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写出描写小草的诗句早春 韩 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绝胜烟柳满皇都。 绝句(杜甫) 迟日江山丽, 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春日迟迟,卉木萋萋。 仓庚喈喈,采蘩祁祁。 迟迟:缓慢。 卉木:草木。萋萋:草茂盛的样子。 仓庚:莺。喈喈:鸟鸣声众而和。 蘩:白蒿。祁祁:众多。 《诗经·小雅·出车》 阳春二三月,草与水同色 晋 乐府古辞《盂珠》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变鸣禽:鸣叫的鸟换了种类。 两句写冬去春来,鸟儿已经替换了。 南朝宋 谢灵运《登池上楼》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 海曙:海上日出。 梅柳渡江春:梅柳渡过江来,江南一片春色。淑气:春天的和暖气息。 转绿苹浪:使水中苹草转绿。四句意谓:彩霞伴着朝日在海面升起,梅花绿柳把春意带过了江面,黄鸟在和煦的春光中歌唱,阳光催绿了苹草。 唐 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林花扫更落,径草踏还生 唐 孟浩然《春中喜王九相寻》 侵陵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 萱草:一种古人以为可以使人忘忧的草。此句说萱草萌芽,侵陵雪色。 漏泄:透露。唐 杜甫《腊日》 东风好作阳和使,逢草逢花报发生 阳和:春天的和暖之气。 唐 钱起《春郊》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两句写白雪等不及春天到来,已穿树飞花装点早春之景。 唐 韩愈《春雪》 。 2.关于竹的诗句自古以来竹子一直是诗人、画家们笔下的题材。 古诗中关于竹的诗句很多: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就有“瞻彼淇奥,绿竹青青”的句子;唐朝王维有:“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白居易“阁畔竹萧萧,阁下水潺潺”等等。 扬州八怪的郑板桥,画了很多竹子画,并在上面题诗,他在《竹石》画上题诗:“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意思是人要有风骨,无论做什么事,没有咬定和坚韧的精神,是难于立根的。 “竹公溪畔水茫茫,溪上人家赛竹王;铜鼓蛮歌争上日,竹林深处拜三郎。” 3.关于清明果的诗句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寒食》(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清明夜 【唐】白居易 好风胧月清明夜,碧砌红轩刺史家。 独绕回廊行复歇,遥听弦管暗看花。清明日送邓芮二子还乡 【唐】戴叔伦 钟鼓喧离日,车徒促夜装。 晓厨新变火,轻柳暗翻霜。传镜看华发,持杯话故乡。 每嫌儿女泪,今日自沾裳。清明后登城眺望-【唐】刘长卿 风景清明后,云山睥睨前。 百花如旧日,万井出新烟。草色无空地,江流合远天。 长安在何处,遥指夕阳边。清明日曲江怀友-【唐】罗隐 君与田苏即旧游,我于交分亦绸缪。 年隔绝黄泉下,尽日悲凉曲水头。鸥鸟似能齐物理,杏花疑欲伴人愁。 寡妻稚子应寒食,遥望江陵一泪流。寒食-【唐】孟云卿 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 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清明即事-【唐】孟浩然 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 车声上路合,柳色东城翠。花落草齐生,莺飞蝶双戏。 空堂坐相忆,酌茗聊代醉。清明-【唐】孙昌胤 清明暮春里,怅望北山陲。 燧火开新焰,桐花发故枝。沈冥惭岁物,欢宴阻朋知。 不及林间鸟,迁乔并羽仪。清明日忆诸弟-【唐】韦应物 冷食方多病,开襟一忻然。 终令思故郡,烟火满晴川。杏粥犹堪食,榆羹已稍煎。 唯恨乖亲燕,坐度此芳年。长安清明-【唐】韦庄 蚤是伤春梦雨天,可堪芳草更芊芊。 内官初赐清明火,上相闲分白打钱。紫陌乱嘶红叱拨,绿杨高映画秋千。 游人记得承平事,暗喜风光似昔年。关于描写清明节的诗句之三 《途中寒食》(唐)宋之问 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 可怜江浦望,不见洛桥人。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 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闾门即事》(唐)张继 耕夫召募爱楼船,春草青青万项田;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 《清明》(宋)王禹俏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寒食上冢》(宋)杨万里 迳直夫何细!桥危可免扶?远山枫外淡,破屋麦边孤。宿草春风又,新阡去岁无。 梨花自寒食,进节只愁余。《郊行即事》(宋)程颢 芳草绿野恣行事,春入遥山碧四周;兴逐乱红穿柳巷,固因流水坐苔矶;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红;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 关于描写清明节的诗句之四 清明-【宋】黄庭坚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候。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清明-【宋】王禹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明)高启 满衣血泪与尘埃,乱后还乡亦可哀。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 4.描写贪财的诗句利欲薰心,随人翕张。 国好骏马,尽为王良。 不有德人,俗无津梁。 德人天游,秋月寒江。 映彻万物,玲珑八窗。 于爱欲泥,如莲生塘。 处水超然,出泥而香。 孔窍穿穴,明冰其相。 维乃根华,其本含光。 大雅次翁,用心不忘。 日问月学,旅人念乡。 能如斯莲,汔可小康。 在俗行李,密密堂堂。 观物慈哀,涖民爱庄。 成功万年,付之面墙。 草衣石质,与世低昂。 5.描写春雷的诗句春雷: 外家新赐苍龙璧,北焙风烟天上来。 明日蓬山破寒月,先甘和梦听春雷。 九月山村已骤寒,看云殊怯倚阑干。 一杯浊酒栽培睡,不觉春雷起鼻端。 学道无多事,消阴服众魔。 春雷惊蛰户,海日浴鲸波。 大勇收全胜,灵襟袭太和。 何妨会稽市,取酒独酣歌。 九天清跸响春雷,百万貔貅扈驾回。 不独雨师先洒道,汴流袬袬入淮来。 好雨疏疏压暮埃,断云漠漠带春雷。 离黄穿树语断续,翠碧衔鱼飞去来。 连峰出云云半开,奔渠卷雪响春雷。 云中屈曲明如玉,都是天池顶泻来。 明珠照地三千乘,一片春雷入未央。 春雷近作解,空谷半芳菲。云栋彩虹宿,药圃蝴蝶飞。 春雷醉别镜湖边,官显才狂正少年。 红烛满汀歌舞散,美人迎上木兰船。 云水淹门阃,春雷在树枝。平生无限事,不独白云知。 大志终难起,西峰卧翠堆。床前倒秋壑,枕上过春雷。 6.描写玉桂的诗句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 ——张若虚春秋满四泽,夏云多奇峰,秋月扬明 辉,冬岭秀孤松。——陶渊明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李贺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晏几 道洞庭秋月生湖心,层波万倾如熔金。 ——刘禹锡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白居易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张若虚辽海吞边月,长城锁乱山。 ——萧诗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梅花雪,梨花月,总相思。自是春来 不觉去偏知。 ——张惠言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杜甫清风明月本无价,近山遥水皆有情。 ——梁章钜新月如佳人,出海初弄色。——苏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欧阳 修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 龄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李白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李白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 ——孟浩 然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李白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张若虚)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唐·李 贺)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 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唐·杜 甫)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孟浩 然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 李白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 李白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李白 )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王维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王维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王维 )广泽生明月,苍山夹乱流。 (马戴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卢纶)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 (杜甫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陶渊 明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李煜)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辛弃 疾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白居易)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刘方平)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 竹柏影也。(苏轼)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白居易《暮江吟》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戴叔伦《兰溪棹歌》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贾岛 《题李凝幽居》钓罢归来不系船,江村月落正堪眠。 ——司空曙《江村即事》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王建《十五夜望月》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月夜》 刘方平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八 月十五夜月》 (唐 杜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月 夜忆舍弟》 (杜甫)咏月名句积累:1、三五明月满,四五蟾兔缺。 蟾兔 :月亮。 《古诗十九首?孟冬寒气至》2、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 三国 魏?曹植《怨歌行》3、月皎疑非夜,林疏似更秋 南朝梁 ?庚肩吾《奉和春夜应令》4、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 唐?陈 子昂《春夜别友人》5、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唐?张 九龄《望月怀远》6、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唐?张 九龄《望月怀远》7、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 明 唐?张若虚《春江花月夜》8、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 轮 唐?张若虚《春江花月夜》9、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唐?王 维《鸟鸣涧》10、白云千里万里,明月前溪后溪 唐?刘长卿《苕溪酬梁耿别后见寄》11、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唐?李 白《关山月》12、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唐?李 白《子夜吴歌四首》13、月色醉远客,山花开欲燃 唐?李 白《寄韦南陵冰,余江上乘兴访之,遇寻 颜尚书,笑有此赠》14、白云还自散,明月落谁家 唐?李 白《忆山东二首》15、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 相随 唐?李白《把酒问月》16、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照古 时人 唐?李白《把酒问月》17、斫(zhuó)却月中桂,清光应 更多 唐?杜甫《一百五日夜对月》18、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 三更 唐?杜甫《漫成一首》。 7.描写槐树的诗句《题湖城县西道中槐树》 年代: 唐 作者: 吴融 零落欹斜此路中,盛时曾识太平风。 晓迷天仗归春苑,暮送鸾旗指洛宫。 一自烟尘生蓟北,更无消息幸关东。 而今只有孤根在,鸟啄虫穿没乱蓬。 《槐树诗》 年代: 魏晋 作者: 繁钦 嘉树吐翠叶,列在双阙涯。 旑旎随风动,柔色纷陆离。 《次韵子瞻系御史狱赋狱中榆槐竹柏·槐》 年代: 宋 作者: 苏辙 盛衰日相寻,循环何曾歇。 攀条揽柔荑,回首惊脱叶。 绿槐阴最厚,零落今存荚。 千林一枯槁,平地三尺雪。 草木何足道,盈虚视新月。 微阳起泉下,生意未应绝。 《槐》 年代: 宋 作者: 苏轼 忆我初来时,草木向衰歇。 高槐虽经秋,晚蝉犹抱叶。 淹留未云几,离离见疏荚。 栖鸦寒不去,哀叫饱啄雪。 破巢带空枝,疏影挂残月。 岂无两翅羽,伴我此愁绝。 《咏槐》 年代: 宋 作者: 李复 当年夹路绿参差,曾拥金舆拂羽旗。 得地偶逃斤斧幸,闻风非与雪霜期。 犹残腊火燔空腹,时有惊雷起蠹枝。 想见妖灵占上象,龟山猎罢旧都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