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不带花字的诗句描写花

1.不带花字,却有关于花的诗句

1、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宋·林逋《山园小梅》

白话译文:百花凋零,独有梅花迎着寒风昂然盛开,那明媚艳丽的景色把小园的风光占尽。稀疏的影儿,横斜在清浅的水中,清幽的芬芳浮动在黄昏的月光之下。

2、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宋·王安石《梅花》

白话译文:远远的就知道洁白的梅花不是雪,因为有梅花的幽香传来。

3、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宋·陆游《卜算子·咏梅》

白话译文:梅花并不想费尽心思去争艳斗宠,对百花的妒忌与排斥毫不在乎。即使凋零了,被碾作泥土,又化作尘土了,梅花依然和往常一样散发出缕缕清香。

4、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宋·郑思肖《寒菊》

白话译文:宁可在枝头凋谢枯萎而死,也不曾吹落于凛冽北风之中!

5、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唐代·黄巢《不第后赋菊》

白话译文:盛开的菊花香气弥漫整个长安,遍地都是金黄如铠甲般的菊花。

2.求描写花的古诗(不是包含“花”字的,是描写花的),要整首.急

红梅 苏轼年年芳信负红梅,江畔垂垂又欲开.珍重多情关伊令,直和根拨送春来.忆梅 李商隐 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华.寒梅最堪恨,常作去年花.白居易 七绝 惆怅阶前红牡丹,晚来唯有两枝残.明朝风起应吹尽,夜惜衰红把火看.寂寞萎红低向雨,离披破艳散随风.晴明落地犹惆怅,何况飘零泥土中.罗隐 七律 \似共东风别有因,绛罗高卷不胜春.若教解语应倾国,任是无情亦动人.芍药与君为近侍,芙蓉何处避芳尘.可怜韩令功成后,辜负秾华过此身.唐·白居易《咏菊》:一夜新霜著瓦轻,芭蕉新折败荷倾.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还要跟我说。

3.写花的古诗(诗里不带花名,全诗)

历代梅花诗 赠范晔 陆凯 南朝 宋 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

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山园小梅 林和靖 唐 众芳摇落独喧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擅板共金樽。 梅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足雪 ,为有暗香来。 与薛肇明弈棋赌梅花诗输一首 王安石 华发寻春喜见梅, 一株临路雪倍堆。

凤城南陌他年忆, 香杳难随驿使来。 忆梅 李商隐 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华。

寒梅最堪恨,长作去年花。 十一月中旬至扶风界见梅花 李商隐 匝路亭亭艳,非时袅袅香。

素娥惟与月,青女不饶霜。 赠远虚盈手,伤离适断肠。

为谁成早秀?不待作年芳 梅花绝句(之—) 陆游 闻道梅花圻晓风, 雪堆遍满四山中。 何方可化身千亿, 一树梅花一放翁。

梅花绝句(之二) 幽谷那堪更北枝, 年年自分着花迟。 高标逸韵君知否, 正是层冰积雪时。

梅花绝句(之三) 雪虐风号愈凛然, 花中气节最高坚。 过时自会飘零去, 耻向东君更乞怜。

早梅 南朝·谢燮 迎春故早发,独自不疑寒。 畏落众花后,无人别意看。

江梅 唐·杜甫 梅蕊腊前破,梅花年后多。 绝知春意好,最奈客愁何? 雪树元同色,江风亦自波。

故园不可见,巫岫郁嵯峨。 早梅 唐·齐己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

明年如应律,先发映春台。 唐·王维 杂诗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倚窗前,寒梅著花未? 杂咏 唐·王维 已见寒梅发,复闻啼鸟声。 心心视春草,畏向玉阶生。

