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描写江苏常州诗句

1.描写常州的诗句或歌词

从"诗国"和"诗派"说起中国在世界上有"诗国"之称,这是中国人的骄傲;常州在中国,历史上也有"诗国"之称,这是常州人的骄傲.当然,后一个"诗国"不是指国家,而是指城市或地区.另外,这个称呼也不是自封的,它有历史根据.大约是在清代初年,浙江著名诗人查慎行(初白)就有过这样的诗句:"毗陵诗国千年事".

苏东坡:《踏莎行》

山秀芙蓉,溪明罨画,真游洞穴沧波下。临风慨想斩蛟灵,长桥千载犹横跨。

解佩投簪,求田问舍,黄鸡白酒渔樵社。元龙非复少时豪,耳根说尽功名话。

一首七律:

惠泉山下土如濡,阳羡溪头米胜珠。

卖剑买牛吾欲老,杀鸡为黍子来无。

地偏不信容高盖,俗俭真堪著腐儒。

莫怪江南苦留滞,经营生计一生迂。

这首诗的前半首说常州属地的无锡、宜兴土地肥沃,物产丰饶,我乐意在这里躬耕养老,你愿意来吗?下半首说,常州宜兴地处偏辟、可能容不下你的高车华盖,但民风俭朴真能让我这书生有个着落。不要怪我在常州停留时间长,我在这儿正在经营一生之计呢。

2.苏轼对常州的诗词

苏东坡,北宋杰出的文学大家,一代文坛盟主。

他于文学、艺术、医学、经学,以及诗、词、散文、书法、绘画创作方面都有杰出的成就。 就是这样一位文化巨人,他的一生与我们江苏常州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特别是他本是四川眉山人,他却选择了常州作为他的终老之地。常州成了苏东坡的第二故乡。

有人认为苏东坡获赦北归以后,选择常州宜兴(宜兴旧属常州)作为他的卜居地,纯属一种偶然性的无奈之举。其实,纵观苏东坡的一生,从他的诗、词、文、札记、奏章等来看,此举决非偶然。

它是苏东坡衡量再三后的选择。 为什么苏东坡与常州宜兴会有这么深厚的感情呢?他为什么会选择常州宜兴作为他的卜居之地呢? 一、鸡黍之约 苏东坡与常州宜兴的缘分最早可以追溯到宋仁宗嘉佑二年 (1057年)。

那年苏东坡进京赶考,进士及第。在一次同年们聚会上,与他同桌的是常州府宜兴县的蒋颍叔(之奇)、单锡以及武进县的胡宗夫等。

苏东坡从蒋之奇、单锡、胡宗夫的介绍中,了解到了江南的秀丽风光。他被江南的秀情风景迷住了。

在酣酒中定下了卜居常州宜兴的“鸡黍之约”。然而,由于年少气盛,苏东坡自认为自己还没有施展抱负,故当时只是一时的兴致所至,并没有非常认真,这可以从苏东坡与蒋之奇的唱和之诗中看出: 月明惊鹊未安枝,一棹飘然影自随。

江上秋风无限好,枕中春梦不多时。 琼林花草闻前语,?画溪山指后期。

岂敢便为鸡黍约,玉堂金殿要论思。 后来,苏东坡又先后结识了常州的钱公辅、钱济明(世雄)父子、胡仁修、报恩寺长老和宜兴的滕元发(达道)、邵民瞻、蒋公裕等老友。

这些同窗好友都与他成了莫逆之交。在他以后的宦海生涯中,尤其是在他遭到贬斥的流放生活中,这些好友给予了他无私的关心。

友情、亲情的温暖与关怀,是苏东坡钟情于常州宜兴的源头。 二、风光无限好 苏东坡任杭州通判时,他于熙宁六月岁末到熙宁七年五月奉命 赴常润一带赈灾,在常州一带滞留半年左右。

完成赈灾任务后,他应好友蒋之奇、单锡等的邀请,在宜兴小住,在他们的陪同下,游览了芙蓉山水、?画溪明、古洞奇穴、玉潭凝碧等名胜。苏东坡流连于群山苍翠、溪水明澈、藤花掩映、杏柳错综的美景之中,就仿佛置身于陶渊明笔下《桃花源记》中所描写的优美淳朴的田园风光中。

