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不孝顺父母的诗句有哪些1.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 【译文】因为要去河梁谋生,所以把帷帐撩起,依依不舍要向年迈的母亲辞别,看到白发苍苍的老母不由泪下不停,眼泪也流干了。 【出处】《别老母》——清代·黄景仁 2. 当时父母念,今日尔应知。 【译文】抛弃父母那时父母多么挂念,今天你们应有体验! 【出处】《燕诗示刘叟》——唐代·白居易 3. 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译文】看那莪蒿长得高,却非莪蒿是散蒿。可怜我的爹与妈,抚养我大太辛劳! 【出处】《蓼莪》——先秦·佚名 4.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译文】不孝的行为有很多种,没有后继人是最大的不孝。 【出处】《孟子离娄上》 5. 昔有吴起者,母殁丧不临。 【译文】以前有位名叫吴起的人,母亲去世竟不奔丧。 【出处】《慈乌夜啼》——唐代·白居易 6. 无父何怙?无母何恃?出则衔恤,入则靡至。 【译文】没有亲爹何所靠?没有亲妈何所恃?出门行走心含悲,入门茫然不知止。 【出处】《蓼莪》——先秦·佚名 7. 燕燕尔勿悲,尔当返自思。 【译文】老燕啊,切莫悲叹,你们应当回想从前: 【出处】《燕诗示刘叟》——唐代·白居易 8. 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 【译文】在这风雪之夜,不能在母亲身边尽孝却要掩柴门凄惨地远去,不禁令人兴叹:养子又有何用呢?倒不如没有啊。 【出处】《别老母》——清代·黄景仁 9. 欲报之德。昊天罔极! 【译文】想报爹妈大恩德,老天降祸难预测! 【出处】《蓼莪》——先秦·佚名 10. 勿以不孝口,枉食人间谷。 【译文】不要用不孝的罪,来枉费吃掉人间的无骨。 【出处】《劝孝歌》——清朝·王中书 二、有关感恩孝心的诗句1、《送母回乡》——唐代李商隐 母爱无所报,人生更何求。 译文:母亲对自己养育之恩都无法报答,那人生还有什么可追求的吗? 2、《游子吟》——唐代孟郊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译文:谁说像小草那样微弱的孝心,能报答得了像春晖普泽的慈母恩情? 3、《墨萱图·其一》——元代王冕 甘旨日以疏,音问日以阻。 举头望云林,愧听慧鸟语。 译文:对双亲的奉养每天都在疏远,孩子的音讯每天都不能传到。抬头看着一片云林,听到慧鸟的叫声思念起来至此很是惭愧。 4、《忆母》——宋代倪瑞 暗中时滴思亲泪,只恐思儿泪更多。 译文:自己常暗地里因思念自己的母亲而流泪,但只恐怕母亲思念自己的泪水会流得更多呀。 5、《十五》——宋代王安石 将母邗沟上,留家白邗阴。 月明闻杜宇,南北总关心。 译文:把母亲带到扬州后,就安家于临时白麻布能遮住的地方。每当月圆之夜,听到杜鹃啼叫,虽然南北远隔,但是仍然深深的牵挂彼此。 三、有关孝心的诗句关于孝心的诗词、诗句 游子吟 【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别老母 【清】黄仲则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 《十五》【宋】王安石 将母邗沟上,留家白邗阴。月明闻杜宇,南北总关心。 《岁末到家》【清】蒋士铨 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 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 《母别子》【唐】白居易 母别子,子别母,白日无光哭声苦。关西骠骑大将军,去年破虏新策勋。 敕赐金钱二百万,洛阳迎得如花人。新人迎来旧人弃,掌上莲花眼中刺。 