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关于李世民的诗句

1.关于唐太宗的诗词或经典评价.谢谢.

唐玄宗的名字是李隆基,玄宗是他的庙号。)

(由他的谥号人们又称他为唐明皇。)(他在位时间是712到756年。)

前后共多少年?(差不多44年。)这在唐朝皇帝、在其他各个朝代皇帝当中,算是在位时间够长的了。

唐玄宗前期的年号?(开元。)从哪年到哪年?(713到741年。

)开元这一时期史称?(开元盛世)谁说说这盛世的含义?(政治上比较清明、社会比较安定,经济上比较繁荣。)(开元时期唐朝进入全盛,呈现出中国封建社会前所未有的盛世景象。)

好,说出了开元盛世的突出的特点。就我们已学、就你所知的关于开元年间的盛唐气象,举几个例子来具体说明一下。

(杜甫的《忆昔》诗里说“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长安城拥有众多人口,成为各民族交往的中心,也是一座国际性的大城市。)(贞观年间,全国有360万户,唐玄宗时,达到900万户。)

户数增加说明什么?(生产发展使更多的人有了生活保障。 )(也说明社会安定,流离失所的人少。)

说说其他方面。(北方少数民族回纥和唐朝关系友好,唐玄宗封回纥首领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

(还有唐玄宗封东北的少数民族人的粟末部首领大祚荣为渤海郡王,渤海与内地文化、贸易往来频繁。)(唐玄宗封云南少数民族国家南诏的首领为云南王,他们也与内地关系密切。

)这些都是民族关系,而唐玄宗时对外关系也是盛况空前的,举个例子。(日本的阿倍仲麻吕来中国,鉴真东渡日本)这两件事都非常感人。

其他方面呢?(大诗人李白、杜甫在这段时间里写了不少著名的诗篇。)你看这中国历史上的一位“诗仙”、一位“诗圣”,他们的诗篇是和当时丰富的社会生活不无关系的吧,比如,李白的一首歌颂冶炼工匠的诗:“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

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好一幅壮观的月下冶炼图,反映了当时手工业生产的宏大的规模。

除了大诗人,还有?(大科学家僧一行,“画圣”吴道子)那么规模巨大的天文观测活动,赢得“吴带当风”之誉的大画家,等等,足见盛唐文化的辉煌。而这一切与在位的皇帝是分不开的吧,能不能尽我们所知,说说唐玄宗与这盛世的关系?(唐玄宗善于用人,重视人才,像姚崇、宋这样著名的宰相。

)那唐玄宗与姚、宋这样的名相之间的关系如何?(姚、宋勇于进谏,玄宗乐于纳谏,就像当年唐太宗和魏征之间一样。)姚崇等人给唐玄宗好多建议的中心内容是什么?(是要唐玄宗实行仁政、不求边功、不造寺观宫殿等。)

为什么唐玄宗执政前期能够有这些特点呢?(因为他很有进取精神,想有所作为,励精图治。 )用这四个字来概括似乎再合适不过了。

我们进一步探讨探讨唐玄宗励精图治的精神从何而来呢?(他像武则天一样也有贞观遗风。)(他本来不该继承皇位,像唐太宗一样,所以他就要干出个样子来让人看看。)

(那可不见得,隋炀帝也是不该即位的皇帝,他就成了暴君。 )(隋炀帝也不是不想有所作为,比如他下令开凿大运河,就是件大好的事,但他操之过急,反成了暴政。)

虽说有点跑题了,不过这么比较一下也好。好,我们继续探讨唐玄宗勤政的原因。

(唐玄宗能当上皇帝特别不容易,他是在武则天统治时长大的,武则天把唐朝的皇族几乎快杀光了。 他必须格外谨慎才行。)

武则天的两个儿子,一个唐中宗、一个唐睿宗,先后为帝又先后被废,直到705年,中宗再做皇帝,当年李隆基21岁。此后在足足七年半的时间里,宫廷之内,刀光剑影。

李隆基与他的姑母太平公主诛杀了毒死中宗企图独揽朝政的韦皇后,拥立他的父亲睿宗即位,712年睿宗让位给他,但他只是半个皇帝。 太平公主势力浩大,“宰相七人,五出其门”,他消灭了太平公主的势力,才结束了政变迭起的动荡局面,定年号为开元,取的是一元复始,万象更新之意,也就意味着唐朝历史掀开新的一页,通过艰难曲折的斗争而获得皇冠的李隆基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大唐王朝的殿堂上。

