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形容山间小溪的诗句1,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出自唐代:王维《山居秋暝》 白话文释义:空旷的群山沐浴了一场新雨,夜晚降临,空气凉爽,仿佛已经到了秋天。 皎皎明月从松隙间洒下清光,清清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淌流。 2,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看中庭栀子花。——出自唐代:王建《雨过山村》 白话文释义:雨中传来鸡鸣,山村里依稀一两户人家。 村路竹溪之上,一条板桥斜横。婆媳相唤,一起去选蚕种。 只有那栀子花开,独自摇曳庭院中。 3,平岸小桥千嶂抱。 柔蓝一水萦花草。——出自宋代:王安石《渔家傲》 白话文释义:峰峦叠嶂,环抱着小桥流水;河水青碧,萦绕着繁花翠草。 4,清溪奔快。不管青山碍。 千里盘盘平世界。更著溪山襟带。 ——出自宋代:辛弃疾《清平乐·题上卢桥》 白话文释义:清澈的溪流欢快地奔流而出,穿越了青山的重重障碍。方圆十里的一片小平原。 就坐落在青山与溪流的环抱之中。 5,言入黄花川,每逐清溪水。 随山将万转,趣途无百里。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 漾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苇。——出自唐代:王维《青溪 / 过青溪水作》 白话文释义:进入黄花川游览,每每都去追逐那条青溪。 溪水随着山势,百转千回,经过的路途,却不足百里。水声在山间乱石中喧嚣,水色在深密的松林里幽静深沉。 水草在溪水中轻轻摇荡,芦苇清晰地倒映在碧水之中。 2.描写山的诗句觑描写大山的诗句 1. 送殷尧藩侍御游山南 (姚合) 诗境西南好,秋深昼夜蛩。人家连水影,驿路在山峰。谷静云生石,天寒雪覆松。我为公府系,不得此相从。 2. 送袁肇归山阴 (郑巢) 论文意有违,寒雨洒行衣。南渡久谁语,后吟今独归。河帆因树落,沙鸟背潮飞。若值云门侣,多因宿翠微。 3. 山中送进士刘蟾赴举 (章孝标) 去住迹虽异,爱憎情不同。因君向帝里,使我厌山中。故友多朝客,新文尽国风。艺精心更苦,何患不成功。 3.描写垂钓的诗句8句,古诗中有山和水的诗句.(8句)春天的古诗(不描写垂钓的诗句: 偶持一竿竹,悬钓至其傍。——《渭上偶钓》 年代:唐 作者: 白居易 试垂竹竿钓,果得查头鳊。——《岘潭作》 年代:唐 作者: 孟浩然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山雪。——《江雪》 年代:唐 作者: 柳宗元 安得松江江上去,一蓑独钓丝千尺。——《满江红》 年代:宋 作者: 李曾伯 萧萧芦叶里,风起钓丝斜。——《和春深二十首》 年代:唐 作者: 白居易 重添香饵为钩钓。钓得锦鳞船里跳。——《渔家傲》 年代:宋 作者: 净端 盘陀石上垂钩线。钓得锦鳞鲜又健。——《渔家傲》 年代:宋 作者: 净端 日暖风和初解冻,饵香竿袅好垂纶。一钓得金鳞。——《望江南/忆江南》 年代:宋 作者: 李纲 有山和水的诗句: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寄扬州韩绰判官》年代:唐 作者: 杜牧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书湖阴先生壁》王安石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画》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登金陵凤凰台》年代:唐 作者:李白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游山西村》 年代:宋 作者: 陆游 高山不难越,浅水何足厉。——《和陶桃花源》年代:宋 作者:苏轼 灵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氲。 ——《湖口望庐山瀑布泉》年代:唐 作者:张九龄 招太灵兮山之巅,山屹山兮水沦涟。——《演兴四首·招太灵》 年代:唐 作者: 元结 剩水残山供怅望,旧欢新怨费沉思。——《浣溪沙》 年代:现代 作者: 沈祖棻 王孙此际,山重水远,何处赋西征。——《少年游》 年代:宋 作者: 晏几道 春天的古诗: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春晓》年代:唐 作者:孟浩然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春夜喜雨》年代:唐 作者: 杜甫 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 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 ——《春晴》年代:唐 作者:王驾 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晚春》年代:唐 作者:韩愈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线。 不知细对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咏柳》【唐】贺知章 春日迟迟,卉木萋萋。仓庚喈喈,采蘩祁祁。