迎新弃旧未足悲,悲在君家留两儿。一始扶行一初坐,坐啼行哭牵人衣。 以汝夫妇新燕婉,使我母子生别离。不如林中乌与鹊,母不失雏雄伴雌。 应似园中桃李树,花落随风子在枝。新人新人听我语,洛阳无限红楼女。 但愿将军重立功,更有新人胜于汝。《墨萱图》【元】王冕 灿灿萱草花,罗生北堂下。 南风吹其心,摇摇为谁吐?慈母倚门情,游子行路苦。甘旨日以疏,音问日以阻。 举头望云林,愧听慧鸟语。送母回乡 李商隐 停车茫茫顾,困我成楚囚。 感伤从中起,悲泪哽在喉。慈母方病重,欲将名医投。 车接今在急,天竟情不留!母爱无所报,人生更何求!慈乌夜啼 白居易 慈乌失其母,哑哑吐哀音。昼夜不飞去,经年守故林。 夜夜夜半啼,闻者为沾襟。声中如告诉,未尽反哺心。 百鸟岂无母,尔独哀怨深。应是母慈重,使尔悲不任。 昔有吴起者,母殁丧不临。嗟哉斯徒辈,其心不如禽。 慈乌复慈乌,鸟中之曾参。《诗经·邶风·凯风》凯风自南,吹彼棘心。 棘心夭夭,母氏劬劳。凯风自南,吹彼棘薪。 母氏圣善,我无令人。爰有寒泉?在浚之下。 有子七人,母氏劳苦。睍睆黄鸟,载好其音。 有子七人,莫慰母心。翻译:飘飘和风自南来, 吹拂酸枣小树心。 树心还细太娇嫩, 母亲实在很辛勤。飘飘和风自南来, 吹拂酸枣粗枝条。 母亲明理有美德, 我不成器难回报。寒泉寒泉水清凉, 源头就在那浚土。 儿子纵然有七个, 母亲仍是很劳苦。小小黄雀宛转鸣, 声音悠扬真动听。 儿子纵然有七个, 不能宽慰慈母心。《晒 旧 衣》卅载绨袍检尚存,领襟虽破却余温。 重缝不忍轻移拆,上有慈母旧线痕。《忆母》倪瑞璿 河广难航莫我过, 未知安否近如何。 暗中时滴思亲泪, 只恐思儿泪更多!《燕诗示刘叟》白居易 梁上有双燕,翩翩雄与雌。衔泥两椽间,一巢生四儿。 四儿日夜长,索食声孜孜。青虫不易捕,黄口无饱期。 觜爪虽欲敝,心力不知疲。须臾十来往,犹恐巢中饥。 辛勤三十日,母瘦雏渐肥。喃喃教言语,一一刷毛衣。 一旦羽翼成,引上庭树枝。举翅不回顾,随风四散飞。 雌雄空中鸣,声尽呼不归。却入空巢里,啁啾终夜悲。 燕燕尔勿悲,尔当返自思。思尔为雏日,高飞背母时。 当时父母念,今日尔应知。豫章行 李白 胡风吹代马,北拥鲁阳关。 吴兵照海雪,西讨何时还。半渡上辽津,黄云惨无颜。 老母与子别,呼天野草间。白马绕旌旗,悲鸣相追攀。 白杨秋月苦,早落豫章山。本为休明人,斩虏素不闲。 岂惜战斗死,为君扫凶顽。精感石没羽,岂云惮险艰。 楼船若鲸飞,波荡落星湾。此曲不可奏,三军鬓成斑。 西上辞母坟 【唐】陈去疾 高盖山头日影微,黄昏独立宿禽稀。林间滴酒空垂泪,不见丁宁嘱早归。 将归旧山留别孟郊 【唐】鲍溶 择木无利刃,羡鱼无巧纶。如何不量力,自取中路贫。 前者不厌耕,一日不离亲。今来千里外,我心不在身。 悠悠慈母心,惟愿才如人。蚕桑能几许,衣服常著新。 一饭吐尺丝,谁见此殷勤。别君归耕去,持火烧车轮。 乌夜号 【唐】李群玉 层波隔梦渚,一望青枫林。有鸟在其间,达晓自悲吟。 是时月黑天,四野烟雨深。如闻生离哭,其声痛人心。 悄悄夜正长,空山响哀音。远客不可听,坐愁华发侵。 既非蜀帝魂,恐是桓山禽。四子各分散,母声犹至今。 《思母》唐·舆恭 霜陨芦花泪湿衣,白头无复倚柴扉。去年五月黄梅雨,曾典袈裟籴米归。 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礼记》孝有三: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 ——《礼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论语》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忧。”——《论语·为政》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 ——孔子 长幼有序。——孟子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天下可运于掌。