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赞颂人的高尚品格的诗句古诗:竹石 竹 石 (清)郑 燮 yǎo dìng qīng shān bù fàng sōng 咬 定 青 山 不 放 松 , lì gēn yuán zài pò yán zhōng 立 根 原 在 破 岩 中 。 qiān mó wàn jī hái jiān jìn 千 磨 万 击 还 坚 劲 , rèn ěr dōng xī nán běi fēng 任 尔 东 西 南 北 风 。 作者背景 郑燮(1693-1765年),字克柔,号板桥、板桥道人。江苏兴化人。生于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父亲郑立庵是县私孰教师,教授几百名学生。郑燮自幼随父亲读书,爱读历史书和诗文词集,博学强记,所读的书都能背诵。少年时在真州毛家湾读书。康熙秀才、雍正壬子年(1732年)到南京乡试中举人。干隆元年丙辰1736年赴北京礼部试,中进士。干隆七年1742年出任山东范县令。干隆十一年1746年调任潍县县令。郑燮为官,爱民如子,任潍县县令时,正逢荒年,不顾他人阻扰,开仓贷粮,令老百姓写借条,救活一万多人;还大兴土木,修建水池,招收饥民工作就食。当年入秋又歉收,郑燮把老百姓的借条,一把火烧掉;潍县老百姓感戴他的恩德,为他建立生祠堂。郑燮对于民事处理公正,十二年没有一件冤案。干隆十三年1748年,干隆游山东,封郑燮为书画史,郑燮自刻印章一枚:《干隆东封书画史》。 郑燮为官清廉,后来因老病罢官客居扬州,身无长物,只有廖廖几卷图书,便以卖画为生。为“扬州八怪”之一,其诗、书、画被世人称为“三绝”。其诗宗陶渊明、陆放翁,画竹似苏东坡。郑燮的书法揉合行书、草书,自成一体,自号“六分半书”,后人称为“板桥”体。 著作有《板桥诗钞》、《板桥词钞》、《板桥家书》、《板桥题画》、《板桥先生印册》等自刻本行世。 注词释义 竹石:扎根在石缝中的竹子。诗人是著名画家,他画的竹子特别有名,这是他题写在竹石画上的一首诗。 立根:扎根、生根。 原:本来。 破岩:破裂的岩石缝隙。 磨:折磨,挫折。 击:打击。 坚劲:坚韧、刚劲。 任:任凭。 尔:你。 古诗今译 咬住了青山就决不肯放松, 根须已经深扎在岩石之中。 历经千万次磨炼更加坚韧, 任凭你东西南北来的狂风。 名句赏析 这首诗着力表现了竹子那顽强而又执着的品佳。既是赞美了岩竹的题画诗,也是一首咏物诗,开头用“咬定”二字,把岩竹拟人化,已传达出它的风神;后两句进一步写岩竹的品格,她经过了无数次的磨难,长就了一身特别挺拔的丰姿,决不惧怕来自东西南北的狂风。郑燮不但咏竹诗美,而且画出的竹子也栩栩如生,用他的话说是“画竹子以慰天下劳人”。所以这首诗表面上写竹,其实是写人,写作者自己那种正直倔强的性格,决不向任何邪恶势力低头的高傲风骨。同时,这首诗也能给我们以生命的感动,曲折恶劣的环境中,战胜困难,面对现实,像岩竹一样刚强勇敢。 2.2、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 (唐•杜甫《》) 丹青,朱红色和青色的颜料,借指绘画。这两句说,一生沉浸在绘画艺术中而不觉得将近年老,富贵对我就像天上的浮云一般淡泊。 诗句赞扬了名画家曹霸潜心艺术,不慕名利的高尚情操。 3、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 (宋•程颢) 不为富贵所迷惑而安于贫贱,男子汉能达到这一境界才称得上英雄豪杰。今赋予其新的含义,形容志士仁人不谋名利的高尚品质。 4、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记》) 蹊(xī):小路。 桃树李树虽然不会说话,但是它们那芬芳的花朵和甜美的果实,却吸引人们纷纷前去欣赏采摘,以至在树下自然踩出一条条小路来。此句比喻品德高尚的人自然会赢得人们的敬仰。 5、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三国•蜀•诸葛亮《诫子书》) 没有恬淡寡欲的修养,就不能使志向清白;没有宁静的心胸,不排除外界干扰,就无法达到远大的目标。 诸葛亮认为,修身治学应该首先摆脱名缰利锁的束缚,切戒浮躁,方能成才。 6、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礼记•学记》) 如果孤独地学习,没有朋友相互切磋,那么就会学识浅陋,见闻不广。 7、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战国策•赵策一》) 指记住过去的经验教训,可以作为以后的借鉴。 