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关于捣衣诗句

1.有关捣衣的诗句

捣衣诗[南朝]谢惠连

衡纪无淹度。晷运倏如催。白露滋园菊。秋风落庭槐。肃肃莎鸡羽。烈烈寒螀啼。夕阴结空幕。宵月皓中闺。美人戒裳服。端饰高砧响发。楹长杵声哀。微芳起两袖。轻汗染双题。纨素既已成。君子行未归。裁用笥中刀。缝为万里衣。盈箧自余手。幽缄俟君开。腰带准畴昔。不知今是非。

写闺怨的作品《捣衣》也很有名,钟嵘《诗品》卷中曰:“《秋怀》、《捣衣》之作,虽复灵运锐思,亦何以加焉。”又评其为“五言之警策”。捣衣在唐人作品中是极常见的题材,惠连这篇作品不仅出现时间更早,且情态毕呈,无愧于钟嵘的赞赏。

《夜听捣衣》晋·曹毗

寒兴御纨素,佳人治衣衾。冬夜清且永,皓月照堂阴。纤手叠轻素,朗杵叩鸣砧……

子夜吴歌 [李白]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捣衣 杜甫

亦知戍不返,秋至试清砧。已近苦寒月,况经长别心。宁辞捣衣倦,一寄塞垣深。用尽闺中力,君听空外音。

月下听砧 唐 刘长卿

夜静掩寒城,清砧发何处?声声捣秋月,肠断卢龙戍。未得寄征人,愁霜复愁露。

秋夜闻砧 唐 杜荀鹤

荒凉客舍眠秋色,砧杵家家弄月明。不及巴山听猿声,三声中有不愁声。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节选)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今译】月光照进闺房,珠帘卷它不去;月光照在捣衣砧上,拂去它又重来。

【赏析】长诗《春江花月夜》中着力描写的是春、江、花、月、夜五种事物。这里两句是其中描写月光的名句。它不是孤立地描写月光,而是借此来烘托出人的思想感情。“玉户帘中”、“捣衣砧上”都使人感到有一个怀念征人的少妇存在,她不论是独处深闺,还是在为征人赶制寒衣,月光都紧紧地陪伴着她,而且“卷不去”,“拂还来”,暗示着这一少妇始终未能摆脱相思之苦。这两句诗宛转生动,声情并美,艺术性很强。

2.关于捣衣的诗句

《更漏子·风带寒》年代: 唐 作者: 冯延巳风带寒,秋正好,蕙兰无端先老。

云杳杳,树依依,离人殊未归。搴罗幕,凭朱阁,不独堪悲寥落。

月东出,雁南飞,谁家夜捣衣。《子夜四时歌:秋歌》年代: 唐 作者: 李白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少年游·西楼别后》年代: 宋 作者: 晏几道西楼别后,风高露冷,无奈月分明。飞鸿影里,捣衣砧外,总是玉关情。