忆梅 唐·李商隐 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华。 寒梅最堪恨,长作去年花。

江上梅 唐·王适 忽见寒梅树,花开汉水滨。 不知春色早,疑是弄珠人。

庭梅咏寄人 唐·刘禹锡 早花常犯寒,繁实常苦酸。 何事上春日,坐令芳意阑? 夭桃定相笑,游妓肯回看! 君问调金鼎,方知正味难。

梅花 唐·崔道融 数萼初含雪,孤标画本难。 香中别有韵,清极不知寒。

横笛和愁听,斜技依病看。 逆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

梅花 唐·庾信 当年腊月半,已觉梅花阑。 不信今春晚,俱来雪里看。

树动悬冰落,枝高出手寒。 早知觅不见,真悔著衣单。

雪里觅梅花 唐·萧纲 绝讶梅花晚,争来雪里窥。 下枝低可见,高处远难知。

俱羞惜腕露,相让道腰羸。 定须还剪采,学作两三技。

梅花 唐·蒋维翰 白玉堂前一树梅,今朝忽见数花开。 几家门户重重闭,春色如何入得来? 梅花 宋·陈亮 疏技横玉瘦,小萼点珠光。

一朵忽先发,百花皆后春。 欲传春信息,不怕雪埋藏。

玉笛休三弄,东君正主张。 春日迟迟,卉木萋萋。

仓庚喈喈,采蘩祁祁。 迟迟:缓慢。

卉木:草木。萋萋:草茂盛的样子。

仓庚:莺。喈喈:鸟鸣声众而和。

蘩:白蒿。祁祁:众多。

《诗经·小雅·出车》 时在中春,阳和方起 阳和:春天的暖气 《史记·秦始皇本纪》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汉 乐府古辞《长歌行》 阳春白日风在香 晋 乐府古辞《晋白绮舞歌诗三首》 阳春二三月,草与水同色 晋 乐府古辞《盂珠》 春晚绿野秀,岩高白云屯 秀:秀丽。屯:驻,聚集。

南朝宋 谢灵运《入彭蠡湖口》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变鸣禽:鸣叫的鸟换了种类。两句写冬去春来,鸟儿已经替换了。

南朝宋 谢灵运《登池上楼》 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 覆春洲:落满了春天的沙洲。杂英;各种各样的花。

芳甸:郊野。 南朝梁 谢眺《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寄语洛城风日道,明年春色倍还人 洛城:洛阳城。

风日:春光风物。道:说。

唐 杜审言《春日京中有怀》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 海曙:海上日出。

梅柳渡江春:梅柳渡过江来,江南一片春色。淑气:春天的和暖气息。

转绿苹浪:使水中苹草转绿。四句意谓:彩霞伴着朝日在海面升起,梅花绿柳把春意带过了江面,黄鸟在和煦的春光中歌唱,阳光催绿了苹草。

唐 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不知细对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唐 贺知章《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线。不知细对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林花扫更落,径草踏还生 唐 孟浩然《春中喜王九相寻》 二月湖水清,家家春鸟鸣 唐 盂浩然《春中喜王九相寻》 闻道春还未相识,走傍寒梅访消息 唐 李白《早春寄王汉阳》 寒雪梅中尽,春风柳上归 唐 李白《宫中行乐词八首》 东风随春归,发我枝上花 唐 李白《落日忆山中》 东风洒雨露,会人天地春 唐 李白《送祁昂滴巴中》 咸阳二三月,宫柳黄金枝 唐 李白《古风》 春草如有情,山中尚含绿 唐 李白《金门答苏秀才》 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 唐 刘昚虚《阙题》 飞雪伴春还,善庭晓自闲 唐 刘昚虚《积雪为小山》 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 意为:道路被白云遮断,春景与青青的流水一样绵延不断。 唐 刘昚虚《阙题》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唐 李华《春行即兴》 描写春天的古诗和描写春天的名句(二) 肃肃花絮晚,菲菲红素轻。

日长雄鸟雀,春远独柴荆 前两句形容花色红,柳絮素。后两句谓日色渐长.春色淡远,唯听鸟雀调嗽,无人来往,独有柴门而已, 唐 杜甫《春运》 繁枝容易纷纷落,嫩蕊商量细细开 唐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 林花著雨燕支。

4.描写花的成语(不带花字)

春华秋实chūn huá qiū shí【解释】华:花。

春天开花,秋天结果。比喻人的文采和德行。

现也比喻学习有成果。【出处】《三国志·魏志·刑颙传》:“而桢礼遇殊荣,颙反疏简,私惧观者将谓君侯习近不肖,礼贤不足,采庶子之春华,忘家丞之秋实。”

