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青莲的诗句池口舟中见九华山 【作者:周浈】 贞履无素期,劳生意恒窘。 谁云戒戎路,曾是返初隐。 水宿淹长晷,山行阻修畛。 缥缈对雄标,漓岏发奇蕴。 岩回气如焚,峰去势犹引。 刻削冠青莲,雕镂矗丹笋。 嵁霞上斑剥,石乳下閟硱。 山鬼从文狸,渊灵闷玄蜃。 眷言志藜藿,未遂采芝菌。 即事情已悲,怀贤迹俱泯。 潜吴愧梅福,去汶羞闵损。 人德险未夷,天道明可准。 皋兰岂徒歇,岩桂芳未陨。 岁暮山中人,结言候归轸。 落日 【作者:岳岱】 读书竟日衡门中,起眺落日西南峰。 鸟趋返照向东岭,雁急暮寒鸣北风。 修竹浮浮结暝翠,疏花瑟瑟馀小红。 秋山钟磬清耳目,石林隐约青莲宫。 2.赞美青莲的诗句有哪些1、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爱莲说》宋代:周敦颐 2、菡萏香连十顷陂,小姑贪戏采莲迟。《采莲子·菡萏香莲十顷陂》唐代:皇甫松 3、守得莲开结伴游,约开萍叶上兰舟。来时浦口云随棹,采罢江边月满楼。花不语,水空流,年年拼得为花愁。明朝万一西风动,争向朱颜不耐秋。《鹧鸪天》宋代:晏几道 4、移舟水溅差差绿,倚槛风摆柄柄香。多谢浣纱人未折,雨中留得盖鸳鸯。《莲叶》唐代:郑谷 5、笑艳秋莲生绿浦。红脸青腰,旧识凌波女。照影弄妆娇欲语。西风岂是繁花主。 《蝶恋花》宋代:晏几道 6、堵莲红乱风翻雨。雨翻风乱红莲渚。深处宿幽禽。禽幽宿处深。《菩萨蛮》宋代:张孝祥 7、水清莲媚两相向,镜里见愁愁更红。《莲浦谣》唐代:温庭筠 8、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山居秋暝》唐代:王维 9、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宋代:杨万里 10、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池上》唐代:白居易 3.关于莲的诗句<<忆莲>> 江南风景秀 最忆在碧莲 娥娜似仙子 清风送香远 <<访莲>> 友人致电来, 邀我游苑址。 斜风雨数点, 新月柳几枝。 行到近春园, 立观荷花池。 莲花迎我至, 婀娜我自痴。 <<种莲>> 清塘引水下藕根 春风带露沾侬身 待到花开如满月 览胜谁记种莲人 <<对莲>> 古柳垂堤风淡淡, 新荷漫沼叶田田。 白羽频挥闲士坐, 乌纱半坠醉翁眠。 游梦挥戈能断日, 觉来持管莫窥天。 堪笑荣华枕中客, 对莲余做世外仙。 <<采莲>> 燕园不可采莲 莲叶空自田田 无鱼戏在莲中 我亦难入莲间 <<画莲>> 朱颜碧墨放池畔 舞袖挥毫对玉莲 尽态极妍宛若生 一脉幽香把君难 <<赏莲>> 炎夏雨后月, 春归花寂寞; 满塘素红碧, 风起玉珠落。 <<咏莲>> 池塘一夜风雨, 开起万朵红玉; 怜君自来高格, 爱莲谁若敦颐。 <<问莲>> 花中君子来哪方 婷婷玉立展娇容 暖日和风香不尽 伸枝展叶碧无穷 纵使清凉遮炎夏 为甚委靡躲寒冬 既然不愿纤尘染 何必立身淤泥中 <<赞莲>> 陆上百花竞芬芳 碧水潭泮默默香 不与桃李争春风 七月流火送清凉 <<梦莲>> 京北秋来风景异, 天高云淡雁迷离; 踏破铁岭无觅处, 寻遍荷塘空水遗; 无可奈何秋睡去, 仙衣胜雪倾心起; 何故幽叹无缘见, 夏风十里一潭碧。 <<残莲>> 萧瑟秋风百花亡 枯枝落叶随波荡 暂谢铅华养生机 一朝春雨碧满塘。 4.