—— 《诗经•小雅•出车》 时在中春,阳和方起—— 《史记•秦始皇本纪》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汉 乐府古辞《长歌行》 阳春白日风在香——晋 乐府古辞《晋白绮舞歌诗三首》 阳春二三月,草与水同色 ——晋 乐府古辞《盂珠》 春晚绿野秀,岩高白云屯 ——南朝宋 谢灵运《入彭蠡湖口》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南朝宋 谢灵运《登池上楼》 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 ——南朝梁 谢眺《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寄语洛城风日道,明年春色倍还人 ——唐 杜审言《春日京中有怀》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唐 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林花扫更落,径草踏还生 ——唐 孟浩然《春中喜王九相寻》 二月湖水清,家家春鸟鸣 ——唐 盂浩然《春中喜王九相寻》 闻道春还未相识,走傍寒梅访消息 ——唐 李白《早春寄王汉阳》 寒雪梅中尽,春风柳上归 ——唐 李白《宫中行乐词八首》 东风随春归,发我枝上花 ——唐 李白《落日忆山中》 东风洒雨露,会人天地春 ——唐 李白《送祁昂滴巴中》 咸阳二三月,宫柳黄金枝 ——唐 李白《古风》 春草如有情,山中尚含绿 ——唐 李白《金门答苏秀才》 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 ——唐 刘昚虚《阙题》 飞雪伴春还,善庭晓自闲 ——唐 刘昚虚《积雪为小山》 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 ——唐 刘昚虚《阙题》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唐 李华《春行即兴》 4.描写山的诗句山 1.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江雪》) 2.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4.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5.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王维:《鹿柴》) 6.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关山月}) 7.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李白:《独坐敬亭山》) 8.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陶渊明:《归园田居》) 9.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10.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题西林壁》) 5.描写山的诗句1.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唐·孟浩然《过故人庄》 2.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宋·王安石《书胡阴先生壁》 3.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宋·陆游《游山西村》 4.水何澹澹,山岛竦峙。东汉·曹操《观沧海》 5.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唐·王湾《次北固山下》 6.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唐·杜甫《望岳》 7.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唐·杜甫《望岳》 8.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宋·范仲淹《渔家傲》 9.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唐·李白《行路难》 10.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唐·王维《汉江临眺》 11.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唐·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12.山不厌高,海不厌深。东汉·曹操《短歌行》 13.蝉鸣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南朝·王籍《入若耶溪》 14.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唐·李白《望天门山》 15.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宋·王观《卜算子》 16.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唐·杜甫《望岳》 17.