8、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 (唐朝•杜荀鹤《泾溪》) 告诫人们,一帆风顺时,不要自满疏忽,而要小心谨慎。沉沦:指沉船、溺人。 9、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志》) 坏事即使很小也绝不要干,好事即使细微也一定要做。 10、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论语》) 对待自己,每天都要自省,有错即改,无错自勉。 对别人给自己提出的意见,也应采取这种态度。 11、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宋•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 辛勤操劳,艰苦奋斗,足以成就大业;贪图安逸,放纵享乐,则必遭亡身之祸。 12、言必信,行必果。 (《论语》) 说话要恪守信用,做事要果断彻底,这是做人的准则和美德。 13、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何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秦•李斯《谏逐客书》) 让:拒绝,舍弃。就:成就。 原喻指要广纳人才,才能成就大业。也可喻指博学多闻,才有更深的造诣。 14、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宋•卢梅坡《雪梅》) 梅花不如雪花白,雪花则不如梅花香。 现可用以形容人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应该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15、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清•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以:与,交付。假如对国家有利,我可以付出自己的生命。 岂能因为有祸患而逃避,有幸福就争抢呢?诗句表现了林则徐以国家利益为重,不计较个人得失的高尚情怀。 16、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 (汉乐府古辞《君子行》) 在瓜田里不要弯身提鞋(免得别人误认为是摘瓜)。在李树下不要举手正帽(免得别人误认为偷李子)。 比喻在容易被人怀疑的地方要谨慎,注意检点规范自己的行为。 17、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论语》) 君子,指有道德的人。小人,指道德低劣的人。 这两句说君子心地平坦宽广,小人却经常局促忧愁。 18、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诗经•小雅》) 景行(háng):大路。止:语助词,无义。 两句的原意是:遇到高山就尽情仰望,遇到大路就顺利通行。后以“高山”比喻道德高尚,以“景行”比喻行为光明正大。 句意为:品德像山一样崇高的人,就会有人敬仰他;行为光明正大的人,就会有人效法他。 19、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苏轼《赠刘景文》) 擎(qíng):往上托,举。擎雨盖,指荷叶,因它像撑开的雨伞。 两句的意思是:荷花衰败,那高擎如伞的荷叶也随之枯萎;可菊花凋谢,却还留下了在严霜中傲然挺立的枝桠。诗句以荷衬菊,表达了对友人高尚情操的仰慕钦佩之情。 20、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宋•郑思肖《画菊》) 宁愿在枝头含着芳香死去,也不为凛冽的北风所吹落。 诗人借菊咏怀,抒发坚守节操,矢志不渝的爱国情怀。 21、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论语》) 做一个人不讲信用,真不知道怎么能行。意为人不讲信用是不行的。 22、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论语》) 君子帮助别人成就好事,不帮助别人做坏事。 