山》45:不独有声流出此,会归沧海助波澜。

46:岱宗天下秀,霖雨遍人间。高卧今何在,东山似此山。

47: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48:百川沸腾,山冢碎甭。

高谷为岸,深谷为陵。49:读书患不多,思义患不明。

患足已不学,既学患不行。子今四美具,实大华亦荣。

王官不可阙,未宜后诸生。嗟我摈南海,无由助飞鸣关于高山的诗句 60句好词好句。

50:思乡作【唐】布燮泸北行人绝,云南信未还。庭前花不扫,门外柳谁攀。

坐久销银烛,愁多减玉颜。悬心秋夜月,万里照关山。

51:佛手灵崖作道场,仙人洞里祭纯阳;华胥梦里十年相,簪笏门中百味伤;漫步蓬莱羡美境,常游庐岭爱风光;千年苦守不离去,只为清醇一滴香。——《清醇一滴香》52:贾谊三年谪,班超万里侯。

何如牵白犊,饮水对清流。53: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54: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将圆。55: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枝唐杜牧《怅诗》:“自是寻春去校迟,不须惆怅怨芳时。

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枝。”56:玉女峰前一棹歌,烟鬟雾髻动清波。

57:晚趁寒潮渡江去,满林黄叶雁声多 亿。

3.高山上的积雪为什么常年不化

因为这些高山上面的积雪的高度在雪线以上,在雪线以上,气温较低,全年冰雪的补给量大于消融量,形成了常年积雪区;在雪线以下,气温较高,全年冰雪的补给量小于消融量,不能积累多年冰雪,只能是季节性积雪区;在雪线附近,年降雪量等于年消融量,达到动态平衡。

在高纬度和高山地区永久积雪区的下部界线,称为雪线。在雪线以上,气温较低,全年冰雪的补给量大于消融量,形成了常年积雪区;在雪线以下,气温较高,全年冰雪的补给量小于消融量,不能积累多年冰雪,只能是季节性积雪区;在雪线附近,年降雪量等于年消融量,达到动态平衡。因此,雪线亦称为固态降水的零平衡线。

扩展资料:

雪线的分布高度与气温成正相关,温度高时雪线也高。由于地表气温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使雪线分布高度的总趋势也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例如,雪线高度在热带非洲为4500~5200米,到阿尔卑斯山降至2400~3200米,北极圈内只有100米以下。

降水量与雪线高度关系密切:降水量越大,雪线越低;降水量越少,雪线越高。因为,在降雪量很少的条件下,要达到降雪量与消融量的平衡,必须有较低的年平均温度(即雪线位置必然较高),以使消融量和蒸发量减到很少;而降雪量很大的情况下,必须有较高的年平均温度(即雪线必然较低)方能融化大量的积雪,以保持降雪量与消融量的平衡。

例如,我国的天山~祁连山一线,水汽来源主要受西风带控制,所以由天山西段向东,降水量递减,雪线升高,到天山东段雪线达5000 米以上,再向东到祁连山东段,由于来自太平洋的水汽增多,雪线反而降低。

4.形容积雪的诗句

1.柴门闻犬吠,

风雪夜归人.

(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2.欲将轻骑逐,

大雪满弓刀.

(卢纶《塞下曲》)

3.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雪,

为有暗香来.

(王安石:《梅花》)

4.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柳宗元:《江雪》)

5.白雪却嫌春色晚,

故穿庭树作飞花.

(韩愈《春雪》)

6.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

7.欲渡黄河冰塞川,

将登太行雪满山.

(李白:《行路难》)

8.千里黄云白日曛,

北风吹雁雪纷纷.

(高适《别董大》)

9.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杜甫《绝句》)

10.北风卷地白草折,

胡天八月即飞雪.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5.湖面平静,忽然一阵风吹来,泛起波纹,远处的高山上,积雪终年不

青山原不老,为雪白头;绿水本无忧,因风皱面。

这是一付对联.清人李文甫,少时随老师出游,师指积雪山峰出上联相试,李低头沉思,见一池碧水被风吹皱,悟出下联。

此联的意思:水本来是没有什么烦愁的,因为他像镜面一样平静没有一点皱纹,但当风吹过的时候就起了波澜,就像起了皱纹,山原来是不会老的,但是因为山顶的白雪而显得好像白了头一样!拟人的方式,比喻因为外界别的原因使自己改变。

此联的美丽之处在于作者巧妙的运用了水波与人"皱面"的相似 以及 白雪与"白头"的相似,意境十分美妙,形象生动,而且富有创意,两句集中反映了作者的忧愁、烦恼之心事,十分形象。

6.从窗口可以看到西岭千年不化的积雪对应的诗句是什么

“从窗口可以看到西岭千年不化的积雪”是“窗含西岭千秋雪”的译文,与之对应的诗句是“门泊东吴万里船”。

出自:唐代著名诗人杜甫 的《绝句》。

原文

绝句 【作者】杜甫 【朝代】唐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译文

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间婉转地歌唱,一队整齐的白鹭直冲向蔚蓝的天空。

我坐在窗前,可以望见西岭上堆积着终年不化的积雪,门前停泊着自万里外的东吴远行而来的船只。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