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禅茶的诗句《琴茶》 【唐】白居易 兀兀寄形群动内,陶陶任性一生间。 自抛官后春多醉,不读书来老更闲。 琴里知闻唯渌水,茶中故旧是蒙山。 穷通行止长相伴,谁道吾今无往还? 《故人寄茶》 【唐】曹邺 剑外九华英,缄题下玉京。 开时微月上,碾处乱泉声。 半夜招僧至,孤吟对月烹。 碧沉霞脚碎,香泛乳花轻。 六腑睡神去,数朝诗思清。 月余不敢费,留伴肘书行。 《煎茶》 【唐】成彦雄 岳寺春深睡起时,虎跑泉畔思迟迟。 蜀茶倩个云僧碾,自拾枯松三四枝。 《焙茶坞》 【唐】顾况 新茶已上焙,旧架忧生醭。 旋旋续新烟,呼儿劈寒木。 二、关于茶禅的诗句江南风致说僧家,石上清泉竹里茶。 法藏名僧知更好,香烟茶晕满袈裟。——(唐)陆容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之一。 一开始,茶、禅、诗这中国传统文化的三个基本要素因子之间便结有不解之缘。“茶”在上古写作“荼”,如《诗经·谷风》云:“谁谓荼苦?其甘如荠。” 清代郝懿行《尔雅义疏》认为,“至唐陆羽著《茶经》,始减一画作‘茶’”。研究者多以为中国饮茶之习始于汉代,成熟于魏晋南北朝,大盛于隋唐,大致与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历程及诗歌的兴盛历史相表里。 饮茶成为一种社会风尚,僧人与喜好谈玄论道的士大夫是实际的倡导者与推动者,如魏晋时期的名士、名僧刘元真、支孝龙、法祚之辈,往往在修禅论道中以茶助兴,又往往将自己的感悟发之于诗歌,茶与佛教、诗歌开始结下不解之缘,茶禅渊源尤甚。《晋书·艺文志》记载,僧人单道开在山中坐禅,夜不倒单(昼夜不卧),不食五谷杂粮,每天只吃由松姜等制成的药丸数粒,饮茶苏一二升而已。 唐代佛教寺庙更是常常举办茶宴,谈佛理,论茶道,佛法妙理与茶道清虚渐渐融为一体。自“三武一宗”法难之后,农禅并举的禅宗一枝独秀。 地处偏僻山区的禅僧大多务农为生,他们种植茶树,精心研习制茶、烹茶之术。刘禹锡曾有诗形容禅房制茶过程云:斯须炒成满室香,便酌沏下金沙水。 骤雨松风入鼎来,白云满盏花徘徊。中国很多名茶由是创始于寺庙,如碧螺春原名“水月茶”,由江苏洞庭山水月院僧人首先制作而得名,乌龙茶源于福建武夷山的武夷寺,顾渚山贡茶紫笋,最早产自吉祥寺,君山银针产自君山白鹤寺,龙井产于杭州龙井寺,黄山毛峰产自云谷寺,大红袍出自武夷天山观。 另外还有四川蒙山智炬寺的蒙顶云雾、徽州松萝庵的松萝茶等,可谓“天下名茶僧占多”。唐代百丈禅师创《清规》,设丛林规矩,其中多处提到“茶”,如“茶鼓(击此鼓召集大众饮茶说法)”、“打茶(参禅一炷香后供僧人饮茶稍事休息)”、“奠茶(供养佛菩萨)”、“普茶(请全寺僧众饮茶)”等,又有“茶头”、“茶堂”、“施茶僧”等名目。 史书上也多有唐代皇室赏赐佛门茶饼的记录,如唐德宗曾赏赐奉诏译经的印度高僧智慧大师“茶三十串”,日本名僧圆仁到五台山,朝廷曾赐茶一千斤,可见茶是佛教丛林仪轨中重要的供养品。唐宋禅宗语录中出现诸如“吃茶去” (赵州)、“吃茶、珍重、歇”(百丈)、“饭后三碗茶”等机锋公案,在“茶风”盛行的禅宗丛林中自然便是寻常之事了。 丛林中向有茶具“三德”之说:坐禅时,通夜不眠;满腹时,帮助消化;茶为不发(抑制性欲)之药。唐代诗僧皎然《饮茶歌诮崔石使君》中又有“三饮得道”的说法:一饮涤昏昧,情思朗爽满天地。 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三饮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 此物清高世莫知,世人饮酒多自欺。明代茶道大家童承叙有《试茶诗》云:水汲龙脑液,茶烹雀舌春。 因之消酩酊,兼以玩嶙峋。一吸赵州意,能苏陆羽神。 林间抱新趣,世味总休论。诗中有茶,茶中有禅,盖诗为心思轻灵的体悟,茶为至清至纯之味,禅的“平常心”讲究淡泊宁静、清净自然,三者颇有相通之处。 