十分崇拜陶渊明的苏东坡依稀感到了阳羡(宜兴的别称)正是他将来躬耕退隐的归宿。 苏东坡在常润赈灾时,曾写过五首怀念杭州太守陈襄的诗。

其中第五首是: 惠泉山下土如濡,阳羡溪头米胜珠。 卖剑买牛吾欲老,杀鸡为黍子来无。

地偏不信容高盖,俗俭真堪著腐儒。 莫怪江南苦留滞,经营身计一生还。

惠泉山下濡湿的泥土,阳羡溪头晶莹的大米,江南地方简朴淳厚的民风,深深地吸引了苏东坡,使他闪起了归老于此的念头。 熙宁七年五月苏东坡好友钱公辅在常州逝世,苏东坡前去吊丧,并作《哀词》,发出了“吾行四方而无归兮,逝将此焉止息”、“独徘徊而不去兮,眷此邦多君子”的感慨。

这说明了苏东坡后来选择常州作为他的归隐之地,并非偶然,他对常州这方土地是早有所钟情的。 就在这年,苏东坡委托宜兴好友在宜兴买田,准备将来在此归隐。

三、求住常州 苏东坡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五年。直到元丰七年才得到赦 免。

政治上的坎坷沉沦使他退隐田园、躬耕自给的愿望更加强烈。常州美丽富饶的土地、温和湿润的气候和莫逆之交的朋友让他留恋不已,他决定请求朝廷让他留在常州居住。

他两次乞求朝廷准予他在常州居住。他在《乞常州居住表》中写道:“……而赀用罄竭,无以出陆,又汝州别无田业可以为生。

犬马之忧,饥寒为急。……臣有薄田在常州宜兴县,粗给饘粥,欲望圣慈,特许于常州居住。”

当他得知朝廷准予他常州居住时,他喜极而泣,为如愿以偿而歌:“归去来兮,清溪无底,上有千仞嵯峨;画楼东畔,天远夕阳多。” 元丰八年五月二十二日苏东坡率全家抵达常州贬所。

几经周折,苏东坡终于回到了这片朝思暮想的土地。他游遍了常州城景。

在太平寺和报恩寺等都留下了他的诗:“六花?葡林间佛,九节菖蒲石上仙;何似东坡铁拄杖,一时惊散野狐禅。”“碧玉碗盛红玛瑙,井华水养石菖蒲。

也知法供无穷尽,试问禅师得饱无。” 几天后,苏东坡携全家定居宜兴的田庄。

置身于江南农家风光,苏东坡由衷地发出了感慨:“买田阳羡吾将老,从来只为溪山好。来往一虚舟,聊从物外游。

有书仍懒著,且漫歌归去。筋力不辞诗,要须风雨时。”

