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水与火的诗句关于水的诗句: 1、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 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2、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 陆游《游山西村》 3、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 王维《终南别业 》 4、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5、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 6、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朱熹《活水亭观书有感二首·其一》 关于火的诗句: 1、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草》(唐)白居易 2、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枫桥夜泊》(唐)张继 3、令彼征敛者,迫之如火煎。---《贼退示官吏并序》(唐)元结 4、古戍苍苍烽火寒,大荒沈沈飞雪白。---《听董大弹胡笳声兼寄语弄房给事》(唐)李颀 5、僧言古壁佛画好,以火来照所见稀。---《山石》(唐)韩愈 6、火维地荒足妖怪,天假神柄专其雄。---《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唐)韩愈 7、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燕歌行并序》(唐)高适 8、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古从军行》(唐)李颀 9、春窗曙灭九微火,九微片片飞花琐。---《洛阳女儿行》(唐)王维 10、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春望》(唐)杜甫 二、摘抄5句关于水、木、花、草的诗句关于水的诗句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钟口瓜洲一水间,两岸只隔数重山。 日出江花红盛火,春来江水绿如兰。 关于木的诗句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 《登高》 高景争来草木头,一生心事酒前休。 ——徐凝《答白公》 不向横塘泥里栽,两株晴笑碧岩隈。 ——崔橹《山路木芙蓉》 枯木傍溪崖,由来岁月赊。 ——翁洮 《枯木诗辞召命作》 近郭城南山寺深,亭亭奇树出禅林。 ——史俊《题巴州光福寺楠木》 彩翠时分明,夕岚无处所。 ——王维 《辋川集·木兰柴》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刘禹锡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常建 《题破山寺后禅院》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杜甫 《春望》 关于花的诗句 草色青青柳色黄, 桃花历乱李花香。 (贾至《春思》) 桃花细逐杨花落, 黄鸟时兼白鸟飞。 (杜甫《曲江对酒》) 桃花尽日随流水, 洞在清溪何处边? (张旭《桃花溪》)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春烟。(王维《田园》) 去年今日此门中, 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 桃花依旧笑春风。 (崔护《题都城南庄》) 关于草的诗句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敕勒歌》)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卢纶:《塞下曲》)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陶渊明:《归园田居》)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陶渊明:《归园田居》)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韦应物:《滁州西涧》)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 三、带有山,水,江,河,木字的诗句和诗.带有花名,数字的诗句和诗.