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书签的诗句1、书签药裹封蛛网 唐 杜甫 《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五首》 2、书签映隙曛 唐 杜甫 《题柏大兄弟山居屋壁二首》 3、字暗换书签 唐 王建 《贫居》 4、经帙书签一切新 唐 王建 《题元郎中新宅》 5、书签次第排 唐 刘禹锡 《和乐天早寒》 6、散帖检书签 唐 张籍 《和李仆射西园》 7、教仆辨书签 唐 姚合 《题李频新居》 8、书签冷旧芸 唐 李商隐 《哭刘司户二首》 9、行谭弄书签 唐 皮日休 《吴中苦雨因书一百韵寄鲁望》 10、自记书签白间红 唐 陆龟蒙 《奉和袭美所居首夏水木尤清,适然有作次韵》 11、书签风摇闻 唐 陆龟蒙 《夏日闲居作四声诗寄袭美·平去声》 12、架足书签蠹 宋 陆游 《病中戏书》 13、轩窗风过书签乱 宋 陆游 《野兴》 14、小窗残日射书签 宋 陆游 《重九不出遣怀》 15、带草书签丽 宋 敖陶孙 《上郑参政四十韵》 16、书签月色落南荣 宋 晁说之 《次韵十二弟所寄》 17、欲近书签眼有花 宋 陈造 《晚饭商卿家》 18、万轴书签须细阅 宋 程公许 《借东溪巷钱庄寓居》 19、书签沾雨湿 宋 董天吉 《送经历庞世安》 20、飞絮上书签 宋 顾逢 《闲居杂兴》 21、目力书签上 宋 贺铸 《清明病中》 22、书签记读残 宋 晃冲之 《复次韵》 23、书签冷旧芸 宋 姜特立 《山堂巩先生挽诗三首》 24、风过乱书签 宋 李复 《晨起东轩》 25、欲求方法检书签 宋 李复 《和林次中五鬣松》 26、整顿书签还夜课 宋 利登 《至家》 27、一月在书签 宋 潘牥 《瑞香》 28、案冗书签满 宋 强至 《升之元真观读书》 29、花气湿书签 宋 苏泂 《幽兴》 30、整齐几案抽书签 宋 苏颂 《首夏即事与丘与权同韵作》 31、仙袂拥书签 宋 苏籀 《跋思古斋诗卷》 32、妨人做乐屏书签 宋 苏籀 《疏懒一首》 33、书签尽日抽 宋 叶适 《赵知县挽词》 34、城中坏屋书签碧 宋 曾巩 《上人》 35、宜著书签研滴间 宋 曾几 《觅梅》 36、书签想尽开 元 马祖常 《送董仁甫之西台幕》 37、微雨映书签 明 邓渼 《春日述怀寄汤义仍四十韵》 38、书签药裹任年年 明 王廷陈 《病起》 39、药裹书签两未抛 明 许谷 《杂兴次罗赞善韵四首》 40、千卷书签换旧裁 明 张含 《开怀》 二、书签 关于本草的诗句1、司马君实遗甘草杖 (宋)梅尧臣 美草将为杖,孤生马岭危。 难为河蓧叟,宁入化龙陂。 去与秦人采,来扶楚客衰。 药中称国老,我懒岂能医。 2、唐。杜甫。江头四咏。丁香 丁香体柔弱,乱结枝犹垫。 细叶带浮毛,疏花披素艳。 深载小斋后,庶近幽人占。 晚堕兰麝中,休怀粉人念。 3、南宋朱熹咏石菖蒲诗 君家兰杜久萋萋, 近养菖蒲绿未齐。 乞于幽人伴岑寂, 小窗风露日低迷。 4、清。康熙 (石榴) 小枝枝头一点红, 嫣然六月染荷风。 攒青叶里珊瑚朵, 疑是移银金碧丛。 三、书签上可以写什么诗只要热爱生命 一切,都在意料之中----汪国真获得是一种满足 给予是一种快乐----汪国真什么也改变不了我对生活的热爱,我微笑着走向火热的生活!