——孟子 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 ——孟子 惟孝顺父母,可以解忧。——孟子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 ——孟子 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闻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未闻也。 孰不为事?事亲,事之本也;孰不为守?守身,守之本也。——孟子 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 ——孟子 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孟子。 四、关于孝心的诗句1、别老母 清黄景仁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 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 译文::因为要去河梁谋生,所以把帷帐撩起,依依不舍要向年迈的母亲辞别,看到白发苍苍的老母不由泪下不停,眼泪也流干了。 在这风雪之夜,不能在母亲身边尽孝却要掩柴门凄惨地远去,不禁令人兴叹:养子又有何用呢?倒不如没有啊。 2、墨萱图·其一 元代:王冕 慈母倚门情,游子行路苦。 甘旨日以疏,音问日以阻。 译文:慈祥的母亲倚着门盼望着孩子,远行的游子是那样的苦啊!对双亲的奉养每天都在疏远,孩子的音讯每天都不能传到。 3、慈乌夜啼 唐白居易 昔有吴起者,母殁丧不临。 嗟哉斯徒辈,其心不如禽。 译文:以前有位名叫吴起的人,母亲去世竟不奔丧。哀叹这类的人,他们的心真是禽兽不如啊! 4、元夕二首 明·王守仁 尚忆先朝多乐事,孝皇曾为两宫开。 译文:此时余姚家里的厅堂上灯火通明兄第们都来了,父母也一定思念我独自一人在遥远的地方。 5、沁园春·题潮阳张许二公庙 宋·文天祥 为子死孝,为臣死忠,死又何妨。 译文:做儿子的能死节于孝,做臣子的能死节于忠,那就是死得其所。 五、关于孝的诗句唐·白居易 梁上有双燕。 翩翩雄与雌。 衔坭两椽间。 一巢生四儿。 四儿日夜长。 索食声孜孜。 青虫不易捕。 黄口饱难期。 咀爪虽欲弊。 心力不知疲。: 须臾千往来。 犹恐巢中饥。 辛勤三十日。 母瘦雏渐肥。 喃喃教言语。 一一刷毛衣。 一旦羽翼成。 引上庭树枝。 举翅不回顾。 随风四散飞。 雌雄空中鸣。 声尽呼不归。 却入空巢裹。 啁啾终夜悲。 燕燕尔勿悲。 尔当反自思。 思尔为雏日。 高飞背母时。 当年父母念。 今日尔应知 训世孝弟诗十首 宋·邵雍 子孝亲兮弟敬哥,休残骨肉起风波。 劬劳恩重须当报,手足情深要取和。 公艺同居今古罕,田真共处子孙多。 如斯遐迩皆称美,子孝亲兮弟敬哥。 子孝亲兮弟敬哥,怡声下气与谦和。 难兄难弟名偏重,孝子贤孙贵自多。 负米尚难为薄养,读书宁不擢高科。 仲由陈纪皆如此,子孝亲兮弟敬哥。 子孝亲兮弟敬哥,训贤妯娌事翁婆。 好遵孟母三迁教,须读张公百忍歌。 孝友睦姻兼任恤,智仁圣义与中和。 当时曾子同杨博,子孝亲兮弟敬哥。 子孝亲兮弟敬哥,光阴掷过疾如梭, 庭闱乐处儿孙乐,兄弟和时妯娌和。 孝弟传家名不朽,金银满柜富如何。 要知美誉传今古,子孝亲兮弟敬哥。 子孝亲兮弟敬哥,天时地利与人和。 莫言世事常如此,堪叹人生有几何。 满眼繁华何足贵,一家安乐值钱多。 奇哉让梨并怀橘,子孝亲兮弟敬哥。 子孝亲兮弟敬哥,晨昏定省莫蹉跎。 一门孝友真难得,百岁光阴最易过。 和乐且耽宜自翕,彝伦攸叙在谦和, 班衣舞罢埙篪奏,子孝亲兮弟敬哥。 慈母爱子,非为报也。〖汉〗刘安 十月胎恩重,三生报答轻。《劝孝歌》 一尺三寸婴,十又八载功。《劝孝歌》 母称儿干卧,儿屎母湿眠。《劝孝歌》 母苦儿未见,儿劳母不安。《劝孝歌》 老母一百岁,常念八十儿。