《后汉书》卷五十二:“春发其华,秋收其实,有始有极,爱登其质。【结构】复句式。

【用法】多用于比喻。一般作主语;分句。

【正音】华;不能读作“huā”或“huà”。【辨形】华;不能写作“花”。

【近义词】开花结果【反义词】华而不实【例句】~;没有农民们的辛勤栽培;哪有这硕果累累的大好收成呢?【英译】spring flowers and autumn fruits 姹紫嫣红chà zǐ yān hóng【解释】姹、嫣:娇艳。形容各种花朵娇艳美丽。

【出处】明·汤显祖《牡丹亭·惊梦》:“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结构】联合式。

【用法】可用来形容各种艳丽的花。一般作谓语、定语。

【正音】姹;不能读作“zhái”。【辨形】姹;不能写作“诧”;嫣;不能写作“姻”。

【近义词】百花齐放、万紫千红【反义词】残花败柳【辨析】~和“万紫千红”、“花团锦簇”;都有“花多、色彩艳丽”的意思。但~只用来形容花;“花团锦簇”和“万紫千红”不但可以用来形容花草;还可以用来比喻景象繁荣兴旺;事物丰富多彩。

万紫千红wàn zǐ qiān hóng【解释】形容百花齐放,色彩艳丽。也比喻事物丰富多彩。

【出处】宋·朱熹《春日》诗:“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结构】联合式【用法】用作褒义。

用来形容百花争艳的景色或繁荣兴旺的景象。一般作谓语、定语。

【辨形】红;不能写作“鸿”。【近义词】花团锦簇【反义词】流水落花、枯木朽株【辨析】~和“姹紫嫣红”都有花多、色彩艳丽的意思。

但~不仅可以用来形容花草;还可以用来形容人、文章;或比喻景象繁荣昌盛;事物丰富多彩;而“姹紫嫣红”只用来形容花。【例句】这次汇报演出;反映了我国文艺舞台百花齐放;~的繁荣景象。

暗香疏影àn xiāng shū yǐng【解释】暗香:清幽的香气;疏影:稀疏的枝影。原形容梅花的香味和姿态,后被用为梅花的代称。

【出处】宋·林逋《林和靖集·卷二·山园小梅》诗:“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结构】联合式。【用法】含褒义。

多形容梅花。一般作谓语、定语。

【正音】疏;不能读作“sū”。【辨形】暗;不能写作“黯”。

【近义词】疏影暗香【例句】探梅的人们;最好能与山中人先作联系;探问梅花消息;开到七八分时;就可以前去;领略一番~的妙趣了。【英译】hidden fragrance and scarce shaddows--reference to meihua【成语故事】北宋时期著名的隐士林逋曾在江淮一带漫游,后隐居杭州西湖孤山,一生无妻无子,特别酷爱梅花与白鹤,人称梅妻鹤子,他的著名诗篇《山园小梅》表现出他那超凡脱俗的气质:“众芳摇落都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出水芙蓉chū shuǐ fú róng【解释】芙蓉:荷花。

刚开放的荷花。比喻诗文清新不俗。

也形容天然艳丽的女子。【出处】南朝·梁·钟嵘《诗品》卷中:“谢诗如芙蓉出水,颜如错彩镂金。”

【结构】偏正式。【用法】现多指年轻女子;有时也指诗句清新。

【正音】芙;不能读作“fū”。【辨形】芙;不能写作“浮”。

【近义词】花容月貌【反义词】残花败柳【例句】(1)他的诗恰如~;读来沁人心脾。(2)这部电影里的女主角像~一样楚楚动人。

纷红骇绿fēn hóng hài lǜ【解释】纷:纷披;红:指红花;骇:散乱;绿:指绿叶。纷披散乱的红花绿叶。

形容花草树木随风摆动。【出处】唐·柳宗元《袁空渴记》:“每风自四山而下,振动大木,掩苒众草,给红骇绿,蓊郁香气。”

【结构】联合式成语【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形容花草树木随风摆动【例句】~,掩苒何穷,劈柳鸣条,萧骚无际。(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绛妃》)【英译】the waving of red flowers and green leaves桂子飘香guì zǐ piāo xiāng【解释】指中秋前后桂花开放,散发馨香。

【出处】唐·宋之问《灵隐寺》诗:“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结构】主谓式【用法】主谓式;作宾语、定语;指中秋前后桂花开放,散发浓香【例句】宋·虞俦《有怀汉老弟》诗:“芙蓉泣露坡头见,桂子飘香月下闻。”