这时苏东坡完全过着理想的生活,没有政治,没有公文,没有吃不饱饭的后顾之忧。他完完全全地放松着自己,从从容容地享受着江南秀丽的风光。

但命运总不让苏东坡有块宁静的土地。这时政局起了极大的变化,朝廷又起用苏东坡,并委以重任。

喜忧参半的他只得告别了他刚刚建好的家园,启程赴任去了。 四、常州了缘 元佑八年,一直保护苏东坡的高太后去世了。

灾祸接连降到 苏东坡身上。他连连被贬,从定州到英州,再到惠州,又从惠州被贬到海南岛的儋州。

直到元符三年,苏东坡等元佑大臣被大赦。朝廷给了他一个虚职,允许他在外州任便居住。

这样,苏东坡就面临。

3.求描写常州的古诗词或者古文(题目加作者)零碎的不要,求多求全

除夜野宿常州城外(二首) 作者:苏轼

行歌野哭两堪悲,远火低星渐向微。

病眼不眠非守岁,乡音无伴苦思归。

重衾脚冷知霜重,新沐头轻感发稀。

多谢残灯不嫌客,孤舟一夜许相依。

南来三见岁云徂①,直恐终身走道途。

老去怕看新历日,退归拟学旧桃符②。

烟花③已作青春意,霜雪偏寻病客须④,

但把穷愁博⑤长健,不辞最后饮屠苏⑥。

常州赋-(清)褚邦庆

悼念一佳人兮,音容笑貌于目。魂逾天际不归兮,只我一人独居。言我朝同行梦系兮,饭食果腹难入。心痛而嘉酒狂醉兮,不得与君相聚。

依稀回往前尘兮,思念佳偶而伤。只愿相伴相随兮,处景以为相思。朝朝幕幕而思念兮,期城南之离京。却薄酒而设祭兮,君可否与之对饮。空席而对神往兮,空杯以祭佳人。于歌而舞悄声兮,冥冥之音回旋。神浮郁而天际兮,于地神之伤感。暴雷之声昼起兮,如你音之相唤。清雨坠地之声兮,如话语之传送。飘飘而云彩状兮,于你之归探望。飘飘而不舍离兮,你我之情深重。伏天地万物之灵兮,隔你我于阴阳。

心平而常思念兮,你志记怀于心。殷殷挂怀希望兮,我存心而不忘。鸟雀同伴飞翔兮,我在旁起送别。举目相望以远兮,带走一时之心伤。恻耳聆听雀鸣兮,如你不舍之言。

刻思念于心头兮,你之容颜记心。回想往尘交往兮,你我相隔南北。扶椅以对南望兮,抛向心之所在。知淑答礼温存兮,使人想而心伤。生南方之秀地兮,出殷殷之才女。才华横意望背兮,痛失而使心伤。回思而使眷顾兮,终君相伴难望。

白鹤啼鸣相告兮,对殷殷之眷恋。寄以往之思念兮,此声不决于耳。翩翩之起舞步兮,我心随而神往。仿佛与你共舞兮,你我相拥而起。扶姚琴而共舞兮,起仙乐同之漫步。伯牙拂琴相伴兮,你我随之共享。高山飘渺云际兮,半山端卧而赏。细雨飘然而落兮,你我雨中登岳。泣泣而成悲痛兮,随我身旁而过。举目观望你身兮,飘飘然入云端。垫足伸手而触兮,虚无缥缈而散。至时悲痛无语兮,望星空而悲叹。

其身荡舟入海兮,人鱼共舞为乐。轻起波涛问浪兮,魂荡碧波行。问君安去回魂兮,家中点烛引境。望星而起思偶兮,日出等盼东方。思万般千般苦兮,为与心之苦处。夜夜不眠思眷兮,只得待君念君思君。独处凄惨无依兮,佳偶不知何寻。待到佳人至兮,回首往事不敢忘

4.有什么句子和诗词是描述常州的么

苏东坡:《踏莎行》 山秀芙蓉,溪明罨画,真游洞穴沧波下。

临风慨想斩蛟灵,长桥千载犹横跨。 解佩投簪,求田问舍,黄鸡白酒渔樵社。

元龙非复少时豪,耳根说尽功名话。一首七律: 惠泉山下土如濡,阳羡溪头米胜珠。

卖剑买牛吾欲老,杀鸡为黍子来无。 地偏不信容高盖,俗俭真堪著腐儒。

莫怪江南苦留滞,经营生计一生迂。这首诗的前半首说常州属地的无锡、宜兴土地肥沃,物产丰饶,我乐意在这里躬耕养老,你愿意来吗?下半首说,常州宜兴地处偏辟、可能容不下你的高车华盖,但民风俭朴真能让我这书生有个着落。