2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自己不喜欢的事,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 24、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资治通鉴》) 善于借鉴别人的经验教训来对照自己的言行,就会知道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 25、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戒。 (《毛诗•序》) 提意见的人没有罪过,听意见的人,可引以为戒。 26、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 (《荀子》) 正确地批评我的错误的人,是我的老师;恰当肯定我的优点的人,是我的朋友;一味奉承阿谀我的人,是存心要害我的贼寇。这是荀子处世做人的原则,时过千年,仍值得我们借鉴。 27、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晶莹如冰的心藏于内,高洁如玉壶之形。 3.描写高尚品格的诗句关于梅花的诗大全卜算子 咏梅**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墨梅 王冕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早 梅 张谓一树寒梅白玉条,回临村路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墨梅 居简莫恨丹青废画工,不须求异只须同。 玉容不及寒鸦色,故托缁尘异汉宫。早梅 齐已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村前深雪里,昨夜一 枝开。墨 梅 张臬山边幽谷水边村,曾被疏花断客魂。 犹恨东风无意思,更吹烟雨暗黄昏。早梅 李公明东风才有又西风,群木山中叶叶空。 只有梅花吹不尽,依然新白抱新红。墨梅 赵秉文画师不作粉脂面,却恐傍人嫌我直。 相逢莫道不相识,夏馥从来琢玉人。忆梅 李商隐定定住天涯, 依依向物华。 寒梅最堪恨, 常作去年花。白梅 王冕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梅 王琪不受尘埃半点侵,竹篱茅舍自甘心。只因误识林和靖,惹得诗人说到今。 与薛肇明弈棋赌梅花诗输一首 王安石华发寻春喜见梅,一株临路雪倍堆。凤城南陌他年忆,香杳难随驿使来。 梅 贡性之眼前谁识岁寒交,只有梅花伴寂寥。明月满天天似水,酒醒听彻玉人箫。 梅花 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梅花 庚信当年腊月半,已觉梅花阑。不信今春晚,俱来雪里看。 真适园梅花盛放 王 鏊花间小坐夕阳迟,香雪千枝与万枝。自入春来无好句, 杖藜到此忽成诗。 梅花绝句 陆游闻道梅花坼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 《杂诗》之一 王维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欹穸前,寒梅著花未。 杨柳枝词 刘 禹锡塞北梅花羌笛吹,淮南桂树小山词。请君莫凑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 新栽梅 白居易池边新栽七株梅,欲到花时点检来。莫怕长洲桃李嫉,今年好为使君开。 初识梅花 卢撰江北不如南地暖,江南好断北人肠。胭脂桃颊梨花粉,共作寒梅一面妆。 十一月后庭花盛开之二 蔡襄日暖香繁巳盛开,开时曾达千百回。春风岂是多情思,相伴花前去又来。 次韵中玉早梅 黄庭坚折得寒香不露机,小穸斜日两三枝。罗帷翠叶深调护,已被游蜂圣得知。 梅花绝句 陆游当年走马锦西城,曾为梅花醉似泥。二十里中香不断,青羊宫到浣花溪。 红 梅 苏轼年年芳信负红梅,江畔垂垂又欲开。珍重多情关伊令,直和根拨送春来。 梅花绝句之一 陆游闻道梅花圻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 红梅 王十朋桃李莫相妒,夭姿元不同。犹余雪霜态,未肯十分红。 梅花绝句之二 陆游幽谷那堪更北枝,年年自分着花迟。高标逸韵君知否,正是层冰积雪时。 岭上红梅 范大成雾雨胭脂照松竹,江面春风一枝足。满城桃李各焉然,寂寞倾城在空谷。 梅花绝句之三陆游雪虐风号愈凛然,花中气节最高坚。过时自会飘零去,耻向东君更乞怜。 题梅花图 杨无咎忽见寒梅树,花开汉水滨。不知春色早,疑是弄珠人。 探梅 杨万里山间幽步不胜奇,正是深夜浅暮时。