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柳树爱情宋词

1.关于柳树的诗句

咏柳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青门柳 【唐】白居易 青青一树伤心色,曾入几人离恨中。

为近都门多送别,长条折尽减春风。 柳 【唐】李商隐 江南江北雪初消,漠漠轻黄惹嫩条。

灞岸已攀行客手,楚宫先骋舞姬腰。 清明带雨临官道,晚日含风拂野桥。

如线如丝正牵恨,王孙归路一何遥。 柳 【唐】李商隐 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

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 题柳 【唐】李中 折向离亭畔,春光满手生。

群花岂无艳,柔质自多情。 夹岸笼溪月,兼风撼野莺。

隋堤三月暮,飞絮想纵横。

2.有关柳树的宋词

青青杨柳,参差残柳,点点杨花,笼街细柳。

普通的杨柳在宋人笔下变得多姿多彩,不由使人生疑:杨柳在宋词中到底扮演了什么角色呢?答案是:既是植物学意义上的杨树,柳树,更是诗人们的心灵寄托物. 杨柳是南北方皆可生长的植物,它可以种植在官道上,亦可种在农舍旁,成为人们生活中的风景.所以,退归乡土的晁补之,才会"买陂塘,旋栽杨柳";诗人吴文英的心上人,是住在"杨柳阊门屋数间"里的;年少气盛的姚文云是用"雕弓笮柳"来表现他的英雄气概的--这是植物学意义上的杨柳. 刘禹锡的"长安陌上无穷树,惟有垂杨管别离"使杨柳从此与相思离别划上了等号.宋词作者们继承并发展了杨柳的角色. 多情的秦观,在"东风里,朱门映柳,低按小秦筝"后,"念柳外青骢别后,水边红衣袂分时,怆然暗惊",这青青的杨柳就成了情感的载体,它寄托着相思.欧阳修也有"垂杨紫陌洛城东,总是当时携手处,游遍芳丛",而吴文英更有"楼前绿暗分携路,一丝柳,一寸柔情",人生难免有别离,为了理想,为了生计,与情人的离别也是在所难免的,那份情感又那么难以割舍,于是,人们借随处可见的寄托相思之情,用它来慰藉深受别离相思之苦的心灵.一位女子在与她的情人离别时,看到"渡头杨柳青青","枝枝叶叶离情"就是她此时不能表白的幽怨和难分难舍的心理,而情人记忆深处的,也是"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的往事,杨柳是他们情感互相思恋的象征."杨柳岸,晓风残月",杨柳的遐想和回忆通过冷落凄清的环境的渲染,衬托出千万种的辛酸痛苦,可谓是离别的绝唱了. 宋词中爱柳者甚多,恨柳者憾柳者也不少.李之仪因"天不老,人不偶","且将此恨,分付庭前柳",朝夕相处的柳树似乎通人性了,能承担人们的痛苦和悲伤.辛弃疾的"曲岸持觞,垂杨系马,此地曾轻别",已经跳出了一己之憾的圈子,为"镜里花难折"一样的理想抱负而感伤了,白石道人姜夔的"凭栏怀古,残柳参差舞"描绘了冬日的苍茫凄寒之景,残柳枯寂落寞,显出无尽的哀伤,怀古对象又是退隐的晚唐诗人陆龟蒙,陆的归隐田园之意与姜的家国之感截然不同,又见姜当时对现实的失望遗憾之深,全都寄寓在"残柳参差舞"中.而他的"空城晓角,吹入垂杨陌。

马上单衣寒恻恻。看尽鹅黄嫩绿,都是江南旧相识"流露出无限的烦恼与家国之恨.空城晓角,杨柳依依,因尽为江南旧识而构成凄凉景象,触景生情,悲凉愁闷之感油然而生,杨柳依依,柳色青青本应是春天最美最深的情的风景,可见家国之愁恨是多么深了. 南宋的词人们因为生活境遇已与北宋词人们大不相同,所以,面对极易触动情感的杨柳,很容易从中取得某种心灵上的呼应,并借用它来抒发自己类似的情感,所以更易使人产生共鸣而千古流传.实际上,它和落日等意象一样,不仅抒写一己的诗意情怀,而且涵盖了整个人生的缺憾,是一种"永逝不返的人生"最普遍的体验,这,大概就是宋代词人们对杨柳角色的新贡献吧. 宋词中有一首专咏柳的词,周邦彦的<<兰陵王>>:"柳阴直,烟里丝丝弄碧。