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 宋·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18.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元·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19.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孔子) 20.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唐·李商隐《无题》 21.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宋·王安石《登飞来峰》 22.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唐·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23.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4.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晋·陶渊明《饮酒》 25.旦辞爷娘去,暮至黑山头。北朝民歌《木兰诗》 26.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北朝民歌《木兰诗》 27.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8.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唐·李商隐《夜雨寄北》29.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唐·李白《渡荆门送别》 山行--- 唐朝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古风----李白 西上莲花山,迢迢见明星。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 《望岳》---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杜甫:《春望》)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陶渊明:《归园田居》) 西上莲花山,迢迢见明星。 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李白;古风)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陆游《后赤壁赋》 夕阳山外山,春水渡边渡。 (一个对联)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李白《望庐山瀑布》) 百川沸腾,山冢碎甭。高谷为岸,深谷为陵。 (《诗经》)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中无. (王维 《汉江临泛》) 晋·陶渊明: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宋·郭熙: 春山淡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欲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 唐·司空图: 逢人渐觉乡音异,却恨莺声似故山 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唐·王维: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唐·韩愈: 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 唐·李白: 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山削出金芙蓉。 九江秀色可揽结,吾将此地巢云松。 唐·张锡: 山之妙在峰回路转,水之妙在风起波生。 唐·李白: 泰山嵯峨夏云在,疑是白波涨东海。 元·张养浩: 云来山更佳,云去山如画,山因云晦明,云共山高下。 6.萧描写萧外貌的古风语言李白轶事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绵州人。 他的诗歌题材广阔,内容丰富,感情强烈奔放,想像奇伟丰富,语言清新流畅。风格雄健,可称为屈原以后我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李白赋李花 据说李白周岁抓周时,抓了一本诗经。他父亲很高兴,认为儿子长大后可能成为有名的诗人,就想为李白取一个好名字.以免后人笑自己没有学问。 由於他对儿子起名慎重,越慎重就越想不出来。直到儿子七岁,还没想好合适的名宇。 那年春天,李白的父亲对妻儿说:「我想写一首春日绝句,只写两句,你母子一人给我添一句,凑合凑合。一句是『春风送暖百花开』,一句是『迎春绽金它先来』。 」 母亲想了好一阵子,说:「火烧杏林红霞落。」 李白等母亲说罢,不加思索地向院中盛开的李树一指,脱口说道:「李花怒放一树白。 」 父亲一听,拍手叫好,果然儿子有诗才。他越念心里越喜欢,念著念著,忽然心想这句诗的开头一字不正是自家的姓吗?这最后一个白字用得真好,正说出一树李花圣洁如雪。 