一枝梅花开一朵,恼人偏在最高枝。 圣恩寺看梅 周永年众香国里人来去,花信风中鸟倒悬。更喜水光相映发,横斜疏影托波来。 雪梅之一 卢梅坡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梅俗了人。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 题画梅 李方膺挥毫落纸墨痕新,几点梅花最可人。愿借天风吹得远,家家门巷尽成春。 雪梅之二 卢梅坡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 岭梅 张道洽到处皆诗境,随时有物华。应酬都不暇,一岭是梅花。 观梅有感 刘因东风吹落战尘沙,梦想西湖处士家。只恐江南春意减,此心元不为梅花。 赠范晔 陆凯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红楼梦》访妙玉乞红梅 曹雪芹酒未开樽句未裁,寻春问腊到蓬莱。不求大士瓶中露,为乞嫦娥槛外梅。 入世冷桃红雪去,离尘香割紫云来。槎桠谁惜诗肩瘦,衣上犹沾佛院苔。 《红楼梦》咏红梅花 (花字) 曹雪芹疏是枝条艳是花,春妆儿女竟奢华。闲厅曲槛无余雪,流水空山有落霞。 幽梦冷随红袖笛,游仙香泛绛河槎。前身定是瑶台种,无复相疑色相差。 红楼梦》咏红梅花(红字) 曹雪芹桃未芳菲杏未红,冲寒先已笑东风。魂飞庾岭春难辨,霞隔罗浮梦未通。 绿萼添妆融宝炬,缟仙扶醉跨残虹。看来岂是寻常色,浓淡由他冰雪中。 《红楼梦》咏红梅花 (梅字) 曹雪芹白梅懒赋赋红梅,逞艳先迎醉眼开。冻脸有痕皆是血,酸心无恨亦成灰。 误吞丹药移真骨,偷下瑶池脱旧胎。江北江南春灿烂,寄言蜂蝶漫疑猜。 早 梅 柳宗元早梅发高树,回映楚天碧。朔风飘夜香,繁霜滋晓白。 欲为万里赠,杳杳山水隔。寒英坐销落,何用慰远客。 十一月中旬至扶风界见梅花 李商隐匝路亭亭艳,非时袅袅香。素娥惟与月,青女不饶霜。 赠远虚盈手,伤离适断肠。为谁成早秀?不待作年芳寒夜 杜耒寒夜客来茶当酒, 竹炉汤沸火初红。 寻常一样穸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雪后梅盛开折置灯下 曾几满城桃李望东君,破蜡红梅未上春。 窗几数枝逾静好,园林一雪碧清新。暗香疏影 姜夔辛亥之冬,予载雪诣石湖。 止既月。 4.有赞美高尚品质人的诗歌咏 寒 松[南朝]范 云修条① 拂 层 汉②,密 叶 障 天 浔③。 凌 风 知 劲 节④,负 雪 见 真 心。[注释] ①修条:修长的枝条。 ②层汉:云层。③天浔:天边。 ④劲节:竹木生出枝杈的地方,在这里比喻坚贞的节操。[大意] 修长的松枝轻轻地擦着白云,它密密的松叶严严地遮住了蓝天。 寒风劲吹方知它不屈不挠,大雪重压方能看到它坚贞的节操。[评析] 这首诗赞美了松树不畏严寒、坚贞不屈的高风亮节。 竹 石[清]郑 燮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①中。千磨万击还坚劲②,任尔③东西南北风。 [注释] ①破岩:山岩缝隙。②坚劲:坚韧不拔。 ③任尔:任凭你。[大意] 咬住了青山决不放松,把根深深地扎在岩石缝隙里。 经受无数的磨难和打击仍然坚韧有力,不管你从何方刮来什么风。[评析]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那种坚韧不拔、不怕打击的硬骨头精神。 咏 牡 丹[明]俞大猷闲花①眼底②千千种,此种人间擅最奇③。国色天香④人咏尽,丹心⑤独抱⑥更谁知。 [注释] ①闲花:这里指牡丹以外的各种花。②眼底:眼中。 ③擅最奇:独占最奇艳的品格。④国色天香:这里形容富贵华丽的外表。 ⑤丹心:花心。⑥独抱:独存。 [大意] 我观赏的花有千万种,只有牡丹最奇艳。它富贵华丽受到人们的极力赞美,可有谁知道它那颗花心独存心间。 [评析] 这首诗赞美了诗人志存高远的内心情节。寒 菊[宋]郑 思 肖花开不并①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②吹落北风中?[注释] ①不并:不一齐。②何曾:什么时候。 [大意] 菊花虽然不和百花一齐开放,但它的品质是高尚纯洁的。寒风来了吹不落它,直到花朵枯萎了,它也不离开生长自己的花枝。 [评析] 这首诗赞美了菊花高尚纯洁、坚贞不渝的高风亮节。梅 花[宋]王 安 石墙角数枝梅,凌寒①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②来。[注释] ①凌寒:迎着寒风。 ②暗香:指梅花的香气。[大意] 墙角里傲立着几枝梅花,迎着寒气独个儿盛开。 我远远望去,它像雪又不像雪,因为有一股暗香飘来。