王孙此际,山重水远,何处赋西征。金闺魂梦枉丁宁,寻尽短长亭。

《长信秋词五首·其五》年代: 唐 作者: 王昌龄长信宫中秋月明,昭阳殿下捣衣声。白露堂中细草迹,红罗帐里不胜情。

《冬日五湖馆水亭怀别》年代: 唐 作者: 杜牧芦荻花多触处飞,独凭虚槛雨微微。寒林叶落鸟巢出,古渡浪高鱼艇稀。

云抱四山终日在,草荒三径几时归。 江城向暝东风急,一半乡愁闻捣衣。

《孤寝怨》年代: 唐 作者: 崔珪征戍动经年,含情拂玳筵。花飞织锦处,月落捣衣边。

灯暗愁孤坐,床空怨独眠。自君辽海去,玉匣闭春弦。

《杨固店》年代: 唐 作者: 岑参客舍梨叶赤,邻家闻捣衣。夜来尝有梦,坠泪缘思归。

洛水行欲尽,缑山看渐微。长安只千里,何事信音稀。

《风流子·木叶亭皋下》年代: 宋 作者: 张耒木叶亭皋下,重阳近,又是捣衣秋。奈愁入庾肠,老侵潘鬓,谩簪**,花也应羞。

楚天晚,白苹烟尽处,红蓼水边头。芳草有情,夕阳无语,雁横南浦,人倚西楼。

玉容知安否?香笺共锦字,两处悠悠。空恨碧云离合,青鸟沉浮。

向风前懊恼,芳心一点,寸眉两叶,禁甚闲愁?情到不堪言处,分付东流。《临江仙·木落江寒秋色晚》年代: 宋 作者: 谢逸木落江寒秋色晚,飕飕吹帽风轻。

丹枫楼外捣衣声。登高怀远,山影雁边横。

露染宫黄庭菊浅,茱萸烟拂红轻。尊前谁整醉冠倾。

酒香薰脸,落日断霞明。《风入松·归鞍尚欲小徘徊》年代: 宋 作者: 刘克庄归鞍尚欲小徘徊,逆境难排。

人言酒是消忧物,奈病余、孤负金罍。萧瑟捣衣时候,凄凉鼓缶情怀。

远林摇落晚风哀,野店犹开。多情惟是灯前影,伴此翁、同去同来。

逆旅主人相问,今回老似前回。

3.含有“捣衣”的诗句

1.晓吹筼管随落花,夜捣戎衣向明月.

2.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虔,良人罢远征?

3.砧面莹,杵声齐,捣就征衣泪墨题。

4.櫩高砧响发,楹长杵声哀。微芳起两袖,轻汗染双题(额头)。纨素既已成,君子行未归。裁用笥中刀,缝为万里衣。

5.又是重阳近也,几处处砧杵声催。

6.深院静,小巷空,断续寒砧断续风。无奈夜长人不寐,数声和月到帘栊

7.斜月下,北风前,万杵千砧捣欲穿。不为捣衣勤不睡,破除今夜夜如年。

8.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9.荒凉客舍眠秋色,砧杵家家弄月明。不及巴山听猿声,三声中有不愁声。

10.夜静掩寒城,清砧发何处?声声捣秋月,肠断卢龙戍。未得寄征人,愁霜复愁露。

只找到这些了……

4.有关捣衣的古诗词

捣衣诗[南朝]谢惠连 衡纪无淹度。

晷运倏如催。白露滋园菊。

秋风落庭槐。肃肃莎鸡羽。

烈烈寒螀啼。夕阴结空幕。

宵月皓中闺。美人戒裳服。

端饰高砧响发。楹长杵声哀。

微芳起两袖。轻汗染双题。

纨素既已成。君子行未归。

裁用笥中刀。缝为万里衣。

盈箧自余手。幽缄俟君开。

腰带准畴昔。不知今是非。

写闺怨的作品《捣衣》也很有名,钟嵘《诗品》卷中曰:“《秋怀》、《捣衣》之作,虽复灵运锐思,亦何以加焉。”又评其为“五言之警策”。

捣衣在唐人作品中是极常见的题材,惠连这篇作品不仅出现时间更早,且情态毕呈,无愧于钟嵘的赞赏。《夜听捣衣》晋·曹毗寒兴御纨素,佳人治衣衾。

冬夜清且永,皓月照堂阴。纤手叠轻素,朗杵叩鸣砧……子夜吴歌 [李白]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捣衣 杜甫亦知戍不返,秋至试清砧。已近苦寒月,况经长别心。

宁辞捣衣倦,一寄塞垣深。用尽闺中力,君听空外音。

月下听砧 唐 刘长卿夜静掩寒城,清砧发何处?声声捣秋月,肠断卢龙戍。未得寄征人,愁霜复愁露。

秋夜闻砧 唐 杜荀鹤荒凉客舍眠秋色,砧杵家家弄月明。不及巴山听猿声,三声中有不愁声。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节选)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今译】月光照进闺房,珠帘卷它不去;月光照在捣衣砧上,拂去它又重来。 【赏析】长诗《春江花月夜》中着力描写的是春、江、花、月、夜五种事物。

这里两句是其中描写月光的名句。它不是孤立地描写月光,而是借此来烘托出人的思想感情。

“玉户帘中”、“捣衣砧上”都使人感到有一个怀念征人的少妇存在,她不论是独处深闺,还是在为征人赶制寒衣,月光都紧紧地陪伴着她,而且“卷不去”,“拂还来”,暗示着这一少妇始终未能摆脱相思之苦。这两句诗宛转生动,声情并美,艺术性很强。

5.古诗捣衣砧诗句

闻砧

杜鹃声不哀,断猿啼不切。月下谁家砧,一声肠一绝。

杵声不为客,客闻发自白。杵声不为衣,欲令游子归。

夜捣衣/捣练子

[宋] 贺铸

收锦字,下鸳机。净拂床砧夜捣衣。

马上少年今健否,过瓜时见雁南归。

杵声齐

贺铸 (宋)