描写荷花的古诗一首是: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注释] 1.晓:早晨。 净慈寺:全名“净慈报恩光孝禅寺”,与灵隐寺为西湖南北山两大著名佛寺。 林子方:作者的朋友,官居直阁秘书。 2. 四时:春夏秋冬四季。在这里指六月以外的其他时节。 3.无穷碧:因莲叶面积很广,似与天相接,故呈现无穷的碧绿。 4.别样:特别,不一样。别样红:红得特别出色。 [赏析] 西湖美景历来是文人墨客描绘的对象,杨万里的这首以其独特的手法流传千古,值得细细品味。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首句看似突兀,实际造句大气,虽然读者还不曾从诗中领略到西湖美景,但已能从诗人赞叹的语气中感受到了。这一句似脱口而出,是大惊大喜之余最直观的感受,因而更强化了西湖之美。果然,“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诗人用一“碧”一“红”突出了莲叶和荷花给人的视觉带来的强烈的冲击力,莲叶无边无际仿佛与天宇相接,气象宏大,既写出莲叶之无际,又渲染了天地之壮阔,具有极其丰富的空间造型感。“映日”与“荷花”相衬,又使整幅画面绚烂生动。全诗明白晓畅,过人之处就在于先写感受,再叙实景,从而造成一种先虚后实的效果,读过之后,确实能感受到六月西湖“不与四时同”的美丽风光。 [作者简介] 杨万里(1127—1206)吉州吉水(今江西吉水)人,字廷秀,号诚斋。绍兴二十四年进士。孝宗时官至太子侍读。光宗召为秘书监。工诗。为“南宋 四大家”之一。初学“江西诗派”,后学王安石及晚唐诗,终自成一家。一生作诗二万余首。亦能文。有《诚斋集》。 还有一首是: 江南 江南可采莲, 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东, 鱼戏莲叶南, 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北, 鱼戏莲叶中。 5.关于莲的诗句描写莲的诗句 《江南》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 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青阳渡》晋·乐府 青荷盖绿水,芙蓉披红鲜。下有并根藕,上有并头莲。 《芙蕖》晋·陆云 绿房含青实,金条悬白璆。俯仰随风倾,炜晔照清流。 《采菱诗》南北朝·江淹 秋日心容与,淡水望碧莲。紫菱亦可采,试以缓愁年。参差万叶下,泛漾百流前。高采溢通壑,香气丽广川。歌出棹女曲,舞入江南弦。 《采莲曲》梁元帝 碧玉小家女,来嫁汝南王。莲花乱脸色,荷叶杂衣香。因持荐君子,愿袭芙蓉裳。 《夏歌》南朝·梁·萧衍 江南莲花开,红花覆碧水。色同心复同,藕异心无异。 6.想找一首赞美青莲的诗句《爱莲说》周敦颐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下面是一些句子 也希望给你带来一些帮助1、生活,总是瞬息万变、幻化百生。 走的路多了,难免会受到花的诱惑、草的干扰,从而多了些杂碎和困顿。这时候,我们不妨回头看看,小时候那份青莲般的纯洁,现在是否仍旧一心守候着她,是否仍旧那般“中通外直,不蔓不枝”,是否仍旧盛开着不为名利所驱的纯净之花?………2、青莲生幽泉,朝日艳且鲜。 秋花冒绿水,密叶罗青烟。秀色空绝世,馨香竟谁传。 坐看飞霜满,凋此红芳年。