於是,他就给儿子起名叫李白。 天上谪仙人 李白初到长安,遇到秘书监贺知章,李白取出《蜀道难》一篇呈上,贺知章边读边点头,一遍未完,已称叹数次,最后,他翘起大姆指向李白说:「先生,您真是天上谪仙人啊!」立刻解下身上佩带的金龟,呼唤店家换来美酒,与李白倾杯尽醉。 五代人王定保所撰《唐摭言》更把贺知章的赞语具体化为「公非人世之人,可不是太白金星耶?」贺知章是文坛元老,《蜀道难》得到他如此推许,所以,不久之后,这首诗连同「谪仙」的名号就传遍天下。 唐人李绰《尚书故实》记载贞元年间有一个叫陆畅的诗人,为了报答西川节度使韦皋的知遇之恩,曾作《蜀道易》一首相赠,首句日:「蜀道易,易於履平地。 」韦皋大喜,赠罗八百匹。但事实上此句以「易於履平地」喻「蜀道易」,较之太白「蜀道之难难於上青天」原句,相差甚远!更遑论实际上蜀道著实不易行走。 因为其平淡无奇,《蜀道易》全诗未能流传下来,这一句还是靠李绰的记载才得以幸存。 梦笔生花 据天宝遗事记载,李白年少之时,曾梦见自己所用之笔,头上生花,后来果然天才横溢,名闻天下。 又记载李白嗜酒,不拘小节,但沉酣中所撰写之文章,未曾错误;与人议事,也多半不出李白所论,所以时人称之为醉圣。除了高力士脱靴,杨国忠磨墨的有名传说外,天宝遗事亦有记载李白曾於便殿为明皇撰诏诰,时十月大寒,笔冻莫能书写,明皇命妃嫔数十人侍立在旁,各执笔呵之,李白再取笔书写,可见他颇受皇帝宠信。 海上钓鳌客 据说李白曾在开元年间谒当时宰相,署名海上钓鳌客李白。宰相问他:[先生临沧海,钓巨鳌,以何物为钩线?]李白回答:[以风浪逸其情,乾坤纵其志,以虹霓为丝,明月为钩。 ]宰相再问:[以何物为饵?]李白回答:[以天下无义丈夫为饵。]果然气势不凡。 李白与杜甫 李白与杜甫二人诗风不同,性情也很不一样,但是却结为知心好友。杜甫赠送给李白的诗总计有十四首之多,可见他们二人交情之深厚。 李白才气高,作起诗来如长江大河,一泻千里;杜甫却属於苦吟一派,总要斟酌再三,才能定稿。所以传说李白曾写诗一首嘲笑杜甫的作诗辛苦。 诗作如下: 沉香亭醉赋《清平调》 天宝初年,正闲居南陵的李白忽然接到了朝廷的徵召文书。原来,由於玉真公主、贺知章等的推荐,连当今皇上李隆基也知道了他的诗名!李白喜出望外,觉得自己大展宏图的时机到了,他高吟著「仰天大笑出门去,吾辈岂是蓬蒿人」,匆匆安顿好一双儿女,便束装进京了。 玄宗在金銮殿召见了他。李白「论当世务,草答蕃书,辩若悬河,笔不停辍」,玄宗大为叹赏,特命以七宝床赐食,并且亲手为他调羹,对他说:「卿是布衣,名为朕知,非素道义,何以得此!」其宠遇之厚,世所稀见。 从此,李白就待诏翰林院,用他那支生花妙笔为朝廷润色鸿业,点缀太平,偶尔也代草王言,但更多的是在宫中侍宴时吟诗作赋,佐酒助兴。 李白渐渐地对这种文学侍从的生活感到厌倦,於是经常沉饮酒肆,后来乾脆兴贺知章、汝阳王李璡、李适之、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等结为「八仙」之游,纵酒狂饮,喝醉了就卧於市上酒家,常常害得内侍们四处寻找。 杜甫曾写过一首《饮中八仙歌》,描述八人不同的醉态,其对李白的描写是: 这一日,李白又醉卧市上,忽觉冷水沃面,睁眼一看,宫中乐师李龟年正手持金花笺站在面前。原来,当时正值牡丹盛开,宫中兴庆池东沉香亭前,玄宗亲命移植的红、紫、浅红、通白四色牡丹也次第开放了。 玄宗与杨妃前往赏花,李龟年照例率领著梨园弟子上前歌唱助兴,谁知玄宗却说:「赏名花,对妃子,焉用旧乐词为?」於是便命李龟年持金笺宣赐李白,要他立进《清平调》词三章。李白欣然承旨,尽管醉意未消,还是援笔立就: 三诗皆既咏牡丹,又赞杨妃,却没想到也因这三首诗而得罪了杨贵妃。 据说玄宗好几次想给李白封官,还曾经答应给他做中书舍人,皆因杨贵妃的阻挠而作罢。 原来,李白用「可怜飞燕倚新妆」来衬托、赞美杨贵妃的美貌,而以在御前为李白脱靴为耻的高力士却故意在杨贵妃面前歪曲说:「以飞燕指妃子,。 7.描写“雨后的山”诗句有哪些1. 《踏莎行·春暮》 宋代:寇准 春色将阑,莺声渐老,红英落尽青梅小。画堂人静雨蒙蒙,屏山半掩余香袅。密约沉沉,离情杳杳,菱花尘满慵将照。倚楼无语欲销魂,长空黯淡连芳草。 2. 《溪上遇雨二首》 唐代:崔道融 回塘雨脚如缫丝,野禽不起沈鱼飞。 耕蓑钓笠取未暇,秋田有望从淋漓。 坐看黑云衔猛雨,喷洒前山此独晴。 忽惊云雨在头上,却是山前晚照明。 3. 《宿鰕湖》 唐代:李白 鸡鸣发黄山,暝投鰕湖宿。 白雨映寒山,森森似银竹。 提携采铅客,结荷水边沐。 半夜四天开,星河烂人目。 明晨大楼去,冈陇多屈伏。 当与持斧翁,前溪伐云木。 4. 《雨从箕山来》 唐代:宋之问 雨从箕山来,倏与飘风度。晴明西峰日,绿缛南溪树。 此时客精庐,幸蒙真僧顾。深入清净理,妙断往来趣。 意得两契如,言尽共忘喻。观花寂不动,闻鸟悬可悟。 向夕闻天香,淹留不能去。 5. 《王官二首》 唐代:司空图 风荷似醉和花舞,沙鸟无情伴客闲。 总是此中皆有恨,更堪微雨半遮山。 荷塘烟罩小斋虚,景物皆宜入画图。 尽日无人只高卧,一双白鸟隔纱厨。 1. 《送独孤马二秀才居明月山读书》《》 唐代:贾岛 濯志俱高洁,儒科慕冉颜。 家辞临水郡,雨到读书山。 栖鸟棕花上,声钟砾阁间。 寂寥窗户外,时见一舟还。 2. 《如梦令》 宋代:吴潜 雨过远山如洗。云散落霞如绮。 嫩绿与残红,又是一般春意。 春意。春意。只怕杜鹃催里。 3. 《资中早春》 唐代:羊士谔 一雨东风晚,山莺独报春。 淹留巫峡梦,惆怅洛阳人。 柳意笼丹槛,梅香覆锦茵。 年华行可惜,瑶瑟莫生尘。 4. 《夏日寄江上亲友》 唐代:许浑 雨过前山日未斜,清蝉嘒嘒落槐花。 车轮南北已无限,江上故人才到家。 5. 《送友人下第归扬州觐省》 唐代:刘得仁 新柳间花垂,东西京路岐。园林知自到,寝食计相思。 雨断淮山出,帆扬楚树移。晨昏心已泰,蝉发是回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