[评析] 这首诗赞美了梅花孤傲高尚、超然不群的性格,表达了诗人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马[唐]李 贺大漠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②金络脑③,快走踏清秋。 [注释] ①大漠:一般指沙漠,这里指北方的原野。②何当:什么时候能够。 ③金络脑:马头的装饰。[大意] 寒光照大漠,无边的砂像用白雪铺就。 燕山头,月儿弯弯似金钩。骏马啊,什么时候配上金络头,在秋高气爽的广阔天地中纵情驰骋。 [评析]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渴望奔赴疆场,建功立业的豪迈感情。墨 梅①[元]王 冕我家洗砚池②边树,朵朵花开淡墨③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④满乾坤⑤。[注释] ①墨梅:水墨画的梅花。 ②洗砚池:洗砚台的池塘。③淡墨:那朵朵盛开的梅花,是用淡淡的墨迹点化成的。 ④清气:清香的气味。⑤乾坤:天地。 [大意] 我家洗砚池边这棵梅树,朵朵花开就像淡淡的墨迹点化成的。不图人们夸它的颜色鲜艳,只求飘散的清香充满天地。 [评析]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坚贞纯洁品格。石 灰 吟①[明]于 谦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②。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③在人间。[注释] ①吟: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 ②若等闲:好像很平常的事情。③清白:指高尚节操。 [大意] 经受千锤万凿才出深山,烈火烧炼也很平常淡然。纵然粉身碎骨全不惧怕,只要能将清白留在人间。 [评析]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不畏艰险、不怕牺牲,在人生道路上清清白白做人的高尚情操。蝉【作者】:李商隐 【年代】:唐五代【主题类别】:托物言志【题材】:五言律诗【韵类】:ingㄧㄥ英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望岳【作者】:杜甫 【年代】:唐五代【主题类别】:托物言志【题材】:五言古诗【韵类】:aoㄠ熬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名言名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注 释】:1、岱宗:泰山别名岱,居五岳之首,故又名岱宗。2、钟:赋予、集中。 3、决:裂开。4、凌:跃上。 【评 析】:诗以“望”入题,赞叹东岳,讴歌造化。希望凌顶而小天小,以抒雄心壮志。 开首两句,写泰山的高峻伟大,先写对它的仰慕,再写它横跨齐鲁两地的壮伟。三、四句写近望,所见泰山的神奇秀丽和能分割日夜的巍峨形象。 五、六句写遥望,见山中云气层出不穷,心胸为之荡涤。最后两句写望岳而生登临峰顶之意愿。 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之雄心,显示出他坚韧不拔的性格和远大的政治抱负。青溪【作者】:王维 【年代】:唐五代【主题类别】:托物言志【题材】:五言古诗【韵类】:iㄧ衣言入黄花川,每逐青溪水。 随山将万转,趣途无百里。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 漾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苇。我心素已闲,清川澹如此。 请留盘石上,垂钓将已矣。【注 释】:1、逐:循、沿。 2、趣:同“趋”。3、澹:安静。 【评 析】:此诗借颂扬名不见经传的青溪,来印证自己的素愿。以青溪之淡泊,喻自身之素愿安闲。 全诗自然清淡素雅,写景抒情皆轻轻松松,然而韵味却隽永醇厚。诗人笔下的青溪。 5.有赞美高尚品质人的诗歌咏 寒 松 [南朝]范 云 修条① 拂 层 汉②,密 叶 障 天 浔③。 凌 风 知 劲 节④,负 雪 见 真 心。[注释] ①修条:修长的枝条。 ②层汉:云层。③天浔:天边。 ④劲节:竹木生出枝杈的地方,在这里比喻坚贞的节操。[大意] 修长的松枝轻轻地擦着白云,它密密的松叶严严地遮住了蓝天。 寒风劲吹方知它不屈不挠,大雪重压方能看到它坚贞的节操。[评析] 这首诗赞美了松树不畏严寒、坚贞不屈的高风亮节。 