【英译】The osmanthus flowers are emitting their delicate fragrance含苞待放hán bāo dài fàng【解释】形容花朵将要开放时的形态。也比喻将成年的少女。

【出处】无【结构】偏正式成语【用法】连动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近义词】豆蔻年华【反义词】落英纷飞【例句】这样的挑选,有名无实,纵使貌艳如花,但~,十分颜色只露得十分。(高阳《玉座珠帘》上册)【英译】in the bud 落英缤纷luò yīng bīn fēn【解释】形容落花纷纷飘落的美丽情景。

【出处】晋·陶潜《桃花源记》:“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结构】联合式。

【用法】一般作谓语、宾语。【正音】落;不能读作“là”。

【辨形】纷;不能写作“分”。【近义词】花团锦簇【例句】公园里;山明水秀;~。

5.描写花的成语(不带花字)

春华秋实 chūn huá qiū shí 【解释】华:花。

春天开花,秋天结果。比喻人的文采和德行。

现也比喻学习有成果。【出处】《三国志·魏志·刑颙传》:“而桢礼遇殊荣,颙反疏简,私惧观者将谓君侯习近不肖,礼贤不足,采庶子之春华,忘家丞之秋实。”

《后汉书》卷五十二:“春发其华,秋收其实,有始有极,爱登其质。【结构】复句式。

【用法】多用于比喻。一般作主语;分句。

【正音】华;不能读作“huā”或“huà”。【辨形】华;不能写作“花”。

【近义词】开花结果 【反义词】华而不实 【例句】~;没有农民们的辛勤栽培;哪有这硕果累累的大好收成呢?【英译】spring flowers and autumn fruits 姹紫嫣红 chà zǐ yān hóng 【解释】姹、嫣:娇艳。形容各种花朵娇艳美丽。

【出处】明·汤显祖《牡丹亭·惊梦》:“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 【结构】联合式。

【用法】可用来形容各种艳丽的花。一般作谓语、定语。

【正音】姹;不能读作“zhái”。【辨形】姹;不能写作“诧”;嫣;不能写作“姻”。

【近义词】百花齐放、万紫千红 【反义词】残花败柳 【辨析】~和“万紫千红”、“花团锦簇”;都有“花多、色彩艳丽”的意思。但~只用来形容花;“花团锦簇”和“万紫千红”不但可以用来形容花草;还可以用来比喻景象繁荣兴旺;事物丰富多彩。

万紫千红 wàn zǐ qiān hóng 【解释】形容百花齐放,色彩艳丽。也比喻事物丰富多彩。

【出处】宋·朱熹《春日》诗:“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结构】联合式 【用法】用作褒义。

用来形容百花争艳的景色或繁荣兴旺的景象。一般作谓语、定语。

【辨形】红;不能写作“鸿”。【近义词】花团锦簇 【反义词】流水落花、枯木朽株 【辨析】~和“姹紫嫣红”都有花多、色彩艳丽的意思。

但~不仅可以用来形容花草;还可以用来形容人、文章;或比喻景象繁荣昌盛;事物丰富多彩;而“姹紫嫣红”只用来形容花。【例句】这次汇报演出;反映了我国文艺舞台百花齐放;~的繁荣景象。

暗香疏影 àn xiāng shū yǐng 【解释】暗香:清幽的香气;疏影:稀疏的枝影。原形容梅花的香味和姿态,后被用为梅花的代称。

【出处】宋·林逋《林和靖集·卷二·山园小梅》诗:“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结构】联合式。【用法】含褒义。

多形容梅花。一般作谓语、定语。

【正音】疏;不能读作“sū”。【辨形】暗;不能写作“黯”。

【近义词】疏影暗香 【例句】探梅的人们;最好能与山中人先作联系;探问梅花消息;开到七八分时;就可以前去;领略一番~的妙趣了。【英译】hidden fragrance and scarce shaddows--reference to meihua 【成语故事】北宋时期著名的隐士林逋曾在江淮一带漫游,后隐居杭州西湖孤山,一生无妻无子,特别酷爱梅花与白鹤,人称梅妻鹤子,他的著名诗篇《山园小梅》表现出他那超凡脱俗的气质:“众芳摇落都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出水芙蓉 chū shuǐ fú róng 【解释】芙蓉:荷花。

