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具有朦胧美的诗句无题 无题 (其一)作者:【李商隐】 年代:【唐】 体裁:【七律】 类别:【闺情】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注释: 1.无题:唐代以来,有的诗人不愿意标出能够表示主题的题目时,常用“ 诗的标题。 2.丝方尽:丝,与“思”是谐音字,“丝方尽”意思是除非死了,思念才会结束。 3.泪始干:泪,指燃烧时的蜡烛油,这里取双关义,指相思的眼泪。 4.晓镜:早晨梳妆照镜子;云鬓:女子多而美的头发,这里比喻青春年华。 5.蓬山:蓬莱山,传说中海上仙山,比喻被怀念者住的地方。 6.青鸟:神话中为西王母传递音讯的信使。 赏析这是诗人以“无题”为题目的许多诗歌中最有名的一首寄情诗。 整首 诗的内容围绕着第一句,尤其是“别亦难”三字展开。“东风”句点了时节,但 更是对人的相思情状的比喻。 因情的缠绵悱恻,人就像春末凋谢的春花那样没了 生气。三、四句是相互忠贞不渝、海誓山盟的写照。 五、六句则分别描述两人因 不能相见而惆怅、怨虑,倍感清冷以至衰颜的情状。唯一可以盼望的是七、八两 句中的设想:但愿青鸟频频传递相思情。 无题(其二)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无题》序花去余香渺,人归细雨蒙。画楼春色重,谁笑作倾城。 无题《一》死生寂寞旧思缘, 春梦缠绵花落寒。能舞清风挥碧影, 难留旧月照栏杆。 伤心本为痴痴怨, 愁怅何须窃窃瞒?海誓山盟空相许, 真情尽处亦云烟!《无题》二执手还须道珍重, 此情尽处也温柔。你心你情终易换, 我爱我恨本难求。 昨日尚是无猜引, 今朝已成陌路由。梦魂如化相思鸟, 日夜悲啼死不休!《无题》三谁道相思苦滋味, 谁言恨事本天成!心坚何惧无情雨, 魂断岂堪憔悴风。 梦里月圆香雾绕, 云端花好紫烟轻。无缘今世成相许, 或待重逢任死生!《无题》四余香往事梦中休, 玉影芳踪难去留。 自古相思一样苦, 从来离散两般愁。情能深处忧还喜, 恨至多时淡且稠。 独对月明应寂寞, 问卿何处过中秋。《无题》五写赋空多子建才, 应知神洛是天仙。 无情花落人争爱, 有意草幽谁弃怜。书简情深羞不语, 荔枝香尽恨难言。 温柔若假还真日, 莫在别时也问缘!《无题》六记否桂花香脉时, 当年笑我是情痴。诗如笔底相思泪, 泪若心头无语诗。 错把绝情归信误, 漫将失意做新知。嫦娥未必曾秋水, 柳月何须似画眉。 无题《七》爱恨朦胧花季间,含情为你似婵娟。无心妙语偏多解,有意痴言正少缘。 往日闲愁强潇洒,近来新病弱衣冠。锦书不敢繁青鸟,梦里相期渐渺然。 无题后记*重逢惜别再见怎无言。云鬓红唇泪眼含。 闲问新情皆婉转,偶提旧事共流连。桥头问卜谁沾喜?星尽求神自惹怜!我未成名卿已嫁,今生又是来生缘。 无题 李商隐聚首多么不易,离别更是难舍难分;暮春作别,恰似东风力尽百花凋残。春蚕至死,它才把所有的丝儿吐尽;红烛自焚殆尽,满腔热泪方才涸干。 清晨对镜晓妆,唯恐如云双鬓改色;夜阑对月自吟,该会觉得太过凄惨。蓬莱仙境距离这里,没有多少路程,殷勤的青鸟信使,多劳您为我探看。 [题解] 就诗而论,这是一首表示两情至死不渝的爱情诗。然而历来颇多认为或许有人事关系上的隐托。 起句两个“难”字,点出了聚首不易,别离更难之情,感情绵邈,语言多姿,落笔非凡。颔联以春蚕绛腊作比,十分精彩,既缠缅沉痛,又坚贞不渝。 接着颈联写晓妆对镜,抚鬓自伤,是自计;良夜苦吟,月光披寒,是计人。相劝自我珍重,善加护惜,却又苦情密意,体贴入微,可谓千回百转,神情燕婉。 最终末联写希望信使频传佳音,意致婉曲,柳暗花明,真是终境逢生,别有洞天。春蚕两句,千秋佳绝。 其一 来是空言去绝踪, 月斜楼上五更钟。 梦为远别啼难唤, 书被催成墨未浓。 蜡照半笼金翡翠, 麝薰微度绣芙蓉。 刘郎已恨蓬山远, 更隔蓬山一万重。 其二 飒飒东风细雨来, 芙蓉塘外有轻雷。 金蟾啮锁烧香入, 玉虎牵丝汲井回。 贾氏窥帘韩掾少 ,泌妃留枕魏王才。 相思莫共花争发, 一寸相思一寸灰。 其三 含情春畹晚, 暂见夜阑干。 去见意中人时, 已春深日暮。 楼响将登怯, 帘烘欲过难。 多羞钗上燕, 真愧镜中鸾. 归去横塘晚, 华星送宝鞍。 其四 何处哀筝随急管, 樱花永巷垂杨岸。 东家老女嫁不售, 白日当天三月半, 溧阳公主年十四, 清明暖后同墙看。 归来展转到五更, 梁间燕子闻长叹 李商隐《无题》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宾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多无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译文 见面的机会真是难得,分别时也难舍难分,况且又兼东风将收的暮春天气,百花残谢,更加使人伤感。 