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登临望故国。谁识?京华倦客?长亭路,年来岁去,应折柔条过千尺",亭午的阳光下,垂直的柳荫,拂水的柳枝似"故惹行客",似"牵衣待话",极力想挽留词人,但词人"登高临远","归思难收"心系故国,词里的杨柳是多情的杨柳.同样多情的杨柳,还出现在姜夔的<<念奴娇>>中,"高柳垂阴,老鱼吹浪,留我花间住".词人泛舟西湖,担心荷花被西风吹尽,无限眷念,只因天色已晚,已是应该归去之时,爱花人的依依不舍借由高高的垂柳的长丝绦一样的手和老鱼的叮嘱一样的浪声多情挽留,真是别具一格. 杨柳已在宋词中有人格化的迹象了. 类似的还有史达祖的<<绮罗香咏春雨>>中的"做冷欺花,将烟困柳,千里偷春催暮".写的是春雨,表现的是杨柳正在长叶,不甘被如烟似雾的寒冷的春雨所困,反映出生命的艰难.而王沂孙的<<齐天乐蝉>>中的"漫想熏风,柳丝千万缕"于奇思漫想中,借柳丝的旺盛的生命力来写蝉,又借咏蝉来抒写家国之恨,个人的身世之感.李元膺的<<洞仙歌>>小序中有"一年春物,唯梅柳间意味最深"之赞,而赞语莫过于"杨柳于人便青眼",既是指柳叶初生似人眼,也可看作是杨柳人格化的写照,写得非常风趣. 宋代的词人们,无论是在"春风依旧,着意隋堤柳"的时候,还是讽刺"笼街细柳娇无力",还是回忆"红杏香中萧喜,绿杨影里秋千",感受"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感慨"无情官柳,无情画舸,无根行客",都借杨柳来抚慰自己凄楚的心灵,将杨柳视为情感的象征,依依杨柳与青青柳色不知促成了多少诗人对人生的新鲜感悟,不知寄托了诗人多少生命的关怀.。