唐玄宗统治后期的天宝年间,隐伏着危机,这危机是以什么形式表现出来的呢?(是爆发了安史之乱。)不是缓慢的渐变的使唐朝衰落,而是突然的骤变的一场使盛世一去不复返了的战争。

正如白居易《长恨歌》一诗中写道:“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 ”好一个“惊破”,这惊破了太平盛世的安史之乱,我们再回忆一下是怎么回事?(755年开始,由节度使安禄山发动后来又有他的部将史思明再度起兵,曾攻占洛阳、长安,迫使唐玄宗逃往四川。)

史称安史之乱,说到“乱”,以前学过?(七国之乱、八王之乱。)那是什么情况的乱?(都是争夺中央政权的混战。

)也许你们知道这些事件的名称都是从封建史学家那儿延续下来的,“乱”,从来都带贬义、否定之意,那时候把农民起义也叫什么什么“乱”的呀,当然我们不能接受这种叫法,而安史之乱我们也承认是“乱”,为什么?(因为是反叛朝廷。)(朝廷腐败,就应该反,不能因为这个定为“乱”)好啦,我们已触及到一个问题:安史之乱的性质是什么?当然首先我们都承认这是一场“乱”,对吗?(对。

)那么说说。

2.有关"李世民"的诗句

秦川雄帝宅,函谷壮皇居。

绮殿千寻起,离宫百雉馀。 连薨遥接汉,飞观迥凌虚。

云日隐层阙,风烟出绮疏。 岩廊罢机务,崇文聊驻辇。

玉匣启龙图,金绳披凤篆。 韦编断仍续,缥帙舒还卷。

对此乃淹留,欹案观坟典。 移步出词林,停舆欣武宴。

雕弓写明月,骏马疑流电。 惊雁落虚弦,啼猿悲急箭。

阅赏诚多美,于兹乃忘倦。 鸣笳临乐馆,眺听欢芳节。

急管韵朱弦,清歌凝白雪。 彩凤肃来仪,玄鹤纷成列。

去兹郑卫声,雅音方可悦。 芳辰追逸趣,禁苑信多奇。

桥形通汉上,峰势接云危。 烟霞交隐映,花鸟自参差。

何如肆辙迹,万里赏瑶池。 飞盖去芳园,兰桡游翠渚。

萍间日彩乱,荷处香风举。 桂楫满中川,弦歌振长屿。

岂必汾河曲,方为欢宴所。 落日双阙昏,回舆九重暮。

长烟散初碧,皎月澄轻素。 搴幌玩琴书,开轩引云雾。

斜汉耿层阁,清风摇玉树。 欢乐难再逢,芳辰良可惜。

玉酒泛云罍,兰肴陈绮席。 千钟合尧禹,百兽谐金石。

得志重寸阴,忘怀轻尺璧。 建章欢赏夕,二八尽妖妍。

罗绮昭阳殿,芬芳玳瑁筵。 佩移星正动,扇掩月初圆。

无劳上悬圃,即此对神仙。 以兹游观极,悠然独长想。

披卷览前踪,抚躬寻既往。 望古茅茨约,瞻今兰殿广。

人道恶高危,虚心戒盈荡。 奉天竭诚敬,临民思惠养。

纳善察忠谏,明科慎刑赏。 六五诚难继,四三非易仰。

广待淳化敷,方嗣云亭响。 【帝京篇十首】李世民。

3.关于描写李世民的的诗句

有的是,比如:

有一年,唐太宗派人征兵。有个大臣建议,不满十八岁的男子,只要身材高大,也可以征。唐太宗同意了。但是诏书却被魏征扣住不发。唐太宗催了几次,魏征还是扣住不发。唐太宗大发雷霆。魏征不慌不忙地说:“我听说,把湖水弄干捉鱼,虽能得到鱼,但是到明年湖中就无鱼可捞了;把树林烧光捉野兽,也会捉到野兽,但是到明年就无兽可捉了。如果把那些身强力壮、不到十八岁的男子都征来当兵,以后还从哪里征兵呢?国家的租税杂役,又由谁来负担呢?”良久,唐太宗说道:“我的过错很大啊!”;于是,又重新下了一道招书,免征不到十八岁的男子。,以这个故事写一句描写李世民的诗句,好的给200分

4.描写唐太宗的诗句

《饮马长城窟行》李世民塞外悲风切,交河冰已结。

瀚海百重波,阴山千里雪。迥戍危烽火,层峦引高节。

悠悠卷旆旌,饮马出长城。寒沙连骑迹,朔吹断边声。

胡尘清玉塞,羌笛韵金钲。绝漠干戈戢,车徒振原隰。

都尉反龙堆,将军旋马邑。扬麾氛雾静,纪石功名立。

荒裔一戎衣,灵台凯歌入。 李世民(598年1月28日【一说599年1月23日】-649年7月10日),即唐太宗(626年—649年在位),生于武功之别馆(今陕西武功),是唐高祖李渊和窦皇后的次子,唐朝第二位皇帝,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军事家、诗人。