山和花: 唐 王维《鸟鸣涧》: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江:唐朝孟浩然《宿建德江》: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数字::宋代理学家邵康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山和河:唐朝杜甫:《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咸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水:唐朝白居易:《忆江南》)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 何日更重游?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 早晚复相逢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唐朝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好不容易找到的~~~给个优呗~~~嘿嘿~~。 四、关于山,水的诗句山 1、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2、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曹操《观沧海》) 4、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过故人庄》) 5、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苏轼《题西林壁》) 6、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7、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孔子) 水 1、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 3、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苏轼) 4、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 5、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郦道元《三峡》) 6、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吴均《与朱元思书》) “日映青丘岛,尘起邯郸陆。江移林岸微,岩深烟岫复”(《循役朱方道路》) “山嶂远重叠,竹树近蒙笼。开襟濯寒水,解带临清风”(《游沈道士馆》) “长枝萌紫叶,清源泛绿苔。山光浮水至,春色犯寒来”(《泛永康江》)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江雪》)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王维:《鹿柴》)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关山月》)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李白:《独坐敬亭山》)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陶渊明:《归园田居》)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题西林壁》)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蒹葭》)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曹操:《观沧海》)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骆宾王:《咏鹅》)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李白:《望天门山》)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刘禹锡:《竹枝词》)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杨万里:《小池》)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题惠崇春江晚景)》) 五、三个有关水的古诗泉水 【先秦】诗经 毖彼泉水,亦流于淇。 有怀于卫,靡日不思。娈彼诸姬,聊与之谋。 出宿于□,饮饯于祢,女子有行,远父母兄弟。问我诸姑,遂及伯姊。 出宿于干,饮饯于言。载脂载辖,还车言迈。 遄臻于卫,不瑕有害?我思肥泉,兹之永叹。思须与漕,我心悠悠。 驾言出游,以写我忧。巴水 【唐】白居易 城下巴江水,春来似麴尘。 软沙如渭曲,斜岸忆天津。影蘸新黄柳,香浮小白苹。 临流搔首坐,惆怅为何人?大水 【唐】白居易 浔阳郊郭间,大水岁一至。闾阎半飘荡,城堞多倾坠。 苍茫生海色,渺漫连空翠。风卷白波翻,日煎红浪沸。 