--汪国真既然今天 没人识得星星一颗 那么明日 何妨做皓月一轮----汪国真博大可以稀释忧愁 深色能够覆盖浅色----汪国真呼喊是爆发的沉默 沉默是无声的召唤----汪国真可以啊!倘若才华得不到承认 倘若才华得不到承认 与其诅咒 不如坚忍 在坚忍中积蓄力量 默默耕耘 诅咒 无济于事 只能让原来的光芒黯淡 在变得黯淡的光芒中 沦丧的更有 大树的精神 飘来的是云 飘去的也是云 既然今天 没人识得星星一颗 那么明日 何妨做皓月一轮。 四、描写书签的句子《书签语录》1 如若你获得过别人给予的爱之温暖,而生活让你懂得了将这温暖亮成火把,从而去照亮其他人之时,请不要忘记,这就是生活对爱的最高奖赏!2.在这里,你总可以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因为,每颗心都是真善的,理解,包容,还有爱„..3.如果没有遇见你,我将会是在哪里,日子过的怎么样,人生是否要珍惜„.4.有一个曾经被人们遗忘的角落,住着一群让人望而却步的人们,那里曾被称作地狱„„但现在,那是我们的心灵的另一个归属.5.至此,一些可爱的脸庞已经消失在那个熟悉的角落,瞬间空荡!想哭,但是当我想起那熟悉的笑脸,那嘶哑的声音,那炯炯的眼神,我又欣慰的笑了。 也许那是他们人生的另一个起点,他们一定会很幸福的。 五、关于书签的好词和好句女儿还没学会走路时,外子把她放在脚车前特制的藤椅里,每天傍晚载着她去兜风。 她稚嫩的笑声,像在微风里摇荡的风铃,四处飘散。实在是太快乐了,所以,外子一回家,她便机灵地爬到他身畔,把无言的期盼写在清亮的大眸子里。 只要外子把她抱上脚车,她圆圆的脸,便会绽放灿烂已极的笑花。 这个时期的女儿,是我们掌上一团未曾成形的湿泥,要方要圆,任由搓捏。 会走会跑会跳以后,给她买了四个轮子的脚车。 先是在屋子后面的庭院里学,学会了便到屋子前面的马路去骑。 初初拥有了自己的小脚车,她神气而得意,可是,由于方向感还没有培养起来,不但处处要我们作陪,而且,言听计从,温驯乖顺。我们常常在晚餐过后,骑着铁马伴着她,在巷子和小街之间兜来转去,听她絮絮地把她童稚世界里的一切毫无保留地向我们报告。 这时,掌中泥团,已成雏形;不过呢,泥团仍湿,要重塑是易如反掌的。 年龄渐长、人儿渐大,四轮脚车,成了她眼中落伍的产物。 六岁那年,一她开始学踏双轮脚车。 她摔跤、她流血、她哭泣;而我们,扶起她、为她包扎胶布、为她拭干眼泪。 一跌再跌,终于,在干凝的血渍与泪痕中,她成功地驾驭了那匹铁铸的野马。骑着铁马到处逛,她发现户外有无限辽阔的新天地,于是,主意渐多,带她去东边玩。 她说西边有片好风景;领她到北边去逛,她说南边更值一看。 这时,我清楚地知道:手中的泥,已干硬成形了。 看女儿学脚车,仿佛看到一整个人生的缩影。欢喜、担忧、惊惧、满足、惆怅、无奈,都有。 小时四条腿,长大两条腿,老了三条腿 庄子:来世不可待,往事不可追. 李白: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扰。 