唐代卢仝《寄新茶》一诗对茶的“助修”、“养生”的功用有更夸张的说法: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串,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 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蓬莱山,在何处?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 中国古代许多茶馆里面悬挂的“卢仝七碗”的匾额,便由来于此。元稹的一首“宝塔茶诗”则是最有特色的:茶香叶嫩芽慕诗客爱僧家碾雕白玉罗织红纱铫煎黄蕊色婉转曲尘花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洗尽古今人不倦将知醉后岂堪夸这首诗先说茶的外形,再说到饮者、茶具、环境、时间、功用,非常的雅致,可谓诗中有茶味,茶中有禅意。 总之,自唐宋以来,茶、禅、诗因为其内在境界上的相近而逐渐融合在了一起,茶、禅、诗一味,其味无穷现代也不乏有艺术感染力的茶诗。在我们老一辈革命家中,**、**等伟人也对茶情有独钟,留下了不少与茶有关的著名诗篇。 **委员长一生南征北战,日夜操劳国家大事,仍然能高寿九十多岁;他长年饮茶的生活习惯对其长寿是有一定贡献的。他喜欢饮庐山云雾茶,并为此曾在庐山上写了下面一首饮茶诗。 《茶诗论长寿》 作者:** 庐山云雾茶, 味浓性泼辣。 若得长年饮, 延年益寿法。 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也是个爱茶并且长寿之人。他的一首《吃茶(五绝)》,将茶、禅深意简洁明快地表现了出来。 诗中内涵丰富,非常贴切地引用了唐代卢仝“七碗茶”的诗情和唐代高僧从谂禅师“吃茶去”的禅意,堪称是茶禅诗中的佳作。 《吃茶(五绝)》 作者:赵朴初 七碗受至味, 一壶得真趣。 空持百千偈, 不如吃茶去。 茶在中国具有最广泛的群众基础,茶最平易近人。 平民百姓有诸多艰难困苦,借酒消愁易惹祸端,还不如借茶清理心绪,抒发情绪,于是好诗就随茶香悠然飘出。现摘录一首现代茶诗供鉴赏。 张错所作的《茶的情诗》很有韵味,把泡茶饮茶中的寻常现象刻画得入木三分,并由。 三、描写武夷山禅茶文化诗句芙蓉绿雪悟莲心轻雾凝珠露寒晨,幻若莲心初见魂闲塘一方水荷香,郁郁淤泥养其芳经宿十昼窨花芽,露水芙蓉悟香茶质本洁来心易净,不负容颜负霜花入世那堪泥淖染,出世结缘入禅茶释和心路畔小荷泪痕深,青衣顿首初见人闲塘半亩波潋滟,波面新出叶田田采撷鲜叶入茶芽,荷茶两味双生花辛苦最怜人世乐,一夕成环夕夕玦释然和合脱苦海,勘破放下皆无碍至善心一塘烟雨锁红萼,熙怡内把莲心握清水芙蕖除旖旎,纤纤素手语依依拨开红萼茶一撮,经宿荷香浸茶多手捻香茶忆莲须,慢解细绳散轻花上善若水香馥长,不枝不蔓无哀殇。 四、描写武夷山禅茶文化诗句芙蓉绿雪 悟莲心 轻雾凝珠露寒晨,幻若莲心初见魂 闲塘一方水荷香,郁郁淤泥养其芳 经宿十昼窨花芽,露水芙蓉悟香茶 质本洁来心易净,不负容颜负霜花 入世那堪泥淖染,出世结缘入禅茶 释和心 路畔小荷泪痕深,青衣顿首初见人 闲塘半亩波潋滟,波面新出叶田田 采撷鲜叶入茶芽,荷茶两味双生花 辛苦最怜人世乐,一夕成环夕夕玦 释然和合脱苦海,勘破放下皆无碍 至善心 一塘烟雨锁红萼,熙怡内把莲心握 清水芙蕖除旖旎,纤纤素手语依依 拨开红萼茶一撮,经宿荷香浸茶多 手捻香茶忆莲须,慢解细绳散轻花 上善若水香馥长,不枝不蔓无哀殇 五、描写禅茶的古诗词有哪些描写禅茶的古诗词有: 1.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____纳兰性德《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 2.松花酿酒,春水煎茶。____张可久《人月圆·山中书事》 3.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 ____杜耒《寒夜》 4.琴里知闻唯渌水,茶中故旧是蒙山。____白居易《琴茶》 5.无由持一碗,寄与爱茶人。 ____白居易《山泉煎茶有怀》 6.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____陆游《幽居初夏》 7.