不要怪我在常州停留时间长,我在这儿正在经营一生之计呢。除夜野宿常州城外(二首) 作者:苏轼一行歌野哭两堪悲,远火低星渐向微。

病眼不眠非守岁,乡音无伴苦思归。重衾脚冷知霜重,新沐头轻感发稀。

多谢残灯不嫌客,孤舟一夜许相依。二南来三见岁云徂①,直恐终身走道途。

老去怕看新历日,退归拟学旧桃符②。烟花③已作青春意,霜雪偏寻病客须④,但把穷愁博⑤长健,不辞最后饮屠苏⑥。

常州赋-(清)褚邦庆悼念一佳人兮,音容笑貌于目。魂逾天际不归兮,只我一人独居。

言我朝同行梦系兮,饭食果腹难入。心痛而嘉酒狂醉兮,不得与君相聚。

依稀回往前尘兮,思念佳偶而伤。只愿相伴相随兮,处景以为相思。

朝朝幕幕而思念兮,期城南之离京。却薄酒而设祭兮,君可否与之对饮。

空席而对神往兮,空杯以祭佳人。于歌而舞悄声兮,冥冥之音回旋。

神浮郁而天际兮,于地神之伤感。暴雷之声昼起兮,如你音之相唤。

清雨坠地之声兮,如话语之传送。飘飘而云彩状兮,于你之归探望。

飘飘而不舍离兮,你我之情深重。伏天地万物之灵兮,隔你我于阴阳。

心平而常思念兮,你志记怀于心。殷殷挂怀希望兮,我存心而不忘。

鸟雀同伴飞翔兮,我在旁起送别。举目相望以远兮,带走一时之心伤。

恻耳聆听雀鸣兮,如你不舍之言。刻思念于心头兮,你之容颜记心。

回想往尘交往兮,你我相隔南北。扶椅以对南望兮,抛向心之所在。

知淑答礼温存兮,使人想而心伤。生南方之秀地兮,出殷殷之才女。

才华横意望背兮,痛失而使心伤。回思而使眷顾兮,终君相伴难望。

白鹤啼鸣相告兮,对殷殷之眷恋。寄以往之思念兮,此声不决于耳。

翩翩之起舞步兮,我心随而神往。仿佛与你共舞兮,你我相拥而起。

扶姚琴而共舞兮,起仙乐同之漫步。伯牙拂琴相伴兮,你我随之共享。

高山飘渺云际兮,半山端卧而赏。细雨飘然而落兮,你我雨中登岳。

泣泣而成悲痛兮,随我身旁而过。举目观望你身兮,飘飘然入云端。

垫足伸手而触兮,虚无缥缈而散。至时悲痛无语兮,望星空而悲叹。

其身荡舟入海兮,人鱼共舞为乐。轻起波涛问浪兮,魂荡碧波行。

问君安去回魂兮,家中点烛引境。望星而起思偶兮,日出等盼东方。

思万般千般苦兮,为与心之苦处。夜夜不眠思眷兮,只得待君念君思君。

独处凄惨无依兮,佳偶不知何寻。待到佳人至兮,回首往事不敢忘。

5.关于常州新变化的诗词、对联、资料、数据

常州是一座具有2500年历史的文化古城,又是一座在改革开放中崛起的新兴工业城市。

全市总面积4375平方公里,人口339万,其中市区面积280平方公里,人口85万;下辖武 进、金坛、溧阳三个县级市,天宁、钟楼、郊区、戚墅堰四个行政区和一个经**批 准建立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常州地处美丽富饶的长江金三角地区,具有优越 的区位条件,市区北至长江,南临太湖,都只有18公里。

水陆空交通便捷,京杭大运河 、京沪铁路和沪宁高速公路穿城而过,民航机场通达北京、广州、大连、厦门、深圳、海口等国内20多个大中城市,并具备了开通中程国际航线的条件,长江常州港万吨级通 用码头已建成投入运行,邮电通讯可连接世界180多个国家和地区。1992年,常州成为" 中国城市综合实力50强"和"中国城市投资硬环境40优"城市之一,所辖三市也都先后进入 了"中国农村综合实力百强县"行列。

1995年以来,常州又连续几年被江苏省权威部门评 为投资回报率最高地区,并成为国内第一批可持续发展试点城市。 改革开放以来,常州充分利用自己的各种优势,经过全市人民的建设和努力,已发展成 为经济实力较强、产业门类较多、内外贸易发达、基础设施日臻完善、社会事业协调发 展的现代工业城市。