刚开放的荷花。比喻诗文清新不俗。

也形容天然艳丽的女子。【出处】南朝·梁·钟嵘《诗品》卷中:“谢诗如芙蓉出水,颜如错彩镂金。”

【结构】偏正式。【用法】现多指年轻女子;有时也指诗句清新。

【正音】芙;不能读作“fū”。【辨形】芙;不能写作“浮”。

【近义词】花容月貌 【反义词】残花败柳 【例句】(1)他的诗恰如~;读来沁人心脾。(2)这部电影里的女主角像~一样楚楚动人。

纷红骇绿 fēn hóng hài lǜ 【解释】纷:纷披;红:指红花;骇:散乱;绿:指绿叶。纷披散乱的红花绿叶。

形容花草树木随风摆动。【出处】唐·柳宗元《袁空渴记》:“每风自四山而下,振动大木,掩苒众草,给红骇绿,蓊郁香气。”

【结构】联合式成语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形容花草树木随风摆动 【例句】~,掩苒何穷,劈柳鸣条,萧骚无际。(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绛妃》) 【英译】the waving of red flowers and green leaves 桂子飘香 guì zǐ piāo xiāng 【解释】指中秋前后桂花开放,散发馨香。

【出处】唐·宋之问《灵隐寺》诗:“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 【结构】主谓式 【用法】主谓式;作宾语、定语;指中秋前后桂花开放,散发浓香 【例句】宋·虞俦《有怀汉老弟》诗:“芙蓉泣露坡头见,桂子飘香月下闻。”

【英译】The osmanthus flowers are emitting their delicate fragrance 含苞待放 hán bāo dài fàng 【解释】形容花朵将要开放时的形态。也比喻将成年的少女。

【出处】无 【结构】偏正式成语 【用法】连动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近义词】豆蔻年华 【反义词】落英纷飞 【例句】这样的挑选,有名无实,纵使貌艳如花,但~,十分颜色只露得十分。(高阳《玉座珠帘》上册) 【英译】in the bud 落英缤纷 luò yīng bīn fēn 【解释】形容落花纷纷飘落的美丽情景。

【出处】晋·陶潜《桃花源记》:“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 【结构】联合式。

【用法】一般作谓语、宾语。【正音】落;不能读作“là”。

【辨形】纷;不能写作“分”。【近义词】花团锦簇 【例。

6.描写花的整首古诗19首.

1 咏石榴花 王安石 浓绿万枝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 2 宋•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 3 题 榴 花 [唐] 韩愈 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 可怜此地无车马,颠倒苍苔落绛英. 4 唐 元稹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5 郑思肖 宋代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6 苏轼 红梅 怕愁贪睡独开迟,自恐冰容不入时. 故作小红桃杏色,尚余孤瘦雪霜姿. 寒心未肯随春态,酒晕无端上玉肌. 诗老不知梅格在,更看绿叶与青枝. 7 陆游《卜算子·咏梅》 驿路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8 **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有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9 唐·黄巢 题菊花 飒飒西风满院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10 咏芙蓉 南朝,梁,沈约 微风摇紫叶, 轻露拂朱房. 中池所以绿, 待我泛红光. 11 梅花 陆游 闻道梅花坼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 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 12 大林寺桃花 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13 左掖梨花 丘为 冷艳金歇雪,余香乍入衣. 春风且莫定,吹向玉阶飞. 14 花影 苏轼 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归不开. 刚被太阳收拾去,却教明月送将来. 15 梅花绝句 陆游 幽谷那堪更北枝,年年自分著花迟. 高标逸韵君知否?正在层冰积雪时. 16 梅花 王冕 三月东风吹雪消,湖南山色翠如滴. 一声羌管无人见,无数梅花落野桥. 17 题榴花 朱熹 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 可怜此地无车马,颠倒苍苔落绛英. 18 扬州法曹梅花盛开 何逊 兔园标物序, 惊时最是梅. 衔霜当路发, 映雪拟寒开. 枝横却月观, 花绕凌风台. 朝洒长门泣, 夕驻临邛杯. 应知早飘落, 故逐上春来. 19 叹花 杜牧 自是寻春去较迟, 不须惆怅怨芳时. 狂风落尽深红色, 绿叶成阴子满枝.。