《劝孝歌》 尊前慈母在,浪子不觉寒。《劝孝歌》 万爱千恩百苦,疼我孰知父母?《小儿语》 白头老母遮门啼,挽断衫袖留不止。〖唐〗韩愈 母仪垂则辉彤管,婺宿沉芒寂夜台。《格言集锦》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孟郊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三字经》 母亲,人间第一亲;母爱,人间第一情。字严 世上惟一没有被污染的爱——那便是母爱。字严 成功的时候,谁都是朋友。但只有母亲——她是失败时的伴侣。郑振铎 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诗经》 无父何怙,无母何恃?《诗经》 父之美德,儿之遗产。字严 父母德高;子女良教。《格言对联》 有子且勿喜,无子固勿叹。〖唐〗韩愈 人见生男生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唐〗王建 天下无不是的父母;世间最难得者兄弟。《格言联璧》 为人父母天下至善;为人子女天下大孝。《格言联璧》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抚我,畜我,长我,育我, 顾我,复我。《诗经》 父不慈则子不孝;兄不友则弟不恭;夫不义则 妇不顺也。 〖南北朝〗颜之推 父母所欲为者,我继述之;父母所重念者,我亲厚之。 《格言联璧》 六、关于孝心的诗句班班林间鸠寄内 宋 欧阳修 迨天之未雨,与汝勿相失。 春原洗新霁,绿叶暗朝日。 鸣声相呼和,应答如吹律。 深栖柔桑暖,下啄高田实。 人皆笑汝拙,无巢以家室。 易安由寡求,吾羡拙之佚。 吾虽有室家,出处曾不一。 荆蛮昔窜逐,奔走若鞭抶。 山川瘴雾深,江海波涛{左风右日}。 跬步子所同,沦弃甘共没。 投身去人眼,已废谁复嫉。 山花与野草,我醉子鸣瑟。 但知贫贱安,不觉岁月忽。 还朝今几年,官禄沾儿侄。 身荣责愈重,器小忧常溢。 今年来镇阳,留滞见春物。 北潭新涨渌,鱼鸟相聱耴。 我意不在春,所忧空自咄。 一官诚易了,报国何时毕。 高堂母老矣,衰发不满栉。 昨日寄书言,新阳发旧疾。 药食子虽勤,岂若我在膝。 又云子亦病,蓬首不加髴。 书来本慰我,使我烦忧郁。 思家春梦乱,妄意占凶吉。 却思夷陵囚,其乐何可述。 前年辞谏署,朝议不加乞。 孤忠一许国,家事岂复恤。 横身当众怒,见者旁可栗。 近日读除书,朝廷更辅弼。 君恩优大臣,进退礼有秩。 小人妄希旨,论议争操笔。 又闻说朋党,次第推甲乙。 而我岂敢逃,不若先自劾。 上赖天子圣,必未加斧鑕。 一身但得贬,群口息啾唧。 公朝贤彦众,避路当揣质。 苟能因谪去,引分思藏密。 还尔禽鸟性,樊笼免惊怵。 子意其谓何,吾谋今已必。 子能甘藜藿,我易解簪绂。 嵩峰三十六,苍翠争耸出。 安得携子去,耕桑老蓬荜。 梁州对雨怀麹二秀才,便呈麹大判官时疾 唐 岑参 江上云气黑,(左山右旱)山昨夜雷。 水恶平明飞,雨从嶓冢来。 蒙蒙随风过,萧飒鸣庭槐。 隔帘湿衣巾,当暑凉幽斋。 麹生住相近,言语阻且乖。 卧疾不见人,午时门始开。 终日看本草,药苗满前阶。 兄弟早有名,甲科皆秀才。 二人事慈母,不弱古老莱。 昨叹携手迟,未尽平生怀。 爱君有佳句,一日吟几回。 灵芝篇 乐府诗集 灵芝生玉地,朱草被洛滨。 荣华相晃耀,光采晔若神。 古时有虞舜,父母顽且嚚。 尽孝於田垄,烝烝不违仁。 伯瑜年七十,彩衣以娱亲。 慈母笞不痛,歔欷涕沾巾。 丁兰少失母,自伤早孤茕。 刻木当严亲,朝夕致三牲。 暴子见陵侮,犯罪以亡刑。 丈人为泣血,免戾全其名。 董永遭家贫,父老财无遗。 举假以供养,佣作致甘肥。 责家填门至,不知何用归。 天灵感至德,神女为秉机。 岁月不安居,呜呼我皇考。 生我既已晚,弃我何其早。 蓼莪谁所兴,念之令人老。 退咏南风诗,洒泪满袆抱。 乱曰: 圣皇君四海,德教朝夕宣。 万国咸礼让,百姓家肃虔。 庠序不失仪,孝悌处中田。 户有曾闵子,比屋皆仁贤。 