特别是1992年**南巡讲话和党的十四大以来的五年,是常州历 史上经济社会发展最快最好的时期,经济总量和综合实力显著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全 面发展,粮食产量连续五年创历史最好水平,1997年粮食总产和人均占有粮食分别比19 92年增长20%和17%;多种经营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已达76%,比1992年增长1.1倍; 乡镇工业1997年完成销售收入508亿元,是1992 年的2.8倍,乡镇企业改制面已达90%。

工业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动力机械、工程机械、汽车(摩托车)及配件、输变电设备、电子信息及现代音视设备和新型纺织服装等六大优势产业占全市经济总量的比重,已接 近三分之一,形成了柴油机、装载机、变压器、城市客车、微特电机、VCD、牛仔布、新 型建材等一批优势产品, 全市共有76只产品在国内同行业居前5位。全市经济发展的主 导力量发生了明显变化,科技进步的贡献份额工业已达41%,农业已达52.8%以上,分别 比1992年提高4个和 10百分点。

扩大开放、加快开发、积极推进与国际经济接轨,这是常州坚定不移贯彻实施的一项重 大战略。五年来,全市对外贸易迅速发展,出口商品已达18大类2500多个品种,累计完 成自营出口38.6亿美元,年均增长46.7%;其中1997年完成12亿美元,是1992年的6.8倍 ;机电产品出口比重稳定在40%以上,高于全国全省的平均水平。

利用外资逐年增加,五 年累计实际利用外资18.68亿美元,年均增长47.6% ; 其中1997年实际利用外资6亿美元 ,是1992年的7倍;五年新批1000万美元以上的合资项目138个,已有日本东芝、韩国现 代等50家国际大公司落户我市;到1997年末, 实有外商投资企业1504户, 利用外资项 目的科技含量提高, 平均投资额由五年前的150万美元增加到600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 已占常州社会固定资产投入的38%, 占工业技改投入的76%,利用外资领域拓展到基础设 施、农业和第三产业等, 并发展了多种形式的间接利用外资。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得到较 快发展,五年累计实现外经合同2亿美元,兴办境外企业80家,涉及37个国家和地区。

开发区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6个省级开发区累计新批利用 外资17亿美元, 正在成为常州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其中位于常州新区的高新技术产业 开发区,是全市对外开放的最大载体和窗口,道路骨架已贯通32平方公里,供水、供电 、供气、邮政等各项基础设施基本配套,日本小松、普利斯通、丸红,美国华生、赛德 ,意大利雷迪斯,韩国现代,台湾光阳等100余家外商投资企业已进区落户, 并建成了 集培育、孵化、中试于一体的科技创业服务中心,已有国内30多家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 进驻中心。 常州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试点城市。

常州市充分利用这一机遇,不断加大改革力度,积 极营造有利于市场经济发展和扩大对外开放的体制环境,努力从体制机制上加快与国际 经济接轨。以搞活搞好国有企业为重点,大力推进所有制结构调整,全市有41家企业进 行了以公司制为重点的现代企业制度试点,共组建省市级企业集团160多家,其中省级企 业集团38家,江苏常柴集团被列为省级重点企业集团; 新建或改制股份有限公司16家( 其中4家公司挂牌上市),有限责任公司943家,一批企业进行了先售后改制试点和规范 破产。

通过改制融资,近两年筹集资金16.4亿余元,盘活资产存量21亿多元。狠抓了再 就业工程,近两年共安置下岗待业职工3 万人,再就业率达63%,城镇登记失业率为1.8 %。

全市建立了劳动力、人才、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市场和会计、审计、法律等一批 中介机构,初步形成了基本保险、补充保险、社会救助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体系,使 市场体制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在各个领域逐步占居主导地位。 围绕营造良好的投资 环境,常州致力于提高城市综。

6.谁能提供关于常州人文的诗词歌赋

知我,爱我,教我,诲我,如海深恩未得报;病离,乱离,生离,死离,可怜一诀竟无缘”。

这副哀挽曾任江苏临时都督庄蕴宽的挽联的作者就是他的外甥女,我国新文学运动中最早的女学者、作家、诗人和散文家陈衡哲。陈衡哲(1890~1976),笔名莎菲,出身名门望族。