7.写花的古诗(诗里不带花名,全诗)

历代梅花诗 赠范晔 陆凯 南朝 宋 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

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山园小梅 林和靖 唐 众芳摇落独喧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擅板共金樽。 梅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足雪 ,为有暗香来。 与薛肇明弈棋赌梅花诗输一首 王安石 华发寻春喜见梅, 一株临路雪倍堆。

凤城南陌他年忆, 香杳难随驿使来。 忆梅 李商隐 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华。

寒梅最堪恨,长作去年花。 十一月中旬至扶风界见梅花 李商隐 匝路亭亭艳,非时袅袅香。

素娥惟与月,青女不饶霜。 赠远虚盈手,伤离适断肠。

为谁成早秀?不待作年芳 梅花绝句(之—) 陆游 闻道梅花圻晓风, 雪堆遍满四山中。 何方可化身千亿, 一树梅花一放翁。

梅花绝句(之二) 幽谷那堪更北枝, 年年自分着花迟。 高标逸韵君知否, 正是层冰积雪时。

梅花绝句(之三) 雪虐风号愈凛然, 花中气节最高坚。 过时自会飘零去, 耻向东君更乞怜。

早梅 南朝·谢燮 迎春故早发,独自不疑寒。 畏落众花后,无人别意看。

江梅 唐·杜甫 梅蕊腊前破,梅花年后多。 绝知春意好,最奈客愁何? 雪树元同色,江风亦自波。

故园不可见,巫岫郁嵯峨。 早梅 唐·齐己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

明年如应律,先发映春台。 唐·王维 杂诗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倚窗前,寒梅著花未? 杂咏 唐·王维 已见寒梅发,复闻啼鸟声。 心心视春草,畏向玉阶生。

忆梅 唐·李商隐 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华。 寒梅最堪恨,长作去年花。

江上梅 唐·王适 忽见寒梅树,花开汉水滨。 不知春色早,疑是弄珠人。

庭梅咏寄人 唐·刘禹锡 早花常犯寒,繁实常苦酸。 何事上春日,坐令芳意阑? 夭桃定相笑,游妓肯回看! 君问调金鼎,方知正味难。

梅花 唐·崔道融 数萼初含雪,孤标画本难。 香中别有韵,清极不知寒。

横笛和愁听,斜技依病看。 逆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

梅花 唐·庾信 当年腊月半,已觉梅花阑。 不信今春晚,俱来雪里看。

树动悬冰落,枝高出手寒。 早知觅不见,真悔著衣单。

雪里觅梅花 唐·萧纲 绝讶梅花晚,争来雪里窥。 下枝低可见,高处远难知。

俱羞惜腕露,相让道腰羸。 定须还剪采,学作两三技。

梅花 唐·蒋维翰 白玉堂前一树梅,今朝忽见数花开。 几家门户重重闭,春色如何入得来? 梅花 宋·陈亮 疏技横玉瘦,小萼点珠光。

一朵忽先发,百花皆后春。 欲传春信息,不怕雪埋藏。

玉笛休三弄,东君正主张。 春日迟迟,卉木萋萋。

仓庚喈喈,采蘩祁祁。 迟迟:缓慢。

卉木:草木。萋萋:草茂盛的样子。

仓庚:莺。喈喈:鸟鸣声众而和。

蘩:白蒿。祁祁:众多。

《诗经·小雅·出车》 时在中春,阳和方起 阳和:春天的暖气 《史记·秦始皇本纪》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汉 乐府古辞《长歌行》 阳春白日风在香 晋 乐府古辞《晋白绮舞歌诗三首》 阳春二三月,草与水同色 晋 乐府古辞《盂珠》 春晚绿野秀,岩高白云屯 秀:秀丽。屯:驻,聚集。

南朝宋 谢灵运《入彭蠡湖口》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变鸣禽:鸣叫的鸟换了种类。两句写冬去春来,鸟儿已经替换了。

南朝宋 谢灵运《登池上楼》 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 覆春洲:落满了春天的沙洲。杂英;各种各样的花。

芳甸:郊野。 南朝梁 谢眺《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寄语洛城风日道,明年春色倍还人 洛城:洛阳城。