李世民少年从军,曾去雁门关营救隋炀帝。唐朝建立后,李世民官居尚书令、右武候大将军,受封为秦国公,后晋封为秦王,先后率部平定了薛仁杲、刘武周、窦建德、王世充等军阀,在唐朝的建立与统一过程中立下赫赫战功。

武德九年六月初四(626年7月2日),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自己的兄长太子李建成、四弟齐王李元吉及二人诸子,被立为太子。不久唐高祖李渊退位,李世民即位,改元贞观。

李世民在位期间,积极听取群臣的意见,对内以文治天下,虚心纳谏,厉行节约,劝课农桑,使百姓能够休养生息,国泰民安,开创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对外开疆拓土,攻灭东突厥与薛延陀,征服高昌、龟兹、吐谷浑,重创高句丽,设立安西四镇,各民族融洽相处,被各族人民尊称为“天可汗”,为后来唐朝一百多年的盛世奠定重要基础。

贞观二十三年五月己巳日(649年7月10日),李世民因病驾崩于含风殿,享年五十二岁,在位二十三年,庙号太宗,葬于昭陵。 李世民爱好文学与书法,有诗作与墨宝传世。

参考资料 百度知道: 百度百科:/item/%E6%9D%8E%E4%B8%96%E6%B0%91/44058?fr=aladdin。

5.李世民 古诗

赠字没有,赐字的就有

卷1_70「赋秋日悬清光赐房玄龄」李世民

秋露凝高掌,朝光上翠微。参差丽双阙,照耀满重闱。仙驭随轮转,灵乌带影飞。临波无定彩,入隙有圆晖。还当葵藿志,倾叶自相依。

卷1_74「于太原召侍臣赐宴守岁」李世民

四时运灰琯,一夕变冬春。送寒馀雪尽,迎岁早梅新。

卷1_83「赐萧瑀」李世民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勇夫安识义,智者必怀仁。

卷1_84「赐房玄龄」李世民

太液仙舟迥,西园隐上才。未晓征车度,鸡鸣关早开。

卷1_86「赐魏徵诗」李世民

醽醁胜兰生,翠涛过玉z1.千日醉不醒,十年味不败。

6.唐太宗写过哪些诗

【年代】:唐五代

【作者】:李世民

【作品】:初晴落景

【内容】:

晚霞聊自怡,初晴弥可喜。

日晃百花色,风动千林翠。

池鱼跃不同,园鸟声还异。

寄言博通者,知予物外志。

【年代】:唐五代

【作者】:李世民

【作品】:临洛水

【内容】:

春搜驰骏骨,总辔俯长河。

霞处流萦锦,风前漾卷罗。

水花翻照树,堤兰倒插波。

岂必汾阴曲,秋云发棹歌。

【年代】:唐五代

【作者】:李世民

【作品】:望终南山

【内容】:

重峦俯渭水,碧嶂插遥天。

出红扶岭日,入翠贮岩烟。

叠松朝若夜,复岫阙疑全。

对此恬千虑,无劳访九仙。

【年代】:唐五代

【作者】:李世民

【作品】:仪鸾殿早秋

【内容】:

寒惊蓟门叶,秋发小山枝。

松阴背日转,竹影避风移。

提壶菊花岸,高兴芙蓉池。

欲知凉气早,巢空燕不窥。

“慨然抚长剑,济世岂邀名。星旗纷电举。日羽肃天行。遍野屯骑,临原驻五营”(《入潼关》)。

“太液仙舟迥,西园隐士才。未晓征车度,鸡鸣关早开”(《赐房玄龄》)

酾纗胜生兰,翠涛过玉缵。千日醉不醒,十年味不败。”(《赐魏徵诗》)

阊阖总金鞍,上林移步辇。野地怆新别,河桥非旧饯。惨日映峰沈,愁云随盖转。哀茄时断续,悲旌乍舒卷。望望情何极,浪浪泪空泫。无复昔时人,芳春共谁遣?”《望送魏徵葬》

“洪涛经野变,翠岛屡成桑。之罘思汉帝,碣石想秦王。霓裳非本意,端拱且图王”(《春日望海》)

“萧条起关塞,扬苨下蓬瀛。拂林花乱彩,响谷鸟分声,披云罗影散,泛水织文生。劳歌大风曲,威加四海清”(《咏风》)