祖父陈钟英、伯父陈范(《苏报》馆主)、父亲陈韬都是当时著名的学者和诗人。祖母赵氏、母亲庄曜孚都是常州人,能文善画。

陈衡哲也出生在常州,幼时从父母习四书五经,诗词歌赋。在庄蕴宽影响下富于探索精神,倾慕西方科学文化。

1914年考中清华留美学额,在美国瓦沙女子大学、芝加哥大学学习西洋史、西洋文学,获学士、硕士学位。1920年即被聘为北京大学教授,并先后任职于商务印书馆、东南大学、四川大学。

曾4次代表太平洋关系学会中国理事会出席国际学术会议,并主编《中国文化论丛》。作为新文学运动最早的女作家,她摆脱了文言文的写作,与其他先驱一起开拓了新文学的大道。

1918年发表在《新青年》上的白话诗《人家说我发了痴》,讽刺了美国人的势利眼,有评论说该诗与鲁迅同年发表的《狂人口记》相映成趣。作为一个学者、历史学家,她对妇女、教育、社会问题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1935年因率直发表揭露四川社会问题文章,遭黑暗势力围攻,愤而离川。抗日战争中,辗转于香港、昆明、重庆,对国统区的腐败现象十分不满。

解放后,任上海市政协委员。作品有短篇小说集《小雨点》、《衡哲散文集》上下卷、《文艺复兴史》、《西洋史》上下册,以及英文著作《一个中国女人的自传》等。

7.写常州景物的诗词

再过常州

作者: 杨万里

淮浦回春舫,荆溪又早炊。

向来迎客处,还似迓侬时。

父老今余几,山川别后奇。

旧游休再至,再至只成悲。

范参政行台两司常州成都四帖赞

作者: 岳珂

纵之而矩不逾,敛之而锋无余。

实蕴而华敷,云烂而霞舒。

虽曰近世之书,亦足以为轩几之娱。

久而信,信而传,

其殆留而为后世之须。噫嘻石湖。

8.关于常州新变化的诗词、对联、资料、数据

常州是一座具有2500年历史的文化古城,又是一座在改革开放中崛起的新兴工业城市。

全市总面积4375平方公里,人口339万,其中市区面积280平方公里,人口85万;下辖武 进、金坛、溧阳三个县级市,天宁、钟楼、郊区、戚墅堰四个行政区和一个经**批 准建立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常州地处美丽富饶的长江金三角地区,具有优越 的区位条件,市区北至长江,南临太湖,都只有18公里。

水陆空交通便捷,京杭大运河 、京沪铁路和沪宁高速公路穿城而过,民航机场通达北京、广州、大连、厦门、深圳、海口等国内20多个大中城市,并具备了开通中程国际航线的条件,长江常州港万吨级通 用码头已建成投入运行,邮电通讯可连接世界180多个国家和地区。1992年,常州成为" 中国城市综合实力50强"和"中国城市投资硬环境40优"城市之一,所辖三市也都先后进入 了"中国农村综合实力百强县"行列。

1995年以来,常州又连续几年被江苏省权威部门评 为投资回报率最高地区,并成为国内第一批可持续发展试点城市。 改革开放以来,常州充分利用自己的各种优势,经过全市人民的建设和努力,已发展成 为经济实力较强、产业门类较多、内外贸易发达、基础设施日臻完善、社会事业协调发 展的现代工业城市。

特别是1992年**南巡讲话和党的十四大以来的五年,是常州历 史上经济社会发展最快最好的时期,经济总量和综合实力显著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全 面发展,粮食产量连续五年创历史最好水平,1997年粮食总产和人均占有粮食分别比19 92年增长20%和17%;多种经营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已达76%,比1992年增长1.1倍; 乡镇工业1997年完成销售收入508亿元,是1992 年的2.8倍,乡镇企业改制面已达90%。