竹 石 [清]郑 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①中。千磨万击还坚劲②,任尔③东西南北风。 [注释] ①破岩:山岩缝隙。②坚劲:坚韧不拔。 ③任尔:任凭你。[大意] 咬住了青山决不放松,把根深深地扎在岩石缝隙里。 经受无数的磨难和打击仍然坚韧有力,不管你从何方刮来什么风。[评析]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那种坚韧不拔、不怕打击的硬骨头精神。 咏 牡 丹 [明]俞大猷 闲花①眼底②千千种,此种人间擅最奇③。国色天香④人咏尽,丹心⑤独抱⑥更谁知。 [注释] ①闲花:这里指牡丹以外的各种花。②眼底:眼中。 ③擅最奇:独占最奇艳的品格。④国色天香:这里形容富贵华丽的外表。 ⑤丹心:花心。⑥独抱:独存。 [大意] 我观赏的花有千万种,只有牡丹最奇艳。它富贵华丽受到人们的极力赞美,可有谁知道它那颗花心独存心间。 [评析] 这首诗赞美了诗人志存高远的内心情节。寒 菊 [宋]郑 思 肖 花开不并①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②吹落北风中?[注释] ①不并:不一齐。②何曾:什么时候。 [大意] 菊花虽然不和百花一齐开放,但它的品质是高尚纯洁的。寒风来了吹不落它,直到花朵枯萎了,它也不离开生长自己的花枝。 [评析] 这首诗赞美了菊花高尚纯洁、坚贞不渝的高风亮节。梅 花 [宋]王 安 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①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②来。[注释] ①凌寒:迎着寒风。 ②暗香:指梅花的香气。[大意] 墙角里傲立着几枝梅花,迎着寒气独个儿盛开。 我远远望去,它像雪又不像雪,因为有一股暗香飘来。[评析] 这首诗赞美了梅花孤傲高尚、超然不群的性格,表达了诗人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马 [唐]李 贺 大漠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②金络脑③,快走踏清秋。 [注释] ①大漠:一般指沙漠,这里指北方的原野。②何当:什么时候能够。 ③金络脑:马头的装饰。[大意] 寒光照大漠,无边的砂像用白雪铺就。 燕山头,月儿弯弯似金钩。骏马啊,什么时候配上金络头,在秋高气爽的广阔天地中纵情驰骋。 [评析]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渴望奔赴疆场,建功立业的豪迈感情。墨 梅① [元]王 冕 我家洗砚池②边树,朵朵花开淡墨③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④满乾坤⑤。[注释] ①墨梅:水墨画的梅花。 ②洗砚池:洗砚台的池塘。③淡墨:那朵朵盛开的梅花,是用淡淡的墨迹点化成的。 ④清气:清香的气味。⑤乾坤:天地。 [大意] 我家洗砚池边这棵梅树,朵朵花开就像淡淡的墨迹点化成的。不图人们夸它的颜色鲜艳,只求飘散的清香充满天地。 [评析]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坚贞纯洁品格。石 灰 吟① [明]于 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②。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③在人间。[注释] ①吟: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 ②若等闲:好像很平常的事情。③清白:指高尚节操。 [大意] 经受千锤万凿才出深山,烈火烧炼也很平常淡然。纵然粉身碎骨全不惧怕,只要能将清白留在人间。 [评析]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不畏艰险、不怕牺牲,在人生道路上清清白白做人的高尚情操。蝉 【作者】:李商隐 【年代】:唐五代【主题类别】:托物言志【题材】:五言律诗【韵类】:ingㄧㄥ英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望岳 【作者】:杜甫 【年代】:唐五代【主题类别】:托物言志【题材】:五言古诗【韵类】:aoㄠ熬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名言名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注 释】:1、岱宗:泰山别名岱,居五岳之首,故又名岱宗。