风日:春光风物。道:说。

唐 杜审言《春日京中有怀》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 海曙:海上日出。

梅柳渡江春:梅柳渡过江来,江南一片春色。淑气:春天的和暖气息。

转绿苹浪:使水中苹草转绿。四句意谓:彩霞伴着朝日在海面升起,梅花绿柳把春意带过了江面,黄鸟在和煦的春光中歌唱,阳光催绿了苹草。

唐 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不知细对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唐 贺知章《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线。不知细对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林花扫更落,径草踏还生 唐 孟浩然《春中喜王九相寻》 二月湖水清,家家春鸟鸣 唐 盂浩然《春中喜王九相寻》 闻道春还未相识,走傍寒梅访消息 唐 李白《早春寄王汉阳》 寒雪梅中尽,春风柳上归 唐 李白《宫中行乐词八首》 东风随春归,发我枝上花 唐 李白《落日忆山中》 东风洒雨露,会人天地春 唐 李白《送祁昂滴巴中》 咸阳二三月,宫柳黄金枝 唐 李白《古风》 春草如有情,山中尚含绿 唐 李白《金门答苏秀才》 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 唐 刘昚虚《阙题》 飞雪伴春还,善庭晓自闲 唐 刘昚虚《积雪为小山》 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 意为:道路被白云遮断,春景与青青的流水一样绵延不断。 唐 刘昚虚《阙题》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唐 李华《春行即兴》 描写春天的古诗和描写春天的名句(二) 肃肃花絮晚,菲菲红素轻。

日长雄鸟雀,春远独柴荆 前两句形容花色红,柳絮素。后两句谓日色渐长.春色淡远,唯听鸟雀调嗽,无人来往,独有柴门而已, 唐 杜甫《春运》 繁枝容易纷纷落,嫩蕊商量细细开 唐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 林。

8.描写花的成语(不带花字)急用

春华秋实chūn huá qiū shí【解释】华:花。

春天开花,秋天结果。比喻人的文采和德行。

现也比喻学习有成果。【出处】《三国志·魏志·刑颙传》:“而桢礼遇殊荣,颙反疏简,私惧观者将谓君侯习近不肖,礼贤不足,采庶子之春华,忘家丞之秋实。

”《后汉书》卷五十二:“春发其华,秋收其实,有始有极,爱登其质。【结构】复句式。

【用法】多用于比喻。一般作主语;分句。

【正音】华;不能读作“huā”或“huà”。【辨形】华;不能写作“花”。

【近义词】开花结果【反义词】华而不实【例句】~;没有农民们的辛勤栽培;哪有这硕果累累的大好收成呢?【英译】spring flowers and autumn fruits 姹紫嫣红chà zǐ yān hóng【解释】姹、嫣:娇艳。 形容各种花朵娇艳美丽。

【出处】明·汤显祖《牡丹亭·惊梦》:“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结构】联合式。

【用法】可用来形容各种艳丽的花。一般作谓语、定语。

【正音】姹;不能读作“zhái”。 【辨形】姹;不能写作“诧”;嫣;不能写作“姻”。

【近义词】百花齐放、万紫千红【反义词】残花败柳【辨析】~和“万紫千红”、“花团锦簇”;都有“花多、色彩艳丽”的意思。 但~只用来形容花;“花团锦簇”和“万紫千红”不但可以用来形容花草;还可以用来比喻景象繁荣兴旺;事物丰富多彩。

万紫千红wàn zǐ qiān hóng【解释】形容百花齐放,色彩艳丽。 也比喻事物丰富多彩。

【出处】宋·朱熹《春日》诗:“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结构】联合式【用法】用作褒义。

用来形容百花争艳的景色或繁荣兴旺的景象。一般作谓语、定语。

【辨形】红;不能写作“鸿”。 【近义词】花团锦簇【反义词】流水落花、枯木朽株【辨析】~和“姹紫嫣红”都有花多、色彩艳丽的意思。

但~不仅可以用来形容花草;还可以用来形容人、文章;或比喻景象繁荣昌盛;事物丰富多彩;而“姹紫嫣红”只用来形容花。 【例句】这次汇报演出;反映了我国文艺舞台百花齐放;~的繁荣景象。