工业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动力机械、工程机械、汽车(摩托车)及配件、输变电设备、电子信息及现代音视设备和新型纺织服装等六大优势产业占全市经济总量的比重,已接 近三分之一,形成了柴油机、装载机、变压器、城市客车、微特电机、VCD、牛仔布、新 型建材等一批优势产品, 全市共有76只产品在国内同行业居前5位。全市经济发展的主 导力量发生了明显变化,科技进步的贡献份额工业已达41%,农业已达52.8%以上,分别 比1992年提高4个和 10百分点。

扩大开放、加快开发、积极推进与国际经济接轨,这是常州坚定不移贯彻实施的一项重 大战略。五年来,全市对外贸易迅速发展,出口商品已达18大类2500多个品种,累计完 成自营出口38.6亿美元,年均增长46.7%;其中1997年完成12亿美元,是1992年的6.8倍 ;机电产品出口比重稳定在40%以上,高于全国全省的平均水平。

利用外资逐年增加,五 年累计实际利用外资18.68亿美元,年均增长47.6% ; 其中1997年实际利用外资6亿美元 ,是1992年的7倍;五年新批1000万美元以上的合资项目138个,已有日本东芝、韩国现 代等50家国际大公司落户我市;到1997年末, 实有外商投资企业1504户, 利用外资项 目的科技含量提高, 平均投资额由五年前的150万美元增加到600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 已占常州社会固定资产投入的38%, 占工业技改投入的76%,利用外资领域拓展到基础设 施、农业和第三产业等, 并发展了多种形式的间接利用外资。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得到较 快发展,五年累计实现外经合同2亿美元,兴办境外企业80家,涉及37个国家和地区。

开发区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6个省级开发区累计新批利用 外资17亿美元, 正在成为常州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其中位于常州新区的高新技术产业 开发区,是全市对外开放的最大载体和窗口,道路骨架已贯通32平方公里,供水、供电 、供气、邮政等各项基础设施基本配套,日本小松、普利斯通、丸红,美国华生、赛德 ,意大利雷迪斯,韩国现代,台湾光阳等100余家外商投资企业已进区落户, 并建成了 集培育、孵化、中试于一体的科技创业服务中心,已有国内30多家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 进驻中心。 常州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试点城市。

常州市充分利用这一机遇,不断加大改革力度,积 极营造有利于市场经济发展和扩大对外开放的体制环境,努力从体制机制上加快与国际 经济接轨。以搞活搞好国有企业为重点,大力推进所有制结构调整,全市有41家企业进 行了以公司制为重点的现代企业制度试点,共组建省市级企业集团160多家,其中省级企 业集团38家,江苏常柴集团被列为省级重点企业集团; 新建或改制股份有限公司16家( 其中4家公司挂牌上市),有限责任公司943家,一批企业进行了先售后改制试点和规范 破产。

通过改制融资,近两年筹集资金16.4亿余元,盘活资产存量21亿多元。狠抓了再 就业工程,近两年共安置下岗待业职工3 万人,再就业率达63%,城镇登记失业率为1.8 %。

全市建立了劳动力、人才、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市场和会计、审计、法律等一批 中介机构,初步形成了基本保险、补充保险、社会救助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体系,使 市场体制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在各个领域逐步占居主导地位。 围绕营造良好的投资 环境,常州致力于提高城市综合服务功能。

9.有关常州淹城的诗句

春日迟迟,卉木萋萋。仓庚喈喈,采蘩祁祁。

迟迟:缓慢。卉木:草木。萋萋:草茂盛的样子。仓庚:莺。喈喈:鸟鸣声众而和。蘩:白蒿。祁祁:众多。

《诗经·小雅·出车》

时在中春,阳和方起

阳和:春天的暖气

《史记·秦始皇本纪》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汉 乐府古辞《长歌行》

阳春白日风在香

晋 乐府古辞《晋白绮舞歌诗三首》

阳春二三月,草与水同色

晋 乐府古辞《盂珠》

春晚绿野秀,岩高白云屯

秀:秀丽。屯:驻,聚集。

南朝宋 谢灵运《入彭蠡湖口》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变鸣禽:鸣叫的鸟换了种类。两句写冬去春来,鸟儿已经替换了。

南朝宋 谢灵运《登池上楼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