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唐诗李泌

1.跪求李泌的《长歌行》翻译 赏析

长歌行朝代:唐代作者:李泌原文:天覆吾,地载吾,天地生吾有意无。

不然绝粒升天衢, 不然鸣珂游帝都。焉能不贵复不去,空作昂藏一丈夫。

一丈夫兮一丈夫,千生气志是良图。请君看取百年事, 业就扁舟泛五湖。

李泌这一首有名的乐府,其妙处在于,他通过对于时间和空间的意匠经营,以及把写景、叙事、抒情与议论紧密结合,在诗里熔铸了丰富复杂的思想感情,使诗的意境雄浑深远,既激动人心,又耐人寻味.这几句诗是抒发了大丈夫生平大志是指点江山社稷,大展鸿图,成就一番人间伟业!然后"弃天下如敝履,薄帝王将相而不为"归隐山林,澄怀昧道!最重要的是"扁舟“寄托了诗人一种对归隐的向往!-希望能帮到您-梁兆铃。

2.有关野草的古诗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其一)

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绝胜烟柳满皇都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滁州西涧》 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

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

野渡无人舟自横。

3.唐朝历任都宰相是谁

唐太宗 侍中 魏征 我个人认为魏征最大的功绩是为树立了良好的君臣关系,正是因为有了魏征,唐初的诸多名臣才有了最大的发挥舞台,因此他是太宗朝政治清明的根本,魏征太宗朝诸臣为唐朝的基业打下了坚实基础。

我认为魏征可居此列。 武则天 内史 狄仁杰 很难想象没有狄仁杰,武周政权会走向何处,狄仁杰最大的功劳是匡正武则天的弊政,正是因为有了他的存在,唐朝才能走过武周时期的政治动荡,他举荐的张柬之、姚崇更是唐中期的名臣。

我认为论出色的宰相,狄仁杰当仁不让。 房玄龄 贞观前,他协助李世民经营四方,削平群雄,夺取皇位。

李世民称赞他有“筹谋帷幄,定社稷之功”。贞观中,他辅佐太宗,总领百司,掌政务达20年;参与制定典章制度,主持律令、格敕的修订,又曾与魏徵同修唐礼;调整政府机构,省并中央官员;善于用人,不求备取人,也不问贵贱,随材授任;恪守职责,不自居功。

杜如晦 如晦为相时,正值唐新建不久。他与房玄龄共掌朝政,典章制度皆两人所定。

时称如晦长于断,玄龄善于谋,两人配合默契,同心辅佐太宗,后世论唐代良相,首推房、杜。 长孙无忌 贞观朝功臣济济,仅唐太宗图形于凌烟阁有特殊贡献的就有24位之多,长孙无忌被列在首功之位。

不过,就才能而论,他在谋臣猛将、良宰贤相中绝对算不上突出,但从与唐太宗的关系看,却是太宗的腹心。由于受到唐太宗特殊信赖,长孙无忌不但在贞观朝发挥了特殊作用,且受托辅佐高宗,成为唐初政治史上的特殊人物。

张九龄 张九龄,唐开元尚书丞相。他是一位有胆识、有远见的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诗人、名相。

他忠耿尽职,秉公守则,直言敢谏,选贤任能,不徇私枉法,不趋炎附势,敢与恶势力作斗争,为“开元之治”作出了积极贡献。他的五言古诗,以素练质朴的语言,寄托深远的人生慨望,对扫除唐初所沿习的六朝绮靡诗风,贡献尤大。

誉为“岭南第一人”。 李泌 (1)善于协调统治集团内部的关系 这一点十分重要,统治集团内部关系是否和谐,直接决定了这个集团的成败存亡。

肃宗即位后,打算任英武多才的建宁王李谈为天下兵马元帅,而李泌力争,认为应该由其兄太子李豫(即代宗)担任此职。太子是虚名,元帅有实权,二者的分离势必会造成政权的分裂。

肃宗听取了李泌的建议。李谈遭谗被杀后,李泌又劝代宗追封他为帝(见《新唐书·十一宗诸子列传》)。

这些做法,既协调了兄弟之间的关系,又保证了政权的统一。在克复二京后,李泌再一次协调了玄宗与肃宗的父子关系。

当时,肃宗上奏避难蜀地的玄宗,表示自己愿意再回东宫为太子,李泌断言玄宗不会回来了,当肃宗问起该怎么办时,“泌乃为群臣通奏,具言天子思恋晨昏,请促还以就孝养”。玄宗接到第一次奏章后,果然说:“当与我剑南一道自奉,不复东矣。”

(《新唐书·李泌传》)直到接到第二本奏章,这才高高兴兴地回去当了“天子父”。因为玄宗知道,即便是儿子真心让位,那些功臣也不会愿意,权力交接的结果很可能会引起另一场动乱,更何况自己已经老了。