髫龀无夭齿,黄发尽其年。 陛下三万岁,慈母亦复然。 七、关于孝敬的名言诗句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 ——《礼记》 孝有三: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礼记》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 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忧。” ——《论语·为政》 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孔子 长幼有序。 ——孟子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 ——孟子 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孟子 惟孝顺父母,可以解忧。 ——孟子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孟子 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 不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闻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未闻也。孰不为事?事亲,事之本也;孰不为守?守身,守之本也。 ——孟子 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孟子 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 ——孟子。 八、关于孝敬父母的诗句1、《游子吟》——唐代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译文:慈母用手中的针线,为远行的儿子赶制身上的衣衫。临行前一针针密密地缝缀,怕的是儿子回来得晚衣服破损。 有谁敢说,子女像小草那样微弱的孝心,能够报答得了像春晖普泽的慈母恩情呢? 2、《墨萱图·其一》——元代王冕 灿灿萱草花,罗生北堂下。 南风吹其心,摇摇为谁吐? 慈母倚门情,游子行路苦。 甘旨日以疏,音问日以阻。 举头望云林,愧听慧鸟语。 译文:灿灿的萱草花,生在北堂之下。南风吹着萱草,摇摆着是为了谁吐露着芬芳?慈祥的母亲倚着门盼望着孩子,远行的游子是那样的苦啊! 对双亲的奉养每天都在疏远,孩子的音讯每天都不能传到。 抬头看着一片云林,听到慧鸟的叫声思念起来至此很是惭愧。 3、《思母》——宋代与恭 霜殒芦花泪湿衣,白头无复倚柴扉。 去年五月黄梅雨,曾典袈裟籴米归。 译文:看到秋天的霜把芦花打得满天飘飞,自己落下了伤心的泪水,满头白发的老母亲再也不会到门口倚靠者柴门盼望我、看望我了。 去年五月梅雨时节,家中粮断,自己身无长物,只好典当袈裟,籴米回家,奉养老母。 4、《将母》——宋代王安石 将母邗沟上,留家白紵阴。 月明闻杜宇,南北总关心。 译文:把母亲带到扬州后,就安家于临时白麻布能遮住的地方。 月圆之夜听到杜鹃的声音,就想起离乡在外的儿子,虽然南北相隔,但是仍然深深牵挂吧。 5、《送母回乡》——唐代李商隐 停车茫茫顾,困我成楚囚。 感伤从中起,悲泪哽在喉。 慈母方病重,欲将名医投。 车接今在急,天竟情不留。 母爱无所报,人生更何求。 译文:因为要去河梁谋生,所以把帷帐撩起,依依不舍要向年迈的母亲辞别,看到白发苍苍的老母不由泪下不停,眼泪也流干了。在这风雪之夜,不能在母亲身边尽孝却要掩柴门凄惨地远去,不禁令人兴叹:养子又有何用呢?倒不如没有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