春蚕结茧到死时丝才吐完,蜡烛要燃完成灰时象泪一样的蜡油才能滴干。 女方早晨妆扮照镜,只担忧丰盛如云的鬓发改变颜色,青春的容颜消失。男子晚上长吟不寐,必然感到冷月侵人。 对方的住处就在不远的蓬莱山,却无路可通,可望而不可即。 2.形容朦胧的诗句1、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唐白居易《琵琶行》 译文:千呼万唤她才缓缓地走出来,怀里还抱着琵琶半遮着脸面。 2、恻恻轻寒翦翦风,小梅飘雪杏花红。 夜深斜搭秋千索,楼阁朦胧烟雨中。——唐代韩偓的《夜深 / 寒食夜》 译文:切肤的轻寒刺面的风,梅花如飘雪,杏花正红。夜深里,斜搭上的秋千索静静地悬着,烟雨朦胧之中,隐约可见那座楼阁。 3、西宫夜静百花香,欲卷珠帘春恨长。斜抱云和深见月,朦胧树色隐昭阳。——唐代王昌龄的《西宫春怨》 译文:西宫中的夜晚非常清静,只有盛开在宫中庭院内的花朵悄悄地散布着阵阵香气。住在宫中的美人本来想要卷起用珠子串成的门帘出外赏花。 却又因无心欣赏而作罢,只有怀着说不尽的怨恨而独守空闺。抱着琴瑟看月亮,许多树隐蔽着昭阳宫。 4、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唐代杜牧的《泊秦淮》 译文:浩渺寒江之上弥漫着迷蒙的烟雾,皓月的清辉洒在白色沙渚之上。入夜,我将小舟泊在秦淮河畔,临近酒家。 5、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宋代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 译文: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西湖水微波粼粼,波光艳丽,看起来很美;雨天时,在雨幕的笼罩下,西湖周围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无,也显得非常奇妙。 3.有一种神秘莫测的朦胧美的古诗词(除蒹葭一诗外)李商隐锦瑟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无题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 梦为远别啼难唤,书被催成墨未浓。蜡照半笼金翡翠,麝熏微度绣芙蓉。 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 金蟾啮锁烧香入,玉虎牵丝汲井回。贾氏窥帘韩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 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凤尾香罗薄几重,碧文圆顶夜深缝。 扇裁月魄羞难掩,车走雷声语未通。曾是寂寥金烬暗,断无消息石榴红。 斑骓只系垂杨岸,何处西南任好风。重帷深下莫愁堂,卧后清宵细细长。 神女生涯原是梦,小姑居处本无郎。风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谁教桂叶香。 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 4.关于“朦胧”的诗句寒食夜 韩偓 夜深斜搭秋千索,楼阁朦胧细雨中。 西宫春怨 王昌龄 斜抱云和深见月,朦胧树色隐昭阳。 同武平一员外游湖五首时武贬金坛令 储光羲 朦胧竹影蔽岩扉,淡荡荷风飘舞衣。 题贾山人园林 卢纶 竹影朦胧松影长,素琴清簟好风凉。 商於驿楼东望有感 罗隐 歌绕夜梁珠宛转,舞娇春席雪朦胧。 元夜 朱淑真 但愿暂成人缱绻,不妨常任月朦胧。 蝶恋花 欧阳修 多少衷肠犹未说,珠帘夜夜朦胧月。 蝶恋花 贺铸 数点雨声风约住,朦胧淡月云来去。 少年游 张先 碎霞浮动晓朦胧,春意与花浓。 采桑子 纳兰性德 斜汗朦胧,冷逼毡帷火不红。 沙沟 袁枚 沙沟日影烟朦胧,隐隐黄河出树中。 5.描写大自然美丽奇景的诗句有哪些望庐山瀑布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望天门山 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饮湖上初晴后雨 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 李白:渡荆门送别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江南春 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空有羡鱼情。