朝如青丝暮成雪 孔子: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中年(梁实秋) 钟表上的时针是在慢慢的移动着的,移动的如此之慢,使你几乎不感觉到它的移 动,人的年纪也是这样的,一年又一年,总有一天会蓦然一惊,已经到了中年,到这 时候大概有两件事使你不能不注意。 讣闻不断的来,有些性急的朋友已经先走一步, 很煞风景,同时又会忽然觉得一大批一大批的青年小伙子在眼前出现,从前也不知是 在什么地方藏着的,如今一齐在你眼前摇晃,磕头碰脑的尽是些昂然阔步满面春风的 角色,都像是要去吃喜酒的样子。自己的伙伴一个个的都入蛰了,把世界交给了青年 人。 所谓“耳畔频闻故人死,眼前但见少年多,”正是一般人中年的写照。 从前杂志背面常有“韦廉士红色补丸”的广告,画着一个憔悴的人,弓着身子, 手拊在腰上,旁边注着“图中寓意”四字。 那寓意对于青年人是相当深奥的。可是这 幅图画却常在一般中年人的脑里涌现,虽然他不一定想吃“红色补丸”,那点寓意他 是明白的了。 一根黄松的柱子,都有弯曲倾斜的时候,何况是二十六块碎骨头拼凑成 的一条脊椎?年青人没有不好照镜子的,在店铺的大玻璃窗前照一下都是好的,总觉 得大致上还有几分姿色。这顾影自怜的习惯逐渐消失,以至于有一天偶然揽镜,突然 发现额上刻了横纹,那线条是显明而有力,像是吴道子的“菁菜描”,心想那是抬头 纹,可是低头也还是那样。 再一细看头顶上的头发有搬家到腮旁颔下的趋势,而最令 人怵目惊心的是,鬓角上发现几根白发,这一惊非同小可,平夙一毛不拔的人到这时 候也不免要狠心的把它拔去,拔毛连茹,头发根上还许带着一颗鲜亮的肉珠。但是没 有用,岁月不饶人! 一般的女人到了中年,更着急。 哪个年青女子不是饱满丰润得像一颗牛奶葡萄, 一弹就破的样子?哪个年青女子不是玲珑矫健得像一只燕子,跳动得那么轻灵?到了 中年,全变了。曲线都还存在,但满不是那么回事,该凹入的部份变成了凸出,该凸 出的部份变成了凹入,牛奶葡萄要变成为金丝蜜枣,燕子要变鹌鹑。 最暴露在外面的 是一张脸,从“鱼尾”起皱纹撒出一面网,纵横辐辏,疏而不漏,把脸逐渐织成一幅 铁路线最发达的地图,脸上的皱纹已经不是熨斗所能烫得平的,同时也不知怎么在皱 纹之外还常常加上那么多的苍蝇屎。所以脂粉不可少。 除非粪土之墙,没有不可圬的 道理。在原有的一张脸上再罩上一张脸,本是最简便的事。 不过在上妆之前下妆之后 容易令人联想起聊斋志异的那一篇《画皮》而已。女人的肉好像最禁不起地心的吸 力,一到中年便一齐松懈下来往下堆摊,成堆的肉挂在脸上,挂在腰边,挂在踝际。 听说有许多西洋女子用赶面杖似的一根棒子早晚混身乱搓,希望把浮肿的肉压得结实 一点,又有些人干脆忌食脂肪忌食淀粉,扎紧裤带,活生生的把自己“饿”回青春 去。 有多少效果,我不知道。 别以为人到中年,就算完事。不。 譬如登临,人到中年像是攀跻到了最高峰。回 头看看,一串串的小伙子正在“头也不回呀汗也不揩”的往上爬。 再仔细看看,路上 有好多块绊脚石,曾把自己磕碰得鼻青脸肿,有好多处陷井,使自己做了若干年的井 底蛙。回想从前,自己做过扑炉蛾,惹火焚身,自己做过撞窗户纸的苍蝇,一心想奔 光明,结果落在粘苍蝇的胶纸上!这种种景象的观察,只有站在最高峰上才有可能。 向前看,前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