2、钟:赋予、集中。 3、决:裂开。4、凌:跃上。 【评 析】:诗以“望”入题,赞叹东岳,讴歌造化。希望凌顶而小天小,以抒雄心壮志。 开首两句,写泰山的高峻伟大,先写对它的仰慕,再写它横跨齐鲁两地的壮伟。三、四句写近望,所见泰山的神奇秀丽和能分割日夜的巍峨形象。 五、六句写遥望,见山中云气层出不穷,心胸为之荡涤。最后两句写望岳而生登临峰顶之意愿。 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之雄心,显示出他坚韧不拔的性格和远大的政治抱负。青溪 【作者】:王维 【年代】:唐五代【主题类别】:托物言志【题材】:五言古诗【韵类】:iㄧ衣 言入黄花川,每逐青溪水。 随山将万转,趣途无百里。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 漾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苇。我心素已闲,清川澹如此。 请留盘石上,垂钓将已矣。【注 释】:1、逐:循、沿。 2、趣:同“趋”。3、澹:安静。 【评 析】:此诗借颂扬名不见经传的青溪,来印证自己的素愿。以青溪之淡泊,喻自身之素愿安闲。 全诗自然清淡素雅,写景抒情皆轻轻松松,然而韵味却隽永醇厚。诗人笔下的青。 6.即抒情又歌颂高尚品质的古诗有哪些香色俱佳 别具一格——谈王安石《梅花》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梅花,香色俱佳,独步早春,具有不畏严寒的坚强性格和不甘落后的进取精神,因而历来为诗人们所吟咏,所歌颂。在我国古代为数众多的咏梅诗中,王安石的《梅花》堪称一首饶有特色、脍炙人口的佳作。 这首咏梅诗吟咏的是早春之梅。全诗虽仅4句20字,却较为形象地刻画了早春梅花的神韵和香色。前两句“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写颇有寒意的早春时节,万物皆未萌芽,唯独墙角数枝梅花迎寒绽开。这两句写梅花,不绘其形,而传其神。“墙角”二字点明地点;“独自开”与“数枝梅”相照应,传递了梅先天下春的信息;“凌寒”二字交代时间,突出了春梅于严寒中傲然怒放的性格特征。不过,这两句诗写梅花不畏严寒傲然怒放,并非首创。在此之前,已有别的诗加以描绘了。如南朝陈诗人谢燮的《早梅》诗:“迎春故早发,独自不疑寒。畏落众花后,无人别意看”,紧扣一个“早”字,用表现人的心理状态的“疑”与“畏”字写梅花,使之人格化,从而惟妙惟肖地反映了其傲霜斗雪迎春的高尚品格。 较之前两句,后两句“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写梅花的香色,则写得较为新颖别致。“遥知不是雪”,着眼于人们的视觉形象,含蓄地写梅花的纯净洁白。尽管这句诗否定了诗人于远处所看到的墙角凌寒独自绽开的数枝梅花是雪,但它实际上曲折地反映了梅白似雪的色彩。试想,假如这梅花不是白的,而是红的或是其他颜色,诗人会由此而联想到雪吗?正因为梅花似雪,唐代诗人张谓的《早梅》诗句“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以错把梅枝当作雪枝来反映白梅早发、皎洁似雪的特点,才给人以“错”而无误,“错”中见奇之感。 “遥知不是雪”这句诗,不仅含蓄地写梅花的纯净洁白,也间接地交代前两句中所写的迎寒怒放的“墙角数枝梅”实为诗人从远处隐隐约约中所见,且与诉诸人们嗅觉的下句“为有暗香来”一道写梅花的香色,诗句之间具有内在联系,显示出全诗结构的严谨。 诗人写梅香,没有借助任何形容词,亦未泼墨如云,大肆渲染,而是以“看似寻常最奇崛”(王安石语)的“遥知”这两句诗巧妙自然地出之。这两句诗之间具有因果关系。正因为有梅花的香气从远处袭来,才使诗人“遥知不是雪”。倘若梅花无香气,则诗人从远处隐隐约约看到的“墙角数枝梅”,是难免把它错当作雪枝的。以互为因果的两句诗写梅花,收到了香色俱佳的艺术效果,与张谓的《早梅》诗句有异曲同工之妙。 当然,“遥知”两句诗也未必是实写诗人于远处闻到梅花的香色,从而得出是梅非雪的结论,而只是虚写,极言梅花的香气之浓。 如果说,这首《梅花》诗所吟咏的梅花,不仅让人领略到其凌寒怒放的神韵,而且给人留下它香色俱佳、别具一格的鲜明印象,那么,这首诗本身也就如同它所吟咏的梅花,令人赏心悦目,获得艺术美的享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