结根未得所,愿托华池边。 一直是爱莲的,因为没有一种花可以这样的清正雅和,洁白高蹈,有六朝烟水之色;没有一种花可以如此的轻盈袅娜,眠云卧波,有露白月浓之态。所以前人问得好“脸腻香薰似有情,世间何物比轻盈。” ………3、我是一朵青莲,静静地生长在青山碧水之间,你所必经的湖畔,每天,默默的凝视着你,看你,一世繁华,轻松而淡然,不敢惊动你的耳目,将一份久违的情愫,悄悄地融入,静静地感受着一份美好,生怕,你的一次不经意的回眸,会浸润到我的眼帘,有谁能感受到它的存在,又有谁能真正懂得它的心声,一生高洁,不染风尘,默默地将一份美丽释放于清水间,不带走一丝尘埃,醉了荷塘,香了四季,却没有让你迷失 彷徨,然,那朵青莲,心湖涤荡。………4、世人之爱莲,大约都是因为莲的高洁、清静吧。 也难怪,因为造物者正好赐予了莲高洁和禅意清静的风骨。而我之于莲结缘,却是因了一点晶莹,一个符号,一段情愫。 那点晶莹,尽管久远,却很清晰。………5、莲是轻的,像芭蕾的梦,旋转的裙摆舞动一池清;荷是静的,绿盘水晶,娉婷了一池的粉红。 莲是美的,美到惊世骇俗,恍然若梦。她的美,是那种彻彻底底的美!从初心一点、素绿萦怀到红粉摇落、叶卷枝枯,她的一生都是那样的风致。 对,是风致,而不是别的,所以黛玉只喜李商隐的一句“留得残荷听雨声”。………6、青湄的莲,盛在湖水之滨。 轻摇一叶扁舟,泛波流于湖上,那山水相嵌,如墨色渲染,遥望远方,那岚霭淡淡,渐渐隐去。一池春水,碧波荡漾,湖光山色,映于水中,泛着波光涟漪,不觉飘渺迷幻。 ………7、佛前的青莲,总是静静地聆听着梵音,从不肯有半点儿的声息,我不知她在想什么,她总是低着头,犹如入定般的沉默。我常能看到佛爱怜地看着青莲,有时会轻轻地叹息。 每每这时,我便在佛的手中转动起来。 ………8、茵茵绿叶,一曲莺铃悠传,不觉抬起头来,闭目凝听。 这歌声如天籁,婉转曲回,不觉于心中迂荡。歌音渐渐临近,渐渐清晰。 我忙四野寻望,想觅出这梵唱蛩音背后的柔艳身影。………9、就这样,在这忘忧河上,青莲静静地绽放,佛轻轻地吟唱,而我在佛的掌中凝视着青莲,日子一天天的过去,人间又是几世春秋。 我喜欢这样伴着佛、看着青莲。………10、青莲成为了一个人,一个女子。 她出生的那年夏天,所有的荷塘里都开满了莲花,那许许多多的莲花呵,数青莲那个村子的最为繁密,在这片繁密的莲花池中,又以一朵淡紫色的莲花最为美丽――忘忧河中的青莲便有着淡淡的紫。………11、你荡起 一叶兰舟,玉手轻轻激着木桨,从那朵朵 青莲从中缓缓飘来。 徐徐清风拂过,你那一袭青纱白裳,曼妙飘逸,琉珠罗裙,随波 摆动。青丝垂腰,乌眸流光,那 清洌的歌声, ( )从那樱红的 朱唇中飘飘而来,如高山如流水,如鸾吟如鹃鸣。 轻轻一挽广袖,露出 纤纤玉嫩的酥手,俯身摘一朵青莲,置于鼻尖 微微一嗅,娥眉颦舒,不觉 露出 一抹浅浅微笑。如此绰约婉姿,似这 池畔翠柳,彷那绿萼娉婷,你是这 满池莲花的 仙子,还是那湖水留居的精灵。 ………12、青莲出生后的第三天,佛带着我来到青莲的家,我看到了青莲,不,我看到了菡萏,一个有着清丽面容的脱俗的女子。从此,这世上便又有了一个形容女子美丽的词:出水芙蓉。 是的,青莲本就是出水的芙蓉。我不知青莲有没有注意到佛掌中的佛珠。 ………13、青莲在人间慢慢地长大了,人世间岁月的流转真真很快,青莲长成了一个美丽的少女。她偏爱淡淡的紫色,她爱到村前的大池塘边看莲花,她还常常忆起忘忧河的生活,那梵唱,那清风,那幽竹,那明月,只是她从不曾知道,有一粒佛珠也常看着她。 ………14、这青莲一般的女子,从这水粉晕染的画中走来,又从这泼墨浓淡的画中隐去。