砧面莹,杵声齐。

捣就征衣泪墨题。寄到玉关应万里,

戍人犹在玉关西。

《定风波》

李珣

雁过秋空夜未央,隔窗烟月锁莲塘。往事岂堪容易想,惆怅,故人迢递在潇湘。

纵有回文重叠意,谁寄?解鬟临镜泣残妆。沉水香消金鸭冷,愁永,候虫声接杵声长。

古意呈补阙乔知之 / 古意 / 独不见

沈佺期 (唐)

卢家少妇郁金堂,海燕双栖玳瑁梁。

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

白狼河北音书断,丹凤城南秋夜长。

谁谓含愁独不见,更教明月照流黄。

齐天乐·蟋蟀

[ 宋 ] 姜夔

庾郎先自吟愁赋。凄凄更闻私语。露湿铜铺,苔侵石井,都是曾听伊处。哀音似诉。正思妇无眠,起寻机杼。曲曲屏山,夜凉独自甚情绪。

西窗又吹暗雨。为谁频断续,相和砧杵。候馆迎秋,离宫吊月,别有伤心无数。幽诗漫与。笑篱落呼灯,世间儿女。写入琴丝,一声声更苦。宣政间有士大夫制蟋蟀吟。

子夜吴歌

李白 (唐)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捣练子令

李煜 (五代)

深院静,小庭空,

断续寒砧断续风。无奈夜长人不寐,

数声和月到帘栊。

秋兴八首·其一

唐代:杜甫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6.有哪些关于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这类的诗句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

举手可近月,前行若无山。李白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

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宋之问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欧阳修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白居易

峨眉秋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李白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张若虚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白居易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晏殊

刚被太阳收拾去,却教明月送将来。苏轼

7.有关边塞的诗句

从军行七首 王昌龄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上海风秋。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关城榆叶早疏黄,日暮云沙古战场。表请回军掩尘骨,莫教兵士哭龙荒。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塞下曲》:

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出塞复入塞,处处黄芦草。从来幽并客,皆共尘沙老。莫学游侠儿,矜夸紫骝好。

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8.与捣衣有关的诗歌以及与其相关的故事场景

捣衣,古代汉族服饰民俗。即妇女把织好的布帛,铺在平滑的砧板上,用木棒敲平,以求柔软熨贴,好裁制衣服,称为“捣衣”。多于秋夜进行。在古典诗词中,凄冷的砧杵声又称为“寒砧”,往往表现征人离妇、远别故乡待惆怅情绪。

词调中有《捣练子》等阕,即其本意。又,妇女洗衣时以杵击衣,使其洁净,也称“捣衣”。南朝宋谢惠连《捣衣》诗:“櫩高砧响发,楹长杵声哀。微芳起两袖,轻汗染双题(额头)。纨素既已成,君子行未归。裁用笥中刀,缝为万里衣。”唐李白《捣衣篇》:“晓吹筼管随落花,夜捣戎衣向明月。”又《子夜吴歌》之三:“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宋李煜《捣练子令》词:“又是重阳近也,几处处砧杵声催。”宋贺铸《捣练子》词:“砧面莹,杵声齐,捣就征衣泪墨题。”《子夜吴歌·秋歌》中曾记载:“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北朝温子升《捣衣诗》:长安城中秋夜长,佳人锦石捣流黄。香杵纹砧知近远,传声递响何凄凉。七夕长河烂,中秋明月光。蠮螉塞边绝候雁,鸳鸯楼上望天狼。

9.关于仲秋的诗词

洞庭秋月生湖心,层波万倾如熔金。——刘禹锡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白居易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张若虚

辽海吞边月,长城锁乱山。 ——萧诗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

梅花雪,梨花月,总相思。自是春来不觉去偏知。——张惠言

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杜甫

清风明月本无价,近山遥水皆有情。——梁章钜

新月如佳人,出海初弄色。——苏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欧阳修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李白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孟浩然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李白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李白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李白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李白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李白

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李白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李白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李白

峨嵋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李白

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王维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王维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王维

广泽生明月,苍山夹乱流。 马戴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卢纶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

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 杜甫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陶渊明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李煜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辛弃疾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白居易

一弹流水一弹月,半入江风半入云。 对联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刘方平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李商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苏轼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