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早发白帝城》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登高》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步出夏门行·观沧海》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沁园春 长沙》**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暮江吟》 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 露似珍珠月似弓。 《山 行 》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绝句》 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露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江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1。到处皆诗境,随时有物华--宋。 张道洽《岭梅》 2。春城无处不飞花--唐朝。 韩鸿《寒食》 3。 折得一枝香在手,人间应未有--宋。 王安石《甘露歌》 4。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宋。 宋祁《玉楼春》 5。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宋。 叶绍翁《游园不值》 6。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宋。 朱熹《春日》 7。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唐。 白居易《忆江南》 8。浓绿万枝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宋。 王安石《咏石榴花》 9。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宋。 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10。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宋。 林逋《山园小梅》 11。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宋。 辛弃疾《鹧鸪天。代人赋》 12。 春风不解禁杨花,蒙蒙乱扑行人面--宋。晏殊《踏莎行》 13。 阳春二三月,草与水同色--晋。乐府古辞《孟珠》 14。 江南二月多芳草,春在蒙蒙细雨中--宋。释仲殊《绝句》 15。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宋。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16。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宋。晏殊《浣溪沙》 17。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唐朝。元稹《菊花》 18。 林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金。元好问《同儿辈赋未开海棠》 19。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宋。王安石《泊船瓜洲》 20。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汉乐府民歌《江南》 21。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宋。 杨万53。里《小池》 22。 叶上初阳乾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宋。周邦彦《苏幕遮》 23。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唐。贺知章《咏柳》 24。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唐。杜牧《山行》 25。 天涯何处无芳草--宋。苏轼《蝶恋花》 26。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唐。