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 ____苏轼《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 8.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____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9.呵笔难临帖,敲床且煮茶。 ____大须《暮雪》 10.茶鼎熟,酒卮扬,醉来诗兴狂。____张大烈《阮郎归·立夏》 11.豆蔻连梢煎熟水,莫分茶。 ____李清照《摊破浣溪沙·病起萧萧两鬓华》 12.老去逢春如病酒,唯有,茶瓯香篆小帘栊。____辛弃疾《定风波·暮春漫兴》 13.当年曾胜赏,生香熏袖,活火分茶。 ____李清照《转调满庭芳·芳草池塘》 14.井放辘轳闲浸酒,笼开鹦鹉报煎茶。____张蠙《夏日题老将林亭》 15.待羔儿、酒罢又烹茶,扬州鹤。 ____辛弃疾《满江红·和范先之雪》。 六、描写禅茶的诗词禅茶诗 燕拽春光度柳池,云邀竹影赋闲诗.清风有意传书信,又恐相思袅娜迟.禅茶诗:独守空庵醉品禅茶 千年的寂寞风干成一陀古茶谁能分辨哪是芽哪是花或许心有灵犀的您能参透他可是心有灵犀的您在哪 千年的寂寞风干成一陀古茶泡开她需要多少春秋冬夏或许万种柔情能泡开她这万种柔情出自谁家 不泡也罢不泡也罢泡得开唐诗宋词泡不开秦砖汉瓦泡得开晨钟瞢鼓泡不开驿路风沙 心有灵犀的您在哪这万种柔情出自谁家不泡也罢不泡也罢独在天涯醉品禅茶禅茶一味1乞火烧兰葸,临流煮梅香。 好茶烹一盏,先供我佛尝。 2香溪醍醐嫩,莲峰蕴真香。 一入灵山路,便觉眼生光。 3初尝冷香烈,再啜火生凉。 飘若对倾城,醉比沐天香。 4雪霁春泉碧,雨润百草芳。 月下煮松风,甘露其君尝。清烟久消歇,紫云时飞扬。 至今潭中水,犹作笑语香。 5名山蕴紫气,瑶草凝清辉。 寒泉不混世,积雪入精微。采采需及时,莫待嫩绿肥。 七、描写禅茶的诗词禅茶诗 燕拽春光度柳池, 云邀竹影赋闲诗. 清风有意传书信, 又恐相思袅娜迟. 禅茶诗: 独守空庵醉品禅茶 千年的寂寞风干成一陀古茶 谁能分辨哪是芽哪是花 或许心有灵犀的您 能参透他 可是心有灵犀的您在哪 千年的寂寞风干成一陀古茶 泡开她需要多少春秋冬夏 或许万种柔情能泡开她 这万种柔情出自谁家 不泡也罢不泡也罢 泡得开唐诗宋词 泡不开秦砖汉瓦 泡得开晨钟瞢鼓 泡不开驿路风沙 心有灵犀的您在哪 这万种柔情出自谁家 不泡也罢不泡也罢 独在天涯醉品禅茶 禅茶一味 1 乞火烧兰葸,临流煮梅香。 好茶烹一盏,先供我佛尝。 2 香溪醍醐嫩,莲峰蕴真香。 一入灵山路,便觉眼生光。 3 初尝冷香烈,再啜火生凉。 飘若对倾城,醉比沐天香。 4 雪霁春泉碧,雨润百草芳。 月下煮松风,甘露其君尝。 清烟久消歇,紫云时飞扬。 至今潭中水,犹作笑语香。 5 名山蕴紫气,瑶草凝清辉。 寒泉不混世,积雪入精微。 采采需及时,莫待嫩绿肥。 八、描写禅茶的古诗词《茶》(唐)元稹 茶, 香叶,嫩芽。 慕诗客,爱僧家。 碾雕白玉,罗织红纱。 铫煎黄蕊色,碗转麹尘花。 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 洗尽古今人不倦,将知醉后岂堪夸。 《春日茶山病不饮酒,因呈宾客》(唐)杜牧 笙歌登画船,十日清明前。 山秀白云腻,溪光红粉鲜。 欲开未开花,半阴半晴天。 谁知病太守,犹得作茶仙。 《即事》(唐)白居易 见月连宵坐,闻风尽日眠。 室香罗药气,笼暖焙茶烟。 鹤啄新晴地,鸡栖薄暮天。 自看淘酒米,倚杖小池前。 《寄赞上人》(唐)杜甫 一昨陪锡杖,卜邻南山幽。 年侵腰脚衰,未便阴崖秋。 重冈北面起,竟日阳光留。 茅屋买兼土,斯焉心所求。 近闻西枝西,有谷杉黍稠。 亭午颇和暖,石田又足收。 当期塞雨干,宿昔齿疾瘳。 裴回虎穴上,面势龙泓头。 柴荆具茶茗,径路通林丘。 与子成二老,来往亦风流。 《茶中杂咏·煮茶》(唐)皮日休 香泉一合乳,煎作连珠沸。 时看蟹目溅,乍见鱼鳞起。 声疑松带雨,饽恐烟生翠。 尚把沥中山,必无千日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