3.有关柳树的宋词

最出名无过“杨柳岸,晓风残月”其他有: ●木兰花 晏几道 小莲未解论心素,狂似钿筝弦底柱。

脸边霞散酒初醒,眉上月残人欲去。 旧时家近章台住,尽日东风吹柳絮。

生憎繁杏绿阴时,正碍粉墙偷眼觑。●长亭怨慢 姜夔 予颇喜自制曲,初率意为长短句,然后协以律,故前后阕多不同。

桓大司马云:“昔年种柳,依依汉南;今看摇落,凄怆江潭;树犹如此,人何以堪!”此语予深爱之。 渐吹尽、枝头香絮,是处人家,绿深门户。

远浦萦回,暮帆零乱向何许? 阅人多矣,谁得似长亭树。 树若有情时,不会得青青如此! 日暮,望高城不见,只见乱山无数。

韦郎去也,怎忘得玉环分付。 第一是早早归来,怕红萼无人为主。

算空有并刀,难剪离愁千缕。 ●淡黄柳 姜夔 客居合肥南城赤阑桥之西,巷陌凄凉,与江左异,惟柳色夹道,依依可怜。

因度此阕,以纾客怀。 空城晓角,吹入垂杨陌。

马上单衣寒恻恻。 看尽鹅黄嫩绿,都是江南旧相识。

正岑寂。 明朝又寒食。

强携酒,小桥宅。 怕梨花落尽成秋色。

燕燕飞来,问春何在,唯有池塘自碧。

4.哪一首诗是写柳树的关于爱情

柳永《雨霖铃》

雨霖铃①

寒蝉凄切,

对长亭晚,

骤雨初歇。②

都门帐饮无绪,③

留恋处,④

兰舟摧发。⑤

执手相看泪眼,

竟无语凝噎。⑥

念去去千里烟波,⑦

暮霭沈沈楚天阔。⑧

多情自古伤离别,

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

晚风残月。

此去经年,⑨

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

更与何人说。⑩

5.描写柳树的古诗是什么感情

赋得长亭柳 【唐】戴叔伦 濯濯长亭柳,阴连灞水流。

雨搓金缕细,烟褭翠丝柔。 送客添新恨,听莺忆旧游。

赠行多折取,那得到深秋。 题柳 【唐】狄焕 天南与天北,此处影婆娑。

翠色折不尽,离情生更多。 雨余笼灞岸,烟暝夹隋河。

自有佳名在,秦松继得么。 独柳 【唐】杜牧 含烟一株柳,拂地摇风久。

佳人不忍折,怅望回纤手。 柳绝句 【唐】杜牧 数树新开翠影齐,倚风情态被春迷。

依依故国樊川恨,半掩村桥半拂溪。 新柳 【唐】杜牧 无力摇风晓色新,细腰争妒看来频。

绿荫未覆长堤水,金穗先迎上苑春。 几处伤心怀远路,一枝和雨送行尘。

东门门外多离别,愁杀朝朝暮暮人。 御沟柳 【唐】杜荀鹤 律到御沟春,沟边柳色新。

细笼穿禁水,轻拂入朝人。 日近韶光早,天低圣泽匀。

谷莺栖未稳,宫女画难真。 楚国空摇浪,隋堤暗惹尘。

如何帝城里,先得覆龙津。 柳 【唐】方干 摇曳惹风吹,临堤软胜丝。

态浓谁为识,力弱自难持。 学舞枝翻袖,呈妆叶展眉。

如何一攀折,怀友又题诗。 柳 【唐】韩偓 一笼金线拂弯桥,几被儿童损细腰。

无奈灵和标格在,春来依旧褭长条。 咏柳二首 【唐】顾云 带露含烟处处垂,绽黄摇绿嫩参差。

长堤未见风飘絮,广陌初怜日映丝。 斜傍画筵偷舞态,低临妆阁学愁眉。

离亭不放到春暮,折尽拂檐千万枝。 闲花野草总争新,眉皱丝干独不匀。

乞取东风残气力,莫教虚度一年春。 柳 【唐】韩琮 折柳歌中得翠条,远移金殿种青霄。

上阳宫女含声送,不忿先归舞细腰。 柳 【唐】韩溉 雪尽青门弄影微,暖风迟日早莺归。

如凭细叶留春色, 须把长条系落晖。彭泽有情还郁郁,隋堤无主自依依。

世间惹恨偏饶此,可是行人折赠稀。 咏柳 【唐】韩偓 褭雨拖风不自持,全身无力向人垂。

玉纤折得遥相赠,便似观音手里时。 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御沟新柳 【唐】贾棱 御苑阳和早,章沟柳色新。