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27。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唐。 韩愈《初春小雨》 28。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唐。 孟浩然《春晓》 29。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南朝。梁。 王籍《入若耶溪》 30。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然--唐。 杜甫《绝句二首》 31。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宋。 苏轼《惠崇78。春江晚景》 32。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33。 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唐。 杜甫《曲江二首》 34。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宵--唐。刘禹锡《秋词》。 6.要几首写景的诗 传神的有种朦胧感霜天晓角·题采石蛾眉亭 韩元吉 倚天绝壁,直下三千尺。 天际两蛾凝黛,愁与恨,几时极? 暮潮风正急,酒阑闻塞笛。试问谪仙何处?青山外,远烟碧。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大气晚来秋。明月松问照,沾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竹枝词(其九) 刘禹锡 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 银钏金钗来负水,长刀短笠去烧畲。 春 兴 武元衡 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 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春山夜月 于史良 春山多胜事,赏玩夜忘归。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兴来无远近,欲去惜芳菲。南望鸣钟处,楼台深翠微。 鲁山山行 梅尧臣 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 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 7.求描写女子朦胧美的语段或诗句1、《清平调三首》 李白 《其一》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其二》 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其三》 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 翻译: 云霞是她的衣裳,花儿是她的颜容; 春风吹拂栏杆,露珠润泽花色更浓。 如此天姿国色,若不见于群玉山头, 那一定只有在瑶台月下,才能相逢! 2、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 翻译: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3、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翻译: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4、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5、名花倾国两相欢,常得君王带笑看。 翻译:解释春风无限恨,沈香亭北倚阑干。 资料拓展:这三首诗是李白在长安为翰林时所作。 有一次,唐明皇与杨贵妃在沉香亭观赏牡丹,因命李白作新乐章,李白奉旨作了这三章。 第一首,以牡丹花比贵妃的美艳。 首句以云霞比衣服,以花比容貌;二句写花受春风露华润泽,犹如妃子受君王宠幸;三句以仙女比贵妃;四句以嫦娥比贵妃。这样反复作比,塑造了艳丽有如牡丹的美人形象。 然而,诗人采用云、花、露、玉山、瑶台、月色,一色素淡字眼,赞美了贵妃的丰满姿容,却不露痕迹。 第二首,写贵妃的受宠幸。 首句写花受香露,衬托贵妃君王宠幸;二句写楚王遇神女的虚妄,衬托贵妃之沐实惠;三、四句写赵飞燕堪称绝代佳人,却靠新妆专宠,衬托贵妃的天然国色。诗人用抑扬法,抑神女与飞燕,以扬杨贵妃的花容月貌。 