7.唐太宗的诗词

【年代】:唐五代 【作者】:李世民 【作品】:初晴落景 【内容】: 晚霞聊自怡,初晴弥可喜。

日晃百花色,风动千林翠。 池鱼跃不同,园鸟声还异。

寄言博通者,知予物外志。 【年代】:唐五代 【作者】:李世民 【作品】:临洛水 【内容】: 春搜驰骏骨,总辔俯长河。

霞处流萦锦,风前漾卷罗。 水花翻照树,堤兰倒插波。

岂必汾阴曲,秋云发棹歌。 【年代】:唐五代 【作者】:李世民 【作品】:望终南山 【内容】: 重峦俯渭水,碧嶂插遥天。

出红扶岭日,入翠贮岩烟。 叠松朝若夜,复岫阙疑全。

对此恬千虑,无劳访九仙。 【年代】:唐五代 【作者】:李世民 【作品】:仪鸾殿早秋 【内容】: 寒惊蓟门叶,秋发小山枝。

松阴背日转,竹影避风移。 提壶菊花岸,高兴芙蓉池。

欲知凉气早,巢空燕不窥。

8.帮我想个关于李世民的诗

秦川雄帝宅,函谷壮皇居。

绮殿千寻起,离宫百雉馀。 连薨遥接汉,飞观迥凌虚。

云日隐层阙,风烟出绮疏。 岩廊罢机务,崇文聊驻辇。

玉匣启龙图,金绳披凤篆。 韦编断仍续,缥帙舒还卷。

对此乃淹留,欹案观坟典。 移步出词林,停舆欣武宴。

雕弓写明月,骏马疑流电。 惊雁落虚弦,啼猿悲急箭。

阅赏诚多美,于兹乃忘倦。 鸣笳临乐馆,眺听欢芳节。

急管韵朱弦,清歌凝白雪。 彩凤肃来仪,玄鹤纷成列。

去兹郑卫声,雅音方可悦。 芳辰追逸趣,禁苑信多奇。

桥形通汉上,峰势接云危。 烟霞交隐映,花鸟自参差。

何如肆辙迹,万里赏瑶池。 飞盖去芳园,兰桡游翠渚。

萍间日彩乱,荷处香风举。 桂楫满中川,弦歌振长屿。

岂必汾河曲,方为欢宴所。 落日双阙昏,回舆九重暮。

长烟散初碧,皎月澄轻素。 搴幌玩琴书,开轩引云雾。

斜汉耿层阁,清风摇玉树。 欢乐难再逢,芳辰良可惜。

玉酒泛云??,兰肴陈绮席。 千钟合尧禹,百兽谐金石。

得志重寸阴,忘怀轻尺璧。 建章欢赏夕,二八尽妖妍。

罗绮昭阳殿,芬芳玳瑁筵。 佩移星正动,扇掩月初圆。

无劳上悬圃,即此对神仙。 以兹游观极,悠然独长想。

披卷览前踪,抚躬寻既往。 望古茅茨约,瞻今兰殿广。

人道恶高危,虚心戒盈荡。 奉天竭诚敬,临民思惠养。

纳善察忠谏,明科慎刑赏。 六五诚难继,四三非易仰。

广待淳化敷,方嗣云亭响。

9.赞美李世民的诗词

七德舞-美拨乱,陈王业也

七德舞,七德歌,传自武德至元和。

元和小臣白居易,观舞听歌知乐意,

乐终稽首陈其事。

太宗十八举义兵,白旄黄钺定两京。

擒充戮窦四海清,二十有四功业成。

二十有九即帝位,三十有五致太平。

功成理定何神速,速在推心置人腹。

亡卒遗骸散帛收,饥人卖子分金赎。

魏徵梦见子夜泣,张谨哀闻辰日哭。

怨女三千放出宫,死囚四百来归狱。

剪须烧药赐功臣,李绩呜咽思杀身。

含血吮创抚战士,思摩奋呼乞效死。

则知不独善战善乘时,以心感人人心归。

尔来一百九十载,天下至今歌舞之。

歌七德,舞七德,圣人有作垂无极。

岂徒耀神武,岂徒夸圣文。

太宗意在陈王业,王业艰难示子孙。 唐舞名。唐初有《秦王破阵乐曲》,至贞观七年太宗制《破阵乐舞图》,后令魏征、虞世南等改制歌词,更名《七德》之舞。"七德"语出《左传.宣公十二年》所谓禁暴、戢兵、保大、定功、安民、和众、丰财七件事。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