托根偏近日,布叶乍迎春。 秀质方含翠,清阴欲庇人。

轻云度斜景,多露滴行尘。 袅袅堪离赠,依依独望频。

王孙如可赏,攀折在芳辰。 御沟新柳 【唐】李观 御沟回广陌,芳柳对行人。

翠色枝枝满,年光树树新。 畏逢攀折客,愁见别离辰。

近映章台骑,遥分禁苑春。 嫩阴初覆水,高影渐离尘。

莫入胡儿笛,还令泪湿巾。 柳 【唐】李峤 杨柳郁氤氲,金堤总翠氛。

庭前花类雪,楼际叶如云。 列宿分龙影,芳池写凤文。

短箫何以奏,攀折为思君。 关门柳 【唐】李商隐 永定河边一行柳,依依长发故年春。

东来西去人情薄,不为清阴减路尘。 垂柳 【唐】李商隐 垂柳碧鬅茸,楼昏雨带容。

思量成夜梦,束久废春慵。 梳洗凭张敞,乘骑笑稚恭。

碧虚随转笠,红烛近高舂。 怨目明秋水,愁眉淡远峰。

小阑花尽蝶,静院醉醒蛩。 旧作琴台凤,今为药店龙。

宝奁抛掷久,一任景阳钟。 垂柳 【唐】李商隐 娉婷小苑中,婀娜曲池东。

朝佩皆垂地,仙衣尽带风。 七贤宁占竹,三品且饶松。

肠断灵和殿,先皇玉座空。 柳 【唐】李商隐 动春何限叶,撼晓几多枝。

解有相思否,应无不舞时。 絮飞藏皓蝶,带弱露黄鹂。

倾国宜通体,谁来独赏眉。 柳 【唐】李商隐 江南江北雪初消,漠漠轻黄惹嫩条。

灞岸已攀行客手,楚宫先骋舞姬腰。 清明带雨临官道,晚日含风拂野桥。

如线如丝正牵恨,王孙归路一何遥。 柳 【唐】李商隐 柳映江潭底有情,望中频遣客心惊。

巴雷隐隐千山外,更作章台走马声。 柳 【唐】李商隐 为有桥边拂面香,何曾自敢占流光。

后庭玉树承恩泽,不信年华有断肠。 柳 【唐】李商隐 曾逐东风拂舞筵, 乐游春苑断肠天。

如何肯到清秋日, 已带斜阳又带蝉。 谑柳 【唐】李商隐 已带黄金缕,仍飞白玉花。

长时须拂马,密处少藏鸦。 眉细从他敛,腰轻莫自斜。

玳梁谁道好,偏拟映卢家。 春池柳 【唐】李世民 年柳变池台,隋堤曲直回。

逐浪丝阴去,迎风带影来。 疏黄一鸟弄,半翠几眉开。

萦雪临春岸,参差间早梅。 咏柳 【唐】李咸用 日近烟饶还有意,东垣西掖几千株。

牵仍别恨知难尽, 夸炫春光恐更无。 解引人情长婉约,巧随风势强盘纡。

天应绣出繁华景,处处茸丝惹路衢。 柳 【唐】李冶 最爱纤纤曲水滨,夕阳移影过青苹。

东风又染一年绿, 楚客更伤千里春。 低叶已藏依岸棹,高枝应闭上楼人。

舞腰浙重烟光老,散作飞绵惹翠。 柳二首 【唐】李中 春来无树不青青,似共东风别有情。

闲忆旧居湓水畔,数枝烟雨属啼莺。 最爱青青水国中,莫愁门外间花红。

纤纤无力胜春色,撼起啼莺恨晚风。 题柳 【唐】李中 折向离亭畔,春光满手生。

群花岂无艳,柔质自多情。 夹岸笼溪月,兼风撼野莺。

隋堤三月暮,飞絮想纵横。 柳 【唐】罗绍威 妆点青春更有谁,青春常许占先知。

亚夫营畔风轻处,元亮门前日暖时。 花密宛如飘六出,叶繁何惜借双眉。

交情别绪论多少,好向仁人赠一枝。 柳 【唐】罗隐 灞岸晴来送别频,相偎相倚不胜春。

自家飞絮犹无定,争解垂丝绊路人。 柳 【唐】罗隐 一簇青烟锁玉楼,半垂阑畔半垂沟。

明年更有新条在,绕乱春风卒未休。 柳 【唐】慕幽 今古凭君一赠行,几回折尽复重生。

五株斜傍渊明宅, 千树低垂太尉营。临水带烟藏翡翠,倚。

6.带杨柳的诗句.你喜欢哪些

1、《诗经 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杨柳青青著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 2、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雨霖铃》 3、张籍《蓟北旅思》:“客亭门外柳,折尽向南枝。” 4、周邦彦《兰陵王》:“柳荫直,烟里丝丝弄碧。

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长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柔条过千尺。”

5、李白《春夜洛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6、李白《忆秦娥》:“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7、李白《金陵酒肆留别》:“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8、郑谷《淮上与友人别》:“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杨花”就是柳絮。苏轼有《杨花词》) 9、吴文英《风入松》:“楼前暗绿分携路,一丝柳、一寸柔情。”

10、聂胜琼《鹧鸪天》:玉惨花愁出凤城,莲花楼下柳青青,尊前一唱阳关后,别个人人第五程。 寻好梦,梦难成,有谁知我此时情。

枕前泪共帘前雨,隔个窗儿滴到明。 新年鸟声千种啭,二月杨花满路飞 啭:鸟鸣宛转。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