暗香疏影àn xiāng shū yǐng【解释】暗香:清幽的香气;疏影:稀疏的枝影。原形容梅花的香味和姿态,后被用为梅花的代称。

【出处】宋·林逋《林和靖集·卷二·山园小梅》诗:“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结构】联合式。【用法】含褒义。

多形容梅花。一般作谓语、定语。

【正音】疏;不能读作“sū”。 【辨形】暗;不能写作“黯”。

【近义词】疏影暗香【例句】探梅的人们;最好能与山中人先作联系;探问梅花消息;开到七八分时;就可以前去;领略一番~的妙趣了。【英译】hidden fragrance and scarce shaddows--reference to meihua【成语故事】北宋时期著名的隐士林逋曾在江淮一带漫游,后隐居杭州西湖孤山,一生无妻无子,特别酷爱梅花与白鹤,人称梅妻鹤子,他的著名诗篇《山园小梅》表现出他那超凡脱俗的气质:“众芳摇落都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出水芙蓉chū shuǐ fú róng【解释】芙蓉:荷花。

刚开放的荷花。比喻诗文清新不俗。

也形容天然艳丽的女子。【出处】南朝·梁·钟嵘《诗品》卷中:“谢诗如芙蓉出水,颜如错彩镂金。

”【结构】偏正式。【用法】现多指年轻女子;有时也指诗句清新。

【正音】芙;不能读作“fū”。【辨形】芙;不能写作“浮”。

【近义词】花容月貌【反义词】残花败柳【例句】(1)他的诗恰如~;读来沁人心脾。 (2)这部电影里的女主角像~一样楚楚动人。

纷红骇绿fēn hóng hài lǜ【解释】纷:纷披;红:指红花;骇:散乱;绿:指绿叶。纷披散乱的红花绿叶。

形容花草树木随风摆动。【出处】唐·柳宗元《袁空渴记》:“每风自四山而下,振动大木,掩苒众草,给红骇绿,蓊郁香气。

”【结构】联合式成语【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形容花草树木随风摆动【例句】~,掩苒何穷,劈柳鸣条,萧骚无际。(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绛妃》)【英译】the waving of red flowers and green leaves桂子飘香guì zǐ piāo xiāng【解释】指中秋前后桂花开放,散发馨香。

【出处】唐·宋之问《灵隐寺》诗:“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结构】主谓式【用法】主谓式;作宾语、定语;指中秋前后桂花开放,散发浓香【例句】宋·虞俦《有怀汉老弟》诗:“芙蓉泣露坡头见,桂子飘香月下闻。

”【英译】The osmanthus flowers are emitting their delicate fragrance含苞待放hán bāo dài fàng【解释】形容花朵将要开放时的形态。 也比喻将成年的少女。

【出处】无【结构】偏正式成语【用法】连动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近义词】豆蔻年华【反义词】落英纷飞【例句】这样的挑选,有名无实,纵使貌艳如花,但~,十分颜色只露得十分。 (高阳《玉座珠帘》上册)【英译】in the bud 落英缤纷luò yīng bīn fēn【解释】形容落花纷纷飘落的美丽情景。

【出处】晋·陶潜《桃花源记》:“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 ”【结构】联合式。

【用法】一般作谓语、宾语。【正音】落;不能读作“là”。

【辨形】纷;不能写作“分”。【近义词】花团锦簇【例句】公园里;山明。

9.求描写花的古诗(不是包含“花”字的,是描写花的),要整首

红梅 苏轼 年年芳信负红梅,江畔垂垂又欲开。

珍重多情关伊令,直和根拨送春来。 忆梅 李商隐 定定住天涯, 依依向物华。

寒梅最堪恨, 常作去年花。 白居易 七绝 惆怅阶前红牡丹,晚来唯有两枝残。

明朝风起应吹尽,夜惜衰红把火看。 寂寞萎红低向雨,离披破艳散随风。

晴明落地犹惆怅,何况飘零泥土中。 罗隐 七律 \ 似共东风别有因,绛罗高卷不胜春。

若教解语应倾国, 任是无情亦动人。芍药与君为近侍,芙蓉何处避芳尘。

可怜韩令功成后,辜负秾华过此身。 唐·白居易《咏菊》: 一夜新霜著瓦轻,芭蕉新折败荷倾。

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 还要跟我说。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