飘飘来兮,宛若出水芙蓉,悠悠烙于心念。 凌凌去兮,彷似翩跹零花,惹起愁肠寸断。那雨是红尘作祟,是天不遂愿,那是怀思忧伤,那是难舍离憾,然而却渲染了这幅画卷上的最后一笔,是这幅画卷上题字落款的笔锋转淡。 15、我还是每天每天地注视着青莲,她是青幸福的女人,也是我无怨的付出。佛还是会轻轻地叹息,低诵着,低诵着,我在佛的指间时急时缓地转动。 而此时的水莲除了青,再也听不见、看不见其他,再也忆不起青莲瓣上的露珠,我也不时叹息着。 ………16、莲是一株清新秀丽的女子,莲是那痴。 7.描写莲花的诗句1、绿塘摇滟接星津,轧轧兰桡入白苹。应为洛神波上袜,至今莲蕊有香尘。 ——温庭筠 《莲花》; 2、脸腻香薰似有情,世间何物比轻盈。 湘妃雨后来池看,碧玉盘中弄水晶。 ——郭震《莲花》; 3、菡萏新花晓并开,浓妆美笑面相隈。 西方采画迦陵鸟,早晚双飞池上来。 ——刘商《咏双开莲花》; 4、今逢石上生,本自波中有。红艳秋风里,谁怜众芳后。 ——司空曙 《石莲花》; 5、倚风无力减香时,涵露如啼卧翠池。 金谷楼前马嵬下,世间殊色一般悲。 不耐高风怕冷烟,瘦红欹委倒青莲。 无人解把无尘袖,盛取残香尽日怜。 ——崔橹《残莲花》; 6、蓼花蘸水火不灭,水鸟惊鱼银梭投。满目荷花千万顷, 红碧相杂敷清流。孙武已斩吴宫女,琉璃池上佳人头。 ——李璟 《游后湖赏莲花》; 7、欹红婑媠力难任,每叶头边半米金。 可得教他水妃见,两重元是一重心。 ——皮日休《木兰后池三咏·重台莲花》; 8、半塘前日染来红,瘦尽金方昨夜风。 8、 8.关于莲字的诗句《秋日过徐氏园林》包佶 回塘分越水,古树积吴烟。 扫竹催铺席,垂萝待系船。 鸟窥新罅栗,龟上半欹莲。 屡入忘归地,长嗟俗事牵。 《奉和圣制途经华岳应制》苏颋 朝望莲华狱,神心就日来。 晴观五千仞,仙掌拓山开。 受命金符叶,过祥玉瑞陪。 雾披乘鹿见,云起驭龙回。 偃树枝封雪,残碑石冒苔。 圣皇惟道契,文字勒岩隈。 《相和歌辞•采莲曲》徐彦伯 妾家越水边,摇艇入江烟。 既觅同心侣,复采同心莲。 折藕丝能脆,开花叶正圆。 春歌弄明月,归棹落花前。 《幸白鹿观应制》徐彦伯 凤舆乘八景,龟箓向三仙。 日月移平地,云霞缀小天。 金童擎紫药,玉女献青莲。 花洞留宸赏,还旗绕夕烟。 《采莲曲》徐彦伯 妾家越水边,摇艇入江烟。 既觅同心侣,复采同心莲。 折藕丝能脆,开花叶正圆。 春歌弄明月,归棹落花前。 《真慧寺》裴度 遍寻真迹蹑莓苔,世事全抛不忍回。 上界不知何处去,西天移向此间来。 岩前芍药师亲种,岭上青松佛手栽。 更有一般人不见,白莲花向半天开。 《相和歌辞•乌栖曲》张籍 西山作宫潮满池,宫乌晓鸣茱萸枝。 吴姬自唱采莲曲,君王昨夜舟中宿。 《相和歌辞•采莲曲》张籍 秋江岸边莲子多,采莲女儿凭船歌。 青房圆实齐戢戢,争前竞折荡漾波。 试牵绿茎下寻藕,断处丝多刺伤手。 白练束腰袖半卷,不插玉钗妆梳浅。 船中未满度前洲,借问谁家家住远。 归时共待暮潮上,自弄芙蓉还荡桨。 《杂曲歌辞•远别离》张籍 莲叶团团杏花拆,长江鲤鱼鳍鬣赤。 念君少年弃亲戚,千里万里独为客。 谁言远别心不易,天星坠地能为石。 几时断得城南陌,勿使居人有行役。 《采莲曲》张籍 秋江岸边莲子多,采莲女儿凭船歌。 青房圆实齐戢戢,争前竞折漾微波。 试牵绿茎下寻藕,断处丝多刺伤手。 白练束腰袖半卷,不插玉钗妆梳浅。 船中未满度前洲,借问阿谁家住远。 归时共待暮潮上,自弄芙蓉还荡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