李泌可以说是洞察了各种政治关系和政治人物的心理,从而作出相应的恰当安排。 (2)具有阔大的政治家胸怀 肃宗当太子时,权相李林甫多次陷害太子,使太子位几乎不保。

肃宗即位后,便想复仇:“(肃宗)怨之,欲掘冢焚骨。泌以天子而念宿嫌,示天下不广,使胁。

从之徒得释言于贼。帝不悦,曰:‘往事卿忘之乎?’对曰:‘臣念不在此。

上皇有天下五十年,一旦失意,南方气候恶,且春秋高,闻陛下录旧怨,将内惭不怿,万一有感疾,是陛下以天下之广不能安亲也。’帝感悟,抱泌颈以泣曰:‘朕不及此。

’”(《新唐书·李泌传》)李泌想尽办法,就是希望肃宗能够以一位心胸开阔的皇帝形象出现在臣民面前。他对别人这样要求,对自己也是如此。

贞元三年(787),当李泌被任命为宰相时,他对皇上表态说:“臣素奉道,不与人为仇。……臣无可报也。”

(《资治通鉴》卷二百三十二二)这充分表现出一位宗教家、政治家的气度。 (3)反妥协,反割地,作风果敢 建中四年,泾原节度使姚令言反,紧接着,身为太尉、朔方节度使的李怀光亦反,再加上当时出现了严重的旱灾和蝗灾,德宗可以说是内外交困,于是就有大臣提出与李怀光妥协。

这时,“李泌破一桐叶附使以进,曰:‘陛下与怀光,君臣之分不可复合,如此叶矣。’由是不赦”(《新唐书·李泌传》)。

李泌用带有文学浪漫色彩的方法十分清楚地分析了李怀光与朝廷的关系,说服了皇上,李怀光叛乱最终被平息。 对国内的悍将态度如此,对国外强敌的态度也如此。

朱泚叛乱时,德宗曾向吐蕃人求援,并答应事成后把安西、北庭两块地方割让给吐蕃。后来,还是依靠唐军的力量击败了叛军,而吐蕃不仅不积极进兵,甚至连追击溃退叛军时也不卖力,而且还趁机把武功地区抢劫一空。

平叛后,吐蕃派使者来要土地,德宗也已经同意,而李泌坚决反对,说:“安西、北庭,控制西域五十七国及十姓吐厥,皆捍兵处,以分吐蕃势,使不得并兵东侵。今与其地,则关中危矣。

且吐蕃向持两端不战,又掠我武功,乃贼也,奈何与之?”(《新唐书·。

4.古诗《长歌行》的全文

长歌行

作者:李白

原文:

桃李待日开,荣华照当年。

东风动百物,草木尽欲言。

枯枝无丑叶,涸水吐清泉。

大力运天地,羲和无停鞭。

功名不早著,竹帛将何宣。

桃李务青春,谁能贯白日。

富贵与神仙,蹉跎成两失。

金石犹销铄,风霜无久质。

畏落日月后,强欢歌与酒。

秋霜不惜人,倏忽侵蒲柳。 ▲

长歌行

作者:王昌龄

原文:

旷野饶悲风,飕飕黄蒿草。系马倚白杨,谁知我怀抱。

所是同袍者,相逢尽衰老。北登汉家陵,南望长安道。

下有枯树根,上有鼯鼠窠。高皇子孙尽,千载无人过。

宝玉频发掘,精灵其奈何。人生须达命,有酒且长歌。 ▲

长歌行

作者:李泌

原文:

天覆吾,地载吾,天地生吾有意无。不然绝粒升天衢,

不然鸣珂游帝都。焉能不贵复不去,空作昂藏一丈夫。

一丈夫兮一丈夫,千生气志是良图。请君看取百年事,

业就扁舟泛五湖。 ▲

长歌行

作者:李咸用

原文:

要衣须破束,欲炙须解牛。当年不快意,徒为他人留。

百岁之约何悠悠,华发星星稀满头。峨眉螓首聊我仇,

圆红阙白令人愁。何不夕引清奏,朝登翠楼,逢花便折,

闻胜即游?鼓腕腾棍晴雷收,舞腰困褭垂杨柔。

象箸击折歌勿休,玉山未到非风流。眼前有物俱是梦,

莫将身作黄金仇。死生同域不用惧,富贵在天何足忧! ▲

长歌行

作者:陆机

原文:

逝矣经天日,悲哉带地川。

寸阴无停晷,尺波岂徒旋。

年往迅劲矢,时来亮急弦。

远期鲜克及,盈数固希全。

容华夙夜零,体泽坐自捐。

兹物苟难停,吾寿安得延。

俛仰逝将过,倏忽几何间。

慷慨亦焉诉,天道良自然。

但恨功名薄,竹帛无所宣。

迨及岁未暮,长歌乘我闲。 ▲

相关内容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