第三首,总承一、二两首,把牡丹和杨贵妃与君王揉合,融为一体:首句写名花与倾国相融;二句写君王的欢愉,“带笑看”三字,贯穿了三者,把牡丹、贵妃、明皇三位一体化了。三、四句写君王在沉香亭依偎贵妃赏花,所有胸中忧恨全然消释。 人倚阑干、花在栏外,多么优雅,多么风流!全诗语言艳丽,句句金玉,字字流葩,人花交映,迷离恍惚。无怪乎深为玄欣赏,贵妃喜爱。 8.形容烟雨朦胧的诗句1、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 ——唐朝·戴叔伦《苏溪亭》 原文:”苏溪亭上草漫漫,谁倚东风十二阑。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 “ 2、蒙蒙烟雨蔽江村,江馆愁人好断魂。——唐朝·杜荀鹤《江夏》 原文:”蒙蒙烟雨蔽江村,江馆愁人好断魂。 自别家来生白发,为侵星起谒朱门。也知柳欲开春眼,争奈萍无入土根。 兄弟无书雁归北,一声声觉苦于猿。“ 3、蒙蒙润衣雨,漠漠冒帆云。 ——唐朝·**椅《秋江送客》 原文:”秋鸿次第过,哀猿朝夕闻。是日孤舟客,此地亦离群。 蒙蒙润衣雨,漠漠冒帆云。不醉浔阳酒,烟波愁杀人。 “ 4、一叶飘然烟雨中。——宋朝·陆游《长相思》 原文:”桥如虹。 水如空。一叶飘然烟雨中。 天教称放翁。侧船篷。 使江风。蟹舍参差渔市东。 到时闻暮锺。“ 5、烟雨蒙蒙隔断桥。 ——宋朝·陆游《书怀》 原文:”羸马常愁趁早朝,斥归幸复侣渔樵。青黄未胜沟中断,宫徵何殊爨下焦?心乐箪瓢同鼎食,身安山泽谢弓招。 数间茅屋谁知处,烟雨蒙蒙隔断桥。“ 6、策策桐叶风,蒙蒙菊花雨。 ——宋朝·陆游《秋怀》 原文:”策策桐叶风,蒙蒙菊花雨。空堂一灯青,幽壁百虫语。 嗟余岂愿仕,老病归无所。屈指计岁年,强半堕羁旅,荷戈北戍秦,挂席西适楚。 名惭垂竹帛,文不谐律吕。所余惟一死,忍复类儿女。 金丹或可成,青霄渺轻举。“ 7、春云蒙蒙雨凄凄,春秧欲老翠剡齐。 ——宋朝·苏轼《秧马》 原文:”春云蒙蒙雨凄凄,春秧欲老翠剡齐。嗟我妇子行水泥,朝分一垄暮千畦。 腰如箜篌首啄鸡,筋烦骨殆声酸嘶。我有桐马手自提,头尻轩昂腹胁低。 背如覆瓦去角圭,以我两足为四蹄。耸踊滑汰如凫鷖,纤纤束胁亦可齎。 何用繁缨与月题,却从畦东走畦西。山城欲闭闻鼓鼙,忽作的庐跃檀溪。 归来挂壁从高栖,了无刍秣饥不啼。少壮骑汝逮老黧,何曾蹶轶防颠隮。 锦鞯公子朝金闺,笑我一生蹋牛犁,不知自有木駃騠。“ 8、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宋朝·苏轼《望江南超然台作》 原文:”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 9、蒙蒙吹湿汉衣冠!——宋朝·王安石《出塞》 原文:”涿州沙上饮盘桓,看舞《春风小契丹》。塞雨巧催燕泪落,蒙蒙吹湿汉衣冠!“ 10、蒙蒙残雨笼晴。 ——宋朝·秦观《八六子》 原文:”无端天与娉婷。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 怎奈何、欢娱渐随流水。素弦声断,翠绡香减,那堪片片飞花弄晚。 蒙蒙残雨笼晴。正销凝。 黄鹂又啼数声。“ 11、重叠岚光,花暗蒙蒙雨。 ——元朝·张可久《凤栖梧》 原文:”冉冉轻云随杖屦。重叠岚光,花暗蒙蒙雨。 大耳胡僧同笑语。苍苔石上松阴古。 亭角玉龙泉两股。隔水招提,依约闻钟鼓。 浴罢行吟披白羽。“ 12、轻烟细雨湿平芜。 ——元朝·张之瀚《木兰花慢》 原文:”见平蛮诗卷,都道是、胆包躯。听细话平生,辞虽慷慨,气却舒徐。 春风忽然吹兴,正琼花时节别江都。恨煞楼头双鹤,不能留住须臾。 轻烟细雨湿平芜。一舸下东吴。 想柱杖寻梅,敲门看竹,多在西湖。行装不须多办,把锦囊、分付小奚奴。 怕过孤山山下,一杯先酹林逋。“ 13、烟雨蒙蒙鸡犬声。 ——宋朝·苏轼《山村》 原文: ”烟雨蒙蒙鸡犬声,有生何处不安生。但令黄犊无人佩,布谷何劳也劝耕。 “ 14、余花落处,满地和烟雨。——宋朝·林逋《点绛唇》 原文: ”金谷年年,乱生春色谁为主?余花落处,满地和烟雨。 又是离歌,一阕长亭暮。王孙去,萋萋无数,南北东西路。 “ 15、满川芳草迷烟雨。——元朝·徐有壬《贺新郎》 原文:”故垒空如堵。 杳无踪、朝台暮榭,燕歌赵舞。为问人间繁华梦,几度邯郸炊黍。 只燕子、春来秋去。太液句陈何由辨,似咸阳、一炬成焦土。 兴与废,竟谁主。满川芳草迷烟雨。 怅平生、楚骚心事,更堪羁旅。野水芙蓉香寂寞,犹似当年怨女。 长啸罢、中天凝伫。沧海桑田寻常事,附冥鸿、便欲飘飘举。 回首后,又千古。“ 16、秋来秋色倍萧萧,空垂烟雨拂横桥。 ——清朝·蒲松龄《浣沙溪》 原文:”旧向长堤缆画桡,秋来秋色倍萧萧,空垂烟雨拂横桥。斜倚西风无限恨,懒将憔悴舞纤腰,离思别绪一条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