工商彻屋去,牛马登山避。况当率税时,颇害农桑事。 独有佣舟子,鼓(木世)生意气。不知万人灾,自觅锥刀利。 吾无奈尔何,尔非久得志。九月霜降后,水涸为平地。 湖亭晚望残水 【唐】白居易 湖上秋泬寥,湖边晚萧瑟。登亭望湖水,水缩湖底出。 清渟得早霜,明灭浮残日。流注随地势,洼坳无定质。 泓澄白龙卧,宛转青蛇屈。破镜折剑头,光芒又非一。 久为山水客,见尽幽奇物。及来湖亭望,此状难谈悉。 乃知天地间,胜事殊未毕。湖亭望水 【唐】白居易 久雨南湖涨,新晴北客过。 日沉红有影,风定绿无波。岸没闾阎少,滩平船舫多。 可怜心赏处,其奈独游何?澄水如鉴 【唐】崔颢 圣贤将立喻,上善贮情深。洁白依全德,澄清有片心。 浇浮知不挠,滥浊固难侵。方寸悬高鉴,生涯讵陆沉。 对泉能自诫,如镜静相临。廉慎传家政,流芳合古今。 春水 【唐】杜甫 三月桃花浪,江流复旧痕。朝来没沙尾,碧色动柴门。 接缕垂芳饵,连筒灌小园。已添无数鸟,争浴故相喧。 引水 【唐】杜甫 月峡瞿塘云作顶,乱石峥嵘俗无井。云安酤水奴仆悲,鱼复移居心力省。 白帝城西万竹蟠,接筒引水喉不干。人生留滞生理难,斗水何直百忧宽。 登楼望水 【唐】顾况 鸟啼花发柳含烟,掷却风光忆少年。更上高楼望江水,故乡何处一归船。 水 【唐】韩溉 方圆不定性空求,东注沧溟早晚休。高截碧塘长耿耿,远飞青嶂更悠悠。 潇湘月浸千年色,梦泽烟含万古愁。别有岭头呜咽处,为君分作断肠流。 海水 【唐】韩愈 海水非不广,邓林岂无枝。风波一荡薄,鱼鸟不可依。 海水饶大波,邓林多惊风。岂无鱼与鸟,巨细各不同。 海有吞舟鲸,邓有垂天鹏。苟非鳞羽大,荡薄不可能。 我鳞不盈寸,我羽不盈尺。一木有余阴,一泉有馀泽。 我将辞海水,濯鳞清冷池。我将辞邓林,刷羽蒙笼枝。 海水非爱广,邓林非爱枝。风波亦常事,鳞鱼自不宜。 我鳞日已大,我羽日已修。风波无所苦,还作鲸鹏游。 春水 【唐】李建勋 万派争流雨过时,晚来春静更逶迤。轻鸥散绕夫差国,远树微分夏禹祠。 青岸渐平濡柳带,旧溪应暖负莼丝。风鬟倚楫谁家子,愁看鸳鸯望所之。 四水合流 【唐】李沛 禹凿山川地,因通四水流。萦回过凤阙,会合出皇州。 天影长波里,寒声古度头。入河无昼夜,归海有谦柔。 顺物宜投石,逢时可载舟。羡鱼犹未已,临水欲垂钩。 浔阳观水 【唐】李群玉 朝宗汉水接阳台,唅呀填坑吼作雷。莫见九江平稳去,还从三峡嶮巇来。 南经梦泽宽浮日,西出岷山劣泛杯。直至沧溟涵贮尽,深沉不动浸昭回。 观汉水 【唐】梁洽 发源自嶓冢,东注经襄阳。一道入溟渤,别流为沧浪。 求思咏游女,投吊悲昭王。水滨不可问,日暮空汤汤。 御沟水 【唐】卢肇 万壑朝溟海,萦回岁月多。无如此沟水,咫尺奉天波。 流水 【唐】罗邺 漾漾悠悠几派分,中浮短艇与鸥群。天街带雨淹芳草,玉洞漂花下白云。 静称一竿持处见,急宜孤馆觉来闻。隋家柳畔偏堪恨,东入长淮日又曛。 水帘 【唐】罗邺 万点飞泉下白云,似帘悬处望疑真。若将此水为霖雨,更胜长垂隔路尘。 咏水 【唐】骆宾王 列名通地纪,疏派合天津。波随月色净,态逐桃花春。 照霞如隐石,映柳似沉鳞。终当挹上善,属意澹交人。 远水 【唐】马戴 荡漾空沙际,虚明入远天。秋光照不极,鸟影去无边。 势引长云断,波轻片雪连。汀洲杳难别,万古覆苍烟。 看水 【唐】齐己 范蠡东浮阔,灵均北泛长。谁知远烟浪,别有好思量。 故国门前急,天涯照里忙。难收上楼兴,渺漫正斜阳。 望水 【唐】司空曙 高楼晴见水,楚色霭相和。野极空如练,天遥不辨波。 永无人迹到,时有鸟行过。况是苍茫外,残阳照最多。 远水 【唐】项斯 渺渺浸天色,一边生晚光。阔浮萍思远,寒入雁愁长。 北极连平地,东流即故乡。扁舟来宿处,仿佛似潇湘。 蜀江水 【唐】熊孺登 日夜朝宗来万里,共怜江水引蕃心。若论巴峡愁人处,猿比滩声是好音。 水 【唐】徐夤 火性何如水性柔,西来东出几时休。莫言通海能通汉,虽解浮舟也覆舟。 湘浦暮沈尧女怨,汾河秋泛汉皇愁。洪波激湍归何处,二月桃花满眼流。 大水 【唐】薛逢 暴雨逐惊雷,从风忽骤来。浪驱三岛至,江拆二仪开。 势恐圆枢折,声疑厚轴摧。冥心问元化,天眼几时回。 水 【唐】郑谷 竹院松廊分数派,不空清泚亦逶迤。落花相逐去何处,幽鹭独来无限时。 洗钵老僧临岸久,钓鱼闲客卷纶迟。晚晴一片连莎绿,悔与沧浪有旧期。 咏水 【唐】张文琮 标名资上善,流派表灵长。地图罗四渎,天文载五潢。 方流涵玉润,圆折动珠光。独有蒙园吏,栖偃玩濠梁。 六、含有金银、铜、铁、土、木、水火的诗句含有金、银、铜、铁、土、木、水、火的诗句: 1、金: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鹊桥仙》秦观 2、银: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侠客行》李白 3、铜:铜铸金镛振纪纲,声传海外播戎羌。——《红楼梦》曹雪芹 4、铁: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 5、土: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悯农》李绅 6、木: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7、水: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 陆游《游山西村》 8、火: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春望》杜甫 七、有关山和水的诗句平都山陆游名山近江步,蜡屐得修行。 