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木兰诗中描写战争惨烈,时间漫长的句子是原文一共六句: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这六句,当年老师特意强调,与全诗措辞明显不同,是文人墨客加工的.但也是削减大量与主题无关枝节的典范.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为了突出一个人物的形象,总是从多个方面进行衬托,这样可以让任务有立体的感觉.《木兰诗》中的木兰是个丰满的形象.用再多的篇幅来描写战争只能表现任务有限的精神世界.并且她乃一介女流,过于偏重战争的描写会让人与传统的审美观念发生激烈的冲突.用更多的篇幅来描写其他的东西,比如文章最后写木兰梳妆打扮,给人强烈的对比感觉.对读者更具说服力.战争只是一个背景,不能过分渲染,不然会造成主题的偏差.并且中国人民素来爱好和平,对战争的兴趣不大.用短小的篇幅来表现战争,一方面可以压缩篇幅,另一发面可以显示作者高度的概括水平和文学素养.读者也乐于接受简洁的阅读,与南北朝时的从尚简约的社会风气有很大关系.。 2.《木兰诗》中,描写战地寒冷,战斗生活艰苦的句子有哪些《木兰诗》中,描写战地寒冷,战斗生活艰苦的句子有: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木兰诗》中句子分类: 1. 描写木兰勤劳孝顺的诗句是: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译文:织布机声一声接着一声,木兰姑娘当门在织布。织机停下来不再作响,只听见姑娘在叹息。 2. 描写出征前的准备的诗句是: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到东边的集市上买来骏马,西边的集市买来马鞍和鞍下的垫子,南边的集市买来嚼子和缰绳,北边的集市买来长鞭。 3. 描写北方战场寒冷,环境艰辛的诗句是: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北方的寒风中传来打更声,清冷的月光映照着战士们的铠甲。 4. 描写战事频繁持久,战斗激烈悲壮的诗句是: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将士们经过无数次出生入死的战斗,有些牺牲了,有的十年之后得胜而归。 5. 侧面描写木兰战功显赫的诗句是: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记功木兰最高一等,得到的赏赐千百金以上。 6. 表现木兰不慕高官厚禄的高尚品质,也反应北朝人民热爱和平,追求安定生活的诗句是: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木兰不愿做尚书省的官,希望骑上一匹千里马,送我回故乡。 7. 表现木兰从军谨慎、机智的诗句是: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成语“扑朔迷离”出自本诗,其原句是: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我们同行十二年之久,竟然不知道木兰是女孩子。 3.【木兰诗中运用对偶的手法突出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残酷激烈的句子是将军百战死 壮士十年归第三段,概写木兰十来年的征战生活.“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概括上文“旦辞……”八句的内容,夸张地描写了木兰身跨战马,万里迢迢,奔往战场,飞越一道道关口,一座座高山.“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描写木兰在边塞军营的艰苦战斗生活的一个画面:在夜晚,凛冽的朔风传送着刁斗的打更声,寒光映照着身上冰冷的铠甲.“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概述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将士们十年征战,历经一次次残酷的战斗,有的战死,有的归来.而英勇善战的木兰,则是有幸生存、胜利归来的将士中的一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