奔鹿冲人过,藏丹彻夜明。唐碑多断蚀,梁殿半欹倾。 洞口云常涌,檐牙柏再荣。行逢负笼客,卧听送船声。 平都观范成大神仙得者王方平, 谁其继之阴长生。飘然空飞五云屏, 上宾寥阳留玉京。 石炉丹气常夜鸣, 龙光万柏森年龄。峡山逼侧泯江旋, 洞口福地古所铭。 云有北阴神帝庭, 太阴黑簿囚鬼灵。自从仙都起岩扃, 高霞流电飞伏精。 晖景下堕烁九冰, 塞绝苦道升无形,至今台殿栖岑屏, 隋污唐垩留丹青。上仙怪寄溪如清, 瑶池仙杖纷娉婷。 琅敖赴节锵欲鸣, 我来秋暑如炊蒸。汗流吁气衣枯藤, 摩挲众迹不暇评。 聊记梗概知吾曾。(作者简介) 范成大(1126-1193),吴郡(今江苏苏州市)人,南宋著名诗人。 他受禅学影响颇深,故部分诗流露出虚无寂灭的思想。范成大二十九岁中进士,任过秘书省正字,吏部员外郎等职。 南宋年间(公元1175年),范成大任成都路安抚使时,来丰都视察,登游平都观,留题下诗。(注释)(1)平都观:即今“天子殿”。 (2)吏部员外郎:吏部,隋唐以后,中枢(中央)设六部,吏部是其中之一。其职能是掌管全国官吏的任免、升降、调动、考核等事务。 员外郎,部内分司,司的长官为郎中,郎中以下有员外郎,是郎中的付职。吏部员外郎,即吏部郎中的付手。 (3)屏,古代贵族妇女所乘有帷幕的车。(4)旋,水流回旋。 (5)扃,音卷,门。上闩,关门。 (6)琅敖,古乐器名。(7)玉京:道教称天帝所居之处,也指帝都。 (8)寥阳,指寥阳殿,今称奈河桥。(9)成都路安抚使,南宋时,将全国设十六路,四川当时叫成都路。 安抚使,宋代一官名。题平都山苏轼足蹑平都古洞天, 此身不觉到云间。 抬眸四顾乾坤阔, 日月星辰任我攀。平都天下古名山, 自信山中岁月闲。 午梦任随鸠唤觉, 早朝又听鹿催班。(作者简介)苏轼(1037-1101),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 北宋文学家。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 少数诗篇也能反映民间疾苦,指责统治者的奢侈骄纵。但也有些作品表现出保守的政治观点和消极情绪。 宋仁宗嘉佑年间,苏轼考取进士,做过翰林学士。嘉佑四年(公元1059年),苏轼自成都去汴京(今开封),途经丰都,写下“平都山”等诗。 (注释) (1)平都山:据《丰都县志》载:“治东北一里。石径萦纡,林木幽秀,梵宇层出。 旧志谓平都福地,紫府真仙之居。汉仙人阴长生、王方平炼形于此。 传麻姑过之有留题绝句。”后人依据苏轼“平都天下古名山”这句诗,渐改平都山为“名山”,一直沿用至今。 (2)蹑:踩、踏的意思。(3)眸:音木,泛指眼睛。 (4)乾坤:《周易》中的两个卦名,指阴阳两种对立势力。此引申为天地的代称。 平都山苏轼山前江水流浩浩, 山上苍苍松柏老。舟中行客去纷纷, 古今换易如秋草。 空山楼观何峥嵘, 真人王远阴长生。飞符御气朝百灵, 悟道不复诵黄庭。 龙车虎驾来下迎, 去如旋风搏紫清。真人厌世不回顾, 世间生死如朝暮。 学仙度世岂无人, 餐霞绝粒常辛苦。安得独从逍遥君, 冷然乘风驾浮云。 超世无有我独存。(注释) (1)峥嵘:高峻貌。 (2)黄庭:指《黄庭经》,道教经名。内容是七言歌决,讲说道家养生修炼的道理。 (3)度世:旧谓脱离现世。(4)逍遥:优游自得貌。 仙都山鹿苏轼日月何促促, 尘世苦拘束。仙子去无踪, 故山遗白鹿。 仙人已去鹿无家, 孤栖怅望层城霞。至今闻有游洞客, 夜来江市叫平沙。 长松千树风萧瑟, 仙宫去人无咫尺。夜鸣白鹿安在哉, 满山秋草无形迹。 (注释)(1)怅望:怅然怀想。(2)萧瑟:树木被风吹指所发的声音。 (3)咫尺:比喻距离很近。平都山留题吕洞宾盂兰清晓过平都, 天下名山所不如。 两口单行人不识, 王阴空使马蹄虚。一鸣白鸟出青城, 再谒王阴二友人。 口口惟思三岛好, 抬眸已过洞庭春。(作者简介) 吕洞宾,又名吕纯阳(793-?),相传为唐京兆人。 唐朝会昌中,两举进士不弟,浪游江湖,遇钟离权授以丹诀,时年六十四岁。曾隐居终南山等地修道,后游历各地,自称回道人,俗传为八仙之一。 还说他曾在江淮斩蛟、岳阳弄鹤、客店醉酒等。(注释) (1)盂兰:指盂兰盆会,佛教仪式。 每逢夏历七月十五日,佛教徒为追荐祖先所举行。盂兰盆是梵文的译音,意译为“救倒悬”。 (2)三岛:《汉书.郊礼志上》:“自威、宣、燕、燕昭使人入海,求逢莱、方丈、瀛洲,此三种神山者,其传在渤海中。”后用三岛来泛指想象中的仙境。 题仙都观杜光庭往岁真人朝玉皇, 四真三代住繁阳。初开九鼎丹华熟, 继蹑五云天路长。 烟锁翠岚迷旧隐, 池凝寒镜贮秋光,时来白鹿岩前后, 应许潜通不死乡。(作者简介) 杜光庭(850-933),唐末五代诗人,处州缙云(今浙江人)人,咸通中举进士不弟,入天台山修道,仕唐为内供奉。 避乱入蜀,事王建父子,官至议大夫,赐呈“传真天师”。晚年隐居青城山,号东瀛子,能诗善文。 (注释) (1)仙都观:即现在的“天子殿”。观宇建宇唐代,唐代名“仙都观”,宋代名“景德观”,也称“白鹤观”、“耀灵殿”。 (2)四真:佛教基本教义之一,指释迦